CN211811570U -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1570U
CN211811570U CN202020000682.7U CN202020000682U CN211811570U CN 211811570 U CN211811570 U CN 211811570U CN 202020000682 U CN202020000682 U CN 202020000682U CN 211811570 U CN211811570 U CN 21181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wall
cover
sewag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06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006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15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包括回收箱、短塞和长塞,所述回收箱内腔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均匀设置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漏筒,所述漏筒的后端焊接有后筒盖,所述漏筒的前端焊接有前筒盖,所述前筒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前壁中部焊接有把手,所述盖体的边部开设有插槽,所述盖体后端的圆周侧壁均匀设置有限位耳块,所述盖体的后壁开设有盖槽,能够实现对湿垃圾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减少湿垃圾中污水的残留,即对湿垃圾固体和污水进行区分卸载,方便对湿垃圾中的污水进行回收,进而改善了卸载湿垃圾的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目前,我国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居民垃圾分类,并小区中的垃圾回收点设置多组垃圾分类回收桶,由居民自行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再由环卫处的环卫车辆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分类集中回收,并运送至垃圾站。
但是,传统的环卫车辆,其装载湿垃圾的腔室为方形空腔箱体,或者是圆柱型空腔箱体。箱体结构单一,无法对湿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湿垃圾处于固液混合状态,卸载湿垃圾时,污水容易流出,使得卸载湿垃圾的工作环境较差,对湿垃圾中的污水回收较为麻烦。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环卫车辆,其装载湿垃圾的箱体结构单一,无法对湿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湿垃圾处于固液混合状态,卸载湿垃圾时,污水容易流出,使得卸载湿垃圾的工作环境较差,对湿垃圾中的污水回收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包括回收箱、短塞和长塞,所述回收箱内腔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均匀设置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漏筒,所述漏筒的后端焊接有后筒盖,所述漏筒的前端焊接有前筒盖,所述前筒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前壁中部焊接有把手,所述盖体的边部开设有插槽,所述盖体后端的圆周侧壁均匀设置有限位耳块,所述盖体的后壁开设有盖槽。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为方形箱体,所述回收箱底部内腔的前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回收箱上部内腔的前壁均匀开设有安插口,且盖体插接在安插口的槽腔内,所述安插口的内腔侧壁均匀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耳块插接在限位槽的槽腔内,所述回收箱内腔后壁均匀设置有槽座,且槽座与安插口相对齐,所述后筒盖插接在槽座的槽腔中。
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撑板,且撑板为方形板,所述撑板板体上均匀设置有投放口,相邻的所述投放口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撑板的上方,所述投放口位于撑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漏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漏筒的顶壁中部设置有进出口,所述漏筒的前端焊接在盖槽的槽腔内。
优选的,所述短塞包括插块,所述长塞包括封板,所述插块前端和封板前端均安装有塞头,且塞头中部开设有槽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分离器的使用,能够实现对湿垃圾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减少湿垃圾中污水的残留,即对湿垃圾固体和污水进行区分卸载,方便对湿垃圾中的污水进行回收,进而改善了卸载湿垃圾的工作环境。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收箱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筒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筒盖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短塞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长塞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回收箱,101-排水口,102-安插口,103-限位槽,104-槽座,200-分隔板,210-撑板,220-挡板,230-投放口,300-分离器,310-漏筒,311-进出口,320-后筒盖,330-前筒盖,331-盖体,332-把手,333-插槽,334-限位耳块,335-盖槽,400-短塞,410-插块,500-长塞,510-封板,600-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包括回收箱100、短塞400和长塞500,回收箱100内腔安装有隔板200,隔板200底部均匀设置有分离器300,分离器300包括漏筒310,漏筒310的后端焊接有后筒盖320,漏筒310的前端焊接有前筒盖330,前筒盖330包括盖体331,盖体331的前壁中部焊接有把手332,盖体331的边部开设有插槽333,盖体331后端的圆周侧壁均匀设置有限位耳块334,盖体331的后壁开设有盖槽335。
进一步地,回收箱100为方形箱体,回收箱100底部内腔的前壁开设有排水口101,回收箱100上部内腔的前壁均匀开设有安插口102,盖体331插接在安插口102的槽腔内,安插口102的内腔侧壁均匀开设有限位槽103,限位耳块334插接在限位槽103的槽腔内,回收箱100内腔后壁均匀设置有槽座104,槽座104与安插口102相对齐,后筒盖320插接在槽座104的槽腔中,方便分离器300的安装或拿取。
进一步地,隔板200包括撑板210,撑板210为方形板,撑板210板体上均匀设置有投放口230,相邻的投放口230之间设置有挡板220,挡板220位于撑板210的上方,投放口230位于撑板210的下方,方便对垃圾进行区别投放。
进一步地,漏筒310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漏筒310的筒壁均匀开设有漏孔,漏筒310的顶壁中部设置有进出口311,漏筒310的前端焊接在盖槽335的槽腔内,用来对湿垃圾中的污水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短塞400包括插块410,长塞500包括封板510,插块410前端和封板510前端均安装有塞头600,塞头600中部开设有槽口,安插方便。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口101外端口用来外接止水阀,盖体331的外圈边缘用来外套橡胶圈,塞头600位橡胶材质,回收箱100顶部可加设箱盖,漏筒310的筒壁和封板510的板体均匀开设有漏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收集状态,将分离器300由安插口102插入回收箱100内腔,使得后筒盖320插接在槽座104的槽腔,盖体331插接在安插口102槽腔,限位耳块334插接在限位槽103槽腔,达到将分离器300安装在回收箱100内腔的目的。此时,进出口311的端口顶壁与投放口230的端口底壁相抵接,以便湿垃圾从回收箱100顶部投放后,经投放口230进入漏筒310的筒腔进行过滤;短塞400安插在插槽333内,并由插块410所连接的塞头600对插槽333的外端口进行封堵。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垃圾进行卸载时,先将回收箱100所安装的分离器300上的短塞400拔出,再将长塞500由插槽333插入漏筒310内腔,并由封板510所连接的塞头600对插槽333的外端口进行封堵,此时,封板510外弧壁与漏筒310内筒壁抵接,同时,封板510对进出口311进行封堵。如此,可手持把手332,将分离器300由安插口102处抽出回收箱100的内腔,经过漏筒310的过滤,其流淌的污水已被过滤到回收箱100的内腔,此时漏筒310内的湿垃圾完成了固液分离,分离器300抽出回收箱100内腔后,不会再造成大量污水洒落的现象。最后将抽离的分离器300送至垃圾处理坑中,并抽出长塞500将,漏筒310内的垃圾倾倒入垃圾处理坑中即可。将用来装运污水的盛器放置在排水口101所外接的止水阀处,打开止水阀,将回收箱100内分离出来的污水排放至用来装运污水的盛器即可。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应用,实现了对湿垃圾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减少湿垃圾中污水的残留,即对湿垃圾固体和污水进行区分卸载,方便对湿垃圾中的污水进行回收,进而改善了卸载湿垃圾的工作环境。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包括回收箱(100)、短塞(400)和长塞(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00)内腔安装有隔板(200),所述隔板(200)底部均匀设置有分离器(300),所述分离器(300)包括漏筒(310),所述漏筒(310)的后端焊接有后筒盖(320),所述漏筒(310)的前端焊接有前筒盖(330),所述前筒盖(330)包括盖体(331),所述盖体(331)的前壁中部焊接有把手(332),所述盖体(331)的边部开设有插槽(333),所述盖体(331)后端的圆周侧壁均匀设置有限位耳块(334),所述盖体(331)的后壁开设有盖槽(3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00)为方形箱体,所述回收箱(100)底部内腔的前壁开设有排水口(101),所述回收箱(100)上部内腔的前壁均匀开设有安插口(102),所述安插口(102)的内腔侧壁均匀开设有限位槽(103),所述回收箱(100)内腔后壁均匀设置有槽座(104),且槽座(104)与安插口(102)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0)包括撑板(210),所述撑板(210)板体上均匀设置有投放口(230),相邻的所述投放口(230)之间设置有挡板(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筒(310)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漏筒(310)的顶壁中部设置有进出口(311),所述漏筒(310)的前端焊接在盖槽(335)的槽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塞(400)包括插块(410),所述长塞(500)包括封板(510),所述插块(410)前端和封板(510)前端均安装有塞头(600),且塞头(600)中部开设有槽口。
CN202020000682.7U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0682.7U CN211811570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0682.7U CN211811570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1570U true CN211811570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2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06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1570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1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11570U (zh) 一种环卫设备后部污水收集装置
CN218752746U (zh) 一种厨余垃圾破袋垃圾箱
CN204896435U (zh) 自动蓄水的智能垃圾桶
CN207844033U (zh) 一种可滤除垃圾水分的垃圾桶
CN207844036U (zh) 新型自助固液分离垃圾桶
CN207595775U (zh) 一种脚踏式固液分离垃圾箱
CN211711667U (zh) 一种新型生活垃圾回收装置
CN210593602U (zh) 一种防臭型城市垃圾桶
CN213721684U (zh) 一种旱厕用带有余料回收槽斗的粪便收集槽
CN214344766U (zh) 厨余逆向反冲除渣装置
CN209080690U (zh) 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CN218056830U (zh) 一种垃圾桶
CN207030080U (zh) 一种可排污水的环保垃圾桶
CN214932769U (zh) 易清洗的家用垃圾分类环保垃圾桶
CN202244946U (zh) 一种分类垃圾箱
CN213833146U (zh) 一种环保型固液分离垃圾箱
CN211418357U (zh) 家用垃圾分类环保垃圾桶
CN220906065U (zh) 一种可卸式垃圾箱
CN215324805U (zh) 一种户外多功能垃圾桶
CN217702557U (zh) 压裂泵阀箱加工用镗铣废屑接料装置
CN218752747U (zh) 一种便于处理异味的分类垃圾桶
CN213504140U (zh) 一种医用垃圾分类存放装置
CN220375449U (zh) 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CN213863795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收集箱
CN209739879U (zh) 一种泔水处理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