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6883U -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6883U
CN211796883U CN202020283298.2U CN202020283298U CN211796883U CN 211796883 U CN211796883 U CN 211796883U CN 202020283298 U CN202020283298 U CN 202020283298U CN 211796883 U CN211796883 U CN 211796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tightening
infection
componen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32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琇
陶克
朱炫瑞
田贺峰
郭少宁
范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2832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6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6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6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属于医疗器械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防感染保护罩;包括第一防护组件、第二防护组件和第三防护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套设于显示器上,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套设于内镜挂杆上,所述第三防护组件套设于设备主体上;所述第三防护组件至少一侧设置有收紧口和附件放置袋;所述第一防护组件为正方形袋子,所述第二防护组件为长条形袋子,所述第三防护组件为十字构型。本实用新型能够阻隔细菌和病毒,避免了内镜诊疗设备直接接触诊疗环境,减少了内镜诊疗设备附着病人细菌和病毒的概率;既能达到消毒要求,避免交叉感染,又便于操作,节约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感染保护罩。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软式内镜技术已从单一的辅助检查项目,发展成为消化道、呼吸道等相关疾病不可或缺的诊治手段。由于软式内镜是一项经口或经肛的侵入性诊疗手段,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呛咳、呕吐等均易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或停留在物体表面;同时,患者体液、血液等分泌物极易暴露或残留在环境或物体及器械表面,具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因此,内镜诊疗区域被《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归为高危险领域。
内镜下微创治疗,如EMR、ESD、STER等,手术级别较高,通常会侵及粘膜下层进入患者体内无菌区域,因此,对内镜诊治环境、设备及仪器表面的菌落总数要求更高。根据国家要求及消毒剂作用特点,应及时对内镜诊疗设备表面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并保留作用30分钟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这种消毒方式容易留死角,时间较长,而且消毒液的长期使用可能会损害设备表面并危害护理人员健康。尤其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对内镜诊疗设备随时消毒,这将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使实际消毒频率无法达到标准,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以解决内镜诊疗设备频发清洗、消毒可能会损害设备表面并危害护理人员健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包括第一防护组件、第二防护组件和第三防护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套设于显示器上,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套设于内镜挂杆上,所述第三防护组件套设于设备主体上;
所述第三防护组件至少一侧设置有收紧口和附件放置袋;
所述第一防护组件为正方形袋子,所述第二防护组件为长条形袋子,所述第三防护组件为十字构型。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主体,所述第一防护主体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收紧组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第二防护主体,所述第二防护主体一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收紧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三防护组件包括连接主体和防护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周侧与至少一个防护主体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护主体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护主体顶端与连接主体进行连接,每一个所述防护主体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
其中一个所述防护主体采用透明材料,该防护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紧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紧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一体成型的第一收紧条,所述第一收紧条内套设有第一弹性绳。
进一步,所述第二收紧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一体成型的第二收紧条,所述第二收紧条内套设有第二弹性绳。
进一步,所述收紧口包括与所述防护主体一体成型的收紧条,所述收紧条内套设有皮筋。
进一步,所述内镜挂杆和显示器相对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顶角处。
进一步,所述收紧口至少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具有以下优点:该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能够阻隔细菌和病毒,避免了内镜诊疗设备直接接触诊疗环境,减少了内镜诊疗设备附着病人细菌和病毒的概率,同时此薄膜透明,不影响内镜诊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根据国家对内镜诊疗设备消毒频率的要求来更换保护罩,既能达到消毒要求,避免交叉感染,又便于操作,节约时间,确保医疗设备消毒的有效落实,并且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消毒液对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节约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的内镜诊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的第一防护组件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的第二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的第三防护组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防护组件;101、第一防护主体;102、第一收紧组件;2、第二防护组件;201、第二防护主体;202、第二收紧组件;3、第三防护组件;301、连接主体;302、防护主体;303、魔术贴;4、显示器;5、内镜挂杆;6、设备主体;7、收紧口;8、附件放置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免了内镜诊疗设备直接接触诊疗环境,减少了内镜诊疗设备附着病人细菌和病毒的概率,同时此薄膜透明,不影响内镜诊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包括第一防护组件1、第二防护组件 2和第三防护组件3,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套设于显示器4上,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套设于内镜挂杆5上,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套设于设备主体6上;
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设置有收紧口7和附件放置袋8,根据国家对内镜诊疗设备消毒频率的要求来更换第一防护组件1、第二防护组件2和第三防护组件3,既能达到消毒要求,避免交叉感染,又便于操作,节约时间,确保医疗设备消毒的有效落实,并且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消毒液对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节约医疗资源;
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为正方形袋子,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为长条形袋子,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为十字构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包括第一防护主体101,所述第一防护主体101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收紧组件 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包括第二防护主体201,所述第二防护主体201一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收紧组件 20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包括连接主体301和防护主体 302,所述连接主体301周侧与至少一个防护主体302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主体302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护主体302顶端与连接主体301进行连接,每一个所述防护主体302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 303;
其中一个所述防护主体302采用透明材料,该透明材料为透明降解材料,这种生物降解材料薄膜能够阻隔细菌和病毒,避免了内镜诊疗设备直接接触诊疗环境,减少了内镜诊疗设备附着病人细菌和病毒的概率,同时此薄膜透明,不影响内镜诊疗设备的正常使用,该防护主体3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紧口7,用于相关连接线和导管的穿过,当无连接线和导管穿过时,收紧口 7呈收紧状态,以防污染。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紧组件102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一体成型的第一收紧条,所述第一收紧条内套设有第一弹性绳。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收紧组件202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一体成型的第二收紧条,所述第二收紧条内套设有第二弹性绳。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紧口7包括与所述防护主体302一体成型的收紧条,所述收紧条内套设有皮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镜挂杆5和显示器4相对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 6的顶角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紧口7至少设置有两个。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包括三部分:
1、显示器4护套,第一防护组件1,是带收紧口7的正方形袋子;
2、内镜挂杆5护套,第二防护组件2,是带收紧口7的长条形袋子;
3、设备主体6护套,第三防护组件3,设计成十字结构,中心朝上,四周向下连接成长方体护罩,接缝使用魔术贴303粘合,第三防护组件3一侧设置有收紧口7,用于光源内镜连接线穿过,而且因正面有操作按键,所以必须用透明材料,优选生物降解材料;第三防护组件3另侧设置一个收紧口 7,用于注水瓶导管穿过;右侧设置一个附件放置袋8,用于收纳诊疗物品。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组件(1)、第二防护组件(2)和第三防护组件(3),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套设于显示器(4)上,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套设于内镜挂杆(5)上,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套设于设备主体(6)上;
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设置有收紧口(7)和附件放置袋(8);
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为正方形袋子,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为长条形袋子,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为十字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包括第一防护主体(101),所述第一防护主体(101)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收紧组件(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组件(2)包括第二防护主体(201),所述第二防护主体(201)一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收紧组件(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护组件(3)包括连接主体(301)和防护主体(302),所述连接主体(301)周侧与至少一个防护主体(302)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302)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护主体(302)顶端与连接主体(301)进行连接,每一个所述防护主体(302)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303);
其中一个所述防护主体(302)采用透明材料,该防护主体(3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紧口(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紧组件(102)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一体成型的第一收紧条,所述第一收紧条内套设有第一弹性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紧组件(202)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一体成型的第二收紧条,所述第二收紧条内套设有第二弹性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口(7)包括与所述防护主体(302)一体成型的收紧条,所述收紧条内套设有皮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挂杆(5)和显示器(4)相对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6)的顶角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口(7)至少设置有两个。
CN202020283298.2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Active CN211796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298.2U CN21179688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298.2U CN21179688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6883U true CN21179688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0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3298.2U Active CN21179688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6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7426A (zh) 一种自动化咽拭子采集防护装置
CN111407561A (zh) 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
CN211796883U (zh) 一种内镜诊疗设备防感染保护罩
US4947868A (en) Protective cuff apparatus for surgery
CN210472180U (zh) 一种用于咽试子采集的保护装置
CN206822050U (zh) 一种防护手指的安全隔离式手术衣
CN210988377U (zh) 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护服
CN213156068U (zh) 一种咽拭子采集防护装置
CN210644407U (zh) 一种预防气溶胶开放式吸痰保护头罩及带保护膜的吸痰管
JP3229195U (ja) 内視鏡用飛沫エアロゾル飛散防止装置
Gruszecka et al.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on prevention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SARS-COV-2 virus in endoscopic laboratories
CN211485261U (zh) 一种妇产科用手术防护器
GB2595690A (en) Apparatus for limit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N207545209U (zh) 一种医疗器械套管
CN111449877A (zh) 一种用于肠镜操作的传染原隔离设备和方法
CN212788536U (zh) 一种可预防感染的彩超检测探头
CN210521516U (zh) 一种医用的密闭式负压有创操作舱
CN211484641U (zh) 一种传染病人专用听诊器
CN212940046U (zh) 一种口腔治疗保护帽及口腔治疗系统
CN211983977U (zh) 一种便于听诊的防护服
CN213155773U (zh) 一种用于纤支镜检查的防护型头罩
CN214180601U (zh) 一种手足保护套及其组件
CN204655398U (zh) 医疗护理器具移动消毒储存装置
CN218165346U (zh) 一种微创手术切口保护器
CN211932697U (zh) 套头式病人飞沫隔离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