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2102U -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2102U
CN211792102U CN202020413275.9U CN202020413275U CN211792102U CN 211792102 U CN211792102 U CN 211792102U CN 202020413275 U CN202020413275 U CN 202020413275U CN 211792102 U CN211792102 U CN 211792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lay
discharging
transistor
driv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32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李欣享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32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2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2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2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包括开关电源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连接供电的控制模块,继电器,以及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模块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驱动电路工作,第二驱动电路还用以在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维持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掉电的前期以及掉电的后期大多数时间都能够维持继电器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增加电能耗散电路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背景技术
放电电路普遍应用于电磁炉等电器设备,用于电器设备在掉电之后对电路中的残余电能进行释放。
现有的放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连接供电的控制模块,继电器,以及继电器驱动电路。当需要放电时,控制模块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实现放电回路的导通实现放电。在电器设备掉电前期,开关电源电路能够为控制模块的供电,在电器设备掉电后期,开关电源电路无法保证控制模块的供电,此时控制模块无法控制继电器吸合实现放电,从而导致放电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以提高放电效率。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连接供电的控制模块,继电器,以及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驱动电路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还用以在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维持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
优选的,还包括整流电路,所述继电器通电吸合状态为第一状态,所述继电器未吸合状态为第二状态,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切换状态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以使所述整流电路分别切换至全波整流或半波整流,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所述继电器的切换状态为第一状态。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连接有由控制模块通过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的电能耗散电路,所述电能耗散电路包括耗散元件,用以在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后对电路中的残余电能进行释放。
优选的,所述电能耗散电路具有2个输出端,2个输出端连接耗散元件,还具有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接收第二控制信号维持耗散元件运转,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一个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由开关电源电路供电的VCC电压源以及第一三极管,所述VCC电压源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VCC电压源,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还包括两端分别串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VCC电压源的电阻R610,以及并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609,VCC电压源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606。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还包括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负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的二极管D7。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还包括两端分别串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的电阻R612,并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611,以及与所述电阻R611并联的电容C601。
一种电磁炉,包括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驱动电路工作,第二驱动电路用以在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维持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从而实现在掉电的前期以及掉电的后期大多数时间都能够维持继电器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
2.增加电能耗散电路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号:10-开关电源电路;101-开关电源;20-控制模块;30-继电器驱动电路;301-第一驱动电路;302-第二驱动电路;40-整流电路;50-电能耗散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开关电源电路10、与开关电源电路10连接供电的控制模块20、继电器REL1、继电器驱动电路30、整流电路40以及电能耗散电路50。控制模块20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30以控制继电器REL1的工作状态,继电器驱动电路30包括第一驱动电路301和第二驱动电路302,控制模块20连接第一驱动电路301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驱动电路302工作,第二驱动电路302还用以在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维持继电器REL1的线圈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从而提高放电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10连接220VAC电源端L端和N端,电源端L端串接有保险丝FUSE1,在电源端L端和N端之间并联有电容C1以及压敏电阻CNR1。开关电源电路包括二极管D500、电阻R500、极性电容C500以及开关电源101,在开关电源电路的二极管D500前端还连有用于整流的并列的两二极管D201、D200。二极管D200、D201分别正向导通连接在电源端L端以及N端,二极管D500、电阻R500依次串接在二极管D200、D201的负极输出端,电阻R500还连接开关电源101,极性电容C500的正极连接开关电源101,负极接地。
220VAC电源经过电容滤波和二极管整流之后输入开关电源101,开关电源101将输入电压转化为控制模块工作电压输出,开关电源101还将输入电压转化为VCC电压源电压VCC_A。
在本实施例中,整流电路40包括用于电磁器具加热功率控制的桥式整流器DB1,桥式整流器DB1的第一交流端连接电源端N端,第二交流端连接电源端L端以及继电器REL1的第三脚,正极输出端连接桥后电路经安规电容C5后连接继电器REL1的第一脚,负极输出端连接继电器REL1第二脚。
继电器REL1具备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继电器REL1通电吸合状态为第一状态,继电器REL1未吸合状态为第二状态。整流电路40同样也具备两者状态:全波整流和半波整流。当整流电路40为全波整流状态时,整流电路40后级连接的电磁器具工作电路为大功率工作状态,当整流电路40为半波整流状态时,整流电路后级连接的电磁器具工作电路为小功率工作状态。控制模块20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REL1的切换状态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以使所述整流电路40分别切换至全波整流或半波整流,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所述继电器REL1的切换状态为第一状态。当整流电路40处于全波整流时,整流桥前与桥后的电容均可形成回路进行放电,同时继电器REL1持续闭合也会持续消耗电量,达到双重放电的效果。当整流电路40处于半波整流时,桥前电容由于无回路连通,因此无法进行放电。结合整流电路40,当继电器REL1通电吸合,第一脚、第二脚连接,为全波整流;当继电器REL1未吸合,第一脚、第三脚连接,为半波整流,并与二极管D200、D201组成新的桥式整流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路302包括由开关电源电路供电的VCC电压源、第一三极管Q602、电阻R606、R606_1、R609、R610以及二极管D7。VCC电压源经过电阻R606_1连接继电器REL1的线圈第一端(5端),VCC电压源经过电阻R610连接第一三极管Q60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60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REL1的线圈第二端(4端),第一三极管Q60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606与电阻R606_1并联,电阻R609并接于第一三极管Q60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7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负极连接继电器REL1的线圈第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301包括第二三极管Q601、电阻R611和R612以及电容C601。第二三极管Q60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接于第一三极管Q60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阻R612两端分别串接于第二三极管Q601的基极和第一控制信号IO输入端,电阻R611并接于第二三极管Q60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容C601与电阻R611并联。
在本实施例中,电能耗散电路50具有2个输出端,2个输出端连接耗散元件,用以在接收第二控制信号FAN后对电路中的残余电能进行同时释放。电能耗散电路50还具有第三三极管Q502、电容C105、电阻R509和R510,第三三极管Q502的基极经过电阻R510接收第二控制信号FAN维持耗散元件运转,第三三极管Q502的集电极连接一个输出端,第三三极管Q50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509并接于第三三极管Q50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其中,耗散元件可以是风扇、电机、电阻等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放电电路掉电时,即电源端L端和N端之间的电压变为0V。由于电路中的电容的放电作用,开关电源电路10输出的电压会存在正常输出电压→控制模块供电电压→VCC电压源电压VCC_A→0V的过程。在掉电的前期,开关电源电路10输出的电压能够保证控制模块以及VCC电压源的正常供电,在掉电后期,开关电源电路10输出的电压无法保证控制模块的正常供电。
在未掉电时,控制模块20以第一控制信号输入IO口,根据电磁加热器具的工作状态,控制继电器REL1的吸合状态,以切换全波整流或全波整流。控制模块20以第二控制信号输入FAN口,控制耗散元件适时运转。
在掉电的前期,控制模块20正常工作,控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IO为低电平信号。此时,第二三极管Q601不导通,由于VCC电压源的供电,第一三极管Q602导通,使得继电器REL1的线圈构成回路。继电器REL1的线圈通电之后,继电器REL1的第一脚和第二脚吸合,使得整流电路40处于全波整流状态,整流桥前与桥后的电容均可形成回路进行放电,同时继电器REL1持续闭合也会持续消耗电量,达到双重放电的效果。
同时,在掉电的前期,控制模块20还控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FAN为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三三极管Q502导通,使得第三三极管Q502基极所连接的输出端的电压下拉到0,使得耗散元件构成回路实现放电,此外,第三三极管Q502的持续工作也能实现放电。
在掉电的后期,控制模块20无法正常工作,但VCC电压源能够正常供电时,由于第二三极管Q601的基极输入置0,第二三极管Q601不导通,由于VCC电压源的供电,第一三极管Q602导通,使得继电器REL1的线圈构成回路,继电器REL1的第一脚和第二脚持续吸合,使得整流电路40仍处于全波整流状态,同样能够实现放电。当VCC电压源无法正常供电时,由于VCC电压源电压VCC_A较低,因此此时电路中的残余电能也可以忽略不计。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在电路掉电的前期以及掉电的后期大多数时间都能够维持继电器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加电能耗散电路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
通过实施例一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在掉电的前期以及掉电的后期大多数时间都能够维持继电器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另外增加电能耗散电路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因此能够提高放电的效率,实现快速放电。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连接供电的控制模块,继电器,以及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电路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驱动电路工作,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还用以在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维持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对电路中残余电能进行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电路,所述继电器通电吸合状态为第一状态,所述继电器未吸合状态为第二状态,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切换状态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以使所述整流电路分别切换至全波整流或半波整流,第一控制信号断开后所述继电器的切换状态为第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连接有由控制模块通过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的电能耗散电路,所述电能耗散电路包括耗散元件,用以在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后对电路中的残余电能进行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耗散电路具有2个输出端,2个输出端连接耗散元件,还具有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接收第二控制信号维持耗散元件运转,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一个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由开关电源电路供电的VCC电压源以及第一三极管,所述VCC电压源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并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VCC电压源,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还包括两端分别串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VCC电压源的电阻R610,以及并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609,VCC电压源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6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还包括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负极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的二极管D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还包括两端分别串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的电阻R612,并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611,以及与所述电阻R611并联的电容C601。
10.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
CN202020413275.9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Active CN211792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3275.9U CN211792102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3275.9U CN211792102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2102U true CN21179210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3275.9U Active CN211792102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2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4161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and ventilating device using same
CN202454840U (zh) 多用途延时电源插座
CN108119994A (zh) 空调器的低功耗控制电路及低功耗控制方法
CN105135594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待机控制系统和空调
CN109152184A (zh) 灯具控制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12676181U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应用其的电力设备
CN203722218U (zh) 静电保护装置、智能功率模块和变频家电
CN103375887B (zh) 空调器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7148132B (zh) 一种单火线开态取电电路
CN211792102U (zh) 一种利用继电器放电的放电电路及电磁炉
CN104078923A (zh) 过欠压保护电路及照明装置
CN204836118U (zh) 节能控制电路及其插排
CN202561966U (zh) 空调器的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CN105207535A (zh) 电动开窗器的智能控制装置
CN105811948B (zh) 开关机电路、开关机方法和医疗设备
CN207993772U (zh) 直流接触器节能驱动电路板
CN108183049A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空调器
CN209593094U (zh) 一种不同电源系统的自动切换电路
CN110289660B (zh) 一种通信电源下电控制电路
CN2550603Y (zh) 电磁阀双电压节能控制器
CN203813714U (zh) 电机驱动装置和变频家电
CN103398448B (zh) 一种降低空调机升降面板功耗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70200A (zh) 多用途延时电源插座
CN203166244U (zh) 光控电源插座
CN202210768U (zh) 一种压缩机启动电路及采用此电路的电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