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0188U -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0188U
CN211790188U CN202020283928.6U CN202020283928U CN211790188U CN 211790188 U CN211790188 U CN 211790188U CN 202020283928 U CN202020283928 U CN 202020283928U CN 211790188 U CN211790188 U CN 211790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lock terminal
distribution box
baffle
be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39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树森
朱鹏程
孙娟
丛昕
刘鲁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li Oil Field Hengda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li Oil Field Hengd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li Oil Field Hengda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li Oil Field Hengd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39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0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0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其技术方案是:固定箱体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固定箱体的顶部连接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内部连接有隔板,所述配电箱的侧面开设有箱体通风孔,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隔板通风孔,所述配电箱的底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板。通过配电箱顶部的散热电机带动散热扇叶进行转动,使配电箱内部更好的进行散热,通过配电箱侧面开设的箱体通风孔与隔板上开设的隔板散热孔,更好的对内部进行散热,更好的进行通风,同时箱体通风孔与隔板通风孔相互交错排列,使配电箱在户外遇到雨雪天气更好的对内部设备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然而,现有的一些配电箱在户外使用时,使用不方便,同时现有的一些配电箱不好对内部的设备进行散热,效率低下,易造成配电箱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包括固定箱体,所述固定箱体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固定箱体的顶部连接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内部连接有隔板,所述配电箱的侧面开设有箱体通风孔,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隔板通风孔,所述配电箱的底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连接有固定钉,所述配电箱的内部连接有理线盒,所述配电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气设备本体,所述隔板的侧面连接有内门合页,所述内门合页的背面连接有内门,所述内门的正面设置有显示设备本体,所述内门的正面设置有插孔,所述配电箱正面连接有外门合页,所述外门合页的背面连接有外门,所述外门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配电箱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面连接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散热扇叶,所述配电箱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内门的正面连接有内门把手,所述外门正面连接有外门把手。
优选的,所述箱体通风孔呈线性排列,且隔板通风孔呈线性排列,且箱体通风孔与隔板通风孔相互交错。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均匀的排列在固定箱体的底部,且每个万向轮上均设置有刹车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钉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钉与四个万向轮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为人字形,且挡板通过支撑杆与配电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配电箱顶部的散热电机带动散热扇叶进行转动,使配电箱内部更好的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配电箱侧面开设的箱体通风孔与隔板上开设的隔板散热孔,更好的对内部进行散热,更好的进行通风,同时箱体通风孔与隔板通风孔相互交错排列,使配电箱在户外遇到雨雪天气更好的对内部设备进行保护,使雨雪不会飘到内部,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用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内门与外门更好对内部的设备进行保护,同时通过内门上的显示设备本体更好的观察设备的显示情况,同时通过外门设置的观察口更好的进行观察,使安全性更高,同时通过固定箱体底部的万向轮使移动更加方便,使配电箱更好的进行转移,同时通过固定钉更好的固定地上,使配电箱更好的进行固定,使使用效率更高,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固定箱体;2箱体通风孔;3配电箱;4隔板;5隔板通风孔;6支撑杆;7挡板;8固定架;9散热扇叶;10外门合页;11显示设备本体;12外门;13内门;14观察口;15电气设备本体;16理线盒;17活动板;18液压缸;19液压杆;20固定钉;21万向轮;22内门合页;23散热电机;24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包括固定箱体1,固定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21,固定箱体1的顶部连接有配电箱3,配电箱3的内部连接有隔板4,配电箱3的侧面开设有箱体通风孔2,隔板4的表面开设有隔板通风孔5,配电箱3的底部连接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底部连接有液压杆19,液压杆19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的底部连接有固定钉20,配电箱3的内部连接有理线盒16,配电箱3的内部设置有电气设备本体15,隔板4的侧面连接有内门合页22,内门合页22的背面连接有内门13,内门13的正面设置有显示设备本体11,内门13的正面设置有插孔24,配电箱3正面连接有外门合页10,外门合页10的背面连接有外门12,外门12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14,配电箱3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8,固定架8的底面连接有散热电机23,散热电机23的输出端连接有散热扇叶9,配电箱3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部连接有挡板7。
本实施例中,通过配电箱3顶部的散热电机23带动散热扇叶9进行转动,使配电箱3内部更好的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配电箱3侧面开设的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4上开设的隔板散热孔5,更好的对内部进行散热,更好的进行通风,同时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通风孔5相互交错排列,使配电箱3在户外遇到雨雪天气更好的对内部设备进行保护,使雨雪不会飘到内部,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内门13与外门12更好对内部的设备进行保护,同时通过内门13上的显示设备本体11更好的观察设备的显示情况,同时通过外门12设置的观察口14更好的进行观察,使安全性更高,同时通过固定箱体1底部的万向轮21使移动更加方便,使配电箱3更好的进行转移,同时通过液压缸18控制液压杆19进行伸缩,使固定钉20更好的固定地上,使配电箱3更好的进行固定,使使用效率更高,提高效率。
具体的,内门13的正面连接有内门把手,外门12正面连接有外门把手,通过内门13与外门12设置的把手,使开合更加方便。
具体的,箱体通风孔2呈线性排列,且隔板通风孔5呈线性排列,且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通风孔5相互交错,通过配电箱3侧面开设的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4上开设的隔板散热孔5,更好的对内部进行散热,更好的进行通风,同时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通风孔5相互交错排列,使配电箱3在户外遇到雨雪天气更好的对内部设备进行保护。
具体的,万向轮2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21均匀的排列在固定箱体1的底部,且每个万向轮21上均设置有刹车板,通过固定箱体1底部的万向轮21使移动更加方便,使配电箱3更好的进行转移,同时通过刹车板更好的进行固定。
具体的,固定钉20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钉20与四个万向轮21相互适配,通过固定钉20更好的固定地上,使配电箱3更好的进行固定,使使用效率更高。
具体的,挡板7设置为人字形,且挡板7通过支撑杆6与配电箱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为人字形的挡板7,更好遮挡雨雪,更好的通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通过配电箱3顶部的散热电机23带动散热扇叶9进行转动,同时通过配电箱3侧面开设的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4上开设的隔板散热孔5,同时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通风孔5相互交错排列,使配电箱3在户外遇到雨雪天气更好的对内部设备进行保护,同时通过内门13与外门12更好对内部的设备进行保护,同时通过内门13上的显示设备本体11更好的观察设备的显示情况,同时通过外门12设置的观察口14更好的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固定箱体1底部的万向轮21使移动更加方便,同时通过液压缸18控制液压杆19进行伸缩,使固定钉20更好的固定地上,此设备中的用电设备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包括固定箱体(1),所述固定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体(1)的顶部连接有配电箱(3),所述配电箱(3)的内部连接有隔板(4),所述配电箱(3)的侧面开设有箱体通风孔(2),所述隔板(4)的表面开设有隔板通风孔(5),所述配电箱(3)的底部连接有液压缸(18),所述液压缸(18)的底部连接有液压杆(19),所述液压杆(19)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的底部连接有固定钉(20),所述配电箱(3)的内部连接有理线盒(16),所述配电箱(3)的内部设置有电气设备本体(15),所述隔板(4)的侧面连接有内门合页(22),所述内门合页(22)的背面连接有内门(13),所述内门(13)的正面设置有显示设备本体(11),所述内门(13)的正面设置有插孔(24),所述配电箱(3)正面连接有外门合页(10),所述外门合页(10)的背面连接有外门(12),所述外门(12)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14),所述配电箱(3)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底面连接有散热电机(23),所述散热电机(23)的输出端连接有散热扇叶(9),所述配电箱(3)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部连接有挡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13)的正面连接有内门把手,所述外门(12)正面连接有外门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通风孔(2)呈线性排列,且隔板通风孔(5)呈线性排列,且箱体通风孔(2)与隔板通风孔(5)相互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21)均匀的排列在固定箱体(1)的底部,且每个万向轮(21)上均设置有刹车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20)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钉(20)与四个万向轮(21)相互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设置为人字形,且挡板(7)通过支撑杆(6)与配电箱(3)固定连接。
CN202020283928.6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Active CN211790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928.6U CN211790188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928.6U CN211790188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0188U true CN21179018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4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3928.6U Active CN211790188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01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6213A (zh) * 2020-12-23 2021-04-09 安徽省颍上县正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浸水防触电功能的综合配电箱
CN112952618A (zh) * 2021-03-24 2021-06-11 山东国恒机电配套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6213A (zh) * 2020-12-23 2021-04-09 安徽省颍上县正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浸水防触电功能的综合配电箱
CN112952618A (zh) * 2021-03-24 2021-06-11 山东国恒机电配套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90188U (zh) 一种新型综合配电箱
CN211548941U (zh) 一种电表箱防护装置
CN216560721U (zh) 一种多功能防窃电力计量箱
CN212849345U (zh) 一种散热开关柜
CN215955881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控湿功能的环网柜
CN210074577U (zh) 一种自通风散热型配电箱
CN210157553U (zh) 一种户外设备保护箱
CN113692184A (zh) 一种数据采集的室内外设备
CN216121435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
CN219041084U (zh) 一种国网项目户外配电箱
CN213484199U (zh) 一种户外开关柜
CN219554384U (zh) 一种具有辅助散热组件的低压控制柜
CN220672379U (zh) 一种互感器用除湿结构
CN218472602U (zh) 一种底部散热型箱变装置
CN205901140U (zh) 户外组合式多功能综合配电箱
CN21272607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力柜
CN212875201U (zh) 一种防尘配电箱
CN219420008U (zh) 一种易检修的小型挂式配电箱
CN213243154U (zh) 一种升降式户外用开关柜
CN211405046U (zh) 一种高压配电柜散热装置
CN215911269U (zh) 一种户外防雷击变压器机箱
CN218242635U (zh) 一种高低压开关控制设备
CN215497628U (zh) 一种智能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CN215009249U (zh) 一种户外防水配电箱
CN210577208U (zh) 一种配电箱门体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