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5876U -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5876U
CN211785876U CN201922286489.4U CN201922286489U CN211785876U CN 211785876 U CN211785876 U CN 211785876U CN 201922286489 U CN201922286489 U CN 201922286489U CN 211785876 U CN211785876 U CN 211785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half shell
shell
transmission line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64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章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gTu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hen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hen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hen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64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5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5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5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包括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密封端盖、弹性绝缘衬层,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均为呈圆弧状的端面,聚四氟乙烯上半壳面与聚四氟乙烯下半壳构成横断面呈圆形空心管状结构的承载腔,承载腔两端分别与密封端盖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密封端盖上设过线孔,弹性绝缘衬层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且弹性绝缘衬层上端面分别设过线槽、承载槽及定位槽。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及环境适应性好,可有效满足不同结构类型输电线路;新型另具有独立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数据通讯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本新型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确切的说是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输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在线连续监控时,往往是通过为输电线路上安装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通过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及故障点进行监测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当前的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与电力线路间往往通过传统的螺栓、绑丝等设备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另需要在输电塔上安装数据通讯装置和电源系统,以满足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运行电能需要和远距离数据传输作业,虽然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导致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安装定位稳定性、集成性等性能相对较差,同时对大风、冰冻、雷击冲击损害和防止降水、粉尘造成的污染和侵蚀的抵御能力差,因此极易造成设备运行故障,在造成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故障检测作业稳定性差的同时,也增加了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维护难度和成本。
此外,当前的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在运行时,由于需要通过电源设备从输电线路中获得驱动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运行的电能,因此导致设备运行时需要较长的导线,且高低电位差大,从而也给设备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及环境适应性好,可有效满足不同结构类型输电线路,安装定位稳定好,可有效防止大风、冰冻、雷击冲击损害和防止降水、粉尘造成的污染和侵蚀,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电路故障终端设备安装、运行的稳定性,此外,本新型另具有独立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数据通讯能力,从而在提高系统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和数据通讯能力的同时,另有效的通过独立电位安装,达到无高低电位的连接问题,也无其他较长引线,不会出现连接高低电位的隐患,从而极大的提高本新型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包括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密封端盖、弹性绝缘衬层、无线通讯天线及光伏发电板,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均为呈圆弧状的端面,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下端面与聚四氟乙烯下半壳上端面相抵,并构成横断面呈圆形空心管状结构的承载腔,承载腔两端分别与密封端盖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密封端盖上设过线孔,且过线孔与承载腔同轴分布,弹性绝缘衬层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且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弹性绝缘衬层上端面相抵,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弹性绝缘衬层上端面分别设过线槽、承载槽及定位槽,其中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过线槽均为与过线孔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承载槽及定位槽为横断面呈“凵”槽状结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弹性绝缘衬层上端面的过线槽、承载槽及定位槽以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接触面对称分布,无线通讯天线至少一条,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下表面,光伏发电板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所述无线通讯天线及光伏发电板均通过导线与定位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接触面及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与密封端盖间通过弹性密封条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及密封端盖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内径相同,四氟乙烯上半壳外径为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径的1.1—1.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伏发电板上端面超出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0—5毫米,且光伏发电板上端面包覆一层透明防护膜,所述透明防护膜侧边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连接,且透明防护膜侧边包覆在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宽度不小于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端盖上设接地线定位孔,所述接地线定位孔轴线位于过线孔轴线下方,与过线孔轴线平行并与承载腔连通,且承载腔两端位置密封端盖的接地线定位孔同轴分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及环境适应性好,可有效满足不同结构类型输电线路,安装定位稳定好,可有效防止大风、冰冻、雷击冲击损害和防止降水、粉尘造成的污染和侵蚀,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电路故障终端设备安装、运行的稳定性,此外,本新型另具有独立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数据通讯能力,从而在提高系统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和数据通讯能力的同时,另有效的通过独立电位安装,达到无高低电位的连接问题,也无其他较长引线,不会出现连接高低电位的隐患,从而极大的提高本新型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端、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包括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密封端盖3、弹性绝缘衬层4、无线通讯天线5及光伏发电板6,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均为呈圆弧状的端面,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下端面与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上端面相抵,并构成横断面呈圆形空心管状结构的承载腔,承载腔两端分别与密封端盖3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密封端盖3上设过线孔7,且过线孔7与承载腔同轴分布,弹性绝缘衬层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2,且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内弹性绝缘衬层4上端面相抵,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内弹性绝缘衬层4上端面分别设过线槽8、承载槽9及定位槽10,其中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内过线槽8均为与过线孔7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承载槽9及定位槽10为横断面呈“凵”槽状结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内弹性绝缘衬层4上端面的过线槽8、承载槽9及定位槽10以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接触面对称分布,无线通讯天线5至少一条,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下表面,光伏发电板6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上端面,所述无线通讯天线5及光伏发电板6均通过导线11与定位槽连通。
其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接触面及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与密封端盖3间通过弹性密封条12相互连接,且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及密封端盖3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四氟乙烯上半壳1、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内内径相同,四氟乙烯上半壳1外径为聚四氟乙烯下半壳2内径的1.1—1.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伏发电板6上端面超出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上端面0—5毫米,且光伏发电板6上端面包覆一层透明防护膜13,所述透明防护膜13侧边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上端面连接,且透明防护膜13侧边包覆在聚四氟乙烯上半壳1上端面宽度不小于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端盖3上设接地线定位孔14,所述接地线定位孔14轴线位于过线孔7轴线下方,与过线孔7轴线平行并与承载腔连通,且承载腔两端位置密封端盖3的接地线定位孔14同轴分布。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密封端盖、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弹性绝缘衬层与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通讯电路设备、卫星定位设备及控制系统安装,然后将密封端盖、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弹性绝缘衬层与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通讯电路设备、卫星定位设备及控制系统一同与待监测输电线缆连接并定位,然后由工作人员进行远程通讯调试,并在完成远程调试后再对聚四氟乙烯上半壳、无线通讯天线及光伏发电板进行连接,并将无线通讯天线及光伏发电板与通讯电路设备、卫星定位设备及控制系统连接,最后将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密封端盖进行安装定位,即可完成本新型组装,并达到对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及与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运行配套的通讯电路设备、卫星定位设备及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安装定位,并通过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密封端盖构成的密闭腔体结构达到对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及与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运行配套的通讯电路设备、卫星定位设备及控制系统进行防护的目的。
本新型一方面可通过无线通讯天线实现对通讯电路设备、卫星定位设备进行通讯信号辅助强化,提高数据通讯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光伏发电板为对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及与输电线路行波定位设备运行配套的通讯电路设备、卫星定位设备及控制系统运行提供独立的电能供应,杜绝设备运行时高低电位差过大而造成的隐患。
此外本新型在安装到输电线路导线上时,距离塔头2.5米、距离防震锤等悬挂物0.5米以上的距离及对于多分裂导线,本新型安装在其中较高内侧导线上,最后将安装后的本新型通过等电位线进行接地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及环境适应性好,可有效满足不同结构类型输电线路,安装定位稳定好,可有效防止大风、冰冻、雷击冲击损害和防止降水、粉尘造成的污染和侵蚀,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电路故障终端设备安装、运行的稳定性,此外,本新型另具有独立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数据通讯能力,从而在提高系统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和数据通讯能力的同时,另有效的通过独立电位安装,达到无高低电位的连接问题,也无其他较长引线,不会出现连接高低电位的隐患,从而极大的提高本新型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包括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密封端盖、弹性绝缘衬层、无线通讯天线及光伏发电板,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均为呈圆弧状的端面,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下端面与聚四氟乙烯下半壳上端面相抵,并构成横断面呈圆形空心管状结构的承载腔,所述承载腔两端分别与密封端盖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所述密封端盖上设过线孔,且过线孔与承载腔同轴分布,所述弹性绝缘衬层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且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弹性绝缘衬层上端面相抵,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弹性绝缘衬层上端面分别设过线槽、承载槽及定位槽,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过线槽均为与过线孔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所述承载槽及定位槽为横断面呈“凵”槽状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弹性绝缘衬层上端面的过线槽、承载槽及定位槽以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接触面对称分布,所述无线通讯天线至少一条,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下表面,所述光伏发电板嵌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所述无线通讯天线及光伏发电板均通过导线与定位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接触面及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与密封端盖间通过弹性密封条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及密封端盖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氟乙烯上半壳、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内径相同,四氟乙烯上半壳外径为聚四氟乙烯下半壳内径的1.1—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发电板上端面超出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0—5毫米,且光伏发电板上端面包覆一层透明防护膜,所述透明防护膜侧边与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连接,且透明防护膜侧边包覆在聚四氟乙烯上半壳上端面宽度不小于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端盖上设接地线定位孔,所述接地线定位孔轴线位于过线孔轴线下方,与过线孔轴线平行并与承载腔连通,且承载腔两端位置密封端盖的接地线定位孔同轴分布。
CN201922286489.4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Active CN211785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6489.4U CN21178587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6489.4U CN21178587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5876U true CN211785876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6489.4U Active CN21178587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5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3279B (zh)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节能接头盒
CN203826909U (zh) 避雷线防雷消电容接地装置
CN211785876U (zh) 一种输电线路上故障信号检测终端的安装机构
CN207435552U (zh) 直流接地极和埋地金属管道的组合系统
CN211402598U (zh) 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用故障信号检测终端
CN103928900A (zh) 避雷线防雷消电容接地装置
CN104821019A (zh) 一种电动汽车数据记录器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210091763U (zh) 高压抗拉耐寒架空绝缘电缆
CN213366285U (zh) 带有高密封性防雨雪护罩的防雷瓷瓶绝缘子
CN210838134U (zh) 一种400v空气开关专用接地装置
CN210517755U (zh) 一种电缆接头加固装置
CN203258180U (zh) 750kV高抗压力释放阀防雨罩
CN207542416U (zh) 一种电器工程用接地装置
CN205724819U (zh) 一种新型的单相电缆分支箱
CN201444503U (zh) 客运专线用接地器材
CN216668983U (zh) 钻越输电线路的输电铁塔
CN213093738U (zh) 基于光栅技术的gis应力监测装置
CN211017434U (zh) 一种高电压试验安全接地装置
CN210123838U (zh) 一种直流组合电器
CN216672669U (zh) 铁塔主材与接地线连接处的过电流监测装置
CN111806306B (zh) 一种直流牵引供电双重绝缘接触网系统双保护接地线方法
CN208142359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合金接地结构
CN113504444B (zh) 一种gis用多功能耐压试验工装
CN208461318U (zh)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防护房
CN217846524U (zh) 光伏电站绝缘故障监测与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01-714, floor 7, North Building 3, No. 32, Dazhou Road,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12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Tu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12 room 642, Meishan Commercial Plaza, Meishan street,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Shenzh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