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4569U -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4569U
CN211784569U CN202020486698.3U CN202020486698U CN211784569U CN 211784569 U CN211784569 U CN 211784569U CN 202020486698 U CN202020486698 U CN 202020486698U CN 211784569 U CN211784569 U CN 211784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ampling
outer tube
fixedly connected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66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捷
孙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866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4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4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4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外管,外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取样管,外管的侧面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取样管的侧面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相配合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气口,取样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外管内壁滑动连接的密封滑套,密封滑套的内腔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密封滑套的顶壁和外管的底壁相抵,外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轮,该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较好的对含有小颗粒的液态食品进行取样,且能够在取样前对液态食品进行搅拌,有利于后续的微生物检测,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食品微生物检验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是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取样,目前,在对液态食品进行取样时往往采用注射器进行取样,但是注射器头部为尖状,其口径较小,在对一些含有小颗粒固体的液态食品取样时,小颗粒固体难以吸入,取得的液态食品中固体颗粒含量少,导致后续微生物检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且现有这种注射器取样装置缺少能够对食品搅拌的机构,导致液态食品组分不均匀,不利于后续微生物的检测,实用性较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体为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注射器取样装置在对一些含有小颗粒固体的液态食品取样时,小颗粒固体难以吸入,取得的液态食品中固体颗粒含量少,导致后续微生物检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且这种注射器取样装置缺少能够对食品搅拌的机构,导致液态食品组分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取样管,所述外管的侧面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取样管的侧面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相配合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取样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外管内壁滑动连接的密封滑套,所述密封滑套的内腔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密封滑套的顶壁和外管的底壁相抵,所述外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轮,所述转动手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环形支撑座,所述取样管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端贯穿至转动手轮的顶部,所述外管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上螺纹连接有搅拌机构。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进一步的,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取样管上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气口分别处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滑套的高度大于第一进液口的高度,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密封滑套底部与外管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进液口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外螺纹管螺纹配合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竖杆的底端延伸至外管的下方并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进一步的,该取样装置还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和搅拌机构择一螺纹安装在外螺纹管上,所述冷却管可套设在外管的表面,且冷却管的顶部开设有与外螺纹管相配合的螺纹槽、内部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另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管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压杆的底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管内腔相配合的螺纹部。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转动手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管内滑动设置取样管,外管的侧边开设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取样管的侧边开设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配合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气口,利用压杆和弹簧的配合,通过按压压杆,使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气口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气口重合,进而含有小颗粒的液态食品中固态颗粒与液体能够一同顺利的进入至取样管内,保证液态食品样品中组分完全;
通过转动手轮、环形支撑座、外螺纹管和搅拌机构的配合,使用者在进行取样操作前,一只手端着环形支撑座,另一只手拨动转动手轮在环形支撑座上旋转,进而转动手轮通过外管和外螺纹管带动搅拌机构旋转,进而利用旋转的搅拌机构对取样附近的液体进行搅拌,让液态食品的成分更加均匀,减小了后期检测结果的误差;
通过冷却管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进料口向冷却腔内注入干冰或冷却水,在取样管取样完毕后,使用者将搅拌机构从外螺纹管上取下,然后将冷却管从下至上套设在外管上,再旋转冷却管将其固定在外螺纹管上,进而利用冷却腔内的干冰或冷却水对取样管内的食品样品进行冷却,保证食品样品处于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取样管内的食品样品后续的检测;
该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较好的对含有小颗粒的液态食品进行取样,且能够在取样前对液态食品进行搅拌,有利于后续的微生物检测,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状态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状态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管,101-第一进液口,102-第一出气口,2-取样管,21-第二进液口,22-第二出气口,3-密封滑套,4-弹簧,5-转动手轮,6-环形支撑座,7-压杆,8-外螺纹管,9-搅拌机构,91-螺纹套,92-横杆,93-竖杆,94-连接杆,10-压环,11-冷却管,111-冷却腔,112-进料口,113-出料口,114-密封塞,12-内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外管1,外管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取样管2,外管1的侧面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一出气口102,取样管2的侧面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一出气口102相配合的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取样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外管1内壁滑动连接的密封滑套3,密封滑套3的内腔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密封滑套3的顶壁和外管1的底壁相抵,外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轮5,转动手轮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便于在环形支撑座6上旋转转动手轮5,转动手轮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环形支撑座6,取样管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压杆7,具体的,取样管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12,压杆7的底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管12内腔相配合的螺纹部,便于使用者将压杆7从取样管2上取下,压杆7的顶端贯穿至转动手轮5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压环10,便于使用者压动压杆7,提高使用者压动压杆7时的舒适度;其中,密封滑套3的高度大于第一进液口101的高度,当弹簧4处于自由状态时,取样管2上的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分别处于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一出气口102的上方,密封滑套3底部与外管1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进液口101的高度;
使用时,使用者将该装置伸入至液态食品中,让环形支撑座6位于液面至上,通过压动压环10带动压杆7向下移动,压杆7带动取样管2和密封滑套3同步向下移动直至密封滑套3的底部与外管1的底壁接触,密封滑套3压缩弹簧4,进而让第一进液口101与第二进液口21的相对位置从不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重合转变,第一出气口102与第二出气口22的相对位置从不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重合转变,当第一进液口101与第二进液口21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时,需要收集的液态食品即可通过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二进液口21流入至取样管2内,取样管2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口22和第一出气口102向外界排出,取样完毕后,解除对压环10的按压,弹簧4恢复长度带动取样管2和压杆7向上移动,进而让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二进液口21、第一出气口102和第二出气口22均处于不重合状态,从而将液态食品取样在取样管2中,通过这种侧边开口的方式,有利于含有小颗粒的液态食品中固态颗粒与液体能够一同顺利的进入至取样管2内,进而保证液态食品样品中组分完全。
外管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8,外螺纹管8上螺纹连接有搅拌机构9,具体的,搅拌机构9包括与外螺纹管8螺纹配合的螺纹套91,螺纹套9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杆92,横杆92远离螺纹套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93,两个竖杆93的底端延伸至外管1的下方并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4;
使用时,使用者在进行上述取样操作前,一只手端着环形支撑座6,另一只手拨动转动手轮5在环形支撑座6上旋转,进而转动手轮5通过外管1和外螺纹管8带动搅拌机构9旋转,进而利用旋转的搅拌机构9对取样附近的液体进行搅拌,让液态食品的成分更加均匀,减小了后期检测结果的误差。
另外,该取样装置还包括冷却管11,冷却管11和搅拌机构9择一螺纹安装在外螺纹管8上,冷却管11可套设在外管1的表面,且冷却管11的顶部开设有与外螺纹管8相配合的螺纹槽、内部设有冷却腔111,冷却腔111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112、另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113,进料口112和出料口113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密封塞114;
通过冷却管11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进料口112向冷却腔111内注入干冰或冷却水,在取样管2取样完毕后,使用者将搅拌机构9从外螺纹管8上取下,然后将冷却管11从下至上套设在外管1上,再旋转冷却管11将其固定在外螺纹管8上,进而利用冷却腔111内的干冰或冷却水对取样管2内的食品样品进行冷却,保证食品样品处于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取样管2内的食品样品后续的检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取样管(2),所述外管(1)的侧面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一出气口(102),所述取样管(2)的侧面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一出气口(102)相配合的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所述取样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外管(1)内壁滑动连接的密封滑套(3),所述密封滑套(3)的内腔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密封滑套(3)的顶壁和外管(1)的底壁相抵,所述外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轮(5),所述转动手轮(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环形支撑座(6),所述取样管(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压杆(7),所述压杆(7)的顶端贯穿至转动手轮(5)的顶部,所述外管(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8),所述外螺纹管(8)上螺纹连接有搅拌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簧(4)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取样管(2)上的第二进液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分别处于第一进液口(101)和第一出气口(10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滑套(3)的高度大于第一进液口(101)的高度,当弹簧(4)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密封滑套(3)底部与外管(1)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进液口(10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9)包括与外螺纹管(8)螺纹配合的螺纹套(91),所述螺纹套(9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杆(92),所述横杆(92)远离螺纹套(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93),两个竖杆(93)的底端延伸至外管(1)的下方并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样装置还包括冷却管(11),所述冷却管(11)和搅拌机构(9)择一螺纹安装在外螺纹管(8)上,所述冷却管(11)可套设在外管(1)的表面,且冷却管(11)的顶部开设有与外螺纹管(8)相配合的螺纹槽、内部设有冷却腔(111),所述冷却腔(111)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112)、另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113),所述进料口(112)和出料口(113)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密封塞(1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12),所述压杆(7)的底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管(12)内腔相配合的螺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环(10),所述转动手轮(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CN202020486698.3U 2020-04-03 2020-04-03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Active CN211784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6698.3U CN211784569U (zh) 2020-04-03 2020-04-03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6698.3U CN211784569U (zh) 2020-04-03 2020-04-03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4569U true CN21178456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58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6698.3U Active CN211784569U (zh) 2020-04-03 2020-04-03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456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3965A (zh) * 2020-12-11 2021-02-23 李绍祥 一种食品监测用多功能取样装置
CN113202465A (zh) * 2021-06-08 2021-08-03 长春市斯普瑞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滑套闭合式井下取样器
CN113447295A (zh) * 2021-01-21 2021-09-28 刘烨 一种保存效果好的食品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CN114367181A (zh) * 2022-01-14 2022-04-19 韦美旭 一种橡胶生产用异味净化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3965A (zh) * 2020-12-11 2021-02-23 李绍祥 一种食品监测用多功能取样装置
CN112393965B (zh) * 2020-12-11 2024-01-12 肇庆肯的乐玩具糖果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监测用多功能取样装置
CN113447295A (zh) * 2021-01-21 2021-09-28 刘烨 一种保存效果好的食品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CN113447295B (zh) * 2021-01-21 2022-07-19 刘烨 一种保存效果好的食品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CN113202465A (zh) * 2021-06-08 2021-08-03 长春市斯普瑞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滑套闭合式井下取样器
CN114367181A (zh) * 2022-01-14 2022-04-19 韦美旭 一种橡胶生产用异味净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84569U (zh) 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06906253U (zh) 食品检测设备
CN210923194U (zh) 一种废气治理用的取样装置
CN206862970U (zh) 一种用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装置
CN213517078U (zh) 一种新型农药检测仪装置
CN205749504U (zh) 一种污染土壤的快速调查装置
CN106391210B (zh) 一种自动化研磨装置
CN201289439Y (zh) 呼出气体气液分离采集装置
CN108181132B (zh) 一种用于检测河流农药残留的水质检测装置
CN107460123B (zh) 一种改良的股骨头h亚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装置
CN211453015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液体取样装置
CN217068519U (zh)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17180146U (zh) 无菌压缩气体无菌性的取样检测装置
CN211347548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取样装置
CN207976330U (zh) 一种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自动测试仪
CN210894325U (zh) 一种游泳池水游离余氯检测装置
CN207081719U (zh) 五谷五豆复合杂粮粥生产线质量管控系统
CN109529679B (zh) 一种血常规化验用血液混匀器
CN214139456U (zh) 一种生物检测使用的试剂盒
CN215005340U (zh) 一种生物毒性检测仪用试样取放结构
CN212199258U (zh) 一种大肠菌群单管定量快速检测装置
CN219532666U (zh) 一种食品中防腐剂测定用样液制备装置
CN217155951U (zh) 一种酒精发酵罐取样装置
CN219897305U (zh) 锥式过滤干燥机
CN214702908U (zh) 一种便携式食品抽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