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3111U -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3111U
CN211773111U CN202020001357.2U CN202020001357U CN211773111U CN 211773111 U CN211773111 U CN 211773111U CN 202020001357 U CN202020001357 U CN 202020001357U CN 211773111 U CN211773111 U CN 211773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groove
shaft
gea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13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彬
王金
肖勇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nkuai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nkuai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nkuai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nkuai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13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3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3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3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包括基座、主锥齿轮、副锥齿轮、定位套、插装件及连接轴,主锥齿轮固连于基座,副锥齿轮与主锥齿轮相啮合,定位套开设有横向贯通的限位槽,主锥齿轮和副锥齿轮设置于限位槽中,插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卡接部和支撑轴,卡接部卡装于基座上,支撑轴穿设于主锥齿轮和定位套中,定位套能够以支撑轴为中心轴进行旋转,连接轴穿设于定位套,与副锥齿轮相连接,能够与副锥齿轮同步转动,定位套以支撑轴为中心轴进行旋转时,副锥齿轮在主锥齿轮啮合驱动下相对于定位套转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能够保证齿轮组件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广告公司把传统的地面媒体搬到停车场、社区大门口及社会停车场。其中,道闸广告以其精美、直观的画面表现形式被商家广泛使用。广告道闸放下时,多个具有广告效应的翻板处于同一平面内;广告道闸升起时,每个翻板旋转90度。而在翻板的旋转过程中,闸杆与翻板之间连接的转向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锥齿轮组件构成的转向机构,其能够实现翻板的转向,但固定主副两个锥齿轮的定位套仅通过活动插装的插销与主锥齿轮插接,在使用时定位套要承受副锥齿轮、翻板及翻板连接件的重量,且开关道闸时定位套还会承受循环多次的转动力,使得定位套的转动不够稳定,从而影响齿轮组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能够保证齿轮组件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组件,包括:
基座;
主锥齿轮,固连于所述基座的一侧面上;
副锥齿轮,与所述主锥齿轮相啮合;
定位套,开设有横向贯通的限位槽,所述主锥齿轮和所述副锥齿轮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
插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卡接部和支撑轴,所述卡接部卡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轴穿设于所述主锥齿轮和所述定位套中,所述定位套能够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轴进行旋转;
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副锥齿轮相连接,能够与所述副锥齿轮同步转动,所述定位套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轴进行旋转时,所述副锥齿轮在所述主锥齿轮啮合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定位套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主锥齿轮包括齿轮部和空心轴,所述齿轮部套设于所述空心轴上,所述齿轮部和所述空心轴同中心轴设置;
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连通于所述空心轴的中心孔的两端,所述支撑轴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空心轴的中心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轴背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头,所述弹性头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弹性头的外壁上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弹性头穿过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空心轴的中心孔和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后,卡扣于所述定位套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从背离所述支撑轴的一侧到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一侧,外径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一侧面开设有卡装槽,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平行于所述支撑轴设置,所述卡凸卡装于所述卡装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固定穿设于所述副锥齿轮的中心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副锥齿轮的连接处径向穿设有轴销。
一种广告道闸,包括多个上述的齿轮组件,还包括:
上闸杆,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主机箱上,多个所述齿轮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上闸杆上;
下闸杆,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机箱,与所述上闸杆平行间隔设置;
多个翻板,每个所述翻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齿轮组件的所述连接轴,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闸杆;
支撑杆,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闸杆,所述下闸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当所述上闸杆平行于地面时,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地面。
作为优选,所述上闸杆间隔开设有两个轴向贯通的插接槽,所述基座上背离所述主锥齿轮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凸起,所述齿轮组件的每个所述卡接凸起卡装于一个所述插接槽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安装体,固连于所述齿轮组件的所述连接轴,其上分别开设有插装槽和安装槽,所述插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卡扣和第二内卡扣,所述安装槽在其延伸方向上,一端封闭,一端敞开,敞开的一端作为插入口,所述翻板的插接端能够通过所述插入口插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插件,包括插接部和封挡部,所述插接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外卡扣和第二外卡扣,所述插接部能够插装于所述插装槽内以使所述插件和所述安装体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或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内卡扣位于所述第一外卡扣和所述第二外卡扣之间,所述插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体滑动,所述封挡部能够敞开所述插入口;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外卡扣越过所述第一内卡扣与所述第一内卡扣扣接,所述第二外卡扣越过所述第二内卡扣与所述第二内卡扣扣接,所述插件固接于所述安装体,所述封挡部封堵所述插入口,固定插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翻板的插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其利用插装件来连接定位套,插装件包括有互相固连的卡接部和支撑轴,支撑轴穿设于定位套和主锥齿轮内,卡接部卡装于基座内,将定位套更加稳固地连接在基座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能够保证齿轮组件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组件一个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组件另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广告道闸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广告道闸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闸杆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闸杆与基座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第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第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单层卡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双层卡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主锥齿轮;3、副锥齿轮;4、定位套;6、连接轴;8、安装体;9、插件;
10、轴销;11、卡装槽;12、卡接凸起;21、齿轮部;22、空心轴;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51、卡接部;52、支撑轴;53、弹性头;71、上闸杆;72、下闸杆;73、翻板;74、支撑杆;75、主机箱;81、插装槽;82、第二内卡扣;83、第一内卡扣;84、安装槽;85、第一引导槽;86、第二引导槽; 87、插入口;91、插接部;92、封挡部;93、端板;94、第一导向部;95、第二导向部;96、解扣部;
511、卡凸;531、凹槽;532、凸起;711、插接槽;911、第一外卡扣;912、第二外卡扣;913、第一加强筋;914、第二加强筋;921、手持部;961、勾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组件,其包括基座1、主锥齿轮2、副锥齿轮3、定位套4、插装件和连接轴6,主锥齿轮2固连于基座1,副锥齿轮3与主锥齿轮2相啮合,定位套4开设有横向贯通的限位槽,主锥齿轮2 和副锥齿轮3设置于限位槽中,插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卡接部51和支撑轴52,卡接部51卡装于基座1上,支撑轴52穿设于主锥齿轮2和定位套4中,定位套4能够以支撑轴52为中心轴进行旋转,连接轴6穿设于定位套4,与副锥齿轮3相连接,能够与副锥齿轮3同步转动,定位套4以支撑轴52为中心轴进行旋转时,副锥齿轮3在主锥齿轮2啮合驱动下相对于定位套4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组件,利用插装件来连接定位套4,插装件包括有互相固连的卡接部51和支撑轴52,支撑轴52穿设于定位套4和主锥齿轮2内,卡接部51卡装于基座1内,将定位套4更加稳固地连接在基座1上。本实施例提出的齿轮组件,能够保证齿轮组件工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主锥齿轮2包括齿轮部21和空心轴22,齿轮部21套设于空心轴 22上,齿轮部21和空心轴22同中心轴设置;限位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1,两个第一通孔41分别连通于空心轴22的中心孔的两端,支撑轴52穿设于两个第一通孔41和空心轴22的中心孔中。空心轴22的设置能够增大主锥齿轮2与基座1的固连面积,也能增大主锥齿轮2与支撑轴52的穿设长度,从而使定位套4与基座1固接的更加牢固。
更具体地,支撑轴52背离卡接部51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头53,弹性头53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凹槽531,弹性头53的外壁上环设有凸起532,凸起532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通孔41的直径,弹性头53穿过一个第一通孔41、空心轴22 的中心孔和另一个第一通孔41后,卡扣于定位套4的外侧。弹性头53的设置用于插装件的拆装,在安装时,向垂直于凹槽531侧壁的方向按压弹性头53,两个侧壁相互靠近,使得弹性头53的外径减小,能够插装于两个第一通孔41 和空心轴22的中心孔中,当弹性头53穿过后恢复原形,卡扣于定位套4外。当需要拆卸时,同样按压弹性头53,当弹性头53外径减小时,向外拽支撑轴 52,便能够将其拆下。
为了使得弹性头53更容易插入孔内,弹性头53的外侧设置为导引面,凸起532从背离支撑轴52的一侧到连接支撑轴52的一侧,外径逐渐增大。凸起 532最大侧外径大于第一通孔41的内径,最小侧外径小于第一通孔41的内径,这种设置在安装时,不需要按压弹性头53便能够将支撑轴52插入。
优选地,基座1的一侧面开设有卡装槽11,卡接部51上设置有卡凸511,卡凸511平行于支撑轴52设置,卡凸511卡装于卡装槽11内。如图1所示,在工作时,主锥齿轮2通常受到垂直于支撑轴52方向的力,所以卡凸511平行于支撑轴52设置,才能够起到卡装插装件的作用。
具体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42,第二通孔42与第一通孔41的轴向相互垂直,连接轴6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通孔42内,且通过轴销10固定穿设于副锥齿轮3的中心孔中,实现连接轴6与副锥齿轮3的同步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广告道闸,包括上述的齿轮组件,还包括上闸杆71、下闸杆72和多个翻板73,上闸杆7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主机箱75上,多个基座1间隔设置于上闸杆71上;下闸杆7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主机箱75,与上闸杆71平行间隔设置;每个翻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一个连接轴6,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下闸杆72。
具体地,为了保证上闸杆71、下闸杆72工作的稳定性,该广告道闸还包括支撑杆74,支撑杆7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上闸杆71,下闸杆72转动连接于支撑杆74,当上闸杆71平行于地面时,支撑杆74的另一端抵靠于地面。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上闸杆71间隔开设有两个轴向贯通的插接槽711,插接槽711的开口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在开口与槽底之间形成台阶面,相应的,基座1的底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凸起12,多个齿轮组件间隔连接于上闸杆71上,每个齿轮组件的两个卡接凸起12分别卡装于两个插接槽 711内,卡接凸起12两侧的凸块分别抵靠于插接槽711两侧的台阶面。齿轮组件与上闸杆71抵接面数量的增加能够提高齿轮组件安装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广告道闸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8到图11所示,该广告道闸还包括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体8 和插件9,安装体8固连于连接轴6,其上分别开设有插装槽81和安装槽84,插装槽8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卡扣83和第二内卡扣82,安装槽84在其延伸方向上,一端封闭,一端敞开,敞开的一端作为插入口87,翻板73的插接端能够通过插入口87插装于安装槽84内;插件9包括插接部91和封挡部92,插接部91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外卡扣911和第二外卡扣912,插接部91能够插装于插装槽81内以使插件9和安装体8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或第二连接状态,第一连接状态为:第一内卡扣83位于第一外卡扣911和第二外卡扣912之间,插件9 能够相对于安装体8滑动,封挡部92能够敞开插入口87;第二连接状态为:第一外卡扣911越过第一内卡扣83与第一内卡扣83扣接,第二外卡扣912越过第二内卡扣82与第二内卡扣82扣接,插件9固接于安装体8,封挡部92封堵插入口87,固定插装于安装槽84内的翻板73的插接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采用双排卡扣,能够使插件9与安装体8插接的更加牢固,在出厂时便用一排卡扣将插件9活动插接在安装体8上,将两个零件成套设置,不宜丢失单件,且由于本来就是扣接状态,省去插件9与插装槽81对准的操作,使得操作更加简单快捷。本实施例提出的固定结构,不仅能够将翻板73固定得更加牢固,且操作简单快捷,还能够避免安装体8或插件9 单个丢失而造成不配套的问题。
具体地,插件9还包括端板93,插接部91和封挡部92分别连接于端板93 当封挡部92封堵插入口87时,端板93贴靠于插装槽81的槽口外,端板93配合插接部91上的双排卡扣将插件9固接在安装体8上,端板93还能够方便手持。插接部91能够相对于端板93弹性变形,插接部91在插装过程中,外卡扣越过内卡扣时插接部91发生变形,保证插接部91卡装入插装槽81内。
更具体地,插件9还包括第一导向部94和第二导向部95,第一导向部94 和第二导向部95分别连接于端板93,且平行于插接部91,第一导向部94和第二导向部95分别间隔设置于插接部91相对的两侧;安装体8上还开设有第一引导槽85和第二引导槽86,第一引导槽85和第二引导槽86均与插装槽81的深度方向相平行且间隔设置,当第一导向部94插入引导槽85,第二导向部95 插入第二引导槽86时,插接部91卡装于插装槽81。如图8所示,插装槽81内有三个内壁,两个相对的侧壁跟一个顶面,第一内卡扣83和第二内卡扣82设置于顶面上,为了将插接部91牢固地卡装于插装槽81内,在插装槽81的两侧各设置一引导槽,起到引导插件9插装及定位的作用。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部95设置于插接部91和封挡部92之间,第二导向部95与封挡部92通过一连接板相连接,相应的,第二引导槽86 的侧面上设置一通槽,当第二导向部95插入第二引导槽86时,连接板位于通槽内。将封挡部92与第二导向部95相连接,增加封挡部92的刚性,能够防止翻板73在受横向力时,抵靠封挡部92并使封挡部92发生变形,造成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发生。
为了保证翻板73能够从安装体8上拆下,插接部91背离端板93的一端连接有解扣部96,解扣部96能够带动插接部91远离安装体8,使得第一外卡扣 911脱开第一内卡扣83,第二外卡扣912脱开第二内卡扣82。如图9所示,解扣部96背离所述端板93的侧面上设置有勾卡部961,在需要拆开时,手指顶靠勾卡部961并按压,插接部91发生变形,使得第二外卡扣912远离第二内卡扣 82,同时向与插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插件9,将第二外卡扣912越过第二内卡扣82,此时,插件9处于单层扣接的活动状态,能够将固定的翻板73取下,如果需要将插件9从安装体8上拆下,继续上述过程,按压勾卡部961并移动插件9,便能够完成拆卸。
由于插接部91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了限制其弹性变形的幅度,从而保证插装的牢固性,插接部91与端板9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913,插接部91 和解扣部9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14。
优选地,第二外卡扣912设置于插接部91插入端的一侧面上,第一内卡扣 83设置于插装槽81槽口的内侧面上。第二外卡扣912和第一内卡扣83设置的位置能够增大插件9在单层扣接时的活动范围,保证插入口87能够完全被敞开。
具体地,安装槽84的槽口宽度小于安装槽84槽底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槽口和槽底之间形成台阶面,当翻板73插装于安装槽84内时,翻板73的固定部卡装于台阶面、槽底和安装槽84侧壁围成的内腔中。翻板73的固定部为T 型结构,固定时,将T型结构从插入口87插入安装槽84内,优选地,T型结构的长度与安装槽84的长度相等,当封挡部92封住插入口87时,T型结构各面与对应的安装槽84内的面相贴靠,防止其晃动,保证翻板73的稳定性。插入口87处背离插装方向的安装体8上设置有定位挡板,当封挡部92抵靠于定位挡板时,插入口87被封堵。
具体地,第二外卡扣912朝向插件9插装方向的一侧面为第一倾斜面,第二外卡扣912上与第一倾斜面相对的侧面与插件9的插装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内卡扣83朝向插装槽81槽口的侧面为第二倾斜面,第一内卡扣83上与第二倾斜面相对的侧面与插件9的插装方向相互垂直。两个倾斜面的设置能够保证插装时,两个对应内外卡扣的顺利扣接,垂直平面的设置能防止卡扣扣接后脱出,使扣接的更加牢固。
优选地,如图8所示,封挡部92的外侧设置有手持部921,当插件9插装于安装体8时,手持部921位于安装体8的一端,有足够的空间手持,手持部 921上还设置有多条间隔设置的条形凸起或条形凹槽,用于增大摩擦,防止在拆装时滑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主锥齿轮(2),固连于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上;
副锥齿轮(3),与所述主锥齿轮(2)相啮合;
定位套(4),开设有横向贯通的限位槽,所述主锥齿轮(2)和所述副锥齿轮(3)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
插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卡接部(51)和支撑轴(52),所述卡接部(51)卡装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支撑轴(52)穿设于所述主锥齿轮(2)和所述定位套(4)中,所述定位套(4)能够以所述支撑轴(52)为中心轴进行旋转;
连接轴(6),穿设于所述定位套(4),与所述副锥齿轮(3)相连接,能够与所述副锥齿轮(3)同步转动,所述定位套(4)以所述支撑轴(52)为中心轴进行旋转时,所述副锥齿轮(3)在所述主锥齿轮(2)啮合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定位套(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锥齿轮(2)包括齿轮部(21)和空心轴(22),所述齿轮部(21)套设于所述空心轴(22)上,所述齿轮部(21)和所述空心轴(22)同中心轴设置;
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1),两个所述第一通孔(41)分别连通于所述空心轴(22)的中心孔的两端,所述支撑轴(52)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41)和所述空心轴(22)的中心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52)背离所述卡接部(51)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头(53),所述弹性头(53)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凹槽(531),所述弹性头(53)的外壁上环设有凸起(532),所述凸起(532)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41)的直径,所述弹性头(53)穿过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1)、所述空心轴(22)的中心孔和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1)后,卡扣于所述定位套(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32)从背离所述支撑轴(52)的一侧到连接所述支撑轴(52)的一侧,外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开设有卡装槽(11),所述卡接部(51)上设置有卡凸(511),所述卡凸(511)平行于所述支撑轴(52)设置,所述卡凸(511)卡装于所述卡装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42),所述第二通孔(42)与所述第一通孔(41)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连接轴(6)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42)内,且固定穿设于所述副锥齿轮(3)的中心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6)和所述副锥齿轮(3)的连接处径向穿设有轴销(10)。
8.一种广告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齿轮组件,还包括:
上闸杆(71),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主机箱(75)上,多个所述齿轮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上闸杆(71)上;
下闸杆(72),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机箱(75),与所述上闸杆(71)平行间隔设置;
多个翻板(73),每个所述翻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齿轮组件的所述连接轴(6),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闸杆(72);
支撑杆(74),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闸杆(71),所述下闸杆(7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74),当所述上闸杆(71)平行于地面时,所述支撑杆(74)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地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广告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闸杆(71)间隔开设有两个轴向贯通的插接槽(711),所述基座(1)上背离所述主锥齿轮(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凸起(12),所述齿轮组件的每个所述卡接凸起(12)卡装于一个所述插接槽(7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广告道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安装体(8),固连于所述齿轮组件的所述连接轴(6),其上分别开设有插装槽(81)和安装槽(84),所述插装槽(8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卡扣(83)和第二内卡扣(82),所述安装槽(84)在其延伸方向上,一端封闭,一端敞开,敞开的一端作为插入口(87),所述翻板(73)的插接端能够通过所述插入口(87)插装于所述安装槽(84)内;
插件(9),包括插接部(91)和封挡部(92),所述插接部(91)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外卡扣(911)和第二外卡扣(912),所述插接部(91)能够插装于所述插装槽(81)内以使所述插件(9)和所述安装体(8)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或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内卡扣(83)位于所述第一外卡扣(911)和所述第二外卡扣(912)之间,所述插件(9)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体(8)滑动,所述封挡部(92)能够敞开所述插入口(87);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外卡扣(911)越过所述第一内卡扣(83)与所述第一内卡扣(83)扣接,所述第二外卡扣(912)越过所述第二内卡扣(82)与所述第二内卡扣(82)扣接,所述插件(9)固接于所述安装体(8),所述封挡部(92)封堵所述插入口(87),固定插装于所述安装槽(84)内的所述翻板(73)的插接端。
CN202020001357.2U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Active CN211773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1357.2U CN211773111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1357.2U CN211773111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3111U true CN211773111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1357.2U Active CN211773111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3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48122A1 (en) Magnetic buckling assembly
AU755116B2 (en) Battery pack latching assembly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20090261700A1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drawer
TWI728524B (zh) 電池組件
CN210016034U (zh) 一种移轴式折叠插头
CN109924618A (zh) 按底快拆伸缩针自锁表带及其手表
CN219345175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连接系统
US10638818B2 (en) Slider with reboundable pull-tab
CN211773111U (zh) 一种齿轮组件及广告道闸
CN219987629U (zh) 机器人手部快换装置及机器人
CN110607949B (zh) 带离合的锁体动力组件
CN110566054B (zh) 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
TWM545422U (zh) 助拉結構
CN216932112U (zh) 一种插扣
KR20170003592U (ko) 디지털 도어록용 레버 샤프트
CN211186073U (zh) 安全带扣锁
CN214963092U (zh) 一种多功能工具表带
CN211008016U (zh) 一种带离合的锁体动力组件
CN210948058U (zh) 一种带离合的门锁打开装置
TWM572289U (zh) Screwdriver structure with rotation and telescopic function
CN210948059U (zh) 一种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
CN110578427B (zh) 带离合的门锁打开装置
CN101642901B (zh) 三段定位的棘轮扳手
CN210948076U (zh) 一种安全门锁
CN21517264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结构及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