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0802U -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0802U
CN211770802U CN201921985208.8U CN201921985208U CN211770802U CN 211770802 U CN211770802 U CN 211770802U CN 201921985208 U CN201921985208 U CN 201921985208U CN 211770802 U CN211770802 U CN 211770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iomembrane
baffle
treatment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5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英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mei Taiji Shan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mei Taiji Shan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mei Taiji Shan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mei Taiji Shan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5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0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0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0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涉及到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安装板、生物膜过滤罐,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一侧连接有生物膜过滤罐,生物膜过滤罐的一侧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生物膜过滤罐的顶端中部连接有第一人水管,第一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输送泵,输送泵的一侧中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罐,处理罐的一侧中部连接有第二入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轮组能够使装置便于移动,从而降低移动装置的劳动力,通过支撑脚能够将装置定位,从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通过输送泵能够将水输送至生物膜过滤罐的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膜过滤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现有的过滤装置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污水进行搅拌,需要大量的输送动力,且工作效率低,从而提高污水的处理成本,其二:现有的处理装置不便于移动,从而需要多人合作抬起来输送。因此,发明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处理成本高,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轮组和支撑脚,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生物膜过滤罐,所述生物膜过滤罐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生物膜过滤罐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人水管,所述第一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泵。
所述输送泵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入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处理罐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处理罐的底壁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集污管,所述集污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
可选的,所述滑轮组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滑轮组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轮组和支撑脚的数量一致;所述支撑脚有支撑板和电动伸缩杆组成。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端中部与输送泵的底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人水管呈N型;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处理罐的另一侧中部并与处理罐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呈等间距交错排列。
可选的,所述排污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污管呈等间距排列;所述输送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阀门。
可选的,所述生物膜过滤罐中包括多层生物膜,从过滤罐的入口端到出口端以此为第一层生物膜、第二层生物膜、第三层生物膜。
可选的,所述第一层生物膜、第二层生物膜、第三层生物膜均为人工合成膜,且过滤膜孔径依次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通过滑轮组能够使装置便于移动,从而降低移动装置的劳动力,通过支撑脚能够将装置定位,从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通过输送泵能够将水输送至生物膜过滤罐的内部。
2、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沉淀物挡住,且能够提高水流的速度,从而能够降低对水进行输送的动力,并能够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通过排污管、集污管和输送管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处理罐内部的沉淀物排出。
3、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通过在生物膜过滤罐中设置多层生物膜,所述第一层生物膜、第二层生物膜、第三层生物膜均为人工合成膜,且过滤膜孔径依次减小,以此来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罐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罐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滑轮组;3、支撑脚;4、生物膜过滤罐;5、第一人水管;6、第一出水管;7、输送泵;8、第二入水管;9、处理罐;10、第二出水管;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排污管;14、集污管;15、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轮组2和支撑脚3,滑轮组2设置有四个,四个滑轮组2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1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滑轮组2和支撑脚3的数量一致,支撑脚3有支撑板和电动伸缩杆组成,通过滑轮组2能够使装置便于移动,从而降低移动装置的劳动力,通过支撑脚3能够将装置定位,从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生物膜过滤罐4,生物膜过滤罐4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6,生物膜过滤罐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人水管5,第一人水管5呈N型,第一人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泵7,安装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垫块,垫块的顶端中部与输送泵7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输送泵7能够将水输送至生物膜过滤罐4的内部。
所述输送泵7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贯穿处理罐9的另一侧中部并与处理罐9固定连接,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罐9,处理罐9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入水管8,处理罐9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1,处理罐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2,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呈等间距交错排列,通过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能够沉淀物挡住,且能够提高水流的速度,从而能够降低对水进行输送的动力,并能够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
所述处理罐9的底壁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3,排污管13设置有多个,多个排污管13呈等间距排列,排污管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集污管14,集污管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5,输送管1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阀门,通过排污管13、集污管14和输送管15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处理罐9内部的沉淀物排出。
所述生物膜过滤罐中包括多层生物膜,从过滤罐的入口端到出口端以此为第一层生物膜、第二层生物膜、第三层生物膜。
所述第一层生物膜、第二层生物膜、第三层生物膜均为人工合成膜,且过滤膜孔径依次减小。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本实用工作原理:当一切准备就绪,通过滑轮组2能够使装置便于移动,从而降低移动装置的劳动力,通过支撑脚3能够将装置定位,从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通过输送泵7能够将水输送至生物膜过滤罐4的内部,通过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能够沉淀物挡住,且能够提高水流的速度,从而能够降低对水进行输送的动力,并能够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通过排污管13、集污管14和输送管15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处理罐9内部的沉淀物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包括安装板(1)、生物膜过滤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滑轮组(2)和支撑脚(3),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一侧连接有生物膜过滤罐(4),所述生物膜过滤罐(4)的一侧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6),所述生物膜过滤罐(4)的顶端中部连接有第一人水管(5),所述第一人水管(5)的一端连接有输送泵(7);所述输送泵(7)的一侧中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0),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罐(9),所述处理罐(9)的一侧中部连接有第二入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9)的内顶壁连接有第一挡板(11),所述处理罐(9)的内底壁连接有第二挡板(12),所述处理罐(9)的底壁连接有排污管(13),所述排污管(13)的底端连接有集污管(14),所述集污管(14)的中部连接有输送管(15);所述滑轮组(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滑轮组(2)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1)的下表面四角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2)和支撑脚(3)的数量一致;所述支撑脚(3)有支撑板和电动伸缩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端中部与输送泵(7)的底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水管(5)呈N型;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贯穿处理罐(9)的另一侧中部并与处理罐(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挡板(11) 和第二挡板(12)呈等间距交错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污管(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污管(13)呈等间距排列。
CN201921985208.8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Active CN211770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5208.8U CN211770802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5208.8U CN211770802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0802U true CN21177080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5208.8U Active CN211770802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0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6861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211770802U (zh) 一种基于多层生物膜的过滤装置
CN216639209U (zh) 一种高效生物处理反应装置
CN206735985U (zh) 一种可快速过滤污水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78983U (zh) 一种可操控生物技术污水净化装置
CN205076943U (zh) 采用纳滤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
CN20614292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三级过滤净化装置
CN21117030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用的生物处理装置
CN210683423U (zh) 一种多级快速污水处理装置
CN207294537U (zh) 一种污水净化生物反应池
CN210419545U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202968251U (zh) 立式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器
CN102276116B (zh) 一体式三相分离净化器
CN206266398U (zh) 一种浸没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2476461U (zh) 一种污水脱氮装置
CN110776203A (zh) 一种高效环保处理过滤装置
CN218130494U (zh) 一种生态污水处理装置
CN21277035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制药废水处理系统
CN209778582U (zh) 一种垃圾污水渗透液处理装置
CN21157027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池
CN214528565U (zh) 一种场站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2246667U (zh) 一种全自动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
CN214654273U (zh) 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
CN217535592U (zh) 一种多功能合建泵房
CN21212790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多功能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