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0569U -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0569U
CN211770569U CN202020128398.8U CN202020128398U CN211770569U CN 211770569 U CN211770569 U CN 211770569U CN 202020128398 U CN202020128398 U CN 202020128398U CN 211770569 U CN211770569 U CN 211770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area
plant plant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83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思宇
谢书华
王起义
陈师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Ji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Ji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Ji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Ji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83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0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0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0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通过依顺序连通的生态沉淀池、生态涵养湿地和生态涵养池构建生态涵养复合三级工艺改造,流域旁路引流,再利用水生植物和土著微生物为基础构建完整生态链群落,实现水质深度提升,最后按生态补水方式回流至河道中,达到整个流域水质提升的目的。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流域水质指标中氨氮、总氮、总磷、透明度等深度提升,特别适用于面源和点源难以有效控制或者截污成本过高的小型流域治理工程,相较于其他旁路物理化学的治理工艺,该系统运营养护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表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小流域“旁路治理”工程中,多数是采用传统污水处理的生化工艺或者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依靠药物和动力来保证运转,运维成本高。而传统的人工湿地技术,脱氮除磷效果在河道治理中不稳定,工程建设成本高及占地面过大。此近年来研究出现了新型的复合式生态涵养水处理系统,以期达到深度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同时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现有的小流域治理中,采用水质提升的工艺常用的就是人工湿地或者污水处理生化工艺。但针对小流域治理特殊性,受地理气候及外来污染源的影响,导致水质不稳定,如COD、氨氮、TN、TP起伏大,水量不稳定,水力负荷大。
传统人工湿地工艺,不论是表面流或者潜流湿地,对于水力负荷冲击都要求较高,不然无法保证出水效果。人工湿地工艺对占地面积要求高,整体工程造价成本高。
污水处理工艺,无论是一体化处理设备还是建永久性污水处理设施,都需要依靠人工、药物和电力来维持正常运维,同时处理工艺产生的污泥,需要二次处理。
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不稳定,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居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小流域生态涵养水处理系统存在的氨氮、总磷去除效果不稳定,运营和建设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减少人工湿地占地面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从而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包括依顺序连接的生态沉淀池、生态涵养湿地和生态涵养池;
所述的生态沉淀池设有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挺水植物种植区;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挺水植物种植区由池底至岸边依次设于生态沉淀池的池体沿边上;
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由相连接的截留水池和沟渠组成,底部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隔水层;生态涵养湿地整体往生态涵养池方向呈向下倾斜的坡度;所述的截留水池的上水位端与生态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的沟渠的下水位端与生态涵养池相连接;所述的截留水池中设有若干条隔堤;
所述的生态涵养池的池体边为一层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植物种植土壤层、营养盐释放层;所述的植物种植土壤层设有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和挺水植物种植区,所述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和挺水植物种植区由池底至岸边依次设于生态涵养池的池体沿边上;所述的生态涵养池的水体内由池底至常水面依次设有微生物生活区、低栖动物生活区、鱼类生活区、蜉蝣生物生活区、浮叶植物生活区;
所述的生态沉淀池和生态涵养湿地之间设有布水装置;所述的生态沉淀池和生态涵养池周围还设有阔叶林。
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提升处理系统,以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挺水植物种植区和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内的植物为核心,构建水生植物群落,形成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子,水生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处于初级生产者地位,它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实现碳、氮、磷等物质转化,对水体中氨氮、总磷等污染指标实现深度净化,同时还通过人工调控微生物、底栖动物群落,有效提升水体底部硝化、反硝化作用,加快氨氮物质转换,促进系统更加稳定,最后按生态补水方式回流至河道中,达到整个流域水质提升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生态沉淀池的深度为3.0~3.5m;所述的生态涵养池的深度为2.2~2.7m。
生态沉淀池为初级处理池,要截留污水中大部分的大颗粒物质,因此需要设置的深一些,防止沉沙回流。生态涵养池主要通过构建生态系统达到水体自净化作用,同时保证鱼类最适培养深度即可,因此不用向生态沉淀池那般深,方便捕捞鱼类和更换水中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位于生态沉淀池常水位面下2.0~3.0m;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位于生态沉淀池和生态涵养池常水位面下0.2~0.5m。
作为本实用新型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的截留水池深度为1.5~2.5m,通过中间的道路分成多排,远离进水端部相邻的上下两个小区域的水体通过道路下部设置的暗道进行流通;所述的截留水池中的隔堤宽度为0.2~0.4m;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的沟渠宽度为0.6~0.8m,深度为0.5m。
生态涵养湿地的截留水池通过中间道路分成多排,水体依次流经每一排从而使生态涵养湿地内的水体形成曲线流动方式,提高水体停留时间,水体以浅水层推流,使管束植物能更好的吸附水中污染物,同时水体能流畅的达到生态涵养池。阶梯式设置的沟渠使水流通过重力作用流动,提高在沟渠中的水利停留时间,因此,沟渠设置不能过深,两个沟渠之间的隔堤不能太宽以便于水体能流畅通过;沟渠宽度主要以管束植物设置的多少为准,管束植物太少不能最大程度的吸附污染物,管束植物太多则水体不能流畅的保持自由水面推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厚度为600~800mm;所述的植物种植土壤层的厚度为400~500mm。
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种植管束植物用于吸附和截留水中杂物,因此管束植物需要种植的深一点使其能够稳定作用,而植物种植土壤层用于种至涵养沉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降解水中的碳、氮、磷,同时植物种植土壤层要使营养盐释放层中的有机盐渗透,因此不能铺设太厚。
作为本实用新型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布水装置的进水管从地底伸入生态沉淀池中,出水管位于地面上,出水管设有出水孔的一端位于生态涵养湿地的截留水池上部。
布水装置的进水管不能设置在生态沉淀池的底部,因为生态沉淀池底部主要为沉沙,会导致布水装置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污水引流至生态沉淀池中,水力停留时间为36~72h,利用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挺水植物种植区中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使污水中的沉沙得到缓冲,使沉沙被截留和保持稳定,得到一级处理污水;
S2:将一级处理污水通过布水装置引入生态涵养湿地的截留水池和沟渠中;在截留水池中的水体以浅流层推进的方式保持曲线流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20~30天,并通过管束植物种植区内种植的管束植物对水体进行吸附净化并流入沟渠中;在阶梯式沟渠内的水体依靠重力作用保持流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天,通过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中种植的管束植物对水体进一步进行吸附净化;经过截留水池和沟渠一起吸附净化后的水体汇流到一起,得到二次处理水体;
S3:二次处理水体以溢流的方式流进生态涵养池中,通过生态涵养池中构建的生态系统对水体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体通过补水方式回流至河道中,即完成整个流域水质提升的过程。
所述的生态涵养池中的生态系统,具体如下:
第一营养级包括生态涵养池中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内种植的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种植区内种植的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生活区内种植的浮叶植物以及生态涵养池中微生物生活区内布置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生活区内布置的蜉蝣生物;第二营养级主要为底栖动物生活区内养殖的低栖动物;第三营养级为鱼类生活区内养殖的鱼类。
第一营养级的植物不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水中的氮、磷物质为有机物,同时可以吸附大颗粒污染物以提高水的透明度;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可以分解水中的腐生物质,以及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转化水中的碳、氮、磷产生的有机物;第二营养级为枝角类,主要食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浮叶植物,同时是第三营养级鱼类的饵料;第三营养级主要为鱼类,可以食用水体中的植物、蜉蝣生物和底栖动物,控制沉水植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通过上述三级营养级的构建,达成了生态涵养池中生态系统的稳态,使水体恢复自净能力。
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中种植的先锋沉水植物为苦草,设置面积为生态沉淀池的10%~20%;所述的管束植物为芦竹、菖蒲中的一种。
所述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内种植的沉水植物为苦草、黑藻和穗叶狐尾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设置面积为生态涵养池的40%~50%。
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内种植的挺水植物为睡莲、王莲中的一种。
所述的浮叶植物生活区内的浮叶植物为浮萍、凤眼莲、魁叶萍和满江红中的一种。
所述的低栖动物生活区内设置的低栖动物为红虫,投放量为80ml/m2水域。
所述的微生物生活区内设置的微生物为光合细菌,经过人工培养后加入水体中并附着在微生物附着基上,投放量为1×108cfu/cm3水域。
生态沉淀池主要以纳污型植物为主,主要通过维管束和机械组织发达的睡莲、王莲进行纳污吸附,使沉沙得到缓冲保持稳定,池中设置苦草,是利用苦草的达到对池底沉沙的截留作用;生态涵养湿地以芦竹、菖蒲等管束植物为主,进一步吸附、净化污水中杂质,使进入生态涵养池的水质得到提高,使生态涵养池中的水保持自我净化;生态涵养池以深度涵养为主,更优先选择苦草、黑藻、穗叶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和浮萍、凤眼莲、魁叶萍和满江红等可漂浮的浮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加快水体中碳、氮、磷等物质的转化,使水体恢复自我净化能力。苦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植物园水景、风景区水景、庭院小水池中的良好绿化布置材料。同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鱼类的饲料,同时鱼类可以控制苦草无效分蘖,提高苦草的质量,从而使水体净化效果得到提高。生态沉淀池中的苦草只用于截留沉沙,生态涵养池中的苦草用于净化水体和供鱼类食用,因此生态涵养池中设置的面积要更多。
红虫以浮叶植物为食,可以控制生态涵养池中浮叶植物的数量;同时红虫是鱼类的饵料,可以通过鱼类来对其数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光合细菌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用于利用水体中的碳、氮、磷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降解水中碳、氮、磷含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处理原理如下:
污水进入生态沉淀池中,通过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和挺水植物种植区内的植物的吸附作用吸附一定量的污染物,利用先锋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污水中的氮、磷转换成有机物,去除异味,减小后续单元污染负荷,使污水得到初步处理;生态沉淀池还有对季节性雨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经过生态沉淀池初步处理的水体进入到生态涵养湿地,再次经过生态涵养湿地中的管束植物吸附污染物,提高水体透明度,以及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氮、磷,进一步降低水体污染物;生态涵养湿地中截留水池内的水体以浅水层推流的方式向前流动,沟渠中的水通过阶梯沟渠,依靠重力向前流动,截留水池和沟渠相结合使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水充分的和管束植物接触以去除氮、磷;从生态涵养湿地出来的水体最后进入到生态涵养池中,通过生态涵养池中的水生植物、微生物、低栖动物以及鱼类构成的生态系统进行最后的处理,保证物质、能量能够沿食物链逐级传递,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稳态,恢复水体系统的自净能力。阔叶林体系选用当地物种,使生态涵养池水源稳定,并且提供湿地鸟类栖息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生态沉淀池、生态涵养湿地和生态涵养池构建了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与现有人工湿地相比较,占地面积减少了30%以上,通过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管束植物、微生物、浮游生物和鱼类共同作用,实现水质系统达到稳态,恢复水体自净化能力,使得水质提升效率更高,相比于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运营成本下降了8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涵养湿地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涵养湿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涵养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生态沉淀池,2-生态涵养湿地,201-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2-隔水层,3-生态涵养池,4-河岸湿地,5-先锋沉水植物,6-挺水植物,7-管束植物,8-隔堤,9-布水装置,10-进水管,11-出水管,12-出水孔,13-浮叶植物生活区,14-鱼类生活区,15-微生物生活区,16-低栖动物生活区,17-营养盐释放层,18-阔叶林,19-微生物附着基,20-浮游生物生活区,21-植物种植土壤层,22-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3-暗道,24-截留水池,25-沟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包括依顺序连接的生态沉淀池1、生态涵养湿地2和生态涵养池3。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深度为3.0m,生态沉淀池1的池体沿边上由池底至岸边依次设有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苦草位于生态沉淀池1常水位面下2.0m,种植有苦草,设置面积为生态沉淀池的10%;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6位于生态沉淀池1常水位面下0.2m,种植有睡莲。
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2由相连接的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组成,底部由上而下依次铺设有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和隔水层202,隔水层202上填充的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厚度为600mm,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上种植有管束植物7芦竹,如图3所示。
如图1和图3所示,生态涵养湿地2整体往生态涵养池3方向呈向下倾斜的坡度;所述的截留水池24的上水位端与生态沉淀池1相连接,所述的沟渠25的下水位端与生态涵养池3相连接;所述的截留水池24深度为1.5m,通过中间的道路分成两排,每排通过隔堤8分成3小区域,远离进水端部相邻的上下两个小区域的水体通过道路下部设置的暗道23进行流通;隔堤8宽度为0.2m;沟渠25的宽度为0.6m,深度为0.5m。
如图5所示,所述的生态涵养池3的深度为2.2m,池体边为一层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植物种植土壤层21、营养盐释放层17;植物种植土壤层21的厚度为400mm,从池底至岸边依次设有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生态涵养池3的水体内由池底至常水面依次设有微生物生活区15、低栖动物生活区16、鱼类生活区14、蜉蝣生物生活区20、浮叶植物生活区13。
所述的浮叶植物生活区13内设有浮萍;所述的微生物生活区15内的微生物为光合细菌,经过人工培养后加入水体中并附着在微生物附着基19上,投放量为1×108cfu/cm3水域;所述的低栖动物生活区16内的低栖动物为红虫,投放量为80ml/m2水域;所述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设置面积为生态涵养池3的40%,内种植有苦草;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6内种植有睡莲。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和生态涵养湿地2之间设有布水装置9,布水装置9的进水管10从地底伸入生态沉淀池1中,出水管11位于地面上,出水管11设有出水孔12的一端位于生态涵养湿地2的截留水池24上部。
本实施例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污水引流至生态沉淀池1中,水力停留时间为36~72h,利用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内的苦草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内的睡莲使污水中的沉沙得到缓冲,使沉沙被截留和保持稳定,得到一级处理污水。
S2:通过布水装置9的进水管10将生态沉淀池1中的一级处理污水引入生态涵养湿地2的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中,在截留水池24中的水体以浅流层推进的方式,从截留水池24的第一排流至第二排进行曲线流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20~30天,并通过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内的芦竹对水体进行吸附净化;在沟渠25内的水体依靠重力作用保持流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天,通过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内的芦竹对水体进一步进行吸附净化;经过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一起吸附净化后的水体汇流到一起,得到二次处理水体。
S3:二次处理水体以溢流的方式流进生态涵养池3中,通过生态涵养池3中构建的生态系统对水体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体通过补水方式回流至河道中,即完成整个流域水质提升的过程。
所述的生态系统具体如下:第一营养级包括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内种植的苦草、挺水植物种植区6内种植的睡莲、浮叶植物生活区13内种植的浮萍,以及微生物生活区15内布置的光合细菌和浮游生物生活区20内布置的蜉蝣生物;第二营养级主要为底栖动物生活区16内养殖的红虫;第三营养级为鱼类生活区14内养殖的鱼类。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包括依顺序连接的生态沉淀池1、生态涵养湿地2和生态涵养池3。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深度为3.5m,生态沉淀池1的池体沿边上由池底至岸边依次设有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苦草位于生态沉淀池1常水位面下3.0m,种植有苦草,设置面积为生态沉淀池的20%;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6位于生态沉淀池1常水位面下0.5m,种植有王莲。
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2由向连接的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组成,底部由上而下依次铺设有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和隔水层202,隔水层202上填充的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厚度为800mm,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上种植有管束植物7菖蒲,如图3所示。
如图1和图3所示,生态涵养湿地2整体往生态涵养池3方向呈向下倾斜的坡度;所述的截留水池24的上水位端与生态沉淀池1相连接,所述的沟渠25的下水位端与生态涵养池3相连接;所述的截留水池24深度为2.5m,通过中间的道路分成两排,每排通过隔堤8分成3小区域,远离进水端部相邻的上下两个小区域的水体通过道路下部设置的暗道23进行流通;隔堤8宽度为0.4m;沟渠25的宽度为0.8m,深度为0.5m。
如图5所示,所述的生态涵养池3的深度为2.7m,池体边为一层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植物种植土壤层21、营养盐释放层17;植物种植土壤层21的厚度为500mm,从池底至岸边依次设有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生态涵养池3的水体内由池底至常水面依次设有微生物生活区15、低栖动物生活区16、鱼类生活区14、蜉蝣生物生活区20、浮叶植物生活区13。
所述的浮叶植物生活区13内设有凤眼莲;所述的微生物生活区15内的微生物为光合细菌,经过人工培养后加入水体中并附着在微生物附着基19上,投放量为1×108cfu/cm3水域;所述的低栖动物生活区16内的低栖动物为红虫,投放量为80ml/m2水域;所述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设置面积为生态涵养池3的50%,内种植有苦草和黑藻;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6内种植有王莲。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和生态涵养湿地2之间设有布水装置9,布水装置9的进水管10从地底伸入生态沉淀池1中,出水管11位于地面上,出水管11设有出水孔12的一端位于生态涵养湿地2的截留水池24上部。
本实施例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污水引流至生态沉淀池1中,水力停留时间为36~72h,利用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内的苦草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内王莲使污水中的沉沙得到缓冲,使沉沙被截留和保持稳定,得到一级处理污水。
S2:通过布水装置9的进水管10将生态沉淀池1中的一级处理污水引入生态涵养湿地2的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中,在截留水池24中的水体以浅流层推进的方式,从截留水池24的第一排流至第二排进行曲线流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20~30天,并通过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内的菖蒲对水体进行吸附净化;在沟渠25内的水体依靠重力作用保持流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天,通过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内的菖蒲对水体进一步进行吸附净化;经过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一起吸附净化后的水体汇流到一起,得到二次处理水体。
S3:二次处理水体以溢流的方式流进生态涵养池3中,通过生态涵养池3中构建的生态系统对水体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体通过补水方式回流至河道中,即完成整个流域水质提升的过程。
所述的生态系统具体如下:第一营养级包括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内种植的苦草、挺水植物种植区6内种植的王莲、浮叶植物生活区13内种植的凤眼莲,以及微生物生活区15内布置的光合细菌和浮游生物生活区20内布置的蜉蝣生物;第二营养级主要为底栖动物生活区16内养殖的红虫;第三营养级为鱼类生活区14内养殖的鱼类。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包括依顺序连接的生态沉淀池1、生态涵养湿地2和生态涵养池3。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深度为3.2m,生态沉淀池1的池体沿边上由池底至岸边依次设有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苦草位于生态沉淀池1常水位面下2.5m,种植有苦草,设置面积为生态沉淀池的15%;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6位于生态沉淀池1常水位面下0.3m,种植有睡莲。
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2由向连接的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组成,底部由上而下依次铺设有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和隔水层202,隔水层202上填充的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厚度为700mm,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上种植有管束植物7芦竹,如图3所示。
如图1和图3所示,生态涵养湿地2整体往生态涵养池3方向呈向下倾斜的坡度;所述的截留水池24的上水位端与生态沉淀池1相连接,所述的沟渠25的下水位端与生态涵养池3相连接;所述的截留水池24深度为2m,通过中间的道路分成两排,每排通过隔堤8分成3小区域,远离进水端部上下两个小区域的水体通过道路下部设置的暗道23进行流通;隔堤8宽度为0.3m;沟渠25的宽度为0.7m,深度为0.5m。
如图5所示,所述的生态涵养池3的深度为2.5m,池体边为一层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植物种植土壤层21、营养盐释放层17;植物种植土壤层21的厚度为450mm,从池底至岸边依次设有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生态涵养池3的水体内由池底至常水面依次设有微生物生活区15、低栖动物生活区16、鱼类生活区14、蜉蝣生物生活区20、浮叶植物生活区13。
所述的浮叶植物生活区13内设有魁叶萍;所述的微生物生活区15内的微生物为光合细菌,经过人工培养后加入水体中并附着在微生物附着基19上,投放量为1×108cfu/cm3水域;所述的低栖动物生活区16内的低栖动物为红虫,投放量为80ml/m2水域;所述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设置面积为生态涵养池3的45%,内种植有苦草、黑藻和穗叶狐尾藻;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6内种植有睡莲。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和生态涵养湿地2之间设有布水装置9,布水装置9的进水管10从地底伸入生态沉淀池1中,出水管11位于地面上,出水管11设有出水孔12的一端位于生态涵养湿地2的截留水池24上部。
与实施例1相比较,本实施例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的不同点在于:
生态涵养池3中构建的生态系统具体为:第一营养级包括苦草、黑藻和穗叶狐尾藻、睡莲、魁叶萍以及池中散布的光合细菌和浮游生物;第二营养级主要为红虫;第三营养级为鱼类。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所述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内种植有苦草和穗叶狐尾藻,所述的浮叶植物生活区13内设有满江红。
本实施例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中,生态涵养池3中构建的生态系统具体为:第一营养级包括苦草和穗叶狐尾藻、睡莲、满江以及池中散布的光合细菌和浮游生物;第二营养级主要为红虫;第三营养级为鱼类。
经过本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系统处理后,生态涵养池3中的水体各项指标如下表:
指标(mg/L) NH3-N TP COD BOD5 TN
实施例1 1.5 0.4 32 6 1.3
实施例2 1.2 0.3 31 5 1.2
实施例3 0.6 0.1 26 4 0.8
实施例4 0.8 0.15 28 5 1.0
由上表可知,经过本实用新型系统处理后的水体,各污染物平均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都呈下降规律,表明污水中的污染物随经过的过程的延长而减少。水体中的NH3-N、TP、COD、BOD5、TN的平均出水浓度都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标准,甚至优于。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顺序连接的生态沉淀池(1)、生态涵养湿地(2)和生态涵养池(3);
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设有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挺水植物种植区(6);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挺水植物种植区(6)由池底至岸边依次设于生态沉淀池(1)的池体沿边上;
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2)由相连接的截留水池(24)和沟渠(25)组成,底部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隔水层(202);生态涵养湿地(2)整体往生态涵养池(3)方向呈向下倾斜的坡度;所述的截留水池(24)的上水位端与生态沉淀池(1)相连接,所述的沟渠(25)的下水位端与生态涵养池(3)相连接;所述的截留水池(24)中设有若干条隔堤(8);
所述的生态涵养池(3)的池体边为一层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植物种植土壤层(21)、营养盐释放层(17);所述的植物种植土壤层(21)设有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所述的涵养沉水植物种植区(22)和挺水植物种植区(6)由池底至岸边依次设于生态涵养池(3)的池体沿边上;所述的生态涵养池(3)的水体内由池底至常水面依次设有微生物生活区(15)、低栖动物生活区(16)、鱼类生活区(14)、蜉蝣生物生活区(20)、浮叶植物生活区(13);
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和生态涵养湿地(2)之间设有布水装置(9);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和生态涵养池(3)周围还设有阔叶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沉淀池(1)的深度为3.0~3.5m;所述的生态涵养池(3)的深度为2.2~2.7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锋沉水植物种植区(5)位于生态沉淀池(1)常水位面下2.0~3.0m;所述的挺水植物种植区(6)位于生态沉淀池(1)和生态涵养池(3)常水位面下0.2~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2)的截留水池(24)深度为1.5~2.5m,通过中间的道路分成多排,远离进水端部相邻的上下两个小区域的水体通过道路下部设置的暗道(23)进行流通;所述的截留水池(24)中的隔堤(8)宽度为0.2~0.4m;所述的生态涵养湿地(2)的沟渠(25)宽度为0.6~0.8m,深度为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束植物种植土壤层(201)厚度为600~800mm;所述的植物种植土壤层(21)的厚度为40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装置(9)的进水管(10)从地底伸入生态沉淀池(1)中,出水管(11)位于地面上,出水管(11)设有出水孔(12)的一端位于生态涵养湿地(2)的截留水池(24)上部。
CN202020128398.8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Active CN211770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8398.8U CN211770569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8398.8U CN211770569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0569U true CN21177056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8398.8U Active CN211770569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05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6644A (zh) * 2020-01-20 2020-04-24 广西金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5571987A (zh) * 2022-09-26 2023-01-06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河湖连通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6644A (zh) * 2020-01-20 2020-04-24 广西金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5571987A (zh) * 2022-09-26 2023-01-06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河湖连通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方法
CN115571987B (zh) * 2022-09-26 2024-04-26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河湖连通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3570B (zh) 一种景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CN100378272C (zh) 城市河溪沟渠水体立体式原位生态修复方法
CN107720973B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1318718B (zh) 景观水环境仿生强化净化方法
CN111056644A (zh)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883355Y (zh) 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塘
WO2023125474A1 (zh) 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04400695U (zh) 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10386666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表面流湿地-复合塘系统
CN106430526A (zh) 河道污水处理工艺
CN111718073A (zh) 一种淡水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系统
CN110104904A (zh) 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
CN211770569U (zh) 一种小流域生态治理水质提升处理系统
CN113371833A (zh) 一种浅水湖泊湖滨带复合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10372156A (zh) 一种水体生态自修复施工方法
Hancock et al. Control of algae using duckweed (Lemna) systems
CN112939220B (zh) 一种基于清流水网的面源污染控制系统
CN212127909U (zh) 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系统
CN210150807U (zh) 一种处理低污染水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构造
CN112320959A (zh) 城市水体水污染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方法
CN210103566U (zh) 一种河道水质原位提升系统
CN111908613B (zh) 一种旁置弯曲湿地水塘植被的生态缓冲带及其构建方法
CN213895510U (zh) 一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112028387B (zh) 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
CN210261441U (zh) 污水自然处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