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3939U -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3939U
CN211763939U CN202020241105.7U CN202020241105U CN211763939U CN 211763939 U CN211763939 U CN 211763939U CN 202020241105 U CN202020241105 U CN 202020241105U CN 211763939 U CN211763939 U CN 211763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eather
fluff
textile
breat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11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仁伟
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engtai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engtai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engtai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engtai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11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3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3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3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包括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分布的透气层、皮革层和保暖层,所述透气层和保暖层分别分布在皮革层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皮革层粘接固定,所述透气层、保暖层的另一侧均设有绒毛层;通过设置由绒毛层、透气层、皮革层和保暖层组成的保暖面料,其中位于最外层与最内层的均为绒毛层,能够裹住身体散热的热量,外部吹的风可首先在浓密的绒毛遮挡下减少,从第一通孔进入的风又会被交错分布的第二通孔阻挡,从而风不会进入到内层,由内部散热的热量可以顺着多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蒸发,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而因此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和透气性能,同时能够防风。

Description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背景技术
功能性面料一种是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制作的服装,此类面料主要以登山服、滑雪服、冲锋衣为主,风格粗犷,手感硬挺,对产品性能要求非常高,适用探险和恶劣环境下使用,对人具有起到保护的作用,另外一种是户外休闲功能性面料制作的服装,其定义就是走出家门外就是户外活动,此类布料以休闲时尚为主,讲究做工精细,手感柔软,穿着舒适,适用于旅游、野外活动。
目前用于防风保暖的面料一般是涤纶摇粒绒针织物或者抓绒织物,通常是与防风防水的面料结合,达到防风保暖的效果,该种方式需要两种面料结合,而且外层的面料透气性不好,因此,亟需一种一体式且透气性好的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具有防风保暖且透气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包括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分布的透气层、皮革层和保暖层,所述透气层和保暖层分别分布在皮革层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皮革层粘接固定,所述透气层、保暖层的另一侧均设有绒毛层,所述绒毛层与透气层、保暖层之间设有牵拉膜,所述绒毛层与所述牵拉膜编织固定,所述透气层、保暖层均与所述牵拉膜固定连接,所述牵拉膜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牵拉膜上,所述透气层包括第一纺织层、第二纺织层和连接线,所述第一纺织层、第二纺织层平行分布在所述牵拉膜、皮革层之间,所述连接线分布在牵拉膜、第一纺织层、第二纺织层和皮革层之间,所述牵拉膜、第一纺织层、第二纺织层和皮革层均通过所述连接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纺织层和第二纺织层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纺织层、第二纺织层上的第二通孔交错分布,所述皮革层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皮革层上。
优选的,所述保暖层为精梳棉纤维和/或弹力棉纤维材料。
优选的,所述皮革层为天然皮革或人造皮革。
优选的,所述牵拉膜为竹纤维材料。
优选的,所述绒毛层由若干均匀分布的绒毛组成,所述绒毛编织固定在所述牵拉膜上。
优选的,所述绒毛为天然绒毛或人造绒毛。
优选的,所述第一纺织层、第二纺织层均为无纺棉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由绒毛层、透气层、皮革层和保暖层组成的保暖面料,其中位于最外层与最内层的均为绒毛层,适合在面料的内外侧,能够裹住身体散热的热量,具有蓄热性,外部吹的风可首先在浓密的绒毛遮挡下减少,从第一通孔进入的风又会被交错分布的第二通孔阻挡,从而风不会进入到内层,由内部散热的热量可以顺着多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蒸发,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而因此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和透气性能,同时能够防风。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绒毛层;11、绒毛;
2、透气层;201、第二通孔;21、第一纺织层;22、第二纺织层;23、连接线;
3、皮革层;301、第三通孔;
4、保暖层;
5、牵拉膜;50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包括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分布的透气层2、皮革层3和保暖层4,透气层2和保暖层4分别分布在皮革层3的两侧,且均与皮革层3粘接固定,透气层2、保暖层4的另一侧均设有绒毛层1,绒毛层1与透气层2、保暖层4之间设有牵拉膜5,绒毛层1与牵拉膜5编织固定,透气层2、保暖层4均与牵拉膜5固定连接,牵拉膜5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的第一通孔501,第一通孔501均匀分布在牵拉膜5上,透气层2包括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和连接线23,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平行分布在牵拉膜5、皮革层3之间,连接线23分布在牵拉膜5、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和皮革层3之间,牵拉膜5、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和皮革层3均通过连接线23固定连接,第一纺织层21和第二纺织层22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1,且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上的第二通孔201交错分布,皮革层3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第三通孔301,第三通孔301均匀分布在皮革层3上。
本实施例中,包括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分布的透气层2、皮革层3和保暖层4,透气层2、保暖层4的另一侧均设有绒毛层1,绒毛层1与透气层2、保暖层4之间设有牵拉膜5,通过设置由绒毛层1、透气层2、皮革层3和保暖层4组成的保暖面料,其中位于最外层与最内层的均为绒毛层1,绒毛层1由若干均匀分布的绒毛11组成,绒毛11编织固定在牵拉膜5上,绒毛11可采用羊绒,羊绒具有非常好的保暖性,集纤细、轻薄、柔软、滑糯、保暖于一身,纤维强力适中,富有弹性,适合在面料的内外侧,能够裹住身体散热的热量,具有蓄热性,绒毛11均通过竹纤维材料的牵拉膜5固定,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能够很好的将绒毛11均匀的固定,且自身具有好的透气性,中间采用皮革层3,具有较好的抗拉扯特性,能够使面料整体的强度增强,不容易变形,且皮革层3和牵拉膜5上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301和第一通孔501,使皮革层3和牵拉膜5均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位于皮革层3内侧的保暖层4采用精梳棉纤维和/或弹力棉纤维材料,精梳棉和弹力棉穿了舒适、透气、吸汗,适合在内层,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并将汗液透过第三通孔301和第一通孔501蒸发,位于皮革层3外层的透气层2采用无纺棉材料,且纺织呈立体结构,层与层之间设置多个交错分布的第二通孔201,由内部散热的热量可以顺着多个第一通孔501、第二通孔201和第三通孔301蒸发,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而外部吹的风可首先在浓密的绒毛11遮挡下减少,从第一通孔501进入的风又会被交错分布的第二通孔201阻挡,从而风不会进入到内层,因此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和透气性能,同时能够防风。
具体的,保暖层4为精梳棉纤维和/或弹力棉纤维材料,精梳棉和弹力棉穿了舒适、透气、吸汗,适合在内层,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
具体的,皮革层3为天然皮革或人造皮革,皮革具有较好的抗拉扯特性,能够使面料整体的强度增强,不容易变形。
具体的,牵拉膜5为竹纤维材料,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能够很好的将绒毛11均匀的固定。
具体的,绒毛11为天然绒毛或人造绒毛,羊绒具有非常好的保暖性,集纤细、轻薄、柔软、滑糯、保暖于一身,纤维强力适中,富有弹性,适合在面料的内外侧,能够裹住身体散热的热量,具有蓄热性。
具体的,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均为无纺棉材料,无纺棉具有较好的保温和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由绒毛层1、透气层2、皮革层3和保暖层4组成的保暖面料,其中位于最外层与最内层的均为绒毛层1,适合在面料的内外侧,能够裹住身体散热的热量,具有蓄热性,中间采用皮革层3,具有较好的抗拉扯特性,能够使面料整体的强度增强,不容易变形,且皮革层3和牵拉膜5上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301和第一通孔501,使皮革层3和牵拉膜5均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位于皮革层3内侧的保暖层4采用精梳棉纤维和/或弹力棉纤维材料,能够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并将汗液透过第三通孔301和第一通孔501蒸发,位于皮革层3外层的透气层2采用无纺棉材料,且纺织呈立体结构,层与层之间设置多个交错分布的第二通孔201,由内部散热的热量可以顺着多个第一通孔501、第二通孔201和第三通孔301蒸发,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而外部吹的风可首先在浓密的绒毛11遮挡下减少,从第一通孔501进入的风又会被交错分布的第二通孔201阻挡,从而风不会进入到内层,因此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和透气性能,同时能够防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分布的透气层(2)、皮革层(3)和保暖层(4),所述透气层(2)和保暖层(4)分别分布在皮革层(3)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皮革层(3)粘接固定,所述透气层(2)、保暖层(4)的另一侧均设有绒毛层(1),所述绒毛层(1)与透气层(2)、保暖层(4)之间设有牵拉膜(5),所述绒毛层(1)与所述牵拉膜(5)编织固定,所述透气层(2)、保暖层(4)均与所述牵拉膜(5)固定连接,所述牵拉膜(5)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的第一通孔(501),所述第一通孔(501)均匀分布在所述牵拉膜(5)上,所述透气层(2)包括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和连接线(23),所述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平行分布在所述牵拉膜(5)、皮革层(3)之间,所述连接线(23)分布在牵拉膜(5)、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和皮革层(3)之间,所述牵拉膜(5)、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和皮革层(3)均通过所述连接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纺织层(21)和第二纺织层(22)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1),且所述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上的第二通孔(201)交错分布,所述皮革层(3)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第三通孔(301),所述第三通孔(301)均匀分布在所述皮革层(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4)为精梳棉纤维和/或弹力棉纤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皮革层(3)为天然皮革或人造皮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膜(5)为竹纤维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层(1)由若干均匀分布的绒毛(11)组成,所述绒毛(11)编织固定在所述牵拉膜(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11)为天然绒毛或人造绒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织层(21)、第二纺织层(22)均为无纺棉材料。
CN202020241105.7U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Active CN211763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1105.7U CN21176393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1105.7U CN21176393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3939U true CN21176393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1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1105.7U Active CN21176393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3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00328U (zh) 防风面料及服装
CN211763939U (zh) 一种户外防风保暖面料
CN212827216U (zh) 一种保暖透气面料
CN211710215U (zh) 一种保暖型面料
CN211000350U (zh) 一种防寒面料
CN210478017U (zh) 一种抗风保暖面料
CN210415785U (zh) 一种方便打理的烫钻面料
CN211031508U (zh) 一种透气垂感面料
CN210759550U (zh) 一种耐寒保暖羊绒服装面料
CN209832851U (zh) 一种保暖透气的复合面料
CN214449222U (zh) 一种吸湿透气性抗菌涤纶布
CN220995718U (zh) 一种保温型复合针织布
CN210082580U (zh) 一种舒适保暖面料
CN217863098U (zh) 一种透气保暖面料
CN217124224U (zh) 一种保暖抗静电的防寒服面料
CN220482788U (zh) 一种新型防晒服面料
CN218084577U (zh) 一种超防水阻燃功能性的服装面料
JP3244623U (ja) 単方向導湿性織生地および衣服
CN220639125U (zh) 一种凉感布
CN209813332U (zh) 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复合面料
CN215283721U (zh) 一种耐磨的新型面料
CN220390558U (zh) 一种单面防水单面吸湿排汗的复合面料
CN211983854U (zh) 一种降温服装
CN209718803U (zh) 一种防水的斜纹高弹性面料
CN213441489U (zh) 一种抗静电的保温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