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1760U -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1760U
CN211751760U CN201922311408.1U CN201922311408U CN211751760U CN 211751760 U CN211751760 U CN 211751760U CN 201922311408 U CN201922311408 U CN 201922311408U CN 211751760 U CN211751760 U CN 211751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plate
medicine
medicine feeding
pole
turn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14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xi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Dingxi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xi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Dingxi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23114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1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1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1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科上药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包括上药杆和坐凳,所述上药杆包括主支架、左翻板、右一翻板和右二翻板,所述主支架包括上药杆、滑槽、转轮和取暖灯,所述上药杆的数量是2,所述上药杆均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上药杆通过连接绳与转轮连接,所述左翻板、右一翻板均与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右二翻板与右一翻板转动连接;拉动连接绳,上药棉沿背部上下滑动分别擦去上一次涂抹的药膏和进行上药;左翻板、右一翻板和右二翻板组成的空间保护患者隐私,并联合全暖灯防止患者受凉;本实用新型方便患者自己上药,保护患者隐私,防止患者受凉,实用性很强,适合在皮肤科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科上药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皮肤科的疾病,大多采用病变部位直接给药的方法,为了使药物吸收更快,通常需要借助手指或其他器具涂抹药膏。对于背部有皮肤病的病人,背部上药是一大难题,病人自己看不到背部,自己无法给背部上药,有时借助一些棍类工具可以简单的涂抹膏剂,但不容易定位需要涂抹药剂的位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浪费药剂。医生帮助住院病人进行上药时,病人需要解开自己的上衣,容易暴露患者的隐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患者自己上药、保护患者隐私和防止患者受凉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包括上药杆和坐凳,所述坐凳与上药杆固定连接,所述上药杆包括主支架、左翻板、右一翻板和右二翻板,所述主支架包括上药杆、滑槽、转轮和取暖灯,所述上药杆的数量是2,所述上药杆均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上药杆通过连接绳与转轮连接,所述左翻板、右一翻板均与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右二翻板与右一翻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药杆包括内连接杆、中间连接杆、外连接杆、上药棉和活动片,所述中间连接杆与内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外连接杆与中间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片与外连接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药棉包括棉垫和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设有插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坐凳包括主凳体和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主凳体滑动连接,所述收纳盒设有紫外消毒灯,所述主支架还设有插线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凳体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绳设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的长度大于限位孔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左翻板设有连接槽和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连接槽滑动连接,所述右二翻板设有横向定位杆和和纵向定位杆,所述横向定位杆的长度大于连接槽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设有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患者坐在坐凳上,拉动连接上药杆(消毒液)的连接绳,上药棉(消毒液)沿背部上下滑动擦去上一次涂抹的药膏,转动外连接杆(药膏)使其与内连接杆平行,转动外连接杆(消毒液)使其与内连接杆垂直,拉动连接上药杆(药膏)的连接绳,上药棉(药膏)沿背部上下滑动上药,方便患者自己上药;
(2)90°转动左翻板和右一翻板,再转动右二翻板使其通过连接槽连接,其他人员无法从外部进入上药的空间,保护上药患者的隐私,为上药患者提供相对独立的上药空间;
(3)天冷时,患者可以在上药前打开取暖灯的开关,防止上药时皮肤暴露而着凉。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方便患者自己上药,保护患者隐私,防止患者受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药杆的侧视图;
图3为收纳盒的俯视图;
图4为上药棉的剖视图;
图5为左翻板和右二翻板连接的俯视图;
图6为转轮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坐凳,2-主支架,3-左翻板,4-右一翻板,5-右二翻板,6-插线出口,7-上药棉,8-定位槽,9-取暖灯,11-主凳体,12-收纳盒,13-紫外消毒灯,14-限位孔,21-上药杆,22-滑槽,23-转轮,24-连接绳,25-内连接杆,26-中间连接杆,27-外连接杆,28-活动片,29-限位头,31-连接槽,32-连接盖,51-横向定位杆,52-纵向定位杆,71-棉垫,72-固定圈,73-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包括上药杆和坐凳1,坐凳1与上药杆固定连接,上药杆包括主支架2、左翻板3、右一翻板4和右二翻板5,主支架2包括上药杆21、滑槽22、转轮23和取暖灯9,上药杆21的数量是2,一个用于蘸取消毒液,一个用于蘸取药膏,上药杆21均与滑槽22滑动连接,上药杆21通过连接绳24与转轮23连接,拉动连接绳24,上药杆21沿滑槽22上下滑动,左翻板3、右一翻板4均与主支架2转动连接,右二翻板5与右一翻板4转动连接。
其中,上药杆21包括内连接杆25、中间连接杆26、外连接杆27、上药棉7和活动片28,中间连接杆26与内连接杆25螺纹连接,外连接杆27与中间连接杆26转动连接,活动片28与外连接杆27滑动连接;旋转中间连接杆26将其与内连接杆25分离,上药棉7蘸取药膏和消毒液后,再将中间连接杆26与内连接杆25螺纹连接,向靠近上药棉7的方向滑动活动片28,将上药棉7推离外连接杆27。
其中,上药棉7包括棉垫71和固定圈72,棉垫71包裹在固定圈72的外部,固定圈72设有插入孔73,外连接杆27插进插入孔73从而将上药棉7固定在外连接杆27上。
其中,坐凳1包括主凳体11和收纳盒12,收纳盒12与主凳体11滑动连接,收纳盒12设有紫外消毒灯13,主支架2还设有插线出口6,收纳盒12中收纳未使用的上药棉7,插入孔73朝上放置,紫外消毒灯13能够对上药棉7定期消毒,紫外消毒灯13的电源线穿过插线出口6与插座连接。
其中,主凳体11设有限位孔14,连接绳24设有限位头29,限位头29的长度大于限位孔14的长度,限位孔14供与上药杆21下方连接的连接绳24穿过,限位头29防止连接绳24与限位孔14分离。
其中,左翻板3设有连接槽31和连接盖32,连接盖32与连接槽31滑动连接,右二翻板5设有横向定位杆51和和纵向定位杆52,横向定位杆51的长度大于连接槽31的长度,转动横向定位杆51使其卡入连接槽31,滑动连接盖32以固定横向定位杆51,防止其他人员突然打开左翻板3、右一翻板4和右二翻板5。
其中,转轮23设有定位槽8,防止连接绳24与转轮23分离。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上药前,医生旋转中间连接杆26将其与内连接杆25分离,向外滑动收纳盒12,外连接杆27插进插入孔73,上药棉7分别蘸取药膏和消毒液,再将中间连接杆26与内连接杆25螺纹连接,90°转动左翻板3和右一翻板4,打开取暖灯9的开关,转动外连接杆27(药膏)使其与内连接杆25垂直,患者坐在坐凳1上,转动横向定位杆51使其卡入连接槽31,滑动连接盖32,拉动连接上药杆21(消毒液)的连接绳24,上药棉7(消毒液)沿背部上下滑动擦去上一次涂抹的药膏;转动外连接杆27(药膏)使其与内连接杆25平行,转动外连接杆27(消毒液)使其与内连接杆25垂直,拉动连接上药杆21(药膏)的连接绳24,上药棉7(药膏)沿背部上下滑动上药。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包括上药杆和坐凳(1),所述坐凳(1)与上药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杆包括主支架(2)、左翻板(3)、右一翻板(4)和右二翻板(5),所述主支架(2)包括上药杆(21)、滑槽(22)、转轮(23)和取暖灯(9),所述上药杆(21)的数量是2,所述上药杆(21)均与滑槽(22)滑动连接,所述上药杆(21)通过连接绳(24)与转轮(23)连接,所述左翻板(3)、右一翻板(4)均与主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右二翻板(5)与右一翻板(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杆(21)包括内连接杆(25)、中间连接杆(26)、外连接杆(27)、上药棉(7)和活动片(28),所述中间连接杆(26)与内连接杆(25)螺纹连接,所述外连接杆(27)与中间连接杆(26)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片(28)与外连接杆(2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棉(7)包括棉垫(71)和固定圈(72),所述固定圈(72)设有插入孔(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1)包括主凳体(11)和收纳盒(12),所述收纳盒(12)与主凳体(11)滑动连接,所述收纳盒(12)设有紫外消毒灯(13),所述主支架(2)还设有插线出口(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凳体(11)设有限位孔(14),所述连接绳(24)设有限位头(29),所述限位头(29)的长度大于限位孔(14)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翻板(3)设有连接槽(31)和连接盖(32),所述连接盖(32)与连接槽(31)滑动连接,所述右二翻板(5)设有横向定位杆(51)和纵向定位杆(52),所述横向定位杆(51)的长度大于连接槽(31)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23)设有定位槽(8)。
CN201922311408.1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Active CN211751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1408.1U CN211751760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1408.1U CN211751760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1760U true CN21175176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1408.1U Active CN211751760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1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8375A (zh) 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CN203436683U (zh) 一种用于治疗腮腺炎及腮腺肿大疾病的敷药器
CN109248373A (zh) 霜乳软膏涂抹器
CN211751760U (zh) 一种皮肤科用背部上药装置
CN103816038B (zh) 多功能热疗按摩器
CN203829471U (zh) 敷药固定垫
CN207323824U (zh) 心脑血管介入手术导管
CN211884951U (zh) 一种多功能可视背部自助涂药器
CN215135792U (zh) 一种皮肤病性病用涂药装置
CN211675884U (zh) 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
CN212439691U (zh) 一种皮肤科用涂药装置
CN213100368U (zh) 一种皮肤科涂药器
DE102010056029A1 (de) Wärmekompresse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12618139A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涂药夹板
TWM550741U (zh) 電能輔助滲透裝置及具電能輔助滲透裝置的分裝組件
CN211273103U (zh) 一种皮肤科涂药器
CN204723595U (zh) 一种涂药按摩仪
CN215351530U (zh) 一种指甲敷药防护装置
CN212140716U (zh) 一种医学鼻子治疗仪治疗棒组件
US20210322228A1 (en) Sealskin Application System
CN215916188U (zh) 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
CN215385194U (zh) 方便面部烧伤病人创面治疗的敷料
CN204169868U (zh) 一种新型超声科用耦合剂涂抹器
CN219878937U (zh) 一种用于银屑病的局部湿敷治疗装置
CN213642026U (zh) 一种熏蒸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