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1688U - 一种智能睡眠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睡眠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1688U
CN211751688U CN201922168229.7U CN201922168229U CN211751688U CN 211751688 U CN211751688 U CN 211751688U CN 201922168229 U CN201922168229 U CN 201922168229U CN 211751688 U CN211751688 U CN 211751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
control part
module
control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682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卫
林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mbold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mbold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mbold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mbold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682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1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1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1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睡眠仪,包括夹持部、感应部和控制部,所述感应部位于夹持部的底部,所述控制部位于夹持部的顶面,所述夹持部与人体的额头部位贴合,所述感应部的内部设置有脑电波感应装置,所述脑电波感应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内部的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与外部的睡眠仪无线连接。该智能睡眠仪,脑电波感应装置能够收集脑电波信号,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内部的数据对比模块接收到数据后与数据库中存数的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对比结果发送给调控模块,调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结果发送命令给睡眠仪,从而自动完成整个睡眠辅助过程,更加方面智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睡眠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睡眠仪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睡眠仪。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巨大,劳心劳力导致身心俱疲,并且睡眠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将会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睡眠仪应运而生。
目前的睡眠仪主要通过低频电磁刺激和数字频率合成仿生物电波来实现助眠功效,通常在使用这类产品时需要预先设定助眠时间,然而每个人以及每次进入睡眠的时间均不相同,且也不可能预知自己何时入睡,这就导致要么设定的时间不足,需要再次设定,操作频繁反而更难入眠;要么设定的时间过长,抑制了大脑睡眠过程中信息反馈,忽略了重要信息,带来未知后果。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睡眠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睡眠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睡眠仪,包括夹持部、感应部和控制部,所述感应部位于夹持部的底部,所述控制部位于夹持部的顶面,所述夹持部与人体的额头部位贴合,所述感应部的内部设置有脑电波感应装置,所述脑电波感应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内部的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与外部的睡眠仪无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夹持部包括位于两端部的夹片,所述夹片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弧形撑杆连接构成C形结构,所述夹片和弧形撑杆均位于包覆层的内部,所述感应部与弧形撑杆构成的区域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脑电波感应装置包括若干个感应贴片,且感应贴片均匀设于感应部的内侧底部,且感应贴片均位于感应部的内侧底部和保护层之间,所述保护层的顶面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感应贴片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控制部包括数据对比模块、调控模块和数据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对比模块与数据库数据连接,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调控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调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外部的睡眠仪无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夹片为扁平结构的硅胶材质,所述弧形撑杆为扁平结构的铝合金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感应部的底面为柔性材质,所述控制部的壳体为金属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使用者逐渐进入睡眠的过程中,脑电波会发生变化,脑电波感应装置能够收集脑电波信号,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内部的数据对比模块接收到数据后与数据库中存数的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使用者是否进入深度睡眠,并将对比结果发送给调控模块,调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结果发送命令给睡眠仪,对比结果为否时,调控模块发送继续工作命令;对比结构为是时,调控模块发送停止工作命令,从而自动完成整个睡眠辅助过程,根据是否进入睡眠来自动控制睡眠仪的关闭,更加方面智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睡眠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睡眠仪中感应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睡眠仪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智能睡眠仪中感应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智能睡眠仪的结构框图。
图中:1、夹持部;101、夹片;102、弧形撑杆;103、包覆层;2、感应部;3、控制部;301、数据对比模块;302、调控模块;303、数据库;4、脑电波感应装置;401、感应贴片;402、保护层;403、数据处理模块;5、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睡眠仪,包括夹持部1、感应部2和控制部3,感应部2位于夹持部1的底部,控制部3位于夹持部1的顶面,夹持部1与人体的额头部位贴合,感应部2的内部设置有脑电波感应装置4,脑电波感应装置4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3内部的控制模块5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控制部3与外部的睡眠仪无线连接。
在睡眠时启动睡眠仪(睡眠仪可以以枕头为载体),当使用者启动睡眠仪进行睡眠时,启动睡眠仪并将夹持部1佩戴在额部,使感应部2贴合在额部的皮肤表面,夹持部1与头部的结合会保持感应部2与皮肤贴合。
当使用者逐渐进入睡眠,脑电波会发生变化,通过脑电波感应装置4收集脑电波信号,再经过数据处理模块403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控制部3,控制部3内部的数据对比模块301接收到数据后与数据库303中存数的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使用者是否进入深度睡眠,并将对比结果发送给调控模块302,调控模块302根据接收到的结果发送命令给睡眠仪,对比结果为否时,调控模块302发送继续工作命令;对比结构为是时,调控模块302发送停止工作命令,从而自动完成整个睡眠辅助过程。
夹持部1包括位于两端部的夹片101,夹片101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弧形撑杆102连接构成C形结构,夹片101和弧形撑杆102均位于包覆层103的内部,感应部2与弧形撑杆102构成的区域对应;脑电波感应装置4包括若干个感应贴片401,且感应贴片401均匀设于感应部2的内侧底部,且感应贴片401均位于感应部2的内侧底部和保护层402之间,保护层402的顶面设有数据处理模块403,感应贴片401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数据处理模块403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控制部3包括数据对比模块301、调控模块302和数据库303,数据处理模块403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301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数据对比模块301与数据库303数据连接,数据对比模块301的信号输出端与调控模块302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调控模块302的信号输出端与外部的睡眠仪无线连接;夹片101为扁平结构的硅胶材质,弧形撑杆102为扁平结构的铝合金材质;感应部2的底面为柔性材质,控制部3的壳体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睡眠时启动睡眠仪,当使用者启动睡眠仪进行睡眠时,启动睡眠仪并将夹持部1佩戴在额部,使感应部2贴合在额部的皮肤表面,夹持部1与头部的结合会保持感应部2与皮肤贴合。
使用者逐渐进入睡眠的过程中,脑电波会发生变化,通过脑电波感应装置4收集脑电波信号,再经过数据处理模块403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控制部3,控制部3内部的数据对比模块301接收到数据后与数据库303中存数的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使用者是否进入深度睡眠,并将对比结果发送给调控模块302,调控模块302根据接收到的结果发送命令给睡眠仪,对比结果为否时,调控模块302发送继续工作命令;对比结构为是时,调控模块302发送停止工作命令,从而自动完成整个睡眠辅助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睡眠仪,包括夹持部(1)、感应部(2)和控制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2)位于夹持部(1)的底部,所述控制部(3)位于夹持部(1)的顶面,所述夹持部(1)与人体的额头部位贴合,所述感应部(2)的内部设置有脑电波感应装置(4),所述脑电波感应装置(4)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部(3)内部的控制模块(5)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部(3)与外部的睡眠仪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包括位于两端部的夹片(101),所述夹片(101)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弧形撑杆(102)连接构成C形结构,所述夹片(101)和弧形撑杆(102)均位于包覆层(103)的内部,所述感应部(2)与弧形撑杆(102)构成的区域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波感应装置(4)包括若干个感应贴片(401),且感应贴片(401)均匀设于感应部(2)的内侧底部,且感应贴片(401)均位于感应部(2)的内侧底部和保护层(402)之间,所述保护层(402)的顶面设有数据处理模块(403),所述感应贴片(401)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数据处理模块(403)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3)包括数据对比模块(301)、调控模块(302)和数据库(30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403)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对比模块(301)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对比模块(301)与数据库(303)数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比模块(301)的信号输出端与调控模块(302)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模块(302)的信号输出端与外部的睡眠仪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101)为扁平结构的硅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撑杆(102)为扁平结构的铝合金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2)的底面为柔性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睡眠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3)的壳体为金属材质。
CN201922168229.7U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智能睡眠仪 Active CN211751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8229.7U CN211751688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智能睡眠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8229.7U CN211751688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智能睡眠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1688U true CN21175168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68229.7U Active CN211751688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智能睡眠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1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425A (zh) * 2021-07-28 2021-09-17 慈溪市贝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脑电波智能辅助睡眠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8425A (zh) * 2021-07-28 2021-09-17 慈溪市贝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脑电波智能辅助睡眠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4620B (zh) 用于睡眠质量监控、管理以及促进睡眠的装置
CN109688500A (zh) 基于用户睡眠特征模型的智能睡眠耳机及使用方法
CN211751688U (zh) 一种智能睡眠仪
CN108062053A (zh) 一种可缓解不良睡眠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7440877U (zh) 电子手环叫号装置
CN103961777B (zh) 一种梦魇监测和唤醒系统
CN109009966A (zh) 具有微循环理疗功能的智能颈环
CN106681123A (zh) 一种智能闹钟自适应控制唤醒方法及睡眠监测系统
CN109124599A (zh) 具有微循环理疗功能的智能手环
CN106510109B (zh) 智能手环
CN206453760U (zh) 一种睡眠监测系统
CN112773997A (zh) 智能睡眠唤醒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3431270U (zh) 一种用于心理放松治疗漂浮舱综合系统并行处理装置
CN204543280U (zh) 手环式脉冲综合治疗仪
CN109480774A (zh) 一种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智能监控系统
CN210542395U (zh) 一种智能助睡颈枕
CN107812297A (zh) 一种具有噩梦检测、引导和唤醒功能的智能枕
CN203915086U (zh) 带无线控制器的智能型可穿戴式保健装置
CN202277599U (zh) 脑频仪
CN206725877U (zh) 一种眼镜
CN204813848U (zh) 一种健康监护的智能腕表
CN107495941A (zh) 一种心脏病患者智能手环的控制系统
CN2857899Y (zh) 一种声控睡眠仪
CN105759596A (zh) 一种手戴式防赖床电子刺激器
CN207913007U (zh) 一种基于声波控制的睡眠改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