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8673U -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8673U
CN211748673U CN201921998085.1U CN201921998085U CN211748673U CN 211748673 U CN211748673 U CN 211748673U CN 201921998085 U CN201921998085 U CN 201921998085U CN 211748673 U CN211748673 U CN 211748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bay window
window
box
s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80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志成
王绍峰
范海源
莫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80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8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8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8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且对称设于飘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与飘窗的墙体之间均形成收纳空间;顶板,所述顶板设于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适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窗帘,所述窗帘设于收纳空间内且在所述收纳空间内运动;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于所述窗帘顶部且与所述窗帘连接,适于引导所述窗帘的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在飘窗的窗帘使用时更为方便简洁。

Description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背景技术
家庭装修中,对于飘窗的装饰部分往往是被忽视的一个部分,一般的飘窗窗台直接实用油漆涂料或是石材板材进行墙体的封饰,用以保护墙体同时用以装饰飘窗的空间;但是对于飘窗上所安装的窗帘而言,窗帘的各种收纳不甚便利,往往只在窗帘的窗帘头部位安装相应的收纳盒,两侧的窗帘会散落在飘窗窗户,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飘窗的视野,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窗帘散落,窗帘上会积聚灰尘,对于窗帘的清洗也会十分复杂。
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85527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房建飘窗柜,包括有柜体,柜体上滑设有窗帘杆,柜体内设有用于限制窗帘杆移动的第一阻挡组件,窗帘杆上滑设有底端为第一尖端的下移件,窗帘杆内滑设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的一端与下移件的尖端接触,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阻挡组件接触,第一滑动杆朝向第一阻挡组件移动时,使得第一阻挡组件移动并不在对窗帘杆施加阻力,窗帘杆下端固定竖杆,柜体内滑设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上开有斜槽,竖杆下端与斜槽抵接,柜体上设有排水区,但是其窗帘的收纳采用传统的窗帘杆进行收纳,在完全收纳时仍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十分容易落灰,增加了日后清洗窗帘的工作。
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整洁美观、收纳便利的飘窗防尘窗帘盒。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洁美观、收纳便利的飘窗防尘窗帘盒。
本实用新型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包括:
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且对称设于飘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与飘窗的墙体之间均形成收纳空间;
顶板,所述顶板设于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适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
窗帘,所述窗帘设于收纳空间内且在所述收纳空间内运动;
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于所述窗帘顶部且与所述窗帘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窗帘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的,述导向装置为窗帘轨道,所述窗帘轨道外侧设有窗帘轨道盒;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轨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窗帘轨道盒外侧设有第一木方通,所述木方通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呈U型,适于覆盖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的顶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收纳空间底部均设有第二木方通,所述第二木方通适于与所述窗帘底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可拆设有检修侧板。
进一步的,述检修侧板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设有铰链。
进一步的,所述窗帘轨道盒的宽度等于所述侧板到飘窗的墙体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木方通的内腔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窗帘轨道盒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窗帘轨道为一个,所述窗帘轨道盒厚度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窗帘轨道为两个,所述窗帘轨道盒厚度为15C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且对称设于飘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与飘窗的墙体之间均形成收纳空间;顶板,所述顶板设于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适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窗帘,所述窗帘设于收纳空间内且在所述收纳空间内运动;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于所述窗帘顶部且与所述窗帘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窗帘的运动方向;实现了在无需实用窗帘时对窗帘的收纳,整洁美观,且减少了窗帘积灰,也增大了采光面积。
(2)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侧板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可拆设有检修侧板;所述检修侧板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设有铰链;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检修和维护,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窗帘;2、侧板;3、顶板;4、窗帘轨道;5、第一木方通;6、检修侧板;7、铰链;8、第二木方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侧板2,所述侧板2为两个且对称设于飘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2与飘窗的墙体之间均形成收纳空间;
顶板3,所述顶板3设于两个所述侧板2的顶部,适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
窗帘1,所述窗帘1设于收纳空间内且沿着所述收纳空间运动;
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于所述窗帘1顶部且与所述窗帘1连接,适于引导所述窗帘1的运动方向。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导向装置为窗帘轨道4,所述窗帘轨道4外侧设有窗帘轨道盒;所述窗帘1与所述窗帘轨道4连接,所述窗帘轨道4为电驱动的滑轮,滑轮牵引所述窗帘1在窗帘轨道盒内进行滑动,以使得所述窗帘1在收纳空间内移动,并且实现所述窗帘1在飘窗上的开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窗帘轨道4为两个,所述窗帘轨道盒厚度为15CM。
所述窗帘轨道盒外侧设有第一木方通5,所述第一木方通5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呈U型,适于覆盖所述侧板2和所述顶板3的顶部。
为了进一步增加密封性,两个所述收纳空间底部均设有第二木方通8,所述第二木方通8适于与所述窗帘1底部接触,所述窗帘1底部在运动时与所述第二木方通8的接触,减少了所述窗帘1在运动过程中的磨损,也减少了长期接触对飘窗的墙体的磨损。同时所述第一木方通5和所述第二木方通8均能起到支撑受力的作用,使得本实施例更为牢固。
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对所述侧板2与飘窗的墙体之间的收纳空间以及收纳空间内的窗帘1进行检修工作,所述侧板2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可拆设有检修侧板6,通过开合检修侧板6便能对收纳空间以及收纳空间内的窗帘1进行检修维护。
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检修的便利性,所述检修侧板6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设有铰链7,通过所述铰链7能方便地开合检修侧板6以对收纳空间内进行检修。
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实施例的防尘效果,所述窗帘轨道盒的宽度等于所述侧板2到飘窗的墙体之间的距离,所述窗帘轨道盒能将所述侧板2到所述飘窗之间的顶部间隙密封,减少灰尘从间隙中进入,进一步保证了对所述窗帘1的防尘保护,提高了所述窗帘1在使用过程中的整洁美观。
为了增加安装时的便利性,所述第一木方通5轨道的内腔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窗帘轨道盒的宽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需要使用窗帘1时,窗帘1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在收纳空间内向飘窗的窗户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一对窗帘1运动至飘窗的窗户位置,此时窗帘1闭合;在无需使用窗帘1时,窗帘1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向收纳空间方向运动,直至完全收纳至收纳空间内。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窗帘轨道4为一个,所述窗帘轨道盒厚度为10CM。
本实施例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需要使用窗帘1时,窗帘1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在收纳空间内向飘窗的窗户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一对窗帘1运动至飘窗的窗户位置,此时窗帘1闭合;在无需使用窗帘1时,窗帘1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向收纳空间方向运动,直至完全收纳至收纳空间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且对称设于飘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与飘窗的墙体之间均形成收纳空间;
顶板,所述顶板设于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适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
窗帘,所述窗帘设于收纳空间内且在所述收纳空间内运动;
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于所述窗帘顶部且与所述窗帘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窗帘的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为窗帘轨道,所述窗帘轨道外侧设有窗帘轨道盒;所述窗帘与所述窗帘轨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轨道盒外侧设有第一木方通,所述第一木方通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呈U型,适于覆盖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纳空间底部均设有第二木方通,所述第二木方通适于与所述窗帘底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可拆设有检修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侧板与所述飘窗的墙体之间设有铰链。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轨道盒的宽度等于所述侧板到飘窗的墙体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木方通的内腔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窗帘轨道盒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轨道为一个,所述窗帘轨道盒厚度为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飘窗防尘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轨道为两个,所述窗帘轨道盒厚度为15CM。
CN201921998085.1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Active CN211748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8085.1U CN211748673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8085.1U CN211748673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8673U true CN211748673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8085.1U Active CN211748673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8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62231A (fi) Hissikorin kynnysjärjestely
CN208152330U (zh)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玻璃幕墙
CN211748673U (zh) 一种飘窗防尘窗帘盒
CN210828886U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推拉窗
CN202300141U (zh) 一种自清洁式卷帘机构
WO2008119968A3 (en) Wooden facing for guiding channels in a sash window frame
CN208122607U (zh) 一种推拉式铝合金窗
CN209083193U (zh) 一种墙内暗装外遮阳式一体化窗体
CN112282126A (zh) 一种卧室装配式玻璃隔断密封结构
NZ513085A (en) Cruiser awning with sliding front windscreen within space of awning opening
CN205445342U (zh) 防尘易清洁铝合金门窗
CN113464029A (zh) 一种双开式窗户
CN210067830U (zh) 一种一体窗式铝型材门
CN219281528U (zh) 内推门
CN220014906U (zh) 一种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
CN113622806B (zh) 一种具有电动开窗功能的多功能平开窗
ATE245744T1 (de) Dachfenster, insbesondere schwingflügel- dachfenster
CN216841380U (zh) 一种便于纱盒快装的隐形纱扇结构
CN210105582U (zh) 一种建筑室内装修用防污槽轨
CN220687119U (zh) 一种双向双缓冲的双玻璃移门
CN211776892U (zh) 一种伸缩门结构
CN210768427U (zh) 一种推拉型材结构
CN215804110U (zh) 一种阳台门
CN112096234B (zh) 一种滑道式移动木门及其使用方法
CN212772991U (zh) 一种隔断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