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3368U -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3368U
CN211743368U CN202020363119.6U CN202020363119U CN211743368U CN 211743368 U CN211743368 U CN 211743368U CN 202020363119 U CN202020363119 U CN 202020363119U CN 211743368 U CN211743368 U CN 211743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or
frequency
arm
ultra
wide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31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武文
邓乾金
黄培根
郑文华
王来华
邬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Xian Mobi Antenna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Xian Mobi Antenna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Shengyu Wisdom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Xian Mobi Antenna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31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3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3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3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包括低频振子、反射板、第一高频振子和两个耦合馈电片;所述低频振子包括多个辐射臂、多个支撑臂和底座,支撑臂的顶部连接辐射臂,支撑臂的底部连接底座;辐射臂、支撑臂和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安装腔;且每个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所述反射板固定于底座上;第一高频振子嵌套于低频振子的安装腔内,且第一高频振子固定于反射板上;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呈正交状相连,且设置于反射板和底座之间。借此,本实用新型多频超宽带振子在辐射方向上具有高前后比,高交叉极化比,高隔离度和超宽带的效果。

Description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基站中的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基站天线小型化和多频化已成为天线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高低频嵌套方案作为实现多频天线振子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天线布局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高低频嵌套方案中,高低频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大,导致辐射方向上的前后比,交叉极化比,隔离度达不到预期标准。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其在辐射方向上具有高前后比,高交叉极化比,高隔离度和超宽带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频超宽带振子,包括:
低频振子,所述低频振子包括多个辐射臂、多个支撑臂和底座,所述支撑臂的顶部连接所述辐射臂,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辐射臂、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安装腔;且每个所述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
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第一高频振子,所述第一高频振子嵌套于所述低频振子的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高频振子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
两个耦合馈电片,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呈正交状相连,且设置于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底座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每个所述辐射臂包括水平臂,所述水平臂的两侧分别设有斜臂,所述弯折部垂直设置于所述斜臂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所述辐射臂与所述支撑臂的个数相同,每个所述支撑臂的顶部连接对应的所述辐射臂的所述水平臂的中间位置,且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多个所述辐射臂相互包围形成环状,且相邻两个所述辐射臂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所述低频振子的所述辐射臂通过压铸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通过冲压电镀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绝缘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多个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还包括多个第二高频振子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和所述第二高频振子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包括低频振子、反射板、第一高频振子和两个耦合馈电片;所述低频振子包括多个辐射臂、多个支撑臂和底座,且每个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所述反射板固定于底座上;第一高频振子嵌套于低频振子所形成的安装腔内,且第一高频振子固定于反射板上;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呈正交状相连,且设置于反射板和底座之间。借此,本实用新型多频超宽带振子通过空间上下分布的耦合馈电,且每个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从而在辐射方向上具有高前后比,高交叉极化比,高隔离度和超宽带的效果,能够满足国内外大多数频段设计要求。更好的是,所述低频振子的辐射臂通过压铸制成,两个耦合馈电片通过冲压电镀制成,可大大降低振子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频超宽带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低频振子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低频振子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频超宽带振子的低频振子安装于第一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频超宽带振子的耦合馈电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天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多频超宽带振子100、低频振子10、辐射臂11、水平臂111、斜臂112、支撑臂12、底座13、弯折部14、反射板20、第一高频振子30、耦合馈电片40、第一固定件50、第二固定件60、绝缘垫70、第一固定板80、第二固定板90、天线200、第二高频振子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本说明书中针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
此外,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以用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系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多频超宽带振子100至少包括有低频振子10、反射板20、第一高频振子30和两个耦合馈电片40,其中:
所述低频振子10,包括多个辐射臂11、多个支撑臂12和底座13,支撑臂12的顶部连接辐射臂11,支撑臂12的底部连接底座13。辐射臂11、支撑臂12和底座13共同形成一个安装腔。并且,每个辐射臂11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14。该弯折部14能够更好的提高该振子的交叉极化比、隔离度和前后比,而且对方向度的波束集合度有非常好的效果。
所述反射板20,固定于底座13上,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优选的是,反射板20通过铝材料制成,能够满足多频超宽带振子100的方向图反射要求,也能够更好的提高低频的前后比和带宽。
所述第一高频振子30,嵌套于低频振子10的安装腔内,且第一高频振子30固定于反射板20上。这样,低频振子10和第一高频振子30形成高低频嵌套方案,第一高频振子30置于低频振子10的安装腔内,并且距离地板有一定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低频环境对高频振子辐射的影响,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外的多频设计要求。
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40,呈正交状相连,且设置于反射板20和底座13之间,图5示出了耦合馈电片40的局部放大图。
为了更好的进行耦合馈电,本实用新型多频超宽带振子通过空间上下分布的耦合馈电,且每个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从而在辐射方向上具有高前后比,高交叉极化比,高隔离度的效果,而且能够更好的提高耦合带宽,使其辐射0.6-1GHz的超宽频带,可满足国内外大多数频段设计要求。并且,低频振子采用耦合馈电,可大幅减少电缆转接成本。
如图2~图4所示,每个辐射臂11优选包括水平臂111,水平臂111的两侧分别设有斜臂112,弯折部14垂直设置于斜臂112的下方。
优选的是,辐射臂11与支撑臂12的个数相同,每个支撑臂12的顶部连接对应的辐射臂11的水平臂111的中间位置,且每个支撑臂12的底部连接底座13。
如图4所示,多个辐射臂11相互包围形成环状,且相邻两个辐射臂1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50连接。第一固定件50优选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两个耦合馈电片40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件60。第二固定件60优选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更好的是,多频超宽带振子100设置于第一固定板80上。
优选的是,低频振子10的辐射臂11通过模具压铸制成,辐射臂11优选采用铝材料。和/或,两个耦合馈电片40通过冲压电镀制成。本实用新型低频振子10通过压铸而成,耦合馈电,省下低频振子主体部分的电镀成本。
如图1所示,底座13的底部优选设有绝缘垫70。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200,包括多个的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100,还包括多个第二高频振子300和第二固定板90;多频超宽带振子100和第二高频振子300依次间隔地设置于第二固定板90上,即每个第二高频振子300设置于多频超宽带振子100中间,进而使得第一高频振子30和第二高频振子300依次间隔地设置在第二固定板90上。本实用新型第一高频振子30和第二高频振子300的高度不同,即高频振子成空间上下分布方式排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高低频之间的互偶影响,可提升高低频的辐射波宽的集合度,以及提升高低频辐射增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包括低频振子、反射板、第一高频振子和两个耦合馈电片;所述低频振子包括多个辐射臂、多个支撑臂和底座,且每个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所述反射板固定于底座上;第一高频振子嵌套于低频振子所形成的安装腔内,且第一高频振子固定于反射板上;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呈正交状相连,且设置于反射板和底座之间。借此,本实用新型多频超宽带振子通过空间上下分布的耦合馈电,且每个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从而在辐射方向上具有高前后比,高交叉极化比,高隔离度和超宽带的效果,能够满足国内外大多数频段设计要求。更好的是,所述低频振子的辐射臂通过压铸制成,两个耦合馈电片通过冲压电镀制成,可大大降低振子的制造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频振子,所述低频振子包括多个辐射臂、多个支撑臂和底座,所述支撑臂的顶部连接所述辐射臂,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辐射臂、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底座共同形成一个安装腔;且每个所述辐射臂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部;
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第一高频振子,所述第一高频振子嵌套于所述低频振子的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高频振子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
两个耦合馈电片,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呈正交状相连,且设置于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底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辐射臂包括水平臂,所述水平臂的两侧分别设有斜臂,所述弯折部垂直设置于所述斜臂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臂与所述支撑臂的个数相同,每个所述支撑臂的顶部连接对应的所述辐射臂的所述水平臂的中间位置,且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辐射臂相互包围形成环状,且相邻两个所述辐射臂之间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振子的所述辐射臂通过压铸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耦合馈电片通过冲压电镀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绝缘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上。
10.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频超宽带振子,还包括多个第二高频振子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多频超宽带振子和所述第二高频振子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CN202020363119.6U 2020-03-20 2020-03-20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Active CN211743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3119.6U CN211743368U (zh) 2020-03-20 2020-03-20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3119.6U CN211743368U (zh) 2020-03-20 2020-03-20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3368U true CN211743368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3119.6U Active CN211743368U (zh) 2020-03-20 2020-03-20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33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967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967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0987B (zh) 一种宽频辐射单元及天线阵列
CN110247172A (zh) 天线振子以及阵列天线
CN107946736A (zh) 多频基站天线及其低频辐射单元
CN111342199A (zh)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CN211743368U (zh) 多频超宽带振子及天线
CN114566786A (zh) 一种辐射单元及通信基站
CN111193099A (zh) 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209860138U (zh) Mimo天线
CN111541010A (zh) 一种5g低剖面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11129767B (zh) 双频天线结构
CN207559037U (zh) 多频基站天线及其低频辐射单元
CN101783439B (zh) 多频天线
US7659852B2 (en) Multi-band antenna with low-profile
CN215342987U (zh) 一种超宽频带的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116417786A (zh) 一种移动宽频段室内分布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
CN210926309U (zh) 低频辐射单元和mimo天线
CN215342979U (zh) 双极化多频段的壁挂天线
CN214254715U (zh) 辐射单元、天线子阵及天线阵列
CN213184541U (zh) 贴片天线及天线阵列
CN216872248U (zh) 小型化宽频振子
CN215816381U (zh) 多频段的定向双极化壁挂天线
JP3162786U (ja) 平板逆f式アンテナ
CN210926287U (zh) 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天线
CN216015693U (zh) 一种应用于5g微基站的一体化集成天线装置
CN216389712U (zh) 一种双极化的双宽面低交叉极化滤波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