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8886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8886U
CN211738886U CN202020547072.9U CN202020547072U CN211738886U CN 211738886 U CN211738886 U CN 211738886U CN 202020547072 U CN202020547072 U CN 202020547072U CN 211738886 U CN211738886 U CN 211738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ight source
lighting device
lamp body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70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昭
徐鹤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70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8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8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8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灯体、设置在第一灯体上的供电部和与供电部连接的第一光源,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第二灯体;第二光源;第一电路板,第二光源和第一电路板均设置在第二灯体内并分别与供电部连接;通讯模块,位于第二灯体内,通讯模块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其中,通讯模块能够与安装在智能设备上的控制系统连接以启闭第一光源或第二光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照明设备不能通过智能控制的方式打开或者关闭的问题。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照明设备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中便携式的灯具产品被多数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例如台灯、小夜灯或情景灯。但是这类照明设备一般只能通过手动控制的方式打开或者关闭,而不能通过智能控制的方式打开或者关闭,当需要照明时,如果该照明设备不在身边,这样就需要在黑暗中寻找到该照明设备后才能使用该照明设备,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如被绊倒之类的危险。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能够通过智能控制的方式打开或者关闭光源的照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通过智能控制的方式打开或者关闭光源,从而进行照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灯体、设置在第一灯体上的供电部和与供电部连接的第一光源,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第二灯体;第二光源;第一电路板,第二光源和第一电路板均设置在第二灯体内并分别与供电部连接;通讯模块,位于第二灯体内,通讯模块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其中,通讯模块能够与安装在智能设备上的控制系统连接以启闭第一光源或第二光源。
进一步地,第二发光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二灯体内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供电部连接,第二光源和第一电路板设置在第二电路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二发光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二光源外侧的透光罩,其中,第二光源位于透光罩和第二电路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卡接连接或电连接。
进一步地,当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卡接连接时,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与第一凸起对应的安装孔,通讯模块形成第一凸起并与安装孔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发光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二灯体内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用于对第二光源和第一电路板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为设在第二光源和第一电路板的外周的散热罩,散热罩由铜材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二发光组件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通孔,底座与第二灯体连接,以将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二光源封装在第二灯体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底座的远离第二灯体的一侧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垫片,当垫片为多个时,多个垫片沿底座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灯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一端与第二灯体连接,第一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活动连接,以使第二本体可开合地设置,第一光源设置在第二本体的朝向第一本体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照明装置还包括换向连接部,换向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本体枢转连接,换向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连接,第二本体能够相对于换向连接部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本体的远离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的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扣手槽。
进一步地,供电部包括充电控制板和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的储电部,充电控制板和储电部均设置在第一本体内。
进一步地,第一发光组件还包括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设置在第二本体的外壁面上;或者,充电接口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连接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照明装置还包括充电基座,充电基座上设有输电部,第二灯体的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设有充电部,充电部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充电部与输电部配合以对储电部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本体的具有第一开口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安装凹槽,第二灯体的靠近第一本体的一端设有凸柱,凸柱的外周面设有与安装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凸柱具有与第二灯体的内部连通的第二开口,凸柱的外周面设有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接触片,第一本体的具有第一开口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与供电部电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二接触片具有与第一接触片电连接的第一位置以及与第一接触片错开设置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发光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一光源的启闭,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磁簧开关和与磁簧开关配合的感应磁铁,磁簧开关设置在第一本体的内部,感应磁铁设置在第二本体的内部,当第二本体处于打开位置时,感应磁铁远离磁簧开关的感应件,以控制第一光源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二本体处于靠近第一本体的闭合位置时,感应磁铁靠近磁簧开关的感应件,以控制第一光源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与第二光源电连接以控制第二光源的启闭。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电路板上设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控制系统连接,使用户能够通过通讯模块与安装在智能设备上的控制系统进行交互,从而启闭第一光源或者第二光源,进而实现对上述照明装置的智能控制;另一方面,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均具有照明功能,使照明装置具备两种照明方式;供电部为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一电路板供电,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能发光、用于照明,并使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的通讯模块通电,使通讯模块与控制系统能够连接,从而实现对上述照明装置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照明装置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第二本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照明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照明装置的第二发光组件与充电基座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第二本体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照明装置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第二本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发光组件;11、第一灯体;12、第一光源;13、第一本体;131、第一开口;132、第二接触片;133、断裂曲面;134、功能区域;14、第二本体;141、扣手槽;15、换向连接部;16、充电接口;17、充电线;18、枢转轴;19、平面;20、第二发光组件;21、第二灯体;211、充电部;212、凸柱;213、第一接触片;22、第二光源;23、第一电路板;231、第三凸起;24、通讯模块;25、第二电路板;251、安装孔;26、透光罩;27、散热结构;271、散热结构端部;28、底座;281、通孔;282、垫片;30、充电基座;31、输电部;32、充电板;40、第二控制开关;50、智能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照明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第一灯体11、设置在第一灯体11上的供电部和与供电部连接的第一光源12,第二发光组件20包括第二灯体21、第二光源22、第一电路板23和通讯模块24,第二光源22和第一电路板23均设置在第二灯体21内并分别与供电部连接;通讯模块24位于第二灯体21内,通讯模块24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3上,其中通讯模块24能够与安装在智能设备50上的控制系统连接以启闭第一光源12或第二光源22。
上述设置中,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均具有照明功能,使照明装置具备两种照明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供电部为第一光源12、第二光源22和第一电路板23供电,使第一光源12和第二光源22均能发光、用于照明,并使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3上的通讯模块24通电;通讯模块24与控制系统连接,使用户能够通过通讯模块24与安装在智能设备50上的控制系统进行交互,从而启闭第一光源12或者第二光源22,进而实现对上述照明装置的智能控制。
优选地,通讯模块24为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上述控制系统连接,从而实现对上述照明装置的无线智能控制。上述连接方式便捷、易操作。
优选地,上述无线通讯方式可以为wifi或者zigbee(紫蜂)或者蓝牙等。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位于第二灯体21内的第二电路板25,第二电路板25与供电部连接,第二光源22和第一电路板23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5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上述设置中,供电部为第二电路板25供电,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依次设置在第二灯体21内,整个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光源22与第二电路板25电连接,第二光源22通过第二电路板25与供电部电连接,供电部为第二电路板25供电,从而为第二光源22供电,进而使第二光源22能够发光、用于照明;第二光源22和第一电路板23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5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上,使第二光源22和第二电路板25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结构简单,同时,能够避免第二光源22和第一电路板23之间相互干扰,使第一电路板23不会影响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的传播,也简化了第一电路板23与供电部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位于第二光源22外侧的透光罩26,其中,第二光源22位于透光罩26和第二电路板25之间。
上述设置中,利用透光罩26能够让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透出去,并且透光罩26对第二光源22具有保护作用;透光罩26、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依次设置在第二灯体21内,上述各部件安装位置合理,能够简化部件间连接关系,整个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同时能够保证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透过透光罩26向外传播,从而使第二发光组件20具备照明功能。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电路板25包括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周向侧壁,周向侧壁沿底壁的边缘设置,底壁和周向侧壁连接形成槽状结构,第二光源22设置在底壁上并位于槽状结构的凹槽内,透光罩26与周向侧壁卡接连接,从而使透光罩26与第二电路板25连接,并且使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透过透光罩26向外传播;上述连接方式简便、易操作。
优选地,第二光源22可以为LED灯。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卡接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简便,易于安装和拆卸,通过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的卡接连接,使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助于提高第二发光组件20内部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3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电路板25上设有与第一凸起对应的安装孔251,第一凸起与安装孔251插接配合。上述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通过第一凸起和安装孔251的插接配合,能够将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的卡接连接。
优选地,如图3所示,通讯模块24构成上述第一凸起。通讯模块24可以作为第一凸起与安装孔251插接配合,实现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的卡接连接,上述设置能够节省空间,简化生产步骤、节约成本。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通讯模块24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3的其它位置,并额外设置与第一电路板23连接的第一凸起,通过第一凸起与安装孔251的卡接配合,实现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的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电连接。当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电连接时,第二电路板25一方面可以直接与供电部电连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电路板23与供电部电连接,第二电路板25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实现与供电部的电连接,提高了第二电路板25的供电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电路板23上设有电插件,第二电路板25上设有与电插件对应的电接口,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通过插接方式实现电连接。上述设置连接方式简便、易操作;电插件和电接口配合能够实现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的电连接。
当然,在本申请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这样设置: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仅卡接连接;或者,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仅电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位于第二灯体21内的散热结构27,散热结构27用于对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进行散热。
上述设置中,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在电路导通的工作状态下,温度会逐渐升高,散热结构27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散热,降低上述结构的温度,防止上述结构因温度过高造成损坏,能够保证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的使用性能和提高其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7为设在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的外周的散热罩,散热罩由铜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设置,使散热结构27能够快速地对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进行散热降温;铜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实现快速散热。
可选地,散热罩还可以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实现快速散热。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这样设置:当用底座28将透光罩26、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第一电路板23以及散热结构27封装在第二灯体21内后,向散热结构27的腔体内填充液态有机材料(如硅胶),通过填充的液态有机材料将第二灯体21内各部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至散热结构27,并通过第二灯体21并向外界扩散,从而实现散热。
优选地,散热罩可以贴设在第二灯体21的内壁面上;可选地,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将散热罩贴设在第二灯体21的内壁面上。
当然,散热罩也可以通过支架与第二灯体21连接,其中,支架的一端与散热罩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灯体21的内壁面连接,从而使散热罩与第二灯体21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底座28,底座28上设有通孔281,底座28与第二灯体21连接,以将第一电路板23、第二电路板25和第二光源22封装在第二灯体21的腔体内。
上述设置中,沿底座28向第二灯体21的方向,透光罩26、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依次设置在第二灯体21内,底座28与第二灯体21连接,将透光罩26、第二光源22、第二电路板25和第一电路板23封装在了第二灯体21的腔体内,上述设置中各部件安装位置合理,有助于简化各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底座28与第二灯体21安装完成后,通孔281与透光罩26对应,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透过透光罩26穿过通孔281向外传播,实现第二发光组件20的照明功能。
优选地,底座28与第二灯体21卡接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28的远离第二灯体21的一侧设有三个垫片282,三个垫片282沿底座28的周向间隔设置。
上述设置中,垫片282用于防滑。
优选地,三个垫片282沿底座28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当然,在本申请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这样设置:底座28的远离第二灯体21的一侧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以上垫片282,当垫片282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上时,两个或者三个以上垫片282沿底座28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两个或者三个以上垫片282沿底座28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可选地,当垫片282为一个时,该垫片282可以为垫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灯体11包括第一本体13和第二本体14,第一本体13的一端与第二灯体21连接,第一本体13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14活动连接,以使第二本体14可开合地设置,第一光源12设置在第二本体14的朝向第一本体13的侧面上。
上述设置中,第一本体13的一端与第二灯体21连接,使第一灯体11与第二灯体2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的连接;第一光源12设置在第二本体14上并朝向第一本体13设置,第二本体14能够相对第一本体13打开或者闭合,当第二本体14处于打开状态时,供电部为第一光源12供电,使第一光源12发光,从而使第一发光组件10具备照明功能,并使第一发光组件10可以作为台灯使用。
具体地,第一发光组件10还包括枢转轴18,枢转轴18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枢转轴18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14(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连接,第二本体14通过枢转轴18与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本体14具有收回至第一本体13的关闭状态和相对于第一本体13打开一定角度以实现照明的打开状态。
具体地,第一本体13的与枢转轴18连接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凸耳,两个凸耳之间设有连接轴,枢转轴18套设在连接轴的外周且相对于连接轴上下可转动地设置。这样,就使枢转轴18与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第二本体14随枢转轴18一起就可以与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从而使第二本体14能够在收回至第一本体13的关闭状态和相对于第一本体13打开一定角度以实现照明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4的远离第二本体14与第一本体13的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扣手槽141。
上述设置中,扣手槽141方便用户打开第二本体14。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供电部包括充电控制板和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的储电部,充电控制板和储电部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3内。
上述设置中,充电控制板和储电部均设置在第一本体13内,能够简化充电控制板和储电部之间的线路关系,使得结构紧凑;同时,有助于提高第一本体13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当照明装置用作台灯使用时,第一本体13作为台灯的支撑结构,能够使照明装置更加稳定。
优选地,第一光源12、第二光源22、第一电路板23和第二电路板25均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从而与储电部电连接。
优选地,储电部可以为锂电池。
当然,在本申请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充电控制板设置在第二本体14内,将储电部设置在第一本体13内;或者,将充电控制板设置在在第一本体13内,将储电部设置第二本体14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10还包括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6,充电接口16设置在第二本体14的外壁面上。
上述设置中,充电接口16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充电接口16的另一端通过充电控制板实现与储电部的电连接,从而为储电部充电;充电接口16设置在第二本体14的外壁面上,方便充电接口16与外部电源的连接。
优选地,照明装置还包括充电线17,充电线17的两端均具有通用串行接口,充电线17的一端与充电接口16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储电部充电。
优选地,充电接口16可以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第二本体14具有第二内腔,该导线的一端穿过该第二内腔与充电接口16电连接;该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枢转轴18之后进入第一本体13的容纳腔内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从而实现充电接口16与充电控制板的电连接。
当然,在本申请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充电接口16设置在第一本体13的外壁面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充电基座30,充电基座30上设有输电部31,第二灯体21的远离第一本体13的一端设有充电部211,充电部211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充电部211与输电部31配合以对储电部进行充电操作。
上述设置中,充电部211通过充电控制板与储电部电连接,输电部31与外部电源连接,充电部211与输电部31配合,从而利用外部电源为储电部充电;通过上述设置,使照明装置具备两种充电模式,能够提高照明装置的使用性能,保证照明装置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如图3所示,充电部211为设置在第二灯体21的远离第一本体13的端面上的第四凸起,相应地,底座28的朝向第二灯体21的一侧上设有与第四凸起相对应的连接凹槽,第四凸起与连接凹槽卡接配合,从而实现底座28与第二灯体21的卡接连接;这样,一方面充电部211能够与输电部31电磁耦合连接,实现充电部211与输电部31的电连接,从而利用外部电源为储电部充电,另一方面,充电部211形成的第四凸起与与连接凹槽配合,能够实现底座28与第二灯体21的卡接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3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131,第一本体13的具有第一开口131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安装凹槽,第二灯体21的靠近第一本体13的一端设有凸柱212,凸柱212的外周面设有与安装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
上述设置中,充电控制板和储电部均设置在上述容纳腔内;安装凹槽与第二凸起配合,使第一开口131与凸柱212卡接连接,从而使第一本体13与第二灯体21卡接连接在一起,上述设置结构简单,连接方式简便,便于第一本体13和第二灯体21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凸柱212具有与第二灯体21的内部连通的第二开口,凸柱212的外周面设有与第一电路板23电连接的第一接触片213,第一本体13的具有第一开口131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接触片132,第二接触片132与供电部电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二接触片132具有与第一接触片213电连接的第一位置以及与第一接触片213错开设置的第二位置。
上述设置中,当第一接触片213与第二接触片132电连接时(即第二接触片13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路板23与供电部电连接,供电部为第一电路板23供电;当第一接触片213与第二接触片132错开时(即第二接触片132不与第一接触片213电连接,第二接触片13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电路板23与供电部不连通,第一电路板23与供电部之间不能形成电路通路,这样,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3上的通讯模块24不工作,用户不能实现对照明装置的智能控制,同样地,当第二电路板25与第一电路板23电连接时,此时,第二电路板25无法通过第一电路板23与供电部电连接,第二电路板25及第二光源22也就无法通过第一电路板23从供电部获得电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开口131与凸柱212卡接连接,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本体13和/或第二灯体21的方式,切换第二接触片132相对于第一接触片213的位置,也就是说,通过转动的方式使第二接触片132相对于第一接触片2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对第一电路板23和供电部之间电连接的通断控制。
优选地,第一电路板23上设有与凸柱212的第二开口对应的第三凸起231,第三凸起231与第二开口卡接配合使第一电路板23与第二灯体21的相对位置固定。可选地,第三凸起231上设有与第一电路板23电连接的导电件,第三凸起231与第二开口卡接后,该导电件与第一接触片213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电路板23与第一接触片213电连接。
优选地,第二接触片132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从而与储电部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错开设置是指第一接触片213与第二接触片132完全无接触的状态,此时,第一电路板23与供电部之间电连接关系断开、电路不导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10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一光源12的启闭,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磁簧开关和与磁簧开关配合的感应磁铁,磁簧开关设置在第一本体13的内部,感应磁铁设置在第二本体14的内部,当第二本体14处于打开位置时,感应磁铁远离磁环开关的感应件,以控制第一光源12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二本体14处于靠近第一本体13的闭合位置时,感应磁铁靠近磁簧开关的感应件,以控制第一光源12处于关闭状态。
上述设置中,磁簧开关为常闭型磁簧开关,即,当磁簧开关能够感应到感应磁铁(也就是,当第二本体14处于靠近第一本体13的闭合位置)时,磁簧开关断开,第一光源12与充电控制板之间的电路断开,第一光源12关闭,照明装置不能用作台灯使用;当磁簧开关不能够感应到感应磁铁(也就是,当第二本体14处于打开位置)时,磁簧开关导通,第一光源12与充电控制板之间的电路导通,第一光源12打开,能够实现照明功能,照明装置能够用作台灯使用。
当然,在本申请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磁簧开关设置在第二本体14的内部,感应磁铁设置在第一本体13的内部,也能实现第一控制开关对第一光源12的启闭的控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关于一种照明设备,更确切来说是一种分体式的照明装置。
家用照明设备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中便携式的灯具产品被多数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例如台灯、小夜灯或情景灯。但是随着灯具种类的不断增加和取电方面带来的不便,期望于提供照明性能稳定且功能集中化的照明产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照明装置能够从功能和构造上替代原有的灯具产品并提供更多的使用功能,而整体外形又得到极大程度的简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细节特征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照明装置具有灯体(即第一发光组件10)和与灯体拼接的灯座(即第二发光组件20),在一般状态下,灯座具有用于支承灯体的形状以及合适的重量,以让灯体能够直立放置。比如,灯座可具有用于放置在桌面上的圆台形或类似形状。优选地,灯体成平滑柱状,且灯体的一端向灯座的表面平滑延伸以呈现整体构型,灯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平面19,该平面19上可设置充电接口16,充电接口16可以为充电或数据传输用的电接口。
灯体具有第一本体13和与第一本体13活动连接的第二本体14,第二本体14可从第一本体13上形成断裂曲面133而活动(例如通过枢转轴18向外旋转)分离出第一本体13,且该第二本体14内设置有腔体用于装设第一光源12。优选地,第二本体14内还开设有用于手动打开该第二本体14的槽口(即扣手槽141),该槽口的形状可适合于该柱体的曲面。
充电接口16相对第二本体14的外部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引线(即充电线17),并可通过如通用串行接口(USB)连接外部电源;相对应地,在第一本体13内设有充电控制板和储电部;储电部与充电控制板通过电线连接。储电部可以为锂电池。
灯座可具有圆台状(或类似构型)的外壳(即第二灯体21),该外壳开设有内凹腔体,在该内凹腔体内装设灯体,该灯体主要包含灯板(即第二电路板25),该灯板装设在该内凹腔体内并位于该外壳的唇缘位置处,优选地,可通过螺钉或卡扣的方式将灯板扣合在该外壳的外唇缘位置处,从而使灯板和内凹腔体扣合形成一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装设第一电路板23,该第一电路板23具有适合于该内凹腔体的内部轮廓的形状,优选地,该第一电路板23可以是在垂直灯板(即第二电路板25)的表面的方向上装设的。
优选地,第一电路板23的一侧还耦接有无线通讯模块24,无线通讯模块24可采用wifi、zigbee、蓝牙等无线通讯模式对外通讯;即通过该无线通讯模块24可实现照明装置与其他设备的智能互联。
灯体还包括设于内凹腔体内的散热体(即散热结构27),散热体可贴设在外壳的内壁上(如,通过胶粘的方式),或者,散热体和该外壳的内壁保持一定间距以提供较好的散热(如,通过在散热体和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支架的方式,来使散热体和外壳的内壁保持一定间距,其中上述支架的一端与散热体连接,上述支架的另一端与该外壳的内壁连接)。可选地,散热体也可包括液态部分,例如可在第一电路板23装入灯座的外壳内之后,填充液态有机材料(诸如硅胶)。当然,可选地,散热体还可包括固态的附件部分,例如金属片,可选地,金属片可以为镂空的金属片;可选地,金属片可以为铜片。在这种设置中,第一电路板23设有电接口(即第三凸起231),电接口穿过散热体端部(即散热结构端部271,散热结构端部271的形状适应于凸柱212上的第二开口的形状)来耦接外壳的接口(即凸柱212),以此来和灯体的内部电路构成电力通路。
灯座外壳的外缘还设有套架(即底座28),该套架用于将灯罩(即透光罩26)封装在灯座外壳上以此来提供良好的照明光线。
可选地,灯罩包括透镜,在使用灯座作为照明装置时,可通过透镜透过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
可选地,透光罩26可以由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或者,可以在透光罩26的内壁面设有扩散涂覆层,该扩散涂覆层由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灯座与灯体的端部可活动地连接。上述的可活动地连接可以是旋转连接(即卡接连接,当为卡接连接时,灯座与灯体同时可发现相对转动)或插拔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等。当使用旋转连接方式时,可通过触点开关来切换对灯体和灯座之间的电子功能的切换。例如,当将该照明装置作为移动便携照明器具来使用时,相对灯体转动灯座以将对灯座内的第一电路板23的供电通路导通。或者,当将该照明装置作为台灯.来使用时,将灯座设置为具有其它功能,例如灯座可以作为一些类型传感器(诸如重力感应陀螺仪、压敏传感器)部件来使用。
可选地,灯座的外壳的外缘还设置有充电组件(即充电部211),用于在将灯座放置在充电基座30的输电部31上时,充电组件与输电部31能够实现电磁耦合,以获取电源并且向灯体内的电源电路(即供电部)输电。可选地,充电组件与第一本体13内部的充电控制板耦接,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控制板输送至储电部。
优选地,充电基座30也可作为灯座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使用,以使灯座相对于充电基座30固定,并且让灯体能够和灯座发生相对转动来实现开关/电子功能的切换。
另外,充电基座30具有充电板32(充电板32为设置在充电基座30上的一个平整表面),充电板32用于在给灯体持续供电的同时以无线充电的方式向智能设备50提供电力。上述设置中,可通过对两部分充电组件的电平来确定是否充电完成或是否对智能设备50执行了充电匹配验证,可选地,可通过对第一光源12的调节来发出信息提示以确定充电动作。
优选地,智能设备50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或者其他能够对上述照明装置实现智能控制的设备。
优选地,灯体的断裂曲面133上还可设置功能区域134,用于提供例如传感器、电容调节和/或按键功能。此外,也可单独地设置按键开关(即第二控制开关40)来开启或关闭灯座的照明功能。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40,第二控制开关40与第二光源22电连接以控制第二光源22的启闭。
上述设置中,第二控制开关40的一端与储电部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40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25连接,从而使第二控制开关40与第二光源22电连接;当第二控制开关40断开时,第二电路板25与储电部之间的电路断开,此时,第二电路板25和第二光源22无法直接与供电部电连接并从供电部获得电能;当第二控制开关40连通,第二电路板25与储电部之间的电路导通,这样,第二电路板25和第二光源22直接与供电部电连接,从而直接从供电部获得电能。
当然,附图1至4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包括用于控制第二光源22的启闭的第二控制开关,只是附图未示出,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与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换向连接部15,换向连接部15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换向连接部15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14连接,第二本体14能够相对换向连接部15转动。
上述设置中,第二本体14能够随换向连接部15一起相对第一本体13发生枢转运动,使第二本体14相对第一本体13可开合地设置;同时,第二本体14能够相对换向连接部15绕第二本体1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做360°的旋转运动,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二本体14中的第一光源12的照明方向,提高了照明装置的适应性。
优选地,换向连接部15可以为万向节。
具体地,第一发光组件10还包括枢转轴18,枢转轴18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枢转轴18与第一本体13的具体连接方式同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轴18与第一本体13的具体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枢转轴18的另一端与换向连接部15(如图6所示)固定连接,第二本体14随换向连接部15一起通过枢转轴18与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从而能够使第二本体14具有收回至第一本体13的关闭状态和相对于第一本体13打开一定角度以实现照明的第二状态。
与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另一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充电接口16设置在换向连接部15的外壁面上。
优选地,充电接口16可以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换向连接部15具有第二内腔,该导线的一端穿过该第二内腔与充电接口16电连接;该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枢转轴18之后进入第一本体13的容纳腔内与充电控制板电连接,从而实现充电接口16与充电控制板的电连接。
由上述内容可知,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4还具有子部件(即换向连接部15,其中,第二本体14与换向连接部15连接且能够相对换向连接部15转动;枢转轴18与换向连接部15固定连接;充电接口16设置在换向连接部15的外壁面上),该子部件构成了灯体的一端部并且该子部件和第二本体14活动连接,使第二本体14在翻转出第一本体13后能够在轴向上活动调节(即绕第二本体1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使用户可以自由调节第一光源12的照射角度。
除上述换向连接部15以及由换向连接部15带来的连接关系上的变化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的其余部件、结构及连接关系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均具有照明功能,使照明装置具备两种照明方式;供电部为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一电路板供电,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能发光、用于照明,并使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的通讯模块通电;通讯模块与控制系统连接,使用户能够通过通讯模块与安装在智能设备上的控制系统进行交互,从而启闭第一光源或者第二光源,进而实现对上述照明装置的智能控制。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第一灯体(11)、设置在所述第一灯体(11)上的供电部和与所述供电部连接的第一光源(12),所述第二发光组件(20)包括:
第二灯体(21);
第二光源(22);
第一电路板(23),所述第二光源(22)和所述第一电路板(23)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灯体(21)内并分别与所述供电部连接;
通讯模块(24),位于所述第二灯体(21)内,所述通讯模块(2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3)上,其中,所述通讯模块(24)能够与安装在智能设备(50)上的控制系统连接以启闭所述第一光源(12)或所述第二光源(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灯体(21)内的第二电路板(25),所述第二电路板(25)与所述供电部连接,所述第二光源(22)和所述第一电路板(23)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5)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光源(22)外侧的透光罩(26),其中,所述第二光源(22)位于所述透光罩(26)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3)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5)卡接连接或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路板(23)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5)卡接连接时,所述第一电路板(23)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电路板(2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安装孔(251),所述通讯模块(24)形成所述第一凸起并与所述安装孔(251)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灯体(21)内的散热结构(27),所述散热结构(27)用于对所述第二光源(22)和所述第一电路板(23)进行散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27)为设在所述第二光源(22)和所述第一电路板(23)的外周的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由铜材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20)还包括底座(28),所述底座(28)上设有通孔(281),所述底座(28)与所述第二灯体(21)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电路板(23)、所述第二电路板(25)和所述第二光源(22)封装在所述第二灯体(21)的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8)的远离所述第二灯体(21)的一侧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垫片(282),当所述垫片(282)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垫片(282)沿所述底座(28)的周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体(11)包括:
第一本体(13);
第二本体(14),所述第一本体(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灯体(21)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14)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本体(14)可开合地设置,所述第一光源(12)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14)的朝向所述第一本体(13)的侧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换向连接部(15),所述换向连接部(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3)枢转连接,所述换向连接部(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14)连接,所述第二本体(14)能够相对于所述换向连接部(15)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14)的远离所述第二本体(14)与所述第一本体(13)的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扣手槽(141)。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包括充电控制板和与所述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的储电部,所述充电控制板和所述储电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3)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10)还包括与所述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6),所述充电接口(16)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14)的外壁面上;或者,所述充电接口(16)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3)和所述第二本体(14)相连接的位置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充电基座(30),所述充电基座(30)上设有输电部(31),所述第二灯体(21)的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3)的一端设有充电部(211),所述充电部(211)与所述充电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充电部(211)与所述输电部(31)配合以对所述储电部进行充电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3)具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131),所述第一本体(13)的具有所述第一开口(131)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第二灯体(21)的靠近所述第一本体(13)的一端设有凸柱(212),所述凸柱(212)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212)具有与所述第二灯体(21)的内部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凸柱(212)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3)电连接的第一接触片(213),所述第一本体(13)的具有所述第一开口(131)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接触片(132),所述第二接触片(132)与所述供电部电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接触片(132)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片(213)电连接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接触片(213)错开设置的第二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10)还包括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源(12)的启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磁簧开关和与所述磁簧开关配合的感应磁铁,所述磁簧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3)的内部,所述感应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14)的内部,当所述第二本体(14)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感应磁铁远离所述磁簧开关的感应件,以控制所述第一光源(12)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第二本体(14)处于靠近所述第一本体(13)的闭合位置时,所述感应磁铁靠近所述磁簧开关的感应件,以控制所述第一光源(12)处于关闭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40),所述第二控制开关(40)与所述第二光源(22)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光源(22)的启闭。
CN202020547072.9U 2020-04-14 2020-04-14 照明装置 Active CN211738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072.9U CN211738886U (zh) 2020-04-14 2020-04-14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072.9U CN211738886U (zh) 2020-04-14 2020-04-14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8886U true CN211738886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7072.9U Active CN211738886U (zh) 2020-04-14 2020-04-14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88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108A (zh) * 2019-12-30 2021-07-02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灯头灯具
CN113883461A (zh) * 2021-09-30 2022-01-04 深圳市升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光源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108A (zh) * 2019-12-30 2021-07-02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灯头灯具
CN113883461A (zh) * 2021-09-30 2022-01-04 深圳市升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光源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41675U (zh) 手电筒和通信设备
CN211738886U (zh) 照明装置
TW201345084A (zh) 充電裝置
CN101373041A (zh) 低耗能充电照明灯具
CN211405550U (zh) 一种带照明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12408328U (zh) 灯具及灯具组合
CN210979765U (zh) 一种新型触控水晶灯
CN213279279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9229564U (zh) 无线充电led直板灯
CN207438187U (zh) 一种led灯
CN217519697U (zh) 多功能便携灯具
JP2013048016A (ja) 可搬型照明具
CN110707829A (zh) 无线充便捷灯具
CN213299711U (zh) 一种基于poe供电系统的多功能新型结构led护眼台灯
CN220524051U (zh) 一种野营灯开关装置以及野营灯
CN218820196U (zh) 一种环照灯
CN218845799U (zh) 多功能野外应急手提灯
CN204611384U (zh) 移动照明灯
CN220471406U (zh) 一种可充电的帽夹灯
CN213244075U (zh) 一种具有无线反向充电补光功能的手机壳
CN220155398U (zh) 一种灯光控制的电器开关
CN219841433U (zh) 露营灯
CN212480881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16591430U (zh) 一种折叠式可调光应急灯
CN217767154U (zh) 一种智能影视灯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