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5456U -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5456U
CN211735456U CN201922350198.7U CN201922350198U CN211735456U CN 211735456 U CN211735456 U CN 211735456U CN 201922350198 U CN201922350198 U CN 201922350198U CN 211735456 U CN211735456 U CN 211735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steel
steel sheet
supporting system
anch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01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倩
程旻
蒋成良
吴可训
丁文凯
盛永锡
葛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ohua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ohua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ohua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01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5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5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5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具体涉及钢板支护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钢板(1),所述第一钢板(1)呈直线排列,所述钢板支护体系还包括第二钢板组,所述第二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首尾锚固连接组成,所述第二钢板组通过节点(2)与所述第一钢板(1)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构型组合多样、适应性强、体系抗侧移刚度大、结构稳定、稳定性好不易挠曲变形、完全装配化、可重复多次使用、操作简单、性价比优越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钢板支护是带有锁扣的一种型钢,其截面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等,有各种大小尺寸及联锁形式。常见的有拉尔森式,拉克万纳式等。其优点为:强度高,容易打入坚硬土层;可在深水中施工,必要时加斜支撑成为一个围笼。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组成各种外形的围堰,并可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它的用途广泛。
而现有的钢板支护结构较为单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传统的构型逐渐不符合目前的建造需要,且传统的钢板支护稳定性也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具有构型组合多样、适应性强、体系抗侧移刚度大、结构稳定、稳定性好不易挠曲变形、完全装配化、可重复多次使用、操作简单、性价比优越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呈直线排列,所述钢板支护体系还包括第二钢板组,所述第二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首尾锚固连接组成,所述第二钢板组通过节点与所述第一钢板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节点为钢板构件之间的锚固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按一定空间排列顺序构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钢板组由一对侧边第二钢板套和一个上端第二钢板套连接构成,所述侧边第二钢板套由所述两个第二钢板开口方向向里竖直锚固连接,所述上端第二钢板套由两个所述第二钢板开口方向向上水平锚固连接,所述第二钢板组的两端各锚固连接有一个第一钢板,构成门洞式钢板支护单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钢板的两端均锚固连接有第二钢板组,构成连续型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钢板组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钢板,构成间隔型折板式钢板支护体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护体系可任意两两组合或任意多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三种支护体系本身具有连续式和间隔式,而且同种构型和不同构型可随意组合,对于具体施工场景和地形地貌的适应性更强;
2.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的连接构型较之传统的钢板支护体系在承重性和稳定性上更为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洞式钢板支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型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间隔型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钢板、2节点、3第二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钢板1,第一钢板1呈直线排列,钢板支护体系还包括第二钢板组,第二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首尾锚固连接组成,第二钢板组通过节点2与第一钢板1连接,节点2为钢板构件之间的锚固件,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按一定空间排列顺序构成,所述第二钢板组由一对侧边第二钢板套和一个上端第二钢板套连接构成,所述侧边第二钢板套由所述两个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里竖直锚固连接,所述上端第二钢板套由两个所述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上水平锚固连接,所述第二钢板组的两端各锚固连接有一个第一钢板(1),构成门洞式钢板支护单元,其中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3可优选为SP-Ⅲ型号的拉森钢板,即宽度为400mm,高度为125mm,厚度为13mm。
实施例2: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钢板1,第一钢板1呈直线排列,钢板支护体系还包括第二钢板组,第二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首尾锚固连接组成,第二钢板组通过节点2与第一钢板1连接,节点2为钢板构件之间的锚固件,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按一定空间排列顺序构成,所述第二钢板组由一对侧边第二钢板套和一个上端第二钢板套连接构成,所述侧边第二钢板套由所述两个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里竖直锚固连接,所述上端第二钢板套由两个所述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上水平锚固连接,所述第二钢板组的两端各锚固连接有一个第一钢板(1),构成门洞式钢板支护单元,每个所述第一钢板(1)的两端均锚固连接有第二钢板组,构成连续型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其中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3可优选为SP-Ⅲ型号的拉森钢板,即宽度为400mm,高度为125mm,厚度为13mm。
实施例3: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钢板1,第一钢板1呈直线排列,钢板支护体系还包括第二钢板组,第二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首尾锚固连接组成,第二钢板组通过节点2与第一钢板1连接,节点2为钢板构件之间的锚固件,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按一定空间排列顺序构成,所述第二钢板组由一对侧边第二钢板套和一个上端第二钢板套连接构成,所述侧边第二钢板套由所述两个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里竖直锚固连接,所述上端第二钢板套由两个所述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上水平锚固连接,所述第二钢板组的两端各锚固连接有一个第一钢板(1),构成门洞式钢板支护单元,两个所述第二钢板组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钢板(1),构成间隔型折板式钢板支护体系,其中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3可优选为SP-Ⅲ型号的拉森钢板,即宽度为400mm,高度为125mm,厚度为13mm。
实施例4:
实施例1、2、3中的支护体系之间可任意两两组合或任意多组组合构成行的混合式支护体系。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构造的间隔式并不是只间隔一个或或两个第一钢板1,也可以间隔多个第一钢板1,都是涵盖在间隔式的范围内的;
再之,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包括第一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1)呈直线排列,所述钢板支护体系还包括第二钢板组,所述第二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首尾锚固连接组成,所述第二钢板组通过节点(2)与所述第一钢板(1)连接,所述节点(2)为钢板构件之间的锚固件,所述钢板组由若干个第二钢板(3)按一定空间排列顺序构成,所述第二钢板组由一对侧边第二钢板套和一个上端第二钢板套连接构成,所述侧边第二钢板套由所述两个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里竖直锚固连接,所述上端第二钢板套由两个所述第二钢板(3)开口方向向上水平锚固连接,所述第二钢板组的两端各锚固连接有一个第一钢板(1),构成门洞式钢板支护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钢板(1)的两端均锚固连接有第二钢板组,构成连续型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钢板组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钢板(1),构成间隔型折板式钢板支护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任意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系可任意两两组合或任意多组组合。
CN201922350198.7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Active CN211735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0198.7U CN211735456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0198.7U CN211735456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5456U true CN211735456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0198.7U Active CN211735456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5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2524A (zh) 一种拼装胎架及一种双曲桁架拼装方法
CN211735456U (zh) 一种门洞式钢板支护体系
CN210976070U (zh) 一种混凝土梁柱的连接结构
CN211713991U (zh) 一种折板式钢板支护体系
CN105239587A (zh) 基坑围挡八字对撑型钢支撑系统
CN211547771U (zh) 一种蜂巢式钢板支护体系
CN210167779U (zh) 一种新型自立式电缆支架及支架系统
CN211312823U (zh) 一种加掖支撑组件及基于其的格构式梁柱
CN212358365U (zh) 海上风机支撑结构
CN211296035U (zh) 一种便运输式可调节走线架
CN219906912U (zh) 一种架空维修设备
CN213626240U (zh) 一种闭口型楼承板
CN213539803U (zh) 一种装配式加固横梁
CN221501706U (zh) 一种连续刚构轨道梁
CN217324953U (zh) 一种新型桥梁连接支撑结构及由其组成的整体构架
CN214955645U (zh) 混凝土联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混凝土框架
CN217711164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钢混连接结构
CN220928416U (zh) 一种陶瓷幕墙格栅
CN215857597U (zh) 一种井口平台组块
CN215562738U (zh) 一种装配式钢沉井焊接操作平台
CN216811165U (zh) 一种拼接式钢结构活动平台
CN21446115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t形柱干式连接构造
CN21130672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的预制模板构件
CN218919916U (zh) 一种加强型密集型封闭母线槽
CN219412034U (zh) 检修马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0

Address after: 210000 Floor 9, unit 3, building 2, No. 8, Jialing Jiangdong Street,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Building D, No. 532 Shandong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Haohua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