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3173U -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 Google Patents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3173U
CN211723173U CN201922276229.9U CN201922276229U CN211723173U CN 211723173 U CN211723173 U CN 211723173U CN 201922276229 U CN201922276229 U CN 201922276229U CN 211723173 U CN211723173 U CN 211723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oosting
sliding ring
tub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62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62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3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3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3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下病变测量器,包括外管、助推管、手柄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前端与测量尺手臂前端连接,尾端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上,连杆机构包括销轴、滑环和连杆装置,销轴固定在测量尺手臂前端,滑环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上,且滑环尾端与助推管前端固定,助推管前端在助推管沿其轴向向前推动时推动滑环向前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展开,助推管前端在助推管沿其轴向向后拉动时带动滑环向后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收拢进入外管内,连杆装置上具有刻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手柄控制,利用连杆原理,可有效地展开和收回,便于在内镜下调节手柄展开测量器贴合病灶提供1:1的数据,为术者提供与手术标本一致的实时测量结果。

Description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背景技术
消化道早癌是指消化道早期肿瘤,在病理上指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或局限于粘膜层的病变。大于40岁有萎缩性胃炎病史、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人群以及HP感染人群均为消化道早癌的高危人群。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早癌筛查日益受重视,主动要求检查者大幅度增加,早癌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可达到治愈效果,且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外科手术。故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治已成为国内外消化道肿瘤治疗趋势,并符合国家政策。已检出的消化道早癌必须精确测量大小,由于病变大小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术前精确判定病变大小是进行内镜下治疗的前提。目前根据内镜下图像对病变大小的判断,往往依靠术者的经验,非常主观,临床误差大。对肿瘤精准治疗而言,急需一种客观且可重复测量病变大小的工具。目前临床工作中,尚无一种在内镜下可精确对病变进行测量的工具,故我们设计了此种工具满足临床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展开和收回,准确贴合病灶,可1:1在病灶旁提供参照物并测量,为术者提供数据符合病理标准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下病变测量器,包括外管、助推管和手柄,所述的助推管轴向贯穿设置在外管内且尾端伸出外管,所述的助推管内轴向贯穿设有测量尺手臂,所述的测量尺手臂尾端伸出助推管尾端;所述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的连杆机构前端与测量尺手臂前端连接,尾端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上,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销轴、滑环和连接销轴与滑环的连杆装置,所述的销轴固定在测量尺手臂前端,所述的滑环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上,且滑环尾端与助推管前端固定,所述助推管前端在助推管沿其轴向向前推动时推动滑环向前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展开,所述助推管前端在助推管沿其轴向向后拉动时带动滑环向后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收拢进入外管内,所述连杆装置上具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的连杆装置包括两根铰接的连杆,位于前端的连杆前端与销轴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连杆尾端与滑环铰接,位于前端的连杆上具有刻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销轴与滑环之间以测量尺手臂为中心线对称设有两组连杆装置。两组连杆装置对称分设在测量尺手臂两侧,可同步张开或者收拢。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推动连杆装置展开和收拢,便于术者操作,所述的外管尾端固定有外管手柄,所述的助推管尾端固定有助推管手柄,所述的测量尺手臂尾端固定有手柄。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在直线上测量长度,所述的测量尺手臂前端具有刻度。测量尺手臂相对于连杆上的刻度,测量尺手臂的位置只会随手柄的伸缩进行轴向动作,相对于手柄不会发生角度转动,在测量长度时,更易定位,测量精准。
在上述方案中,巧妙的利用连杆机构,通过助推管与手柄的相对运动,实现了连杆装置的张开和收拢,能在内镜下进行相对于普通的测量尺,能更好得控制测量位置,更有利于贴合病灶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手柄控制,利用连杆原理,可有效地展开和收回,便于在内镜下调节手柄展开测量器贴合病灶提供1:1的数据,为术者提供与手术标本一致的实时测量结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测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合拢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合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铰接销轴 2、连杆 3、滑环 4、测量尺手臂 5、外管 6、助推管 7、外管手柄8、助推管手柄 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内镜下病变测量器,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包括外管5、助推管6、手柄9和手柄9。所述的助推管6轴向贯穿设置在外管5内且尾端伸出外管5,所述的助推管6内轴向贯穿设有测量尺手臂4。所述的测量尺手臂4尾端伸出助推管6尾端。为了便于术者手持,所述的外管5尾端固定有外管手柄7,所述的助推管6尾端固定有助推管手柄8,所述的测量尺手臂4尾端固定有手柄9。
所述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的连杆机构前端与测量尺手臂4前端连接,尾端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4上。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销轴1、滑环3和连接销轴1与滑环3的连杆装置,所述的销轴1固定在测量尺手臂4前端,所述的滑环3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4上。连杆装置包括两根铰接的连杆2,位于前端的连杆2前端与销轴1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连杆2尾端与滑环3铰接。滑环3尾端与助推管6前端固定。所述助推管6前端在助推管6沿其轴向向前推动时推动滑环3向前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展开,所述助推管6前端在助推管6沿其轴向向后拉动时带动滑环3向后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收拢进入外管5内。在此过程中,两根连杆2与测量尺手臂4配合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优选的,连杆装置数量为二,且对称设置,即销轴1与滑环3之间以测量尺手臂4为中心线对称设有两组连杆装置。两组连杆装置对称分设在测量尺手臂4两侧,同步张开或者收拢。在展开过程中,两组连杆装置可形成两个对称的直角三角形,位于前端的连杆2上的刻度与测量尺手臂4上的刻度,则形成了横向和纵向的坐标轴,便于贴合病灶进行测量。在实际设计中,连杆装置设置数量为二时,也可设为两组不对称的连杆装置,即位于测量尺手臂4两侧的连杆装置的长度配置不同,则展开时两组连杆装置形成了不规则的四边形结构。
为了便于测量病灶数据,位于前端的连杆2上具有刻度。同时为了更加便于在直线上测量长度,所述的测量尺手臂4前端也具有刻度,该刻度和连杆2上的刻度均设为间隔为5mm的刻度标识。测量尺手臂4相对于连杆2上的刻度,测量尺手臂4的位置只会随手柄9的伸缩进行轴向动作,相对于手柄9不会发生角度转动,在测量长度时,更易定位,测量精准。
在使用时,在内镜器械通道内插入该测量器,术者一手持握外管手柄7和助推管手柄8,另一手持握手柄9进行操作。起始阶段,测量尺手臂4前端连带连杆机构部分位于外管5内部,从内镜器械通道进入,并到达患处。此时同步向前推动助推管手柄8和手柄9,助推杆和测量尺手臂4一并前移,测量尺手臂4前端伸出外管5,连杆机构也伸出外管5。直至助推管手柄8压接在外管手柄7尾端,此时手柄9进一步前移,即手柄9相对于助推管手柄8发生了前移动作,测量尺手臂4也相对于助推管6发生前移。在测量尺手臂4前移过程中,位于测量尺手臂4前端的连杆机构随之动作,从收拢状态转变为张开状态,在张开过程中,位于前端的连杆2与测量尺手臂4所成的角度形成了从钝角至直角的变化。如果此时手柄9前端仍有空间,则可继续向前推动测量尺手臂4,则进一步变为锐角,由于手柄9的前推幅度是有限的,通常变为直角后,手柄9前端与助推管手柄8接触限位,到达张开的最大幅度。测量完毕后,手柄9回拉,连杆机构收拢,此时同步回拉手柄9和助推管手柄8,连杆机构被回收入外管5内,可一并从内镜器械通道取出测量器。
在张开连杆机构过程中,张开过程形成的位于前端的连杆2与测量尺手臂4所成的角度形成了从钝角至直角甚至锐角的变化,在测量过程中,可直接根据病灶位置和病灶形态,通过手柄9控制,张开合适的角度,直接贴合病灶进行1:1的测量,测量更为精确可控。
如此设计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手柄9控制,巧妙的利用连杆机构,通过助推管6与手柄9的相对运动,实现了连杆装置的张开和收拢,能在内镜下进行相对于普通的测量尺,能更好得控制测量位置,便于在内镜下调节手柄9展开测量器贴合病灶提供1:1的数据,为术者提供与手术标本一致的实时测量结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一种内镜下病变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5)、助推管(6)和手柄(9),所述的助推管(6)轴向贯穿设置在外管(5)内且尾端伸出外管(5),所述的助推管(6)内轴向贯穿设有测量尺手臂(4),所述的测量尺手臂(4)尾端伸出助推管(6)尾端;所述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的连杆机构前端与测量尺手臂(4)前端连接,尾端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4)上,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销轴(1)、滑环(3)和连接销轴(1)与滑环(3)的连杆装置,所述的销轴(1)固定在测量尺手臂(4)前端,所述的滑环(3)滑动连接在测量尺手臂(4)上,且滑环(3)尾端与助推管(6)前端固定,所述助推管(6)前端在助推管(6)沿其轴向向前推动时推动滑环(3)向前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展开,所述助推管(6)前端在助推管(6)沿其轴向向后拉动时带动滑环(3)向后滑动并带动连杆装置收拢进入外管(5)内,所述连杆装置上具有刻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装置包括两根铰接的连杆(2),位于前端的连杆(2)前端与销轴(1)转动连接,位于尾端的连杆(2)尾端与滑环(3)铰接,位于前端的连杆(2)上具有刻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1)与滑环(3)之间以测量尺手臂(4)为中心线对称设有两组连杆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5)尾端固定有外管手柄(7),所述的助推管(6)尾端固定有助推管手柄(8),所述的测量尺手臂(4)尾端固定有手柄(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病变测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尺手臂(4)前端也具有刻度。
CN201922276229.9U 2019-12-17 2019-12-17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Active CN211723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6229.9U CN211723173U (zh) 2019-12-17 2019-12-17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6229.9U CN211723173U (zh) 2019-12-17 2019-12-17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3173U true CN211723173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6229.9U Active CN211723173U (zh) 2019-12-17 2019-12-17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31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347A (zh) * 2020-12-17 2021-04-16 周子力 一种新型消化内镜用测量标尺
CN112971767A (zh) * 2021-01-18 2021-06-18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内窥镜测量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347A (zh) * 2020-12-17 2021-04-16 周子力 一种新型消化内镜用测量标尺
CN112971767A (zh) * 2021-01-18 2021-06-18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内窥镜测量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23173U (zh) 内镜下病变测量器
CN206434352U (zh) 辅助定位的活检穿刺针控制系统
CN204106060U (zh) 一种活检钳
CN206228372U (zh) 一种可读数内窥镜活检钳
CN209499786U (zh) 一种可调节钳头角度的内窥镜取样钳
CN209269638U (zh) 双腿蠕虫式胶囊机器人
CN215272964U (zh) 一种子宫内膜活检钳
CN105266855B (zh) 双头内镜用软管式取样钳
CN213665128U (zh) 内镜专用直接测量装置
CN115040211A (zh) 超声内窥镜用洛阳铲型穿刺取样针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76724A (zh) 一种用于ct穿刺介入用引导机构
CN113143651A (zh)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分析操作平台
CN209136694U (zh) 一种可旋转的活检钳
CN207444945U (zh) 内镜下肿物尺寸测量装置
CN110811702A (zh) 一种支气管镜智能活检钳
CN204484180U (zh) 一次性宫颈穿刺活检钳
CN217365852U (zh) 一种内镜用消化道病变直径测量装置
CN104644226B (zh) 一次性宫颈穿刺活检钳
CN218943459U (zh) 一种乳腺病变组织定位装置
CN206621363U (zh) 一种肿瘤测量钳
CN203408016U (zh) 一种结肠镜用夹具
CN215132445U (zh)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分析操作平台
CN109758104A (zh) 软性可控内窥镜
CN211243268U (zh) 内镜测量器
CN109549616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宫颈内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6

Address after: No.32, Section 2, West 1st ring road,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two, section 32, West Ring Road,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Liu Xiaogang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