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1383U -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1383U
CN211721383U CN201922441457.7U CN201922441457U CN211721383U CN 211721383 U CN211721383 U CN 211721383U CN 201922441457 U CN201922441457 U CN 201922441457U CN 211721383 U CN211721383 U CN 211721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water
planting
field planting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14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焕彬
陈智杰
刘志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anrun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anrun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anrun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anrun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14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1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1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13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包括栽培支架、照明系统、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定植容器,所述定植容器置于栽培支架上,所述照明系统置于栽培支架上并正对定植容器设置,所述定植容器呈上端带敞口的腔体结构,腔体内部设有挡水板以及隔板,其敞口处可拆卸覆盖有定植板,该定植板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孔,且其边沿位置还设有上水口,所述定植容器边沿处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水循环系统分别与上水口以及排水口管道连通从而形成水路循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照明系统以及水循环系统电性连接,解决了室内种植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提供给用户实现多模式栽培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剧,都市人均保有绿化面积处于较低水平,绿植的减少也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由此诱发了一系列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而室内种植系统提供给都市人在室内进行园艺栽培的可能,但是常规的室内种植系统种植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大众的多元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解决了室内种植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提供给用户实现多模式栽培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包括栽培支架、照明系统、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定植容器,所述定植容器置于栽培支架上,所述照明系统置于栽培支架上并正对定植容器设置,所述定植容器呈上端带敞口的腔体结构,腔体内部设有挡水板以及隔板,其敞口处可拆卸覆盖有定植板,该定植板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孔,且其边沿位置还设有上水口,所述定植容器边沿处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水循环系统分别与上水口以及排水口管道连通从而形成水路循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照明系统以及水循环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上水管、回水管以及水泵,所述水泵以及水箱均置于栽培支架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内,所述上水管置于栽培支架的右侧,其两端分别与水泵以及定植板的上水口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置于栽培支架的左侧,其两端分别与水箱以及定植容器的排水口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栽培支架呈框架结构其内部设有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栽培支架分隔成多层结构,所述定植容器可拆卸放置在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栽培支架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隔板,且隔板之间的高度不小于300mm。
优选的,所述隔板置于定植容器腔体中间位置,其下端设有过水口。
优选的,所述挡水板高度低于定植容器上沿,其侧面设有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栽培支架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内,并与水泵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该室内种植系统通过在定植容器上放置或移除定植板,将植株放入定植容器内,向水箱内加入营养液,并调节控制系统对水循环系统和照明系统进行针对性控制,从而满足对不同栽培模式的室内栽培,不同栽培层间可选用不同栽培模式,充分展现出多元化室内栽培的乐趣,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栽培选择,提升了栽培体验,解决了室内种植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提供给用户实现多模式栽培的可能,进一步的,水循环系统分别与上水口以及排水口管道连通从而形成水路循环,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体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栽培支架;2、照明系统;3、控制系统;4、定植容器;5、挡水板;6、隔板;7、过水口;8、定植板;9、定植孔;10、上水口;11、排水口;12、水箱;13、上水管;14、回水管;15、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如下:如图1-4所示的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包括栽培支架1、照明系统2、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3以及定植容器4,定植容器4置于栽培支架1上,栽培支架1呈框架结构其内部设有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栽培支架1分隔成多层结构,定植容器4可拆卸放置在隔板上,栽培支架1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隔板,且隔板之间的高度不小于300mm,照明系统3置于栽培支架1上并正对定植容器4设置,定植容器4呈上端带敞口的腔体结构,腔体内部设有挡水板5以及隔板6,隔板6置于定植容器4腔体中间位置,其下端设有过水口7,挡水板5高度低于定植容器4上沿,其侧面设有排水孔,挡水板5用于对流水进行阻拦以提升水位,其敞口处可拆卸覆盖有定植板8,该定植板8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孔9,且其边沿位置还设有上水口10,定植容器4边沿处开设有排水口11,水循环系统分别与上水口10以及排水口11管道连通从而形成水路循环,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控制系统3分别与照明系统2以及水循环系统电性连接,从而满足不同栽培模式所需的参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2、上水管13、回水管14以及水泵15,水泵15以及水箱12均置于栽培支架1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内,上水管13置于栽培支架1的右侧,其两端分别与水泵15以及定植板8的上水口10管道连通,回水管14置于栽培支架1的左侧,其两端分别与水箱12以及定植容器4的排水口11管道连通,控制系统3安装在栽培支架1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内,并与水泵15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在定植容器4上放置或移除定植板8,将植株放入定植容器4内,并调节控制系统3对水循环系统和照明系统2进行针对性控制,根据栽培模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预设后,营养液/清水添加至水箱12,控制器依据预设参数指示水泵15动作,将营养液/清水压入上水管13然后通过上水口10进入定植容器4内对植株进行浇灌,多余的营养液/清水从排水口11排出,经由回水管14回流至水箱12中,从而满足对不同栽培模式的室内栽培,不同栽培层间可选用不同栽培模式,充分展现出多元化室内栽培的乐趣,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栽培选择,提升了栽培体验,解决了室内种植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提供给用户实现多模式栽培的可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支架、照明系统、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定植容器,所述定植容器置于栽培支架上,所述照明系统置于栽培支架上并正对定植容器设置,所述定植容器呈上端带敞口的腔体结构,腔体内部设有挡水板以及隔板,其敞口处可拆卸覆盖有定植板,该定植板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孔,且其边沿位置还设有上水口,所述定植容器边沿处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水循环系统分别与上水口以及排水口管道连通从而形成水路循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照明系统以及水循环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上水管、回水管以及水泵,所述水泵以及水箱均置于栽培支架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内,所述上水管置于栽培支架的右侧,其两端分别与水泵以及定植板的上水口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置于栽培支架的左侧,其两端分别与水箱以及定植容器的排水口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支架呈框架结构其内部设有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栽培支架分隔成多层结构,所述定植容器可拆卸放置在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支架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隔板,且隔板之间的高度不小于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置于定植容器腔体中间位置,其下端设有过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高度低于定植容器上沿,其侧面设有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栽培支架底部设置的容纳腔内,并与水泵电性连接。
CN201922441457.7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21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1457.7U CN21172138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1457.7U CN21172138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1383U true CN211721383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145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2138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1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786A (zh) * 2020-12-23 2021-03-19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786A (zh) * 2020-12-23 2021-03-19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9516A (zh) 一种绿化景观墙
KR101068556B1 (ko) 수족관용 정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족관
CN211721383U (zh) 一种多栽培模式室内种植系统
AU2020339526B2 (en) Tide water filtering tanks having high circulation
CN205557722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水槽
CN210597201U (zh) 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
CN202175985U (zh) 供水设备
CN213327128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1383718U (zh) 一种高安全性智能一体式游泳机
CN209749442U (zh) 一种宠物饮水机
CN209931248U (zh) 一种观赏鱼缸
CN211020551U (zh) 一种黄颡鱼鱼卵孵化装置
CN110755830A (zh) 一种高安全性智能一体式游泳机
CN219344186U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的温泉泡池
CN215074807U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过滤功能的养殖池
CN200973303Y (zh) 水族箱过滤装置
CN205442909U (zh) 一种节水式家用净水机
CN20514322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箱组合装置
CN216983148U (zh) 一种自循环型恒温鱼苗室内孵化器
CN220422808U (zh) 一种鱼塘净水设备
CN214711273U (zh) 一种音乐流水多功能桌
CN211932066U (zh) 一种高效节能粘性鱼卵孵化装置
CN216392268U (zh) 一种新型结构花盆
CN208517213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7297530U (zh) 一种园林水池用循环式换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