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0459U -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0459U
CN211720459U CN202020265945.7U CN202020265945U CN211720459U CN 211720459 U CN211720459 U CN 211720459U CN 202020265945 U CN202020265945 U CN 202020265945U CN 211720459 U CN211720459 U CN 211720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an
power module
dissipation channe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659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eru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Zeru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Zeru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Zeru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659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20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0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0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底板上开设有散热槽道,散热槽道的一侧设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风扇,另一侧设有排出壳体内热风的排出风扇;散热器设于电源模块的底板下方,散热器的进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的一侧,散热器的出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将热源集中,在电源模块的底板上开设散热槽道,通过吸入风扇和排出风扇使得热量及时排出壳体,保证电源及时散热,从而提高电源模块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电源模块主要用于为下游部件提供交流或直流电,一般双风扇式电源模块的供电功率要求1500W,供电过程中最大功耗150W,目前这种规格的电源模块需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三相交流输入线电压>35VAC时,ACDC输出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1500W;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1.5h。现有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功耗较大,易造成局部热集中;另外,双风扇式电源模块通常以增大体积来满足散热需求,外部携带时也虚携带大体积散热器,造成携带笨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将热源集中,在PCB板上开设散热槽道,通过吸入风扇和排出风扇使得热量及时排出壳体,保证电源模块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底板上开设有散热槽道,散热槽道的一侧设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风扇,另一侧设有排出壳体内热风的排出风扇;散热器设于电源模块的底板下方,散热器的进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的一侧,散热器的出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为热管散热器。
进一步,所述的吸入风扇的出风口与散热槽道的一侧相距10~20mm;所述的排出风扇的出风口与散热槽道的另一侧相距5~15mm。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槽道与吸入风扇、排出风扇的横向中轴线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的散热槽道的槽深为0.8~1.0mm。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的进风管道与吸入风扇的垂直距离为2~15cm;所述的散热器的出风管道与排出风扇的垂直距离为1~10cm。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槽道四周设有导热脂层。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散热齿。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齿。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齿为十字型散热齿。
进一步,所述的电源模块为PCB板;所述的壳体外部设有开关和电气接头;所述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气接头电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通过合理分布内部元器件,模块内部元件传热集中,在电源模块的底板上开设散热槽道形成热通道;吸入风扇从外界抽冷空气进入壳体,冷空气一路吹扫散热槽道对电源模块底部进行散热,另一路进入散热器换热,排出风扇将换热后热风送出壳体外部,从而使得壳体内热量及时排出壳体,保证电源模块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将热源集中,在电源模块底板上开设散热槽道,通过吸入风扇和排出风扇带走主要元器件形成的集中热,增强电源模块的散热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的底部结构图。
其中,1为壳体,2为PCB板,3为吸入风扇,4为排出风扇,5为散热槽道,6为散热层,7为散热齿,8为开关,9为电气接头,10为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底板上开设有散热槽道5,散热槽道5的一侧设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风扇3,另一侧设有排出壳体内热风的排出风扇4;散热器10设于电源模块的底板下方,散热器10的进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5的一侧,散热器10的出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5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10为热管散热器。
进一步,所述的吸入风扇3的出风口与散热槽道5的一侧相距10~20mm;所述的排出风扇4的出风口与散热槽道5的另一侧相距5~15mm。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槽道5与吸入风扇3、排出风扇4的横向中轴线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的散热槽道5的槽深为0.8~1.0mm。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器10的进风管道与吸入风扇3的垂直距离为2~15cm;所述的散热器10的出风管道与排出风扇4的垂直距离为1~10cm。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槽道5四周设有导热脂层。在散热槽道5四周设置导热脂层,主要是为了减小接触热阻并起到密封作用。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1的底部设有散热层6,所述散热层6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散热齿7。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齿7。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齿7为十字型散热齿。
进一步,所述的电源模块为PCB板2;所述的壳体1外部设有开关8和电气接头9;所述开关8的一端与所述电气接头9电连接,所述开关8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2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1的上方还设有把手,方便携带。
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通过合理分布内部元器件,模块内部元件传热集中,在电源模块PCB板2上开设散热槽道5形成热通道,吸入风扇3从外界抽冷空气进入壳体1,冷空气一路吹扫散热槽道5对电源模块底部进行散热降温,另一路经散热器10换热后,排出风扇4将换热后热风送出壳体1外部,从而使得壳体1内热量及时排出壳体1,保证电源模块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将热源集中,在电源模块PCB板2上开设散热槽道5,通过吸入风扇3和排出风扇4带走主要元器件形成的集中热,增强了电源模块的散热效果,保证了电源模块的安全性能。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实用新型较优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的底板上开设有散热槽道(5),散热槽道(5)的一侧设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风扇(3),另一侧设有排出壳体内热风的排出风扇(4);散热器(10)设于电源模块的底板下方,散热器(10)的进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5)的一侧,散热器(10)的出风管道设置在散热槽道(5)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10)为热管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风扇(3)的出风口与散热槽道(5)的一侧相距10~20mm;所述的排出风扇(4)的出风口与散热槽道(5)的另一侧相距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槽道(5)与吸入风扇(3)、排出风扇(4)的横向中轴线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的散热槽道(5)的槽深为0.8~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10)的进风管道与吸入风扇(3)的垂直距离为2~15cm;所述的散热器(10)的出风管道与排出风扇(4)的垂直距离为1~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槽道(5)四周设有导热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底部设有散热层(6),所述散热层(6)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散热齿(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齿(7)。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齿(7)为十字型散热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扇式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为PCB板(2);所述的壳体(1)外部设有开关(8)和电气接头(9);所述开关(8)的一端与所述电气接头(9)电连接,所述开关(8)的另一端与所述PCB板(2)电连接。
CN202020265945.7U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Active CN211720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5945.7U CN211720459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5945.7U CN211720459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0459U true CN211720459U (zh) 2020-10-20

Family

ID=73396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65945.7U Active CN211720459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0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4479U (zh) 一种高频大功率节能电源的电极共水冷结构
CN209861386U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机柜
CN211530440U (zh) 一种散热型安全防护配电柜
CN210443641U (zh) 一种电池组冷却系统
US20210293491A1 (en) Water-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211720459U (zh) 一种双风扇式电源模块
CN210225656U (zh) 一种液冷功放
CN210517842U (zh) 无线充电手机散热器
CN100579351C (zh) 具有电源输入元件散热机构的主动散热式电源供应系统
CN207968305U (zh) 一种新型变频电源装置
CN211606922U (zh) 一种用于线路板的散热装置
CN215819287U (zh) 一种风冷式电磁屏蔽电源
CN215774061U (zh) 一种带有随形冷却管道的电子设备机箱
CN213125826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变频器
CN104349648A (zh) 复合式散热组件
CN113891621A (zh) 一种利用相变技术增强传热的快速维护atr机箱
CN111740565A (zh) 一种级联逆变器一体式水冷装置
CN21354734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变频器
CN215421444U (zh) 一种隔爆控制柜用散热仓
CN213585551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电源适配器
CN213462770U (zh) 一种分离式防水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257022U (zh) 用于工控机芯片的节能与散热系统
CN219678954U (zh) 一种全金属外壳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
CN215898202U (zh) 一种防水型电源适配器
CN220606407U (zh) 一种插座快充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0021 5th floor, building D3, huajinyuan Pioneer Park, caotan 6th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Zeru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21 5th floor, building D3, huajinyuan Pioneer Park, caotan 6th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ZERU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