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5006U - 一种电动遮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遮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5006U
CN211715006U CN201921973816.7U CN201921973816U CN211715006U CN 211715006 U CN211715006 U CN 211715006U CN 201921973816 U CN201921973816 U CN 201921973816U CN 211715006 U CN211715006 U CN 211715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shade
unit
half shaft
sheet
connec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38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芳
吴金福
冯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mpton Zhiga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mpton Zhiga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mpton Zhiga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mpton Zhiga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38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5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5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5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Awnings And Sunsha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遮阳,包括升降驱动系统、旋转驱动系统、顶梁、底梁、导轨、升降梁及遮阳单元;导轨立设于两侧,顶梁连接于导轨之间的顶部,底梁连接于导轨之间的底部;遮阳单元包括下遮阳片、上遮阳片、下半轴、上半轴;上半轴与下半轴滑动连接且可传递扭矩,下半轴与旋转驱动系统传动连接使上半轴及下半轴可沿轴向旋转;中空结构的下遮阳片的底端与下半轴固定连接;上遮阳片由多片单元片及伸缩机构组成,单元片围设成外形与下遮阳片对应,且单元片与上半轴之间通过伸缩机构传动连接,使上遮阳片的外尺寸可收缩至小于下遮阳片的内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遮阳单元的全开不会遮挡视线,又能实现遮阳片的旋转自由调节透光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遮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遮阳。
背景技术
遮阳产品能够充当帘幕,遮挡阳光,同时还能够闭合防风。目前的电动遮阳只具有两种形式:上下滑动开闭或遮阳片自身旋转开闭。上下滑动开闭的遮阳都是下降遮蔽,若要实现半遮蔽则仅能做到上半部遮蔽、下半部开启。遮阳片旋转开闭的遮阳则无法做到完全开启,即使将遮阳片旋转到与窗户垂直,遮阳片也总会干扰到视线。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遮阳,可实现遮阳单元的向下折叠不会遮挡视线,又能实现遮阳单元的旋转自由调节透光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遮阳,包括升降驱动系统、旋转驱动系统、顶梁、底梁、导轨、升降梁及遮阳单元;导轨立设于两侧,顶梁连接于导轨之间的顶部,底梁连接于导轨之间的底部;
遮阳单元包括下遮阳片、上遮阳片、下半轴、上半轴;上半轴与下半轴滑动连接且可传递扭矩,上半轴的顶端与升降梁转动连接,升降梁的两端与导轨滑动连接且同时与升降驱动系统传动连接,使升降梁可上下滑动,下半轴与旋转驱动系统传动连接使上半轴及下半轴可沿轴向旋转;中空结构的下遮阳片的底端与下半轴固定连接;上遮阳片由多片单元片及伸缩机构组成,单元片围设成外形与下遮阳片对应,且单元片与上半轴之间通过伸缩机构传动连接,使上遮阳片的外尺寸可收缩至小于下遮阳片的内壁。
进一步的,每个遮阳单元上的单元片设有四块,分别围设于四周,分为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各两块,两块第一单元片及两块第二单元片相对设置;第一单元片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单元片的两端设有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使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张开伸出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拼接于一起,且收缩时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相互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及扩张机构;两个固定支架沿上半轴固定平行安装;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分别对应于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布置;第一摆臂的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构件铰接;第二摆臂的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构件铰接;使第一摆臂与第一连接构件、第二摆臂与第二连接构件分别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单元片的内侧与第一连接构件固定连接,第二单元片的内侧与第二连接构件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连接于上半轴与第一连接构件之间、第二弹簧连接于上半轴与第二连接构件之间,使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弹性收缩;第一连接构件与下半轴或下遮阳片之间、第二连接构件与下半轴或下遮阳片之间通过扩张机构连接,使上半轴拉伸到顶部时扩张机构带动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扩张臂、第二扩张臂、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限位块;第一扩张臂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构件铰接,下端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一滑块与下半轴滑动连接;第二扩张臂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构件铰接,下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二滑块与下半轴滑动连接;下半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使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顶到限位块时通过第一扩张臂及第二扩张臂拉动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元片的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构件配合的第一连接槽,第二单元片的内侧设有与第二连接构件配合的第二连接槽;第一单元片通过第一连接槽套接于第一连接构件上;第二单元片通过第二连接槽套接于第二连接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遮阳片包括呈中空筒状的遮阳片本体,及固定连接于遮阳片本体底部的下封头,下封头与下半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遮阳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封头,中封头呈外形与下遮阳片及上遮阳片配合的中空环状,其顶侧设有用于保持上遮阳片连接稳定的套接槽,使上遮阳片张开后嵌合于套接槽内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遮阳片的顶端设有柔性的上封头,使上遮阳片在张开或收缩状态下顶部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升降电机、同步轴、链轮、传动链;升降电机安装于顶梁,且与同步轴传动连接;沿着导轨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链轮,传动链绕接于链轮上,同步轴两端分别与两条导轨顶端的链轮传动连接,两条传动链分别与升降梁的两端连接,使传动链带动升降梁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旋转电机、驱动摇杆、同步连杆;旋转电机安装于底梁且与驱动摇杆传动连接,驱动摇杆与同步连杆铰接,且同步连杆与每一个遮阳单元底端的下遮阳片连接,使同步连杆可带动所有遮阳单元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遮阳,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使遮阳单元向下折叠,使人的正常视线不会受到影响,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同时又能够向上伸出,并可自由调节旋转控制透光度;
遮阳单元向上伸出后,上遮阳片可伸展至与下遮阳片完全吻合,且接合稳定,一体性良好,力学性能优良之余又能够保持美观;
升降驱动系统和旋转驱动系统相互独立,能够独立控制,且产品整体结构简单,容易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提供的一种电动遮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遮阳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遮阳片的组合结构截面图。
图4为上遮阳片伸出过程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第一单元片或第二单元片与中封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升降驱动系统及旋转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梁 2、底梁
3、导轨 4、升降梁
5、遮阳单元 6、下遮阳片
7、上遮阳片 8、下半轴
9、上半轴 10、第一单元片
11、第二单元片 12、第一连接构件
13、第二连接构件 14、遮阳片本体
15、下封头 16、中封头
17、固定支架 18、第一摆臂
19、第二摆臂 20、第一连接槽
21、第二连接槽 22、第一连接部
23、第二连接部 24、第一滑块
25、第二滑块 26、第一扩张臂
27、第二扩张臂 28、升降电机
29、同步轴 30、链轮
31、传动链 32、旋转电机
33、驱动摇杆 34、同步连杆
35、套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遮阳,包括升降驱动系统、旋转驱动系统、顶梁1、底梁2、导轨3、升降梁4及遮阳单元5;导轨3立设于两侧,顶梁1连接于导轨3之间的顶部,底梁2连接于导轨3之间的底部;
遮阳单元5包括下遮阳片6、上遮阳片7、下半轴8、上半轴9;上半轴9与下半轴8滑动连接且可传递扭矩,上半轴9的顶端与升降梁4转动连接,升降梁4的两端与导轨3滑动连接且同时与升降驱动系统传动连接,使升降梁4可上下滑动,下半轴8与旋转驱动系统传动连接使上半轴9及下半轴8可沿轴向旋转;中空结构的下遮阳片6的底端与下半轴8固定连接;上遮阳片7由多片单元片及伸缩机构组成,单元片围设成外形与下遮阳片6对应,且单元片与上半轴9之间通过伸缩机构传动连接,使上遮阳片7的外尺寸可收缩至小于下遮阳片6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窗户或露台,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遮阳单元5分为下遮阳片6及上遮阳片7,上遮阳片7可以收缩并收纳于下遮阳片6内部,从而使窗户或露台等区域上方的视线完全不会被遮挡,从而使人获得更好的视野。而当需要实现遮蔽时,上遮阳片7可自下遮阳片6内部向上伸出。而且,上遮阳片7由多个单元片拼接组成,具有收缩和伸展状态,收缩状态下其尺寸小于下遮阳片6内壁,可完全收纳于下遮阳片6中;伸展时可通过伸缩机构完全张开使其尺寸可扩展至与下遮阳片6完全吻合,从而确保整个遮阳单元5外观一致,有较强的一体性。
上遮阳片7与下遮阳片6之间的伸缩通过上半轴9与下半轴8的滑动实现定位,同时上半轴9与下半轴8之间可传递扭矩,以便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对一整片遮阳单元5调节旋转幅度。
详见图3至图4,对于上遮阳片7的具体结构,为了实现收缩与伸展功能,优选是:每个遮阳单元5上的单元片设有四块,分别围设于四周,分为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各两块,两块第一单元片10及两块第二单元片11相对设置;第一单元片10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22,第二单元片11的两端设有与第一连接部22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3,使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张开伸出时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23拼接于一起,且收缩时第一连接部22及第二连接部23相互脱离。
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分别可以沿着水平的纵向和横向平移,从而实现收缩和伸展。需要说明的是,伸展状态下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23拼接的结构,可能形成外观上能够识别的凹槽状结构,为了使下遮阳片6与上遮阳片7在外观上保持一致,下遮阳片6也可加工出对应的结构。但对于下遮阳片6而言,该对应结构并不发挥实际功能。
更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7、第一摆臂18、第二摆臂19、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连接构件12、第二连接构件13及扩张机构;两个固定支架17沿上半轴9固定平行安装;第一摆臂18及第二摆臂19分别对应于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布置;第一摆臂18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7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构件12铰接;第二摆臂19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7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构件13铰接;使第一摆臂18与第一连接构件12、第二摆臂19与第二连接构件13分别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单元片10的内侧与第一连接构件12固定连接,第二单元片11的内侧与第二连接构件13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连接于上半轴9与第一连接构件12之间、第二弹簧连接于上半轴9与第二连接构件13之间,使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弹性收缩;第一连接构件12与下半轴8或下遮阳片6之间、第二连接构件13与下半轴8或下遮阳片6之间通过扩张机构连接,使上半轴9拉伸到顶部时扩张机构带动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张开。
四块单元片的动作轨迹完全依赖伸缩机构的动作。平行四边形机构能够确保第一连接构件12及第二连接构件13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从而确保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不会散开。
具体见图4,展示了上遮阳片7伸出展开的工作过程。更进一步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扩张臂26、第二扩张臂27、第一滑块24、第二滑块25及限位块(未图示);第一扩张臂26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构件12铰接,下端与第一滑块24铰接,第一滑块24与下半轴8滑动连接;第二扩张臂27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构件13铰接,下端与第二滑块25铰接,第二滑块25与下半轴8滑动连接;下半轴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使第一滑块24及第二滑块25顶到限位块时通过第一扩张臂26及第二扩张臂27拉动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张开。
扩张机构的具体工作原理是:上遮阳片7伸出的过程中,四块单元片受到弹簧的作用而始终保持收缩状态,且此过程中第一滑块24及第二滑块25受第一扩张臂26及第二扩张臂27的向上拉伸作用而沿着下半轴8向上滑动。当上遮阳片7快伸出至最大限度时,第一滑块24及第二滑块25会顶到限位块而无法继续向上滑动,只要此时上遮阳片7继续向上伸出至最大限度,第一滑块24及第二滑块25就会分别通过第一扩张臂26及第二扩张臂27对第一连接构件12及第二连接构件13进行牵扯,从而使第一单元片10及第二单元片11分别克服弹簧的收缩弹力向外伸展张开。
下半轴8的上可开设有对应的轨道来配合第一滑块24及第二滑块25的滑动。其中,限位块可对应第一滑块24及第二滑块25分设成四块,也可一体设置。
上遮阳片7向下收纳时,单元片的收缩动作即上述动作的逆向动作,在此不作赘述。
对于各单元片、第一连接构件12及第二连接构件13,优选采用型材加工而成,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及难度。其具体的连接结构,优选为:所述第一单元片10的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构件12配合的第一连接槽20,第二单元片11的内侧设有与第二连接构件13配合的第二连接槽21;第一单元片10通过第一连接槽20套接于第一连接构件12上;第二单元片11通过第二连接槽21套接于第二连接构件13上。
具体的,为了确保第一单元片10和第二单元片11不会脱落,其与第一连接构件12及第二连接构件13之间可通过螺丝固定。具体螺丝的位置不作限定,一般位于第一连接槽20及第二连接槽21附近。
详见图2,优选的,所述下遮阳片6包括呈中空筒状的遮阳片本体14,及固定连接于遮阳片本体14底部的下封头15,下封头15与下半轴8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5,作为优选,所述下遮阳片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封头16,中封头16呈外形与下遮阳片6及上遮阳片7配合的中空环状,其顶侧设有用于保持上遮阳片7连接稳定的套接槽35,使上遮阳片7张开后嵌合于套接槽35内保持稳定。
中封头16可提高上遮阳片7伸出后与下遮阳片6的连接稳定性,使之力学性能更好,更坚实牢固,从而也能够提高遮阳单元5整体的防风性能。另外,对于上遮阳片7而言,在向上伸出的过程中,其可在收缩状态下与中封头16的内壁发生滑动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有稳定作用。
为了保障上遮阳片7顶部的密封,作为优选,所述上遮阳片7的顶端设有柔性的上封头,使上遮阳片7在张开或收缩状态下顶部封闭。
请参阅图6,作为优选,所述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升降电机28、同步轴29、链轮30、传动链31;升降电机28安装于顶梁1,且与同步轴29传动连接;沿着导轨3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链轮30,传动链31绕接于链轮30上,同步轴29两端分别与两条导轨3顶端的链轮30传动连接,两条传动链31分别与升降梁4的两端连接,使传动链31带动升降梁4上下滑动。通过升降电机28即可带动升降梁4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有的上遮阳片7做上下伸缩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旋转电机32、驱动摇杆33、同步连杆34;旋转电机32安装于底梁2且与驱动摇杆33传动连接,驱动摇杆33与同步连杆34铰接,且同步连杆34与每一个遮阳单元5底端的下遮阳片6连接,使同步连杆34可带动所有遮阳单元5同步转动。驱动摇杆33、同步连杆34及遮阳单元5的底端构成一个双摇杆机构,从而旋转电机32即可通过同步连杆34带动所有遮阳单元5旋转摆动,实现透光度的调节。下半轴8与底梁2之间、上半轴9与升降梁4之间优选还对应设有轴承,以确保遮阳单元5旋转畅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遮阳,可以使遮阳单元5向下折叠,使人的正常视线不会受到影响,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同时又能够向上伸出,并可自由调节旋转控制透光度。独特的上遮阳片7结构具有收缩与伸展功能,使遮阳单元5向上伸出后,可伸展至与下遮阳片6完全吻合,且具有中封头16结构使接合稳定,既美观又能保持牢固实现防风。且升降驱动系统和旋转驱动系统相互独立,能够独立控制,且产品整体结构简单,容易组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系统、旋转驱动系统、顶梁、底梁、导轨、升降梁及遮阳单元;导轨立设于两侧,顶梁连接于导轨之间的顶部,底梁连接于导轨之间的底部;
遮阳单元包括下遮阳片、上遮阳片、下半轴、上半轴;上半轴与下半轴滑动连接且可传递扭矩,上半轴的顶端与升降梁转动连接,升降梁的两端与导轨滑动连接且同时与升降驱动系统传动连接,使升降梁可上下滑动,下半轴与旋转驱动系统传动连接使上半轴及下半轴可沿轴向旋转;中空结构的下遮阳片的底端与下半轴固定连接;上遮阳片由多片单元片及伸缩机构组成,单元片围设成外形与下遮阳片对应,且单元片与上半轴之间通过伸缩机构传动连接,使上遮阳片的外尺寸可收缩至小于下遮阳片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每个遮阳单元上的单元片设有四块,分别围设于四周,分为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各两块,两块第一单元片及两块第二单元片相对设置;第一单元片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单元片的两端设有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使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张开伸出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拼接于一起,且收缩时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相互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及扩张机构;两个固定支架沿上半轴固定平行安装;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分别对应于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布置;第一摆臂的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构件铰接;第二摆臂的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构件铰接;使第一摆臂与第一连接构件、第二摆臂与第二连接构件分别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单元片的内侧与第一连接构件固定连接,第二单元片的内侧与第二连接构件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连接于上半轴与第一连接构件之间、第二弹簧连接于上半轴与第二连接构件之间,使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弹性收缩;第一连接构件与下半轴或下遮阳片之间、第二连接构件与下半轴或下遮阳片之间通过扩张机构连接,使上半轴拉伸到顶部时扩张机构带动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张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扩张臂、第二扩张臂、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限位块;第一扩张臂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构件铰接,下端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一滑块与下半轴滑动连接;第二扩张臂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构件铰接,下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二滑块与下半轴滑动连接;下半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使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顶到限位块时通过第一扩张臂及第二扩张臂拉动第一单元片及第二单元片张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片的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构件配合的第一连接槽,第二单元片的内侧设有与第二连接构件配合的第二连接槽;第一单元片通过第一连接槽套接于第一连接构件上;第二单元片通过第二连接槽套接于第二连接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遮阳片包括呈中空筒状的遮阳片本体,及固定连接于遮阳片本体底部的下封头,下封头与下半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遮阳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封头,中封头呈外形与下遮阳片及上遮阳片配合的中空环状,其顶侧设有用于保持上遮阳片连接稳定的套接槽,使上遮阳片张开后嵌合于套接槽内保持稳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阳片的顶端设有柔性的上封头,使上遮阳片在张开或收缩状态下顶部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升降电机、同步轴、链轮、传动链;升降电机安装于顶梁,且与同步轴传动连接;沿着导轨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链轮,传动链绕接于链轮上,同步轴两端分别与两条导轨顶端的链轮传动连接,两条传动链分别与升降梁的两端连接,使传动链带动升降梁上下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电动遮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旋转电机、驱动摇杆、同步连杆;旋转电机安装于底梁且与驱动摇杆传动连接,驱动摇杆与同步连杆铰接,且同步连杆与每一个遮阳单元底端的下遮阳片连接,使同步连杆可带动所有遮阳单元同步转动。
CN201921973816.7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电动遮阳 Active CN211715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3816.7U CN21171500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电动遮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3816.7U CN21171500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电动遮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5006U true CN211715006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4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3816.7U Active CN21171500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电动遮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5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3938B1 (ko) 시계가 확보되는 셀형 창문 가리개
CN105888366B (zh) 一种折叠式遮阳棚
CN111101811A (zh) 一种多功能窗户保护装置
CN108150079B (zh) 一种多功能垂直百叶窗及其开度调节方法
CN110792382A (zh) 一种电动遮阳
CN103422803A (zh) 收藏式电动遮阳百叶
CN211715006U (zh) 一种电动遮阳
CN110359828B (zh) 内置遮阳中空百叶窗
CN110409986B (zh)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CN216110041U (zh) 一种遮阳篷百叶开合结构用传动装置
CN206254750U (zh) 一种弧形电动遮阳帘
CN110863741A (zh) 一种折纱隐藏外开式密封平开窗
CN212614343U (zh) 一种窗户玻璃保护结构
CN212508016U (zh) 一种电动机械遮阳
CN210857636U (zh) 一种便于调整光照范围的建筑幕墙
CN201092821Y (zh) 一种新型可升降百叶窗
CN209556894U (zh) 一种遮阳节能窗
CN106672121A (zh) 一种高低可调的自行车座椅
CN205445332U (zh) 电动升降窗
CN217689114U (zh) 电表箱遮阳装置
CN219622609U (zh) 一种改良的自动收缩百褶帘
TW201618688A (zh) 景觀傘
CN210714410U (zh) 内置遮阳中空百叶窗
CN208010238U (zh) 一种大型百叶窗控制结构
CN213391918U (zh) 折叠式遮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