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5684U -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5684U
CN211685684U CN201922445125.6U CN201922445125U CN211685684U CN 211685684 U CN211685684 U CN 211685684U CN 201922445125 U CN201922445125 U CN 201922445125U CN 211685684 U CN211685684 U CN 211685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separation
cabin body
interstag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51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小波
郑立伟
崔深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t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51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5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5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5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包括:首尾相连的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所述上面级舱体的内部容纳有开口朝向所述下面级舱体设置的发动机尾喷管;防热裙组件,连接在所述上面级舱体内部下端和所述发动机尾喷管的外壁,用于防止所述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喷流翻卷至所述上面级舱体内部。通过在上面级舱体内部下端发动机尾喷管的外壁之间连接防热裙组件,可以防止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喷流翻卷至上面级舱体内部,保护上面级舱体的内部仪器设备免受发动机尾喷流的反卷烧蚀;而采用上面级发动机尾喷管喷流提供级间分离冲量,可简化箭体构造简单,降低成本;同时非憋压设计使得降低箭体的结构重量,提高箭体的运载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运载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将各类卫星等有效载荷送入太空,运载火箭通常是由多个子级组成的,每级都包括电气设备、承载结构、动力系统等。每当下面级完成工作后,运载火箭必须要抛弃下面级以提高运载能力、确保有效载荷进入太空。
当前运载火箭级间分离主要有两种方式:热分离与冷分离。热分离是指上面级发动机启动时,下面级舱体与上面级舱体尚未分离,上面级发动机的推力作为分离冲量来源,上面级发动机点火后才解锁级间连接,级间段舱体需憋压;冷分离是指上面级发动机启动时下面级舱体与上面级舱体已经分离,分离冲量不是来源于上面级发动机。
由于运载火箭在级间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扰动较大,为避免前后舱段分离后发生磕碰,需要前后舱段在分离时具有足够大的分离冲量,以提高分离速度。对于冷分离方式,需要额外设置其它为前后舱段提供分离冲量的装置,导致箭体的结构复杂度较大。目前的热分离方式,需要上面级发动机先点火,在级间段舱体憋压使前后舱段具有足够大的分离冲量,然后再解锁级间连接实现级间分离,但是憋压设计对舱体的荷载能力要求较高,导致舱体结构的自重变大,进而影响箭体的运载效率。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利用上面级发动机作为分离冲量来源、且无需进行憋压、分离安全性高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以减少对箭体荷载能力的要求,降低箭体的结构自重,从而提高箭体的运载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舱体自重轻、运载效率高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包括:
首尾相连的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所述上面级舱体的内部容纳有开口朝向所述下面级舱体设置的发动机尾喷管;
防热裙组件,连接在所述上面级舱体内部下端和所述发动机尾喷管的外壁,用于防止所述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喷流翻卷至所述上面级舱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热裙组件包括:
防热裙支架,具有若干个,且周向间隔安装在所述上面级舱体的内壁上;
防热裙安装板,与若干所述防热裙支架连接,且挡在所述发动机尾喷管外壁和所述上面级舱体内壁之间;
防热裙,固定在所述防热裙安装板上,且与所述发动机尾喷管外形相配的用于防止所述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喷流沿所述防热裙安装板和所述发动机尾喷管外壁之间的间隙翻卷至所述上面级舱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级舱体的外部连接有分离插座,所述下面级舱体的外部连接有分离插头;所述分离插头和所述分离插座沿所述上面级舱体和所述下面级舱体的连接方向可拔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级舱体和所述下面级舱体的连接部分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分离插头和所述分离插座均有多个且沿所述下面级舱体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插头通过分离钢索拉头组件连接于所述下面级舱体的外壁,所述分离钢索拉头组件用于在级间分离时为所述分离插头提供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钢索拉头组件包括:
拉头支架,固定在所述下面级舱体的外壁;
拉头,通过安装螺母固定在所述拉头支架上;
分离钢索,两端分别与所述拉头和所述分离插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插头包括:
插头本体,与所述分离插座可拔插连接,其上设有具有下端开口的容纳槽;
拉杆,沿所述分离插头和所述分离插座的拔插方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且其伸出所述容纳槽的一端与所述分离钢索拉头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插头还包括:
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套设在所述拉杆的外周,用于在所述拉杆和所述插头本体之间起缓冲和传力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级舱体和所述下面级舱体通过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连接,所述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用于锁定所述上面级舱体和所述下面级舱体,并在接收到分离指令后解除所述上面级舱体和所述下面级舱体之间的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级舱体的下端设有上安装槽,所述下面级舱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安装槽位置对应的下安装槽;所述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包括:
爆炸螺栓,其螺杆自所述下安装槽伸进所述上安装槽,用于连接所述上面级舱体和所述下面级舱体;
分离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爆炸螺栓的螺杆且位于所述上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级舱体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上安装槽的上装配口盖,所述下面级舱体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下安装槽的下装配口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在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在分离过程中,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之间级间连接先解锁,然后上面级舱体内的上面级发动机点火,通过发动机尾喷管向下面级舱体方向喷出喷流,为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提供分离冲量,确保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的安全分离;这种级间分离冲量由上面级发动机提供的箭体,可简化箭体构造,降低成本;同时在箭体的级间连接装置解锁前,不需要先启动上面级发动机进行憋压,这种非憋压设计可减少对箭体荷载能力的要求,降低箭体的结构自重,进而提高箭体的运载效率。另外,上面级发动机要能为级间分离提供足够大的分离冲量,需要相应提高上面级发动机的设计尺寸,此时上面级发动机点火时喷出的喷流更强,喷流容易翻卷至上面级舱体内部导致上面级舱体内部的仪器设备受损,而设置在上面级舱体内部下端和发动机尾喷管外壁之间的防热裙组件,可以防止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喷流翻卷至上面级舱体内部,有效保护上面级舱体的内部仪器设备免受发动机尾喷流的反卷烧蚀。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防热裙组件的防热裙通过防热裙安装板及多干防热裙支架固定在上面级舱体内壁的方式,安装结构牢固性高;同时防热裙采用与发动机尾喷管外形相配的结构设计,可以更好地防止发动机尾喷管喷出的喷流沿防热裙安装板和发动机尾喷管外壁之间的间隙翻卷至上面级舱体内部,提高防热裙组件的防气流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分离插座和分离插头随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的分离而被拔开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完成级间的电气分离,而且分离插座和分离插头在被完全拔开前,可以对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在分离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减少外界干扰对分离时箭体姿态的干扰,提高箭体分离时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多个分离插头和分离插座沿下面级舱体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方式,可以使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分离时各处受到的运动轨迹约束一致性更好,减少箭体分离过程中的姿态扰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分离插头和下面级舱体之间采用分离钢索拉头组件间接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灵活性更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分离钢索拉头组件通过拉杆和插头本体连接,而拉杆沿分离插头和分离插座的拔插方向活动安装于容纳槽的方式,可以对箭体分离时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进一步提高箭体分离时的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在弹性件被压缩到极限位置前,弹性件在拉杆和插头本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可以使上面级舱体和下面级舱体分离时的相对速度足够大时,分离插头和分离插座再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电气分离,提高电气分离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分离钢索拉头组件通过分离钢索与分离插头连接的方式,与分离插头一体成型在下面级舱体上的方式相比,结构简单,降低了下面级舱体的整体设计难度。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上整流罩和下整流罩可以保护分离插座和分离插头免受高温高速气流的损伤。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上安装槽采用上装配口盖封闭,下安装槽采用下装配口盖封闭的方式,可以防止爆炸螺栓爆炸时产生的碎片向外飞出而污染外太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载火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载火箭级间分离前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载火箭级间分离后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载火箭级间分离前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热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离插座、分离插头和分离钢索拉头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分离插头和分离钢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分离插头和分离钢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分离插头和分离钢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面级舱体;2、下面级舱体;3、发动机尾喷管;4、分离插座;5、分离插头;51、插头本体;52、容纳槽;53、拉杆;54、弹性件;6、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1、拉头支架;62、拉头;63、安装螺母;64、分离钢索;7、上整流罩;8、下整流罩;9、防热裙组件;91、防热裙支架;92、防热裙安装板;93、防热裙;11、上装配口盖;12、下装配口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包括:首尾相连的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以及连接在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之间用于实现两者电气连接的电气互联结构。其中,上面级舱体1的内部容纳有上面级发动机,上面级发动机的发动机尾喷管3的开口朝向下面级舱体2的方向。上面级舱体1内部下端和发动机尾喷管3的外壁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发动机尾喷管3喷出的喷流翻卷至上面级舱体1内部的防热裙组件9。
这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在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在分离过程中,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之间级间连接先解锁,然后上面级舱体1内的上面级发动机点火,通过发动机尾喷管3向下面级舱体2方向喷出喷流,为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提供分离冲量,确保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的安全分离;这种级间分离冲量由上面级发动机提供的箭体,可简化箭体构造,降低成本;同时在箭体的级间连接装置解锁前,不需要先启动上面级发动机进行憋压,这种非憋压设计可减少对箭体荷载能力的要求,降低箭体的结构自重,进而提高箭体的运载效率。另外,上面级发动机要能为级间分离提供足够大的分离冲量,需要相应提高上面级发动机的设计尺寸,此时上面级发动机点火时喷出的喷流更强,喷流容易翻卷至上面级舱体1内部导致上面级舱体1内部的仪器设备受损,而设置在上面级舱体1内部下端和发动机尾喷管3外壁之间的防热裙组件9,可以防止发动机尾喷管3喷出的喷流翻卷至上面级舱体1内部,有效保护上面级舱体1的内部仪器设备免受发动机尾喷流的反卷烧蚀。
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的,防热裙组件9包括防热裙支架91、防热裙安装板92和防热裙93。其中,防热裙支架91具有若干个,且周向间隔安装在上面级舱体1的内壁上。防热裙安装板92与若干防热裙支架91固定连接,且挡在发动机尾喷管3外壁和上面级舱体1内壁之间。防热裙93固定在防热裙安装板92上,且与发动机尾喷管3外形相配的用于防止发动机尾喷管3喷出的喷流沿防热裙安装板92和发动机尾喷管3外壁之间的间隙翻卷至上面级舱体1内部。上面级舱体1内部下端发动机尾喷管3的外壁之间连接防热裙组件9,可以防止发动机尾喷管3喷出的喷流翻卷至上面级舱体1内部,保护上面级舱体1的内部仪器设备免受发动机尾喷流的反卷烧蚀。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气互联结构包括连接于上面级舱体1外部的分离插座4和连接于下面级舱体2外部的分离插头5,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沿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的连接方向可拔插连接。分离插座4和分离插头5随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的分离而被拔开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完成级间的电气分离,而且分离插座4和分离插头5在被完全拔开前,可以对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在分离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减少外界干扰对分离时箭体姿态的干扰,提高箭体分离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的连接部分均为圆筒形结构;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均有多个且沿下面级舱体2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沿下面级舱体2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方式,可以使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分离时各处受到的运动轨迹约束一致性更好,减少分离过程中的扰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均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布置。
如图6-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插头5通过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连接于下面级舱体2的外壁,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用于在级间分离时为分离插头5提供拉力。分离插头5和下面级舱体2之间采用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间接连接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优点。
如图6-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包括拉头组件和连接在拉头组件和分离插头5之间的分离钢索64。拉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面级舱体2外壁的拉头支架61和通过安装螺母63固定在拉头支架61上的拉头62。具体的,拉头支架61为角盒结构的防热裙支架91,拉头62固定贯穿拉头支架61上的安装孔并用安装螺母63锁紧;拉头62相对安装螺母63且靠近拉头支架61的一端设有直径大于拉头62其它部分直径的凸环结构,凸环结构和安装螺母63配合可防止拉头62和拉头支架61之间出现松动,提高拉头62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拉头62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分离钢索64的一端贯穿拉头62上的安装通孔、另一端贯穿分离插头5上的另一个安装通孔,以实现拉头组件和分离插头5连接,并为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的分离提供拉力,拉头组件和分离插头5之间采用分离钢索64这种抗拉能力强但是又非完全刚性连接的方式,既能满足抗拉力要求,又能简化下面级舱体2的结构设计难度。
如图6-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分离插头5包括插头本体51和拉杆53;其中,插头本体51可与分离插座4可拔插连接,其上设有具有下端开口的容纳槽52;拉杆53沿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的拔插方向活动安装于容纳槽52,且其伸出容纳槽52的一端与分离钢索64连接。分离钢索64通过拉杆53和插头本体51连接,拉杆53沿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的拔插方向活动安装于容纳槽52的方式,可以对箭体分离时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进一步提高箭体分离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分离插头5还包括位于容纳槽52内且套设在拉杆53的外周、用于在拉杆53和插头本体51之间起缓冲和传力作用的弹性件54。在弹性件54被压缩到极限位置前,弹性件54在拉杆53和插头本体51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可以使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分离时的相对速度足够大时,分离插头5和分离插座4再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电气分离,提高电气分离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弹性件54具体为套设在拉杆53外周的压簧。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面级舱体1外壁连接有用于罩住分离插座4的上整流罩7,下面级舱体2连接有用于罩住分离插头5的下整流罩8。上整流罩7和下整流罩8可以保护分离插座4和分离插头5免受高温高速气流的损伤。具体的,上整流罩7和下整流罩8的外表面均为流线形结构,当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连接时,下整流罩8的部分可插进上整流罩7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通过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连接(图未示出),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用于锁定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并在接收到分离指令后解除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之间的锁定。
具体的,上面级舱体1的下端设有上安装槽,下面级舱体2的上端设有与上安装槽位置对应的下安装槽。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包括爆炸螺栓(图未示出)和分离螺母(图未示出);爆炸螺栓的螺杆自下安装槽伸进上安装槽,用于连接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分离螺母螺纹连接于爆炸螺栓的螺杆且位于上安装槽内。当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接收到分离指令时,爆炸螺栓的螺杆在火工作用下断开,从而实现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的解锁。上面级舱体1上设有用于封闭上安装槽的上装配口盖11,下面级舱体2上设有用于封闭下安装槽的下装配口盖12。上安装槽采用上装配口盖11封闭,下安装槽采用下装配口盖12封闭的方式,可以防止爆炸螺栓爆炸时产生的碎片向外飞出而污染外太空。
具体的,上面级舱体1、下面级舱体2、防热裙组件9、拉头支架61由铝合金机械加工制成,上整流罩7和下整流罩8采用由不锈钢钣金制成。上面级舱体1、下面级舱体2、上整流罩7、下整流罩8、发动机尾喷管3、防热裙93、防热裙支架91、防热裙安装板92、分离插头5、分离插座4、分离钢索64、拉头支架61、拉头62和安装螺母63及箭体的各部件单独成型后,采用螺接方式装配成所述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系统。该结构构型具有干扰小、分离安全可靠、结构效率高、成本低、防护严密等特点。
具体的,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的舱体壁厚为4mm,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两端的端框厚度为12mm,内部网格筋条高度为16mm、宽度为3mm。上面级舱体1、下面级舱体2材料为铝合金2A14锻件,机械加工成型。
防热裙93、防热裙安装板92、拉头支架61由铝合金机械加工制成,材料为铝合金2A14板材,防热裙安装板92厚度为8mm、拉头支架61的加筋厚度为3mm。
上整流罩7、下整流罩8的材料为不锈钢,采用钣金工艺制成,所有整流罩厚度均为1.5mm。
防热裙93为硅橡胶零件,通过模具成型,与发动机尾喷管3紧密贴合,厚度为12mm。
各组件分别完成加工后进行装配。
在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的装配过程如下:首先将防热裙93安装在上面级舱体1上,再将防热裙安装板92安装在防热裙93上,之后将上面级舱体1的上面级发动机组装好,在将防热裙93装在防热裙安装板92上,并与上面级发动机尾喷管3贴合。安装两个分离插座4之后再安装对应的上整流罩7。
然后将两个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安装在下面级舱体2上。
最后将上面级舱体1与下面级舱体2相连,安装两组分离插头5,之后安装两个分离钢索64。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对应的下整流罩8。
在上面级舱体1与下面级舱体2发生级间分离时,首先解锁上面级舱体1与下面级舱体2的连接,然后启动上面级发动机;在上面级发动机的发动机尾喷管3尾的喷流作用下,上面级舱体1与下面级舱体2分离,被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固定的分离钢索64将分离插头5从分离插头5中拔出,完成级间电气分离。在此过程中,防热裙组件9保护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的上面级舱体1内部仪器设备免受上面级发动机高温尾喷流反卷的烧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拉头支架61的数量可以为12个,也可以为其它数量。拉头组件、分离插头5、分离插座4、分离钢索6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其他数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组成系统具有如下典型特征:干扰小、分离安全可靠、结构效率高、成本低、防护严密等特点。本方案分离插头5对称布置,对分离时箭体姿态干扰小。采用上面级发动机尾喷管3喷流提供分离冲量,箭体构造简单、成本低。同时非憋压设计使得箭体载荷小,结构重量轻、运载效率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尾相连的上面级舱体(1)和下面级舱体(2),所述上面级舱体(1)的内部容纳有开口朝向所述下面级舱体(2)设置的发动机尾喷管(3);
防热裙组件(9),连接在所述上面级舱体(1)内部下端和所述发动机尾喷管(3)的外壁,用于防止所述发动机尾喷管(3)喷出的喷流翻卷至所述上面级舱体(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热裙组件(9)包括:
防热裙支架(91),具有若干个,且周向间隔安装在所述上面级舱体(1)的内壁上;
防热裙安装板(92),与若干所述防热裙支架(91)连接,且挡在所述发动机尾喷管(3)外壁和所述上面级舱体(1)内壁之间;
防热裙(93),固定在所述防热裙安装板(92)上,且与所述发动机尾喷管(3)外形相配的用于防止所述发动机尾喷管(3)喷出的喷流沿所述防热裙安装板(92)和所述发动机尾喷管(3)外壁之间的间隙翻卷至所述上面级舱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级舱体(1)的外部连接有分离插座(4),所述下面级舱体(2)的外部连接有分离插头(5);所述分离插头(5)和所述分离插座(4)沿所述上面级舱体(1)和所述下面级舱体(2)的连接方向可拔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级舱体(1)和所述下面级舱体(2)的连接部分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分离插头(5)和所述分离插座(4)均有多个且沿所述下面级舱体(2)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插头(5)通过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连接于所述下面级舱体(2)的外壁,所述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用于在级间分离时为所述分离插头(5)提供拉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包括:
拉头支架(61),固定在所述下面级舱体(2)的外壁;
拉头(62),通过安装螺母(63)固定在所述拉头支架(61)上;
分离钢索(64),两端分别与所述拉头(62)和所述分离插头(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插头(5)包括:
插头本体(51),与所述分离插座(4)可拔插连接,其上设有具有下端开口的容纳槽(52);
拉杆(53),沿所述分离插头(5)和所述分离插座(4)的拔插方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纳槽(52),且其伸出所述容纳槽(52)的一端与所述分离钢索拉头组件(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插头(5)还包括:
弹性件(54),位于所述容纳槽(52)内且套设在所述拉杆(53)的外周,用于在所述拉杆(53)和所述插头本体(51)之间起缓冲和传力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级舱体(1)的外壁连接有用于罩住所述分离插座(4)的上整流罩(7),所述下面级舱体(2)连接有用于罩住所述分离插头(5)的下整流罩(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级舱体(1)和所述下面级舱体(2)通过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连接,所述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用于锁定所述上面级舱体(1)和所述下面级舱体(2),并在接收到分离指令后解除所述上面级舱体(1)和所述下面级舱体(2)之间的锁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级舱体(1)的下端设有上安装槽,所述下面级舱体(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安装槽位置对应的下安装槽;所述级间分离连接解锁装置包括:
爆炸螺栓,其螺杆自所述下安装槽伸进所述上安装槽,用于连接所述上面级舱体(1)和所述下面级舱体(2);
分离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爆炸螺栓的螺杆且位于所述上安装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级舱体(1)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上安装槽的上装配口盖(11),所述下面级舱体(2)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下安装槽的下装配口盖(12)。
CN201922445125.6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Active CN211685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5125.6U CN211685684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5125.6U CN211685684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5684U true CN21168568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5125.6U Active CN211685684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568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777A (zh) * 2020-11-16 2021-05-07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分离机构及飞行器
CN112985194A (zh) * 2021-05-06 2021-06-1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连接解锁装置及运载火箭
RU2754612C1 (ru) * 2021-01-14 2021-09-03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Радуга" Имени А.Я. Березняка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отсеков ракеты
CN113525726A (zh) * 2021-06-23 2021-10-22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大厚度无削弱槽、无应力集中、无保护罩分离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777A (zh) * 2020-11-16 2021-05-07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分离机构及飞行器
RU2754612C1 (ru) * 2021-01-14 2021-09-03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Радуга" Имени А.Я. Березняка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отсеков ракеты
CN112985194A (zh) * 2021-05-06 2021-06-1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连接解锁装置及运载火箭
CN112985194B (zh) * 2021-05-06 2021-08-06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连接解锁装置及运载火箭
CN113525726A (zh) * 2021-06-23 2021-10-22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大厚度无削弱槽、无应力集中、无保护罩分离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85684U (zh)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CN111071489A (zh) 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混合分离结构
US9745063B2 (en) Airborne rocket launch system
KR101993069B1 (ko) 항공기 배터리 격납 포드들
RU2661245C2 (ru) Космический двигательный модуль с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и и твердотопливными химическими двигателями
CN211685687U (zh) 一种运载火箭的级间冷分离结构
CN111017272A (zh) 一种运载火箭的级间冷分离结构
EP2038601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ssile air inlet
EP3831718B1 (en) Firewall assemblies for hybrid electric aircraft power plants
CN112319868B (zh) 分离装置及运载火箭
US11512927B2 (en) Multi-mission munition adapter
CN112344807B (zh) 运载火箭
CN104833277A (zh) 一种导弹级间分离用切割装置
US6227096B1 (en) Universal warhead adapter, and missile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CN113022897A (zh) 一种用于整流罩回收的低冲击开伞装置
US5201832A (en) Integrated aerospike engine and aerobrake for a spacecraft
CN112611269B (zh) 运载火箭
RU231526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авиационной крылатой ракеты
CN215399393U (zh) 运载火箭反推装置及运载火箭
CN113008088B (zh) 一种运载火箭反推装置及运载火箭
CN108801082A (zh) 一种多级火箭的级间分离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9624609U (zh) 火箭助飞式水下航行器快速分离装置
CN113650809B (zh) 一种航天运载器舱段堵盖、舱段结构和航天运载器
JP5036853B2 (ja) 飛翔体の切り離し構造及び切り離し方法
RU2245503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пусковой моду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45 1-14-214, 2nd floor, 136 Xi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ar glo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9, floor 3, building 1, No. 9, Desheng South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GJIRONGYAO SPAC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tar glor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