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6121U -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6121U
CN211676121U CN202020153028.XU CN202020153028U CN211676121U CN 211676121 U CN211676121 U CN 211676121U CN 202020153028 U CN202020153028 U CN 202020153028U CN 211676121 U CN211676121 U CN 211676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patient
fixed plate
fixing fram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30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厉彦金
唐凤
王世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530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6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6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61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固定板的顶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弹性绳,第一弹性绳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一端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弹性绳,第二弹性绳远离第二固定架的一端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板的后侧设置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使得患者可以通过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将固定板固定在腹部,然后将背带固定在患者的上身,达到充分固定的效果,方便患者进行携带,且固定板的重量较轻,达到便于携带和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器材是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是康复器材。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康复锻炼装置的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不方便患者进行携带,从而不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锻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弹性绳,所述第一弹性绳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弹性绳,所述第二弹性绳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后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连接两个有背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绑带的一侧连接有魔术贴,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通过所述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后侧中间位置连接有吸汗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后侧两端均开设有透气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端位置连接有防滑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端位置内部连接有防滑垫。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开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连接有缠线柱,所述缠线柱的前端连接有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板的后侧设置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使得患者可以通过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将固定板固定在腹部,然后将背带固定在患者的上身,达到充分固定的效果,方便患者进行携带,且固定板的重量较轻,达到便于携带和使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患者可以握住第二固定架进行拉伸,此时第二弹性绳的弹力将反作用力传递给患者,达到锻炼患者手臂的效果,患者将脚放置在第一固定架,然后保持坐姿,伸长腿部,第一弹性绳的弹力将反作用力传递给患者,达到锻炼患者腿部的效果,进而达到随时随地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固定板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凹槽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一弹性绳;3、第一固定架;4、第一绑带;5、魔术贴;6、背带;7、第二固定架;71、第二弹性绳;8、第二绑带;9、防滑垫;10、吸汗棉;11、透气孔;12、防滑辊;13、挂钩;14、凹槽;15、缠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底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固定板1的顶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架7,第一固定架3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弹性绳2,第一弹性绳2远离第一固定架3的一端和固定板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7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弹性绳71,第二弹性绳71远离第二固定架7的一端和固定板1固定连接,固定板1的两端后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可拆卸连接,固定板1的顶端连接两个有背带6。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板1的后侧设置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使得患者可以通过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将固定板1固定在腹部,然后将背带6固定在患者的上身,达到充分固定的效果,方便患者进行携带,且固定板1的重量较轻,达到便于携带和使用的效果,通过在固定板1上设置第一固定架3和第二固定架7,患者可以握住第二固定架7进行拉伸,此时第二弹性绳71的弹力将反作用力传递给患者,达到锻炼患者手臂的效果,患者将脚放置在第一固定架3,然后保持坐姿,伸长腿部,第一弹性绳2的弹力将反作用力传递给患者,达到锻炼患者腿部的效果,进而达到随时随地锻炼的效果,同时患者进行拉伸活动时,反作用力会作用于患者的腰部,从而达到锻炼患者腰部力量的效果。
具体的,第一绑带4的一侧连接有魔术贴5,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通过魔术贴5可拆卸连接;魔术贴5的固定方式方便固定和拆卸,同时还可以带动调节固定松紧程度的效果。
具体的,固定板1的后侧中间位置连接有吸汗棉10;吸汗棉10可以将患者腹部的汗液进行吸收,使得患者可以感到舒适。
具体的,固定板1的后侧两端均开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可以增加固定板1内外的空气流动,从而使患者感到舒适。
具体的,第二固定架7的顶端位置连接有防滑辊12;防滑辊12可以增加患者手部与第二固定架7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患者握住第二固定架7。
具体的,第一固定架3的顶端位置内部连接有防滑垫9;防滑垫9可以增加患者脚部与第一固定架3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患者踩动第一固定架3。
具体的,固定板1的前侧开设有四个凹槽14,凹槽14的内部连接有缠线柱15,缠线柱15的前端连接有挂钩13;患者在不使用固定架时,可以将弹性绳缠绕在缠线柱15上,然后将固定架悬挂在挂钩13上,达到收纳的效果,方便患者进行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在固定板1的后侧设置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使得患者可以通过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将固定板1固定在腹部,然后将背带6固定在患者的上身,达到充分固定的效果,方便患者进行携带,且固定板1的重量较轻,达到便于携带和使用的效果,通过在固定板1上设置第一固定架3和第二固定架7,患者可以握住第二固定架7进行拉伸,此时第二弹性绳71的弹力将反作用力传递给患者,达到锻炼患者手臂的效果,患者将脚放置在第一固定架3,然后保持坐姿,伸长腿部,第一弹性绳2的弹力将反作用力传递给患者,达到锻炼患者腿部的效果,进而达到随时随地锻炼的效果,同时患者进行拉伸活动时,反作用力会作用于患者的腰部,从而达到锻炼患者腰部力量的效果,患者在不使用固定架时,可以将弹性绳缠绕在缠线柱15上,然后将固定架悬挂在挂钩13上,达到收纳的效果,方便患者进行携带,吸汗棉10可以将患者腹部的汗液进行吸收,使得患者可以感到舒适,透气孔11可以增加固定板1内外的空气流动,从而使患者感到舒适。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架(7),所述第一固定架(3)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弹性绳(2),所述第一弹性绳(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架(3)的一端和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弹性绳(71),所述第二弹性绳(71)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架(7)的一端和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两端后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8),所述第一绑带(4)和所述第二绑带(8)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连接两个有背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4)的一侧连接有魔术贴(5),所述第一绑带(4)和所述第二绑带(8)通过所述魔术贴(5)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后侧中间位置连接有吸汗棉(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后侧两端均开设有透气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7)的顶端位置连接有防滑辊(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3)的顶端位置内部连接有防滑垫(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前侧开设有四个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部连接有缠线柱(15),所述缠线柱(15)的前端连接有挂钩(13)。
CN202020153028.XU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6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3028.XU CN211676121U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3028.XU CN211676121U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6121U true CN211676121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5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30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6121U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6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7991U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可调节锻炼床
CN211676121U (zh) 一种便携式内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CN111388952A (zh) 一种肿瘤护理用术后康复恢复训练装置
CN213555206U (zh) 一种高压氧患者康复锻炼设备
CN212037883U (zh) 一种普外术后腰部支撑护理装置
CN213760423U (zh) 一种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运动工具包
CN211635061U (zh) 一种脊椎术后床上康复锻炼装置
CN214388139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康复训练设备
CN214260541U (zh) 一种心血管病人康复护理用训练装置
CN109701201B (zh) 一种安全性高且使用儿童人群广的体操架
CN209236752U (zh) 一种腿部肌肉康复训练助行架
CN218961055U (zh) 一种术中母婴皮肤接触包被
CN214967326U (zh) 一种肩关节半脱位固定装置
CN212308360U (zh) 一种康复护理装置
CN212282729U (zh) 一种简易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9033665U (zh) 下肢肌力恢复训练装置
CN219205999U (zh) 一种旋转调教松紧的新型腰带
CN208049301U (zh) 一种舞蹈翻转训练装置
CN214633650U (zh) 一种柱骨科手足保健带
CN217409683U (zh) 一种平衡锻炼器
CN213852961U (zh) 用于步态复健机的躯干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躯干支撑装置
CN21496867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步行训练装置
CN217066737U (zh) 一种穿戴式约束带
CN213589679U (zh) 一种外科重症用康复锻炼装置
CN214971544U (zh) 一种儿童室内健身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