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5176U -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5176U
CN211675176U CN202020080209.4U CN202020080209U CN211675176U CN 211675176 U CN211675176 U CN 211675176U CN 202020080209 U CN202020080209 U CN 202020080209U CN 211675176 U CN211675176 U CN 211675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device
pulley
braces
haulage rop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02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中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0802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5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5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51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其包括站立架和背带悬吊装置,背带悬吊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支撑架和固定架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牵引滑轮,牵引滑轮内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安装有连接钩,连接钩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定装置,牵引绳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卷线筒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卷线筒转动的工作电机。该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中,采用背带对测试人员进行固定,通过工作电机收卷牵引绳调节背带整体的高度,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实现系统的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手术是要求手术后下肢不能负重,只有等到组织的强度足够承受身体的重量,才能开始逐渐的恢复负重,直到能够百分之百负重,才可以恢复正常的站立和行走等等,因此对下肢进行负重训练是必要的,但现有的下肢负重训练需要多人联合完成,而且没有系统的装置进行训练,影响下肢负重训练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包括站立架和背带悬吊装置,所述背带悬吊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所述支撑架和固定架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牵引滑轮,所述牵引滑轮内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安装有连接钩,所述连接钩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定装置,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卷线筒转动的工作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滑轮包括滑轮,所述滑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尺寸大于滑轮,所述挡板的外壁安装有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固定装置包括背带,所述背带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挂在连接钩内,所述背带和连接环之间至少设置有四条吊带。
作为优选,所述背带的一端安装有毛面魔术贴,所述背带的另一端安装有刺面魔术贴,所述毛面魔术贴和刺面魔术贴粘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站立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一对站立区,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安装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顶部套设有防滑垫。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安装于扶手架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中,采用背带对测试人员进行固定,通过工作电机收卷牵引绳调节背带整体的高度,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实现系统的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2、该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中,在底板两侧设置扶手架,便于检测人员站立底板上,双手扶住扶手架,对站立进行支撑,同时设置防滑垫增加手掌和扶手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掌和扶手架滑脱,能够单人完成下肢负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带悬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站立架结构示意图;
1、站立架;11、底板;12、站立区;13、扶手架;14、防滑垫;
2、背带悬吊装置;21、支撑架;22、固定架;23、牵引滑轮;24、牵引绳;25、连接钩;26、背部固定装置;27、卷线筒;28、工作电机;29、安装筒;
231、滑轮;232、挡板;233、轴承;
261、背带;262、吊带;263、连接环;264、毛面魔术贴;265、刺面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性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包括站立架1和背带悬吊装置2,背带悬吊装置2包括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牵引滑轮23,牵引滑轮23包括滑轮231,滑轮23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挡板232,牵引滑轮23内设置有牵引绳24,牵引绳24缠绕在滑轮231内,通过滑轮231的转动带动牵引绳24的移动,同时,挡板232的尺寸大于滑轮231,防止牵引绳24在滑轮231内移动时,牵引绳24从滑轮231处脱落,挡板232的外壁安装有轴承233,支撑架21安装在对应的轴承233内环上,固定架22安装在对应的轴承233内环上,使得牵引滑轮23能够在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内平稳转动。
本实施例中,牵引绳24的一端安装有连接钩25,连接钩25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定装置26,通过牵引绳24拉动连接钩25带动背部固定装置26位置改变,便于调节背部固定装置26整体高度。
进一步的,牵引绳24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27,卷线筒27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卷线筒27转动的工作电机28,通过工作电机28带动卷线筒27收卷牵引绳24,并带动连接钩25位置改变,完成背部固定装置26高度调节。
具体的,背部固定装置26包括背带261,背带26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环263,连接环263挂在连接钩25内,背带261和连接环263之间至少设置有四条吊带262,便于连接环263平稳拉动背带261,连接钩25运动时,拉动连接环263位置改变,并通过吊带262拉动背带261,使用时,将背带261绑在使用者背部,通过改变背带261的位置,能够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实现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值得说明的是,背带261的一端安装有毛面魔术贴264,背带261的另一端安装有刺面魔术贴265,毛面魔术贴264和刺面魔术贴265粘接配合,通过毛面魔术贴264和刺面魔术贴265相互粘贴,便于背带261的穿戴和拆卸。
此外,站立架1包括底板11,底板11顶面设置有一对站立区12,检测人员准确找到站立位置,底板11顶部两侧安装有扶手架13,便于检测人员站立底板11上,双手扶住扶手架13,便于对站立进行支撑,扶手架13顶部套设有防滑垫14,防滑垫14优选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增加手掌和扶手架1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掌和扶手架13滑脱。
除此之外,支撑架2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筒29,安装筒29安装于扶手架13顶部,便于将支撑架21固定在扶手架13顶部。
本实施例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测试人员站立在底板11的站立区12处,并通过双手扶持扶手架13,使得整体身体站立在底板11上,将背带261绑在测试人员腰背部,通过毛面魔术贴264和刺面魔术贴265相互粘连,使其固定,康复训练时,通过工作电机28带动卷线筒27收卷牵引绳24,并带动连接钩25位置改变,拉动连接环263位置改变,并通过吊带262拉动背带261,模拟下肢负重的情况,实现下肢负重康复训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包括站立架(1)和背带悬吊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悬吊装置(2)包括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所述支撑架(21)和固定架(22)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牵引滑轮(23),所述牵引滑轮(23)内设置有牵引绳(24),所述牵引绳(24)的一端安装有连接钩(25),所述连接钩(25)的底部设置有背部固定装置(26),所述牵引绳(24)的另一端缠绕在卷线筒(27),所述卷线筒(27)的一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卷线筒(27)转动的工作电机(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轮(23)包括滑轮(231),所述滑轮(23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挡板(232),所述挡板(232)的尺寸大于滑轮(231),所述挡板(232)的外壁安装有轴承(2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固定装置(26)包括背带(261),所述背带(26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环(263),所述连接环(263)挂在连接钩(25)内,所述背带(261)和连接环(263)之间至少设置有四条吊带(2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261)的一端安装有毛面魔术贴(264),所述背带(261)的另一端安装有刺面魔术贴(265),所述毛面魔术贴(264)和刺面魔术贴(265)粘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架(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顶面设置有一对站立区(12),所述底板(11)顶部两侧安装有扶手架(13),所述扶手架(13)顶部套设有防滑垫(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筒(29),所述安装筒(29)安装于扶手架(13)顶部。
CN202020080209.4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5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209.4U CN211675176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209.4U CN211675176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5176U true CN211675176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1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020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5176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51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606A (zh) * 2020-01-15 2020-05-15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606A (zh) * 2020-01-15 2020-05-15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154901A (ja) 歩行訓練器具
CN211675176U (zh)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装置
US4446943A (en) Fire service harness
JP2008110128A (ja) 保守作業補助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構造物の保守工法
US4826155A (en) Accessory equipment for exercise apparatus
CN214388655U (zh) 健身吊环、训练装置、健身吊环的支撑装置
CN206102926U (zh) 一种拉索提升式助步器
CN214232606U (zh) 一种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的减重装置
CN214344035U (zh) 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
CN212458851U (zh) 电力安全工器具多功能试验工装
CN207575581U (zh) 一种气体绝缘线路登高安装用安全带
CN209848253U (zh) 一种可计算做功的牵引式加载装置
CN212854447U (zh) 体育训练用增加腿、脚、臂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11132866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气压式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102284144B (zh)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CN210057204U (zh) 一种井下救生器
CN111150606A (zh) 一种下肢多功能负重治疗系统
CN2593770Y (zh) 组合式康复助行器
CN112023354A (zh) 引体向上训练辅助装置及由其所构成的训练器材
CN206822981U (zh) 一种电力工人高空坠落悬吊自救系统
CN216908391U (zh) 一种偏瘫患者辅助起床装置
CN211050833U (zh) 一种可同时锻炼手部和腿部的多功能牵引架
CN218529221U (zh) 康复行走辅助设备
CN212369473U (zh) 一种休闲设备
CN218419624U (zh) 一种蹲便起立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