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4596U - 锐器盒 - Google Patents

锐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4596U
CN211674596U CN202020222006.4U CN202020222006U CN211674596U CN 211674596 U CN211674596 U CN 211674596U CN 202020222006 U CN202020222006 U CN 202020222006U CN 211674596 U CN211674596 U CN 211674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pening
cover body
rubber tub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20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晓明
邹幼清
蓝惠兰
周恩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nwan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nwan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nwan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nwan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2220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4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4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锐器盒,涉及医用锐器收集的技术领域,包括容置盒体、第一盖体和切割刀组;第一盖体盖合于容置盒体上,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切割刀组滑动连接于第一盖体的下部;胶管能够穿过第一开口伸入到容置盒体内,切割刀组配置为在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移动时对胶管进行切割。由于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胶管能够穿过第一开口伸入到容置盒体内;又因为切割刀组滑动连接于第一盖体的下部,一方面使得切割刀组在朝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的移动过程中将胶管切断,另一方面切割刀组的隐藏性好,不易于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使用安全性好;胶管内切割后,锐器自然掉落在容置盒体内,方便对锐器进行收纳。

Description

锐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锐器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锐器盒。
背景技术
在很多医用器械上均附带有锐器,例如注射针筒的针头、采血套件的采血针、吊瓶式输液器的针头和手术刀的刀片等。上述的医疗锐器在使用完毕后需要统一收纳和处理,以避免锐器意外伤人和减少病菌传播,锐器收纳一般采用锐器盒。
部分便于拆卸的锐器,如手术刀的刀片和注射针筒的针头等可直接单独取下丢弃在锐器盒内;但一些和输液胶管一体连接或不便拆卸的锐器,如部分吊瓶式输液器的针头需要先将胶管剪断,才能将针头取下来。
对于与胶管相连的锐器,通常是借助剪刀先将连带锐器的胶管剪断,再将锐器放置到锐器盒内,在操作剪刀将胶管剪断的过程中,锐器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误伤,存在安全隐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锐器盒,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锐器盒不便于对与胶管相连的锐器进行收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锐器盒,包括容置盒体、第一盖体和切割刀组;
所述第一盖体盖合于所述容置盒体上,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切割刀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下部;
胶管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到所述容置盒体内,所述切割刀组配置为在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移动时对胶管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组包括移动刀体和握持手柄;
所述移动刀体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容置盒体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移动刀体和所述限位部之间设置有切割区域;
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握持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刀体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刀体包括刀体本体和滑块;
所述刀体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固定滑轨,所述握持手柄设置于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固定滑轨连接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配置为使得所述刀体本体始终具有向远离所述限位部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以使所述刀体本体隐藏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下部且避开所述第一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盒体包括盒体本体和盖合于所述盒体本体上的第二盖体;
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上,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胶管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伸入到所述切割区域内,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转动连接,所述握持手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盖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盖体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手柄包括固定杆和铰接杆;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滑槽与所述铰接杆铰接;
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盖体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时,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一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盖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盒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始终具有朝向打开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设置容置槽,所述刀体本体能够伸入到所述容置槽内。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锐器盒,包括容置盒体、第一盖体和切割刀组;第一盖体盖合于容置盒体上,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切割刀组滑动连接于第一盖体的下部;胶管能够穿过第一开口伸入到容置盒体内,切割刀组配置为在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移动时对胶管进行切割。
由于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胶管能够穿过第一开口伸入到容置盒体内;又因为切割刀组滑动连接于第一盖体的下部,一方面使得切割刀组在朝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的移动过程中将胶管切断,另一方面切割刀组的隐藏性好,不易于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使用安全性好;胶管内切割后,锐器自然掉落在容置盒体内,方便对锐器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中的容置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第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第二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在第二开口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容置盒体;110-盒体本体;120-第二盖体;121-第二开口;122-限位槽;200-第一盖体;210-第一开口;220-滑槽;300-切割刀组;310-移动刀体;311-刀体本体;312-滑块;313-固定滑轨;320-握持手柄;321-固定杆;322-铰接杆;330-第一弹性件;400-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锐器盒,包括容置盒体100、第一盖体200和切割刀组300;第一盖体200盖合于容置盒体100上,第一盖体20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10,切割刀组300滑动连接于第一盖体200的下部;胶管能够穿过第一开口210伸入到容置盒体100内,切割刀组300配置为在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移动时对胶管进行切割。
具体的,容置盒体100可设置为方形或桶状的结构,较佳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容置盒体100呈上部直径稍大、下部直径渐缩的圆桶状结构;第一盖体200设置为圆形的盒盖,第一盖体200的材料和容置盒体100的材料可设置为多种,较佳的,第一盖体200的材料和容置盒体100的材料均设置为塑料,如聚乙烯,第一合体可直接扣合在容置盒体100上或通过螺纹与容置盒体100连接;第一开口210可根据使用方便性设置为圆形、方形、不规则形体或其他多边形,切割刀组300可通过滑轨固定在第一盖体200的底面上;切割刀组300可设置为多种结构,例如,单刀片式或者双刀片组合成剪刀式等,单刀片再向靠近胶管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胶管施加切割力,双刀片再向靠近胶管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胶管施加剪切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由于第一盖体20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10,胶管能够穿过第一开口210伸入到容置盒体100内;又因为切割刀组300滑动连接于第一盖体200的下部,一方面使得切割刀组300在朝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的移动过程中将胶管切断,另一方面切割刀组300的隐藏性好,不易于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使用安全性好;胶管内切割后,锐器自然掉落在容置盒体100内,方便对锐器进行收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中的切割刀组300包括移动刀体310和握持手柄320;移动刀体310与第一盖体200的底面滑动连接,容置盒体100上设置有限位部400,移动刀体310和限位部400之间设置有切割区域;第一盖体200上设置有滑槽220,握持手柄320的一端与移动刀体310连接,另一端伸出滑槽220。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部400可设置为容置盒体100上的限位挡块,滑槽220为开设在第一盖体200上的长条形凹槽,移动刀体310设置为单刀片的切割结构,移动刀体310可通过滑轨固定在第一盖体200的底面上,握持手柄320的一端可通过胶接、焊接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与移动刀体310连接,握持手柄320的另一端穿出滑槽220向第一盖体200的上方延伸;通过使用人员手握握持手柄320伸出第一盖体200的一端,带动移动刀体310移动。如图2所示,限位部400可设置为容置盒体100上的限位挡块,胶管连带锐器穿过第一开口210伸入到容置盒体100内,且胶管能够抵靠在限位部400的一侧,且胶管处于限位部400和移动刀体310之间,在移动刀体310向靠近限位部400的方向移动时,移动刀体310逐渐将胶管压靠在限位部400上并将胶管切断。
进一步的,移动刀体310包括刀体本体311和滑块312;刀体本体311固定连接于滑块312的靠近限位部400的一侧,第一盖体200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滑块312滑动配合的固定滑轨313,握持手柄320设置于滑块312上。
具体的,固定滑轨313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盖体200的底面上,滑块312与固定滑轨313滑动配合,固定滑轨313的长度有一定要求,使得滑块312滑动到固定滑轨313远离限位部400的一端时,能够完全隐藏在第一盖体200的下部并避开第一开口210,较佳的,在固定滑轨31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板,固定滑轨313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以限定滑块312的滑动行程;刀体本体311设置为切割用单个刀片,刀体本体311可直接固定在滑块312上或者刀体本体311通过连接片与滑块312连接,较佳的,刀体本体311通过连接片与滑块312连接,连接片的一端焊接在滑块312上,刀体本体311通过连接螺钉固定在连接片上,以方便对刀体本体311的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切割刀组300还包括分别与滑块312和固定滑轨313连接的第一弹性件330;第一弹性件330配置为使得刀体本体311始终具有向远离限位部400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以使刀体本体311隐藏于第一盖体200的下部且避开第一开口210。
具体的,第一弹性件330较佳的设置为拉伸弹簧,第一弹性件33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滑轨313一端的限位挡板上,第一弹性件330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312上;在不需要对胶管进行切割时,也即在第一弹簧的原长状态下,刀体本体311完全隐藏在第一盖体200的下部且避开第一开口210,能够避免医护人员的手部误穿过第一开口210伸入容置盒体100内与刀体本体311接触;当需要切割胶管时,握持手柄320通过滑块312带动刀体本体311克服第一弹性件330的拉力向靠近限位部400的方向移动,以完成对胶管的切割,切割完毕后第一弹性件330带动刀体本体311复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通过刀体本体311、滑块312和固定滑轨313相组合,且滑块312上设置有移动手柄,便于带动刀体本体311向靠近或远离限位部400的方向移动,对胶管的切割非常方便;通过在滑块312和固定滑轨313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330,使得刀体本体311始终具有向远离限位部400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使得刀体本体311能够自发隐藏在下第一盖体200下且避开第一开口210,避免了医护人员的手部误穿过第一开口210伸入容置盒体100内与刀体本体311接触,使用安全性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中的容置盒体100包括盒体本体110和盖合于盒体本体110上的第二盖体120;第一盖体200设置于第二盖体120上,第二盖体12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21,胶管依次穿过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121伸入到切割区域内,限位部400设置于第二盖体120的下部。
具体的,盒体本体110设置为自上而下直径减缩的桶状结构,第二盖体120和盒体本体110均设置为塑料材质,第二盖体12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扣合在盒体本体110上,以方便第二盖体120和盒体本体110之间的连接;第二开口121的形状可根据使用方便性合理设置,第一开口210在水平面内的垂直投影和第二开口121在水平面内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合,限位部400通过胶接或螺钉固定的方式与第二盖体120的底面连接,且限位部400靠近刀体本体311的一侧和第二开口121对应处的轮廓线平齐。
进一步的,第一盖体200与第二盖体120转动连接,握持手柄320能够带动第一盖体200相对于第二盖体120转动,以使第一盖体200封闭第二开口121。
具体的,第二盖体120的顶部设置有圆形凹槽,第一盖体200设置于第二盖体120顶部的凹槽内,在第二盖体120的顶部且位移第一盖体200的上方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用于限制第一盖体200从凹槽内脱出,第一盖体200的直径略小于圆形凹槽的直径,使得第一盖体200可相对于第一盖体200转动;由于切割刀组300滑动连接在第一盖体200的下部,在握持手柄320带动滑块312向靠近或远离限位部40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同步带动第一盖体200相对于第二盖体120转动,以使得第一盖体200关闭或打开第二开口121,第二开口121关闭时,盒体本体110的密封性好,可避免容置盒体100内的锐器通过第二开口121撒出。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握持手柄320包括固定杆321和铰接杆322;固定杆321的一端与滑块312连接,固定杆321的另一端伸出滑槽220与铰接杆322铰接;第二盖体120上设置有限位槽122,铰接杆322远离固定杆321的一端配置为在第一盖体200封闭第二开口121时,能够伸入限位槽122内,以限制第一盖体200相对于第二盖体120转动。
具体的,握持手柄320分段设置,具体由固定杆321和铰接杆322组成,固定杆321的底端可焊接在滑块312上,铰接杆322的底端可通过普通铰链或球铰与固定杆321的顶端铰接,使得铰接杆322可相对于固定杆321转动。
如图2和图5所示,限位槽122的形状与铰接杆322顶端的形状相适配,当第一盖体200封闭第二开口121时,铰接杆322相对于固定杆321转动,使得铰接杆322整体呈水平设置,此时铰接杆322的顶端可伸入到限位槽122,可避免在第一盖体200封闭第二开口121时第一盖体200相对于第二盖体120的自由转动,也避免了锐器通过第二开口121从盒体本体110内出来,提高了医护人员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盖体200和盒体本体11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配置为使得第一盖体200始终具有朝向打开第二开口121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具体的,第二弹簧可设置为扭转弹簧或螺旋弹簧,第二弹性件使得第一盖体200的运动趋势和滑块312的移动趋势整体相同,避免第一盖体200遮挡第二开口121和对胶管穿过第二开口121伸入到盒体本体110内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第二弹性件包括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盖体200连接,另一端与盒体本体110连接。
第一盖体200的底面上可焊接有第一挂钩,盒体本体110的内壁上可焊接有第二挂钩,拉力弹簧的一端挂置在第一挂钩上,拉力弹簧的另一端挂置在第二挂钩上。
进一步的,限位部400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内设置容置槽,刀体本体311能够伸入到容置槽内。
具体的,如图2所示,限位块可通过粘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二盖体120的底面上,容置槽设置为矩形凹槽,容置槽的开口朝向刀体本体311设置,滑块312带动刀体本体311朝向正对容置槽的方向移动,刀体本体311将胶管切断后可部分伸入到容置槽内,保证了对胶管切割的彻底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通过在第二盖体120上设置第二开口121,且第一盖体200与第二盖体120转动连接,可使得第一盖体200将第二开口121封闭,能够避免锐器盒在移动或不需要对胶管进行切割的情形下,锐器通过第二开口121从盒体本体110内出来,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盒的使用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盒体(100)、第一盖体(200)和切割刀组(300);
所述第一盖体(200)盖合于所述容置盒体(100)上,所述第一盖体(20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10),所述切割刀组(300)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200)的下部;
胶管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开口(210)伸入到所述容置盒体(100)内,所述切割刀组(300)配置为在向靠近胶管的方向移动时对胶管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组(300)包括移动刀体(310)和握持手柄(320);
所述移动刀体(310)与所述第一盖体(200)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容置盒体(100)上设置有限位部(400),所述移动刀体(310)和所述限位部(400)之间设置有切割区域;
所述第一盖体(200)上设置有滑槽(220),所述握持手柄(320)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刀体(310)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滑槽(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刀体(310)包括刀体本体(311)和滑块(312);
所述刀体本体(311)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312)的靠近所述限位部(400)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200)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312)滑动配合的固定滑轨(313),所述握持手柄(320)设置于所述滑块(3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组(300)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滑块(312)和所述固定滑轨(313)连接的第一弹性件(330);
所述第一弹性件(330)配置为使得所述刀体本体(311)始终具有向远离所述限位部(400)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以使所述刀体本体(311)隐藏于所述第一盖体(200)的下部且避开所述第一开口(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体(100)包括盒体本体(110)和盖合于所述盒体本体(110)上的第二盖体(120);
所述第一盖体(200)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120)上,所述第二盖体(12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21),胶管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210)和所述第二开口(121)伸入到所述切割区域内,所述限位部(400)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120)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00)与所述第二盖体(120)转动连接,所述握持手柄(32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盖体(200)相对于所述第二盖体(12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盖体(200)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手柄(320)包括固定杆(321)和铰接杆(322);
所述固定杆(321)的一端与所述滑块(312)连接,所述固定杆(32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滑槽(220)与所述铰接杆(322)铰接;
所述第二盖体(120)上设置有限位槽(122),所述铰接杆(322)远离所述固定杆(321)的一端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盖体(200)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21)时,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122)内,以限制所述第一盖体(200)相对于所述第二盖体(120)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00)和所述盒体本体(11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盖体(200)始终具有朝向打开所述第二开口(121)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本体(11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00)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设置容置槽,所述刀体本体(311)能够伸入到所述容置槽内。
CN202020222006.4U 2020-02-27 2020-02-27 锐器盒 Active CN211674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006.4U CN211674596U (zh) 2020-02-27 2020-02-27 锐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2006.4U CN211674596U (zh) 2020-02-27 2020-02-27 锐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4596U true CN211674596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2006.4U Active CN211674596U (zh) 2020-02-27 2020-02-27 锐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4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4140U (zh) 医用锐器盒
CN209123085U (zh) 一种医用利器盒
CN211674596U (zh) 锐器盒
CN206167539U (zh) 一种感应利器盒
CN209051897U (zh) 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便携式锐器盒
CN208511646U (zh) 改良型安全锐器盒
CN215206661U (zh) 一种医用锐器盒
CN215349525U (zh) 一种利器分离装置
CN212879582U (zh) 医用锐器收集盒
CN213249791U (zh) 一种新型医用锐器桶
CN214494372U (zh) 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利器盒
CN210330751U (zh) 一种改进的利器盒
CN213110874U (zh) 一种常闭式锐器盒
CN219558331U (zh) 一种护理用具
CN206842240U (zh) 医用锐器盒
CN213293316U (zh) 锐器盒盖及锐器盒
CN214318147U (zh) 一种自带剪切器的医用锐器盒
CN213606925U (zh) 利器盒
CN213606950U (zh) 一种组合式医疗锐器盒
CN221021085U (zh) 一种综合护理剪
CN211845837U (zh) 一种自动关闭的漏斗状锐器盒
CN206979806U (zh) 一体式利器盒
CN210301925U (zh) 一次性便携式针头回收装置
CN211197380U (zh) 一种儿科临床新型利器盒
CN214609498U (zh) 一种利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