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3784U - 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73784U CN211673784U CN201921522015.9U CN201921522015U CN211673784U CN 211673784 U CN211673784 U CN 211673784U CN 201921522015 U CN201921522015 U CN 201921522015U CN 211673784 U CN211673784 U CN 2116737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cup
- making
- strainer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所述泡茶棒包括用于盛放茶叶的茶漏(1)以及穿设于所述茶漏(1)的直棒(2),所述茶漏(1)固定设置在所述直棒(2)上。所述泡茶杯包括杯体(4)以及所述泡茶棒,所述泡茶棒放置于所述杯体(4)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能有效解决茶叶泄露现象,给泡功夫茶带来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速,人们已经越来越难喝上自己亲手泡制的功夫茶了。
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含有茶叶或茶粉的茶包置入杯中冲泡,使用茶包泡茶时,茶包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不仅会降低茶水口感,更会因为水的高温导致茶包破损而出现茶叶或茶粉露出现象,大大增加了泡功夫茶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能有效解决茶叶泄露现象,给泡功夫茶带来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泡茶棒,其包括用于盛放茶叶的茶漏以及穿设于所述茶漏的直棒,所述茶漏固定设置在所述直棒上。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包括固定在所述直棒上的茶漏底盘以及与所述茶漏底盘相连接的茶漏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直棒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茶漏底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的第一通孔,所述茶漏底盘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卡合固定在所述直棒上。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底盘螺纹连接于所述茶漏外壳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还包括与所述茶漏外壳相连的茶漏顶盘,所述茶漏顶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直棒相配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顶盘螺纹连接于所述茶漏外壳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外壁设置有多个孔洞。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泡茶杯,其包括杯体以及所述泡茶棒,所述泡茶棒放置于所述杯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泡茶杯还包括覆盖在所述杯体上方的杯盖,所述杯盖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直棒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开设有与所述直棒相配的插孔,所述直棒放置于所述插孔中,所述泡茶棒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能有效解决茶叶泄露现象,给泡功夫茶带来便利;只要在有水的情况下,就可以喝到冲泡式功夫茶,并且不用担心清理残渣的问题,改变了喝茶的固有模式,可以随时随地有茶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泡茶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泡茶棒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泡茶杯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泡茶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中泡茶棒与泡茶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泡茶杯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中泡茶棒与泡茶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泡茶棒,其包括用于盛放茶叶的茶漏1以及穿设于茶漏1的直棒2,茶漏1固定设置在直棒2上。整支泡茶棒均由环保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茶漏1外壁设置有多个孔洞,便于水进入茶漏1内部。茶漏1包括茶漏底盘11、与茶漏底盘11相连的茶漏外壳12和与茶漏外壳12相连的茶漏顶盘13,茶漏底盘11螺纹连接于茶漏外壳12下端,茶漏顶盘13螺纹连接于茶漏外壳12上端。具体地,茶漏外壳12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茶漏顶盘13设有相应的内螺纹,茶漏顶盘13旋拧在茶漏外壳12上端。茶漏外壳12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茶漏底盘11设有相应的内螺纹,茶漏底盘11旋拧在茶漏外壳12下端。
直棒2上开设有卡槽3,茶漏底盘11上开设有与卡槽3相配的第一通孔111,茶漏底盘11通过卡槽3与第一通孔111的卡合固定在直棒2上。茶漏顶盘13上开设有与直棒2相配的第二通孔131。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31的轴线与直棒2的轴线为同一条直线。
泡茶棒初始状态为茶漏1固定在直棒2上,使用时,旋开茶漏顶盘13,放入茶叶或茶饼,旋紧茶漏顶盘13,开始冲泡,当冲泡结束时,旋开茶漏底盘11,使茶漏外壳12与茶漏底盘11分离,轻轻敲击直棒2,将残渣抖落,即可方便处理茶叶残渣。
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一种泡茶杯,其包括杯体4以及泡茶棒,泡茶棒放置于杯体4中。需要泡茶时,在杯体4内注入热水,并将装有茶叶或茶饼的泡茶棒放入杯体4中,即可完成泡茶操作。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泡茶杯还包括覆盖在杯体4上方的杯盖5,杯盖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51,直棒2穿设于第三通孔51中。泡茶时,在杯体4内注入热水,并将装有茶叶或茶饼的泡茶棒放入杯体4中,盖上杯盖5,可以有效的解决因直棒2存在而无法盖杯盖的问题。
实施例三:如图6和图7所示,杯体4上开设有容纳槽41,容纳槽41内开设有与直棒2相配的插孔42,当泡茶杯不用于泡茶时,将直棒2放置于插孔42中,泡茶棒放置于容纳槽41中,能有效解决泡茶棒在不使用时的存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能,能有效解决茶叶泄露现象,给泡功夫茶带来便利;只要在有水的情况下,就可以喝到冲泡式功夫茶,并且不用担心清理残渣的问题,改变了喝茶的固有模式,可以随时随地有茶喝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泡茶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盛放茶叶的茶漏(1)以及穿设于所述茶漏(1)的直棒(2),所述茶漏(1)固定设置在所述直棒(2)上;所述茶漏(1)包括固定在所述直棒(2)上的茶漏底盘(11)以及与所述茶漏底盘(11)相连接的茶漏外壳(12);所述茶漏(1)还包括与所述茶漏外壳(12)相连的茶漏顶盘(13),所述茶漏顶盘(13)上开设有与所述直棒(2)相配的第二通孔(13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泡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棒(2)上开设有卡槽(3),所述茶漏底盘(11)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槽(3)相配的第一通孔(111),所述茶漏底盘(11)通过所述卡槽(3)与第一通孔(111)的卡合固定在所述直棒(2)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泡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底盘(11)螺纹连接于所述茶漏外壳(12)下端。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泡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顶盘(13)螺纹连接于所述茶漏外壳(12)上端。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泡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1)外壁设置有多个孔洞。
6.一种泡茶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杯体(4)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泡茶棒,所述泡茶棒放置于所述杯体(4)中。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杯还包括覆盖在所述杯体(4)上方的杯盖(5),所述杯盖(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51),所述直棒(2)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51)中。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4)上开设有容纳槽(41),所述容纳槽(41)内开设有与直棒(2)相配的插孔(42),所述直棒(2)放置于所述插孔(42)中,所述泡茶棒放置于所述容纳槽(41)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2015.9U CN211673784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2015.9U CN211673784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73784U true CN211673784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6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22015.9U Active CN211673784U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737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6194A (zh) * | 2020-11-24 | 2021-02-09 | 常州大学 | 可调高度的茶漏 |
CN112401660A (zh) * | 2020-11-24 | 2021-02-26 | 常州大学 | 可悬浮泡茶器 |
-
2019
- 2019-09-12 CN CN201921522015.9U patent/CN2116737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6194A (zh) * | 2020-11-24 | 2021-02-09 | 常州大学 | 可调高度的茶漏 |
CN112401660A (zh) * | 2020-11-24 | 2021-02-26 | 常州大学 | 可悬浮泡茶器 |
CN112336194B (zh) * | 2020-11-24 | 2022-09-27 | 常州大学 | 可调高度的茶漏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673784U (zh) | 一种泡茶棒及泡茶杯 | |
KR101453921B1 (ko) | 더치커피 제조용 휴대용기 | |
KR20130006572U (ko) | 보온용기 | |
CN204889660U (zh) | 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现磨咖啡器 | |
CN108742034A (zh) | 磁吸式便携茶水分离杯 | |
TWM517580U (zh) | 沖泡器結構改良 | |
CN203953164U (zh) | 多功能随身杯 | |
CN208837528U (zh) | 一种咖啡与茶通用多功能杯 | |
CN217659279U (zh) | 一种便携式手冲咖啡装置 | |
CN220735071U (zh) | 一种可手冲咖啡的杯子 | |
CN203987278U (zh) | 一种冲茶器 | |
CN206443524U (zh) | 一种可旋转式茶具 | |
CN212729555U (zh) | 一种收纳装置、冲泡装置以及饮料机 | |
CN212972604U (zh) | 一种带滤桶的杯子 | |
CN213721217U (zh) | 具有储存腔室的水杯 | |
AU2014100337A4 (en) | Liquid heater with a movable base assembly | |
CN217118155U (zh) | 一种重复使用咖啡胶囊硅胶杯盖 | |
CN209846929U (zh) | 一种泡茶咖啡两用壶 | |
CN221419048U (zh) | 便于携带茶包的饮料瓶 | |
CN201700894U (zh) | 冲泡式饮料杯装置 | |
CN203220187U (zh) | 一种泡茶壶 | |
US20160101930A1 (en) | BioPod: Single-use Filter Pod | |
CN104687944B (zh) | 一种泡茶杯 | |
KR102057924B1 (ko) | 보틀 타입의 휴대용 핸드드립 기구 | |
CN216854364U (zh) | 一种新型泡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