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3609U -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3609U
CN211673609U CN202020207964.4U CN202020207964U CN211673609U CN 211673609 U CN211673609 U CN 211673609U CN 202020207964 U CN202020207964 U CN 202020207964U CN 211673609 U CN211673609 U CN 211673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hange material
outer cup
wall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79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远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ning Aijia Commod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ning Aijia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ning Aijia Commod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ning Aijia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79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3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3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36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包括:饮用杯杯体、相变材料及加热包;饮用杯本体包括内杯与外杯,内杯可拆卸地嵌套于外杯,内杯的杯底与外杯的杯底间留有间隔,加热包放置在间隔内;外杯的杯壁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容置腔,相变材料设置于相变材料容置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的饮品杯通过在内杯与外杯之间设置加热包,通过加热包与水相遇发生化学反应发热来为内杯内的饮品加热,并且,通过在外杯上的杯壁内放置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高温吸热储能,低温放热释能的特性,能够有效延长所述内杯内饮品的保热时间,通过更换加热包,能够使得饮品杯能够循环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的饮品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背景技术
一次性饮品杯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价格低廉的杯子,是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常见的喝水工具。但是,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一次性杯结构较简单,一般只能满足盛装水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外饮用水时,就很难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温度的要求,并且现有的一次性杯在装呈了热水后,热水的温度散失较快,并且现有的一次性杯使用完之后就会作为垃圾被丢弃,无法循环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够加热冷水,又能够对热水起到保温作用的可循环使用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包括:饮用杯杯体、相变材料及加热包;
所述饮用杯本体包括内杯与外杯,所述内杯可拆卸地嵌套于所述外杯,所述内杯的杯底与所述外杯的杯底间留有间隔,所述加热包放置在所述间隔内;
所述外杯的杯壁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容置腔,所述相变材料设置于所述相变材料容置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包包裹的材料包括生石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杯的杯壁外设置有隔热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杯的杯壁外设置有防滑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杯的杯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间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杯的杯沿上设置有嵌位凸起,所述内杯的杯沿上相应地设置有嵌位凹槽,所述嵌位凸起与所述嵌位凹槽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内设置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加热包之上,所述隔离膜的四周黏附于所述外杯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袋,所述水袋设置于所述间隔内,所述水袋紧贴所述外杯的内壁设置,所述外杯的内壁与所述水袋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针孔,所述针孔用于针头穿过并扎破所述水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的饮品杯通过在内杯与外杯之间设置加热包,通过加热包与水相遇发生化学反应发热来为内杯内的饮品加热,并且,通过在外杯上的杯壁内放置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高温吸热储能,低温放热释能的特性,能够有效延长所述内杯内饮品的保热时间,通过更换加热包,能够使得饮品杯能够循环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饮品杯的沿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一种新型的饮品杯;100、饮用杯杯体;200、相变材料;300、加热包;110、内杯;120、外杯;111、间隔;121、相变材料容置腔;122、嵌位凸起;112、嵌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新型的饮品杯10通过设置饮用杯杯体100、相变材料200及加热包300;
所述饮用杯本体包括内杯110与外杯120,所述内杯110可拆卸地嵌套于所述外杯120,所述内杯110的杯底与所述外杯120的杯底间留有间隔111,所述加热包300放置在所述间隔111内;
所述外杯120的杯壁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容置腔121,所述相变材料200设置于所述相变材料容置腔121内。
具体地,通过所述间隔111内的所述加热包300释放热量为所述内杯110内的饮品加热,并且通过在所述外杯120的杯壁内放置所述相变材料200,利用所述相变材料200与高温材料接触能够吸热储热,与低温材料接触释热放热的特性,在所述内杯110的饮品被加热后,所述相变材料200能够吸收饮品内的热量并以潜热的形式储存在材料内,使得杯中的饮品能够快速降温,达到适宜饮用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200降低了饮品传输给所述外杯120的温度,人手在拿持饮用杯时不会被烫伤;并且,在饮品的温度下降到低于所述相变材料200内的温度时,所述相变材料200把潜热释放回给饮品,对饮品起到再次加热以及保温的作用。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相变材料200的主要成分为相变粉体,相变粉体选自烷烃蜡、石蜡、脂肪酸、PE蜡和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包300包裹的材料包括生石灰。
具体地,利用生石灰遇水反应释放热量的特性,每消化1Kg生石灰,可放热约1160J,因此,通过使适量的生石灰与水反应,释放的热量足够使杯内的饮品沸腾。
为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对本申请的饮品杯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在使用本申请的一次性饮用杯之前,先把所述内杯110与所述外杯120拆开,往所述外杯120的杯内添加水,使所述加热包300能够与水接触,再把所述内杯110嵌套于所述外杯120内,往所述内杯110内添加饮品,饮品即可被所述加热包300释放的热量加热。由于所述相变材料能够往复的吸热放热,本申请的饮品杯能够长久的使用,而通过更换所述加热包,能够实现所述饮品杯的再次加热,综上,通过更换所述加热包使得所述饮品杯能够长久的循环使用。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杯120的杯壁外设置有隔热膜。
具体的,所述隔热膜把热量阻挡住,避免热量传出,人手在拿持所述饮用杯时不会被烫伤。所述隔热膜使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导热膜能够阻隔热量的传输。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杯120的杯壁外设置有防滑膜。
具体地,所述防滑膜具有摩擦系数大的特点,进一步地,利用硅胶材料防滑的特点可以把硅胶材料制成防滑膜。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杯120的杯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间隔111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加热包300与水反应发热时,会有气体产生,为了保证安全,避免所述间隔111内因气压过大而爆炸,通过在外杯120的杯壁上开设透气孔,以便所述间隔111内的气压与杯外的大气相连通。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外杯120的杯沿上设置有嵌位凸起122,所述内杯110的杯沿上相应地设置有嵌位凹槽112,所述嵌位凸起122与所述嵌位凹槽112相适配。
具体地,通过所述嵌位凸起122嵌入所述嵌位凹槽112,所述内杯110能够相对稳定地嵌套于所述外杯120内,并且,在使用所述饮品杯时,不会因为所述饮品杯倾斜,所述内杯110与所述外杯120发生相对位移,所述内杯110内的饮品不会突然倾倒溢出,造成人员的烫伤或者弄脏杯外的物品。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111内设置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加热包300之上,所述隔离膜的四周黏附于所述外杯120的内壁上。
具体地,通过在所述间隔111内设置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与所述外杯120的内壁及所述外杯120的杯底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把所述加热包300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在运输饮品杯时,能够保证所述加热包300不会从所述外杯120内掉出,此外,所述隔离膜使用易被戳破的材料制成,如锡纸,在使用时,把所述隔离膜戳破,往所述外杯120内浇水即可。
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袋,所述水袋设置于所述间隔111内,所述水袋紧贴所述外杯120的内壁设置,所述外杯120的内壁与所述水袋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针孔,所述针孔用于针头穿过并扎破所述水袋。
具体地,所述水袋可以使用粘合剂粘合在所述外杯120的内壁上;在不方便获取水的场景中,通过使用针头戳破所述间隔111内的水袋,使所述水袋内的水流出与所述加热包300发生反应放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包括:饮用杯杯体、相变材料及加热包;
所述饮用杯本体包括内杯与外杯,所述内杯可拆卸地嵌套于所述外杯,所述内杯的杯底与所述外杯的杯底间留有间隔,所述加热包放置在所述间隔内;
所述外杯的杯壁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容置腔,所述相变材料设置于所述相变材料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包包裹的材料包括生石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的杯壁外设置有隔热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的杯壁外设置有防滑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的杯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间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的杯沿上设置有嵌位凸起,所述内杯的杯沿上相应地设置有嵌位凹槽,所述嵌位凸起与所述嵌位凹槽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内设置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加热包之上,所述隔离膜的四周黏附于所述外杯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饮品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袋,所述水袋设置于所述间隔内,所述水袋紧贴所述外杯的内壁设置,所述外杯的内壁与所述水袋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针孔,所述针孔用于针头穿过并扎破所述水袋。
CN202020207964.4U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3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7964.4U CN211673609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7964.4U CN211673609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3609U true CN211673609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79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73609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3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9882B2 (en) Instant self-heating containers
CA2838801C (en) A method of modulated exothermic chemical systems through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20170042374A1 (en) Thermal food container
EP3024361B1 (en) Plate for serving hot meals thereon
CN104192433A (zh) 简易加热罐头盒及其加热方法
CN211673609U (zh) 一种新型的饮品杯
WO2002085748A1 (en) A self-cooling container, particularly for beverages
CN208065004U (zh) 一种相变蓄能恒温杯
CN207444544U (zh) 一种快速降温保温军用不锈钢水壶
US20200165053A1 (en) Self-Heating Food Pouch with Distributed Reactants
CN205418581U (zh) 一次性自热或自冷式反应舱及具有该反应舱的液体包装瓶
CA3031741A1 (en) Technologies for releasing thermal energy
US10934464B2 (en) Flameless automatic food heating agent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1063505A1 (en) Self-contained and self-heating food, meal and drink package
KR20180064248A (ko) 휴대용 물 끓임 용기
JPS59131317A (ja) 加熱容器
CN213308841U (zh) 一种无外热源自热能量杯
US20140298852A1 (en) Beverage sleeve
CN110840042A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饭盒
CN203997559U (zh) 一种饮料罐
CN211668053U (zh) 一种便携自热水袋
CN206596913U (zh) 杯子
CN116729833A (zh) 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521101U (zh) 一种用于紧急医疗的恒温箱
CN2300590Y (zh) 自动加热或冷却的罐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