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7788U -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7788U
CN211657788U CN202020080361.2U CN202020080361U CN211657788U CN 211657788 U CN211657788 U CN 211657788U CN 202020080361 U CN202020080361 U CN 202020080361U CN 211657788 U CN211657788 U CN 211657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ool
pipes
folding
to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03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伟
王小兵
简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hongwei Camping Equip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hongwei Camping Equip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hongwei Camping Equip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hongwei Camping Equip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03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7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7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7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两个互相交叉的中空的支架和凳面,还包括弹性绳,所述弹性绳设置在支架的内部且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所述支架包括顶管、底管和两根竖管,所述顶管和底管均弯折成U型,且两端均设置有缩口管,所述竖管的两端分别与顶管和底管同侧的缩口管过盈配合;所述两个支架同侧的竖管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互相铰接;所述凳面设置在两个支架的顶管之间。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支架拆分为三部分,进一步缩小了折叠后的体积,与普通折叠凳相比,极大地降低了折叠后的体积,使折叠凳更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背景技术
在室外进行长时间活动时,比如勘测、露营、垂钓等,需要携带小型坐具或桌板以缓解疲劳、放置物品。一般常使用的折叠凳、折叠桌等,只进行一次弯折,折叠后受限于支架的长度,占用的行李空间仍然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折叠凳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包括两个互相交叉的中空的支架和凳面,还包括弹性绳,所述弹性绳设置在支架的内部且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所述支架包括顶管、底管和两根竖管,所述顶管和底管均弯折成U型,且两端均设置有缩口管,所述竖管的两端分别与顶管和底管同侧的缩口管过盈配合;所述两个支架同侧的竖管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互相铰接;所述凳面设置在两个支架的顶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竖管的长度H与顶管的最大宽度S1之间的差值<5cm。
优选地,所述顶管上还设置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包括多个平板,相邻平板之间通过多个合页转动连接;所述最外侧的两个平板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一端设置有转动轴,且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转动轴上铰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架的凹槽相对,且一个限位架的转动轴和另一个限位架的定位柱处于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平板的宽度L不大于顶管的高度S2
优选地,所述底管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圈。
优选地,所述凳面可为一个完整的平面、多根线绳织成的网状结构或者多个带状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竖管的两端与顶管和底管的缩口管过盈配合,只要将竖管拔出,即可使竖管与顶管和底管分离,将整个支架拆分为三部分,进一步缩小了折叠后的体积,与普通折叠凳相比,完全折叠后其平放时向下的投影面积缩小到了四分之一;所述弹性绳设置在底管、顶管和竖管内部,并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可以使顶管、竖管和底管在分离之后仍然存在结构上的连接,不丧失结构的有序性;还增加了小型可折叠板,展开后可方便地放置物品,提升了折叠凳的功能性,折叠板下设置有限位架,增加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展开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折叠后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板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底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板的一个实施例折叠后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架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顶管,12-底管,13-竖管,131-插销,14-缩口管,2-凳面,3-弹性绳,4-折叠板,41-平板,42-合页,43-限位架,431-凹槽,432-转动轴,433-定位柱,44-转动架,44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包括两个互相交叉的中空的支架1和凳面2,还包括弹性绳3,所述弹性绳3设置在支架1的内部且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所述支架1包括顶管11、底管12和两根竖管13,所述顶管11和底管12均弯折成U型,且两端均设置有缩口管14,所述竖管13的两端分别与顶管11和底管12同侧的缩口管14过盈配合;所述两个支架1同侧的竖管13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131互相铰接;所述凳面2设置在两个支架1的顶管11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架可选择直径为16mm的不锈钢管制作,分成顶管、顶管和竖管三部分。竖管两端分别和顶管、底管的缩口管过盈配合,既在连接时保证了一定的紧固度,又能轻松地分离,从而将支架进行折叠。所述顶管和顶管弯折成U型,弯折处为圆角,可降低对弹性绳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所述两个支架的宽度S1可相等,交叉时两支架并列排布;其中一个支架的宽度也可比另一个支架的宽度大,交叉时一个支架将另一个支架包容在内。所述插销可选择M5×40螺栓及螺母进行固定及锁紧。
所述弹性绳可选择直径为3~5mm的包芯弹力线,设置在支架内部,并构成闭合的环装,可以拉紧整个结构,同时在支架分开成三个部分时,整个结构不丧失有序性,有利于组装时管口之间互相对准,使支架能被迅速还原。所述凳面可选择帆布或尼龙制作,其长度限制了两个支架的展开角度。
在组装时,将顶管和底管的缩口管分别插入竖管内,形成一个稳定的环状结构,再将两个支架打开一定角度,直至凳面完全展开,即可用于坐下休息。折叠时,将顶管、底管和竖管拉开分成三部分,将两底管并拢旋转180°,再将其和顶管重叠,折叠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
优选地,所述竖管13的长度H与顶管11的最大宽度S1之间的差值<5cm。
如图2所示,所述顶管最大宽度最好和竖管的长度相差不大,使折叠后其向下的投影更接近一个矩形而不是梯形,相对梯形来说,矩形更有利于收纳和携带。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顶管11上还设置有折叠板4;所述折叠板4包括多个平板41,相邻平板41之间通过多个合页42转动连接;所述最外侧的两个平板41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架43;所述限位架43侧面上设置有凹槽431,所述凹槽一端设置有转动轴432,且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柱433,所述转动轴432上铰接有转动架44,所述转动架44远离转动轴43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441;所述两个限位架43的凹槽431相对,且一个限位架43的转动轴432和另一个限位架43的定位柱433处于同一侧。
所述折叠凳在展开后还可以当作折叠板的支撑使用,为长时间在室外特别是野外活动的人群提供了更方便的选择。所述折叠板是多个平板依序连接而成,可被折叠为一个较小的体积,方便携带,如图7所示;其底部设置有如图8所示的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架的凹槽相对,且一个限位架的转动轴和另一个限位架的定位柱处于同一侧,所述转动架的定位槽可与定位柱咬合,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使转动架成为折叠板的支撑架,如图6所示;两转动架之间的距离稍大于支架的最大宽度S1,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稍大于折叠凳展开后两顶管的最大距离,使折叠凳和折叠板的接触点被限制在两限位架和转动架围成的区域之间,不至于滑动。
折叠板可直接放置在展开后的折叠凳上,也可在折叠板底部增设可拆连接结构,比如卡扣,连接折叠凳的顶管;折叠时将折叠板和折叠凳分开各自折叠以缩小体积,折叠板的折叠如图7所示,折叠凳的折叠如图2所示。所述折叠板、限位架和转动架可选择厚度为1cm左右的木质或者塑料板制作;所述合页可选择CCM-Z400不锈钢合页,外形尺寸小,最大尺寸为20×21mm,适合折叠装置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平板41的宽度不大于顶管11的高度S2
所述平板的宽度不大于折叠凳,可使折叠板折叠之后的整体尺寸与折叠凳相差不大,更容易搭配使用,便于携带。
优选地,所述底管12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圈。
所述防滑圈可选择表面粗糙度较大的橡胶或者塑料制作,增大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凳面2可为一个完整的平面、多根线绳织成的网状结构或者多个带状面。
所述凳面可选择帆布或者尼龙制作,其具体表现方式多样,多采用一个整面、网状织物和多个带状布条的形式,并不限于某一种具体的方式。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包括两个互相交叉的中空的支架(1)和凳面(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绳(3),所述弹性绳(3)设置在支架(1)的内部且构成一个闭合的环形;所述支架(1)包括顶管(11)、底管(12)和两根竖管(13),所述顶管(11)和底管(12)均弯折成U型,且两端均设置有缩口管(14),所述竖管(13)的两端分别与顶管(11)和底管(12)同侧的缩口管(14)过盈配合;所述两个支架(1)同侧的竖管(13)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131)互相铰接;所述凳面(2)设置在两个支架(1)的顶管(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13)的长度H与顶管(11)的最大宽度S1之间的差值<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11)上还设置有折叠板(4);所述折叠板(4)包括多个平板(41),相邻平板(41)之间通过多个合页(42)转动连接;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平板(41)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架(43);所述限位架(43)侧面上设置有凹槽(431),所述凹槽一端设置有转动轴(432),且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柱(433),所述转动轴(432)上铰接有转动架(44),所述转动架(44)远离转动轴(43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441);所述两个限位架(43)的凹槽(431)相对,且一个限位架(43)的转动轴(432)和另一个限位架(43)的定位柱(433)处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41)的宽度不大于顶管(11)的高度S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管(12)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面(2)可为一个完整的平面、多根线绳织成的网状结构或者多个带状面。
CN202020080361.2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Active CN211657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361.2U CN211657788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361.2U CN211657788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7788U true CN211657788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0361.2U Active CN211657788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7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7325A (zh) * 2021-03-30 2021-06-25 湖南东山云雾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携带的园林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7325A (zh) * 2021-03-30 2021-06-25 湖南东山云雾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携带的园林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47749B1 (en) Folding chair with upright telescopic supports
US4784436A (en) Travel chair
US6328131B1 (en) Roll-up tree seat
CN211657788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凳
CN107405001B (zh) 诸如座椅的可折叠便携式支撑装置
US9271576B2 (en) Self-aligning, compactable chair
US7788745B1 (en) Hammock
US11304524B2 (en) Surface adaptive tension-compression base structure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30193722A1 (en) Foldable Chair
US4708308A (en) Portable stool
CN218246163U (zh) 一种快捷收搭的吊床支架
CN107411414A (zh) 一种可卷起收纳的板式床
KR20120050942A (ko) 운반 및 보관이 간편한 접이식 달비계용 작업의자
CN111493570A (zh) 一种折叠凳
JP6630075B2 (ja) フレーム式ブース状家具
US9414687B2 (en) Collapsible seat and storage apparatus
CN212325908U (zh) 一种折叠凳
US20180206645A1 (en) Portable hammock style chair
CN216723846U (zh) 一种新型便携折叠椅
CN212698238U (zh) 折叠椅
CN217429583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椅
CN205460943U (zh) 一种可用作睡床的秋千
US3081055A (en) Collapsible stool
CN220344004U (zh) 一种旋转椅
CN218205980U (zh) 一种多层活动式金属看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