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4317U -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4317U
CN211654317U CN202020433746.2U CN202020433746U CN211654317U CN 211654317 U CN211654317 U CN 211654317U CN 202020433746 U CN202020433746 U CN 202020433746U CN 211654317 U CN211654317 U CN 211654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octor
patient
district
see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37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harm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harm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harm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harm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37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4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4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43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等候区前设置隐私门,就诊区内设置电子监测平台、就诊显示屏和系统控制平台,电子监测平台通过无线或有线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系统控制平台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患者需要先预约挂号才能在身份验证成功后进入等候区,避免不相干人员随意出入,叫到号的就诊者进入就诊区,与远程医护人员视频沟通,患者通过电子监测平台采集各类生理数据并上传至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上,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与面对面就诊作用基本相同,准确率有保证,等候区内设置灭菌模块,可随时灭菌,有益于抑制病毒或细菌传播,实现就诊、取药一体化。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创新2.0下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如何将互联网与医疗诊断挂钩、实现远程医疗救助成为医疗行业的关注热点。若远程医疗技术得到普遍推广,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患者聚集,尤其是在病毒或细菌等疫情感染高发期,避免人传人的不良现象,还能提高就诊效率,节约就诊时间,但是目前关于互联网+远程医疗的报道还比较稀少,理论支撑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就诊者进行网上实名挂号预约,随后进行实名身份验证后进入等候区,排队叫号,等待就诊;
步骤二、叫到号的就诊者进入就诊区,患者先通过电子监测平台进行基本健康信息测量,形成个人健康电子档案,随后患者面对就诊显示屏,选定预就诊科室及对应的远程医护人员,与远程医护人员在线视频沟通,通过电子监测平台完成生理数据信息的采集,就诊区内安装监控模块并对患者的行为和对话进行实时拍照和录音;
步骤三、电子监测平台将采集的患者的各项信息发送至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上,远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各项信息开出对应的医嘱单并传送至就诊区的系统控制平台上,患者根据需要选择打印或购买;
所述电子监测平台通过无线或有线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系统控制平台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就诊者通过网上预约端口进入网上预约网页,根据网页提示输入患者基本信息,完成网上实名预约挂号。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就诊者在进行网上实名挂号预约前,先进入准备区,准备区入口处设有自动感应门,准备区内设置若干个储物格,患者经过自动感应门进入准备区。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等候区入口处设置隐私门,隐私门上设置微处理器模块、驱动电机、身份采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报警模块,身份采集模块与身份验证模块连接再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输入端,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通过驱动电机控制隐私门的启闭。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等候区内设置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与电子监测平台的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电子监测平台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均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身高与体重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溶氧饱和度监测模块、脉搏监测模块、口腔监测模块和CT图像采集模块。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就诊区内设置休息床,所述休息床四角处分别设置高度调节柱,休息床上设置湿度检测模块,电子监测平台的CT图像采集模块位于休息床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于休息床上的吸湿层、保护层、导电层、电路板和防水保护层,导电层与电路板通过电线连接,电路板与蜂鸣器通过电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休息床的床头和床尾分别设置沿休息床宽度方向延伸的单杠,单杠上包裹厚度不小于1mm的橡胶膜等软膜。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系统控制平台包括中央CPU以及与中央CPU连接的打印模块,还包括紧急呼叫模块、供养模块和120报警模块。
进一步的,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包括沿患者候诊、就诊顺序依次设置的等候区和就诊区,所述等候区的入口处设置隐私门,隐私门上设置微处理器模块以及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驱动电机、身份采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报警模块,微处理器模块通过驱动电机控制隐私门的启闭,等候内设置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就诊区内设置电子监测平台、就诊显示屏和系统控制平台,电子监测平台的主控模块与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连接,电子监测平台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系统控制平台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
进一步的,还包括准备区,准备区的入口处设有自动感应门,准备区内设置若干个储物格,患者经过自动感应门进入准备区内,准备区出口与等候区入口共用隐私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结构简单,患者通过自动感应门进入准备区,可将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储物格内进行保存,可上锁,确保安全可靠,遵循先预约先看病的原则,患者需要先预约挂号才能在身份验证成功后进入等候区,未预约则不能进入等候区,避免不相干人员随意出入等候区,叫到号的就诊者进入就诊区,与远程医护人员在线视频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实现无接触式就诊,等候区内设置灭菌模块,可随时进行灭菌,便于抑制病毒或细菌等的传播,还可根据需要在就诊区设置座椅,患者坐在座椅上并配合远程医护人员做出一些指定表情或动作等,患者双手放在台面上,台面上有电子监测平台,患者通过电子监测平台能够采集自身体重、身高、血压、溶氧饱和度、脉搏、口腔图像和CT图像等各类生理数据并能够上传至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上,便于远程医护人员在工作服务器上查看患者病历,与面对面就诊作用基本相同,准确率有保证,不会影响就诊结果判断,患者还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通过打印模块进行打印医嘱单或药方等,可线上或线下购买远程医护人员开出的药方,实现就诊、取药一体化,就诊区内患者行为等都有录音和录像,便于后期取证用,提高系统可靠性,可以市电或太阳能供电,适合偏远地区有通讯的场合,也可以在大型社区、工厂、旅游景区、农村、山区、敬老院等大型活动的临时区域,或者车辆无法快速到达的不方便区域设置,属于应急门诊和养生保健门诊设施,具有大数据功能,与各大医院门科、专家、学校等连接,提高就医效率,缩短就医时间,减少患者必须去医院见面看病的次数,实现高效便捷、无接触就医,智能化水平高,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隐私门上的模块工作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湿度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休息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湿层;2-保护层;3-导电层;4-电路板;5-防水保护层;6-准备区;7-等候区;8-就诊区;9-储物格;10-自动感应门;11-隐私门;12-休息床;13-高度调节柱;14-单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5所示,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就诊者首先进行网上实名挂号预约,随后进行实名身份验证后进入等候区7,排队叫号,等待就诊;
步骤二、叫到号的就诊者进入就诊区8,患者先通过电子监测平台进行基本健康信息测量,形成个人健康电子档案,随后患者面对就诊显示屏,选定预就诊科室及对应的远程医护人员,与远程医护人员在线视频沟通,通过电子监测平台完成生理数据信息的采集,就诊区内安装监控模块并对患者的行为和对话进行实时拍照和录音;
步骤三、电子监测平台将采集的患者的各项信息发送至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上,远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各项信息开出对应的医嘱单并传送至就诊区的系统控制平台上,患者根据需要选择打印或购买;
电子监测平台通过无线或有线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系统控制平台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
步骤一中,就诊者首先通过客户端或准备区6内设置的自助挂号机的网上预约端口进入网上预约网页,根据网页提示输入患者基本信息,完成网上实名预约挂号。
步骤一中,就诊者在进行网上实名挂号预约前,先进入准备区6,准备区6的入口处设有自动感应门10,准备区6内设置若干个储物格9,患者经过自动感应门进入准备区6内。
步骤一中,等候区7的入口处设置隐私门11,准备区6的出口处与等候区7的入口处共用所述隐私门11,隐私门11上设置微处理器模块、驱动电机、身份采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报警模块,如图2所示,身份采集模块与身份验证模块连接再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输入端,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通过驱动电机控制隐私门11的启闭,只有隐私门11打开后,患者才能经过准备区6进入到等候区7内,等候区7内还设置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与电子监测平台的主控模块连接,通过主控模块控制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的启闭,就诊区8内的患者就诊完毕后,医护人员通过工作服务器向主控模块发送就诊完毕、呼叫下一位患者就诊的指令,主控模块接收并按照该指令控制排队叫号模块呼叫下一位就诊患者进入就诊区8就诊。
步骤二中,电子监测平台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均与主控模块输入端连接的身高与体重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溶氧饱和度监测模块、脉搏监测模块、口腔监测模块和CT图像采集模块,身高与体重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溶氧饱和度监测模块、脉搏监测模块、口腔监测模块和CT图像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溶氧饱和度、脉搏、口腔图像和CT图像并上传至主控模块进行处理。
步骤二中,就诊区8内设置休息床12,休息床12四角处分别设置高度调节柱13,采用现有的高度调节机构产品即可,休息床12上设置湿度检测模块,电子监测平台的CT图像采集模块位于休息床12的正上方,用于拍摄在休息床12上的患者的CT图像。
湿度检测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于休息床上的吸湿层1、保护层2、导电层3、电路板4和防水保护层5,导电层3与电路板4通过电线连接,电路板4与蜂鸣器通过电线连接。吸湿层1采用吸水材料制成,保护层2和防水保护层5采用无纺布制成,导电层3采用银箔或铝箔制成,吸湿层1、保护层2、导电层3和防水保护层5的厚度分别为1-3mm,采用现有产品即可,可采用胶粘剂粘在一起,避免移位,同时电路板4与电子监测平台连接再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讯,患者躺在床上后,若出现排尿等,尿液刺激导电层3和电路板4导电,触发蜂鸣器发声报警,同时会将信息发送至电子监测平台及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便于告知医护人员。
休息床12的床头和床尾分别设置沿休息床12宽度方向延伸的单杠14,单杠14上包裹厚度不小于1mm的软膜,柔软,触感好,便于抓握,患者通过单杠14能够辅助起立。
步骤三中,系统控制平台包括中央CPU以及与中央CPU连接的打印模块,还包括紧急呼叫模块、供养模块和120报警模块,打印模块为打印机,患者可通过打印模块打印医嘱单或药方,患者可按动紧急呼叫模块进行呼叫救助,便于就近人员发现病患,供养模块包括氧气存储瓶,打开氧气存储瓶的开关为病患输入氧气,通过120报警模块(为放置于就诊区8内的手机或座机)可快速拨打120电话,呼叫120救护车。
如图1-5所示,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包括准备区6、等候区7和就诊区8,准备区6、等候区7和就诊区8外侧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准备区6、等候区7和就诊区8内的各电学模块接入市电或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等候区7入口处设置隐私门11,隐私门11上设置微处理器模块、驱动电机、身份采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报警模块,身份采集模块与身份验证模块连接再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输入端,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微处理器模块通过驱动电机控制隐私门11的启闭,等候区7内设置排队叫号模块,排队叫号模块与电子监测平台的主控模块连接,就诊区8内设置电子监测平台、就诊显示屏和系统控制平台,电子监测平台通过4G、5G、蓝牙、以太网等无线或有线方式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系统控制平台通过4G、5G、蓝牙、以太网等无线或有线方式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
中央CPU、主控模块和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为单片机或PLC,报警模块为蜂鸣器,身份采集模块包括人脸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虹膜采集模块、身份证采集模块、手机号采集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身份验证模块包括人脸验证模块、指纹验证模块、虹膜验证模块、身份证验证模块、手机号验证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通过采集人脸、指纹、虹膜、身份证或手机号等并上传至身份验证模块进行身份验证再上传至微处理器模块进行处理,微处理器模块内置FLASH存储器,内置各种预设信息并供微处理器模块调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患者进入准备区6内,在客户端或准备区6内设置的自助挂号机的网上预约端口进入网上预约网页,根据网页提示输入患者基本信息,完成网上实名预约挂号;随后患者进行人脸、指纹、虹膜、身份证或手机号等的身份采集并上传至身份验证模块进行身份验证,若采集的身份信息与网上实名预约挂号的信息一致,微处理器模块控制驱动电机打开隐私门11,允许患者进入等候区7内,若采集的身份信息与网上实名预约挂号的信息不一致,微处理器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发声报警,隐私门11关闭,患者不能进入等候区7内;进入等候区7内的患者经过排队叫号模块叫号后进入就诊区8内按序就诊,就诊结束后,该患者穿过等候区7和准备区6出去,隐私门11可从等候区7内手动打开,但不能从准备区6打开,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经过排队叫号模块叫号下一位患者进入就诊区8内就诊;患者在就诊区8内先通过电子监测平台进行基本健康信息测量,形成个人健康电子档案,随后患者面对就诊显示屏,选定预就诊科室及对应的远程医护人员,与远程医护人员在线视频沟通,通过电子监测平台完成生理数据信息的采集,就诊区内安装监控模块并对患者的行为和对话进行实时拍照和录音,电子监测平台将采集的患者的各项信息发送至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上,远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各项信息开出对应的医嘱单并传送至就诊区的系统控制平台上,患者根据需要选择打印或购买。
本实用新型的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接入市电或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适合偏远地区有通讯的场合,也可以在大型社区、工厂、旅游景区、农村、山区、敬老院等大型活动的临时区域,或者车辆无法快速到达的不方便区域设置,属于应急门诊和养生保健门诊设施;具有大数据功能,与各大医院门科、专家、学校等连接;系统庞大的交互系统,集视屏、语言交流、录像和录音多种功能于一体,对于患者的体重、温度、脉搏、氧饱和度、血压等常规指标可以远程测量、记录和上传,形成个人健康电子档案;通过身份确认,可以查出前期的理疗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对接医生、配方、药单、是否遵循医嘱回诊断等一切健康指数;可自婴幼儿开始记录电子健康档案库,利用5G系统的优势,大会诊出准断,提高就医效率,缩短就医时间,方便群众,有着积极划时代的意义;利用高速网络、高清视屏、录音交流记录,减少患者必须医院见面的次数,高效便捷就医;可以出具面医嘱单,对于久病无法远程的患者,可以预约时间地点去医院就诊,或者邀请医生上门就诊。
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未详细描述的各模块采用现有产品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患者候诊、就诊顺序依次设置的等候区和就诊区,所述等候区的入口处设置隐私门,隐私门上设置微处理器模块以及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驱动电机、身份采集模块、身份验证模块和报警模块,微处理器模块通过驱动电机控制隐私门的启闭,等候内设置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就诊区内设置电子监测平台、就诊显示屏和系统控制平台,电子监测平台的主控模块与排队叫号模块和灭菌模块连接,电子监测平台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系统控制平台与远程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务器连接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准备区,准备区的入口处设有自动感应门,准备区内设置若干个储物格,患者经过自动感应门进入准备区内,准备区出口与等候区入口共用隐私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监测平台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均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身高与体重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溶氧饱和度监测模块、脉搏监测模块、口腔监测模块和CT图像采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就诊区内设置休息床,所述休息床四角处分别设置高度调节柱,休息床上设置湿度检测模块,休息床的正上方设置电子监测平台的CT图像采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于休息床上的吸湿层、保护层、导电层、电路板和防水保护层,导电层与电路板通过电线连接,电路板与蜂鸣器通过电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床的床头和床尾分别设置沿休息床宽度方向延伸的单杠,单杠上包裹厚度不小于1mm的软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平台包括中央CPU以及与中央CPU连接的打印模块。
CN202020433746.2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4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3746.2U CN211654317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3746.2U CN211654317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4317U true CN211654317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6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374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4317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4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6206A (zh)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078449B (zh) 基于健康服务机器人的老年痴呆症监护系统
CN103699808B (zh) 一种医院辅助决策系统
CN106529182A (zh) 一种云医院
WO2010066507A1 (de) Verfahren zur ferndiagnostischen überwachung und unterstützung von patienten sowie einrichtung und telemedizinisches zentrum
US20160015310A1 (en) Remote delivery and monitoring of health care
CN204971278U (zh) 基于健康服务机器人的老年痴呆症监护系统
CN107346365A (zh) 智能药箱信息交互系统和方法
WO202002386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health care
CN106709233A (zh) 一种中央医疗协同管理系统
CN114269240A (zh) 护理人员辅助系统
CN106357810B (zh) 交通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01042462Y (zh) 一种具有远程医疗会诊功能的数字化医疗巡诊车
CN109700189A (zh) 一种基于智能推车的发药系统及其智能发药方法
CN113370230A (zh) 一种无人化智能医疗急救方法及装置
CN108378860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和安卓终端的心理压力监护系统及方法
CN211654317U (zh) 一种远程门诊方舱监控装置
CN114328426A (zh) 一种医疗数据采集及共享系统
CN212724738U (zh) 一种全民健康保障管理系统
CN218100709U (zh) 一种互联网医院智能问诊设备
CN208570121U (zh) 远程健康自助服务终端设备
CN105472020A (zh) 远程控制交互面板病床系统
TWI604407B (zh) Internet of Things-based Ambulatory Care System for the Elderly
CN112489818B (zh) 一种智能化物联网医疗健康预警系统
CN114898743A (zh) 一种便携的医疗数据信息采集和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