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1665U -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1665U
CN211651665U CN202020441548.0U CN202020441548U CN211651665U CN 211651665 U CN211651665 U CN 211651665U CN 202020441548 U CN202020441548 U CN 202020441548U CN 211651665 U CN211651665 U CN 211651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transmitting
board
unit
trans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15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政
杨川
原文智
龙春霖
陈洢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15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1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1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16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靶。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收发组件及控制单元,收发组件及控制单元均设置在本体上。每个收发组件包括一对发射单元及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包括级联的多个发射板,相邻两个发射板电性连接,每个发射板包括多个发射器,每个发射器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级联的多个接收板,多个接收板与多个发射板间隔相对并一一对应,相邻的两个接收板电性连接。接收板包括多个接收器,多个接收器与对应的发射板中的多个发射器对应,每个接收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与发射单元及接收单元均电性连接。本申请通过多个级联的发射板及多个级联的接收板,来检测待检测物经过检测装置时的位置,使得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及控制逻辑简单。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背景技术
检测装置中的收发组件通常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目前,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均采用长长的一块固定长度的电路板,若要将收发组件安装到不同尺寸的载体上,例如触控屏上时,就需要使用与该触控屏尺寸匹配的电路板,不同尺寸的触控屏使用的收发组件中的电路板则具有不同的固定长度,这就导致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普适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收发组件及控制单元。所述收发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每个所述收发组件包括一对发射单元及接收单元。每个所述发射单元包括级联的多个发射板,相邻两个所述发射板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发射板包括多个发射器,每个所述发射器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级联的多个接收板,多个所述接收板与多个所述发射板间隔相对并一一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接收板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接收板包括多个接收器,多个所述接收器与对应的所述发射板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对应,每个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发射器发射的所述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发射单元及所述接收单元均电性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发射板中的所述发射器依序发射所述检测信号,多个所述接收板中的所述接收器对应依序接收所述检测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发射单元中排在首位的所述发射板及所述接收单元中对应的所述接收板均电性连接;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所述发射板的数据信号来自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所述接收板的数据信号来自所述控制单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板通过第一线缆单元电性连接,上一级所述发射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线缆单元传输至下一级所述发射板并作为下一级所述发射板的数据信号;相邻的两个所述接收板通过第二线缆单元电性连接,上一级所述接收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线缆单元传输至下一级所述接收板并作为所述下一级所述接收板的数据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数据线;上一级所述发射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发射板,上一级所述接收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接收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时钟线;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时钟线传输至每个所述发射板,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时钟线传输至每个所述接收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电源线;外界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给每个所述发射板供电,外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给每个所述接收板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接地线;每个所述发射板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线接地,每个所述接收板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线接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发射板还包括发射电路板及第一芯片,多个所述发射器依次排列在所述发射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芯片设置在所述发射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芯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数据信号或上一级所述发射板的输出信号、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并依序输出控制多个所述发射器依序发射所述检测信号的控制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一级所述发射板中最后一个所述发射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发射板的所述第一芯片并作为所述下一级所述发射板的数据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接收板还包括接收电路板及第二芯片,多个所述接收器依次排列在所述接收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接收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芯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数据信号或上一级所述接收板的输出信号、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并依序输出控制多个所述接收器依序接收所述检测信号的控制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一级所述接收板中最后一个所述接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接收板的所述第二芯片并作为所述下一级所述接收板的数据信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收发组件还包括采集总线,每个所述收发组件中的所有所述接收器均通过所述采集总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依序通过所述采集总线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收发组件,每个所述收发组件中的每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一个收发路径,每个所述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收发路径彼此平行,不同的所述收发组件形成的多条收发路径能够相互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及触控屏,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及所述第四侧边首尾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收容腔;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收发组件及第二收发组件,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一收发路径彼此平行,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二收发路径彼此平行,多条所述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所述第二收发路径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所述触控屏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网格覆盖所述触控屏。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靶,检测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检测装置及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并能够显示所述待检测物被所述检测信号检测到时的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器在显示所述待检测物被所述检测信号检测到时的位置的同时还显示靶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及透光的面板,所述壳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显示器及所述面板均设置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收容腔均对应,所述面板与所述收发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收发组件的多条收发路径覆盖所述面板,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及所述第四侧边首尾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所述收容腔;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收发组件及第二收发组件,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一收发路径彼此平行,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二收发路径彼此平行,多条所述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所述第二收发路径能够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所述网格覆盖所述面板。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及检测靶通过发射单元中多个级联的发射板及接收单元中多个级联的接收板来检测待检测物经过检测装置时的位置。由于发射单元中的多个发射板是级联的,且接收单元中的接收板也是级联的,每个发射板与每个接收板均可以采用统一的较短的固定长度,发射板与接收板的标准化程度高,在应用时,只要使用不同数量的发射板进行级联及不同数量的接收板进行级联就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载体,普适性较强。另外,多个发射板及多个接收板均采用级联的方式连接,控制逻辑简单,仅需要给排在首位的发射板及接收板一个数据信号,即可控制检测装置实现检测功能,降低了检测装置的控制逻辑的复杂度。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发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接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控制单元与部分发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控制单元与部分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发射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接收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又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检测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又一种检测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装置100。检测装置100包括本体10、收发组件20及控制单元30。收发组件20设置在本体10上,每个收发组件20包括一对发射单元21及接收单元22。每个发射单元21包括级联的多个发射板211,相邻的两个发射板211电性连接。每个发射板211包括多个发射器2111,每个发射器2111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每个接收单元22包括级联的多个接收板221,多个接收板221与多个发射板211间隔相对并一一对应,相邻的两个接收板221电性连接。每个接收板221包括多个接收器2211,多个接收器2211与对应的发射板211中的多个发射器2111对应,每个接收器2211用于接收对应的发射器2111发射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30设置在本体10上,控制单元30与发射单元21及接收单元22均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检测装置100通过发射单元21中多个级联的发射板211及接收单元22中多个级联的接收板221来检测待检测物400经过检测装置100时的位置。由于发射单元21中的多个发射板211是级联的,且接收单元22中的接收板221也是级联的,每个发射板21与每个接收板22均可以采用统一的较短的固定长度,发射板211与接收板221的标准化程度高,在应用时,只要使用不同数量的发射板211进行级联及不同数量的接收板221进行级联就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载体,例如7寸的触摸屏、12寸的触摸屏、24寸的触摸屏等,普适性较强。另外,多个发射板211及多个接收板221均采用级联的方式连接,控制逻辑简单,仅需要给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及接收板221一个数据信号,即可控制检测装置100实现检测功能,降低了检测装置100的控制逻辑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目前,检测装置中的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均采用长长的一块固定长度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多个灯珠,若其中一个灯珠损坏,由于电路板过长不方便维修,通常会更换整个电路板,增加维修成本。而本申请的检测装置100中的某个发射器2111或某个接收器2211若发生损坏,只需要将对应的发射板211或接收板221拆卸下来进行维修,非常方便,维修成本较低。
具体地,收发组件20用于发射及接收检测信号;控制单元30用于控制收发组件20发射及接收检测信号。
收发组件2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收发组件20包括一对发射单元21及接收单元22,发射单元21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接收单元22用于接收同一收发组件20中发射单元21发射的检测信号,并将接收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30。检测信号可以是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或超声波等等,在此不作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1,发射单元21包括级联的多个发射板211,相邻的两个发射板211之间电性连接。每一个发射板211排列有多个发射器2111,多个发射器2111依序发射检测信号。例如,以设置在发射板211上的第一发射器21111与第二发射器21112为例,第一发射器21111先发射检测信号,当第一发射器21111发射完检测信号后,第二发射器21112才开始发射检测信号,其余发射器2111发射检测信号的顺序依此类推。
请参阅图1及图2,每个发射板211还包括发射电路板2112及第一芯片2113。多个发射器2111依次排列在发射电路板2112上,第一芯片2113设置在发射电路板2112上并与多个发射器2111均电连接。第一芯片2113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单元30的数据信号或上一级发射板211的输出信号、接收来自控制单元30的第一时钟信号、并依序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多个发射器2111依序发射检测信号。
第一芯片2113包括第一数据输入端21131、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第一电源端21133、第一接地端21134及多个与发射器2111对应的发射输出端21135。当第一芯片2113的第一电源端21133与外界电源电连接且第一接地端21134接地时,第一芯片2133可根据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输入的时钟信号将第一数据输入端21131输入的数据信号依次传递至多个发射输出端21135,使多个发射输出端21135依序输出能够控制对应发射器2111开启(即发射检测信号)的控制信号,从而使发射板211上多个发射器2111依序发射检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发射器2111在接收到发射输出端21135输出的控制信号时才能发射检测信号。多个发射输出端21135在第一芯片2113上依次排列,第一芯片211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21131接收到数据信号后,当第一芯片2113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接收到一个第一时钟信号时,第一芯片2113将数据信号传递至排在首位的发射输出端21135,之后第一芯片2113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每接收一个第一时钟信号,就将第一数据输入端2113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向下一个发射输出端21135传递。例如,假设在第一芯片2113上排在首位的发射输出端21135为第一发射输出端21136,排在第一发射输出端21136之后的发射输出端21135为第二发射输出端21137,那么,第一芯片211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21131接收到数据信号后,当第一芯片2113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接收到一个第一时钟信号时,第一芯片2113将数据信号传递至第一发射输出端21136,当第一芯片2113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再次接收到一个第一时钟信号后,第一芯片2113将数据信号传递至第一发射输出端21136的下一个发射输出端21135,即传递至第二发射输出21137。由于第一芯片2113在接收到时钟信号后,数据信号才会向下一个发射输出端21135传递,下一个发射器2111才能接收到控制信号并开始发射检测信号,如此,只需控制时钟信号即可控制发射板211上多个发射器2111依序开启的速度。
接收单元22包括多个接收板221,相邻的两个接收板221之间电性连接,多个接收板221与同一收发组件20中的发射单元21的多个发射板211一一对应。每个接收板221上均包括多个接收器2211,并且多个接收器2211与对应该接收板221的发射板211上的多个发射器2111一一对应。多个发射器2111依序发射检测信号时,多个接收器2211依序接收对应的发射器2111发射的检测信号。
具体地,请参阅图1及图3,每个接收板221还包括接收线路板2212及第二芯片2213。多个接收器2211依次排列在接收线路板2212上,第二芯片2213设置在接收电路板2212上并与多个接收器2211电连接。第二芯片2213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单元30的数据信号或上一级接收板221的输出信号、接收来自控制单元30的第二时钟信号、并依序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多个接收器2211依序接收检测信号。
第二芯片2213包括第二数据输入端22131、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22132、第二电源端22133、第二接地端22134及多个与接收器2211对应的接收输出端22135。当第二芯片2213的第二电源端22133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及第二接地端22134接地时,第二芯片2213可根据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22132输入的时钟信号将第二数据输入端22131输入的数据信号依次传递至多个接收输出端22135,使多个接收输出端22135依序输出能够控制对应接收器2211开启(即接收检测信号)的控制信号,从而使接收板221上多个接收器2211依序接收检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芯片2213控制多个接收器2211依序接收检测信号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第一芯片2113(图2所示)控制多个发射器2111(图2所示)依序发射检测信号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第二芯片2213可选用与第一芯片2113同一型号的芯片,使得发射板211与接收板221控制逻辑相同方便后续处理;当然,第二芯片2213也可选用与第一芯片2113不同型号的芯片,在此不作限制。
控制单元30用于控制发射单元21发射检测信号及控制接收单元22接收对应的发射单元21发射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30与发射单元21中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及接收单元22中排在首位的接收板221均电性连接。与控制单元30连接的发射板211的数据信号来自控制单元30,与控制单元30连接的接收板221的数据信号来自控制单元30。具体地,请参阅图4及图5,控制单元30包括第一数据信号输出端31、第二数据信号输出端32、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33及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34。第一数据信号输出端31与发射单元21中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的第一芯片2113上的第一数据输入端21131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单元30输出的第一数据信号传输至发射单元21中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上。第二数据信号输出端32与接收单元22中排在首位的接收板221的第二芯片2213上的第二数据输入端22131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单元30输出的第二数据信号传输至接收单元22中排在首位的接收板221上。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33与发射单元21中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的第一芯片2113上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单元30输出的第一时钟信号传输至发射单元21中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上。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34与接收单元22中排在首位的接收板221的第二芯片2213上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22132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单元30输出的第二时钟信号传输至接收单元22中排在首位的接收板221上。如此,在发射单元21中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最先开始发射检测信号,在接收单元22中排在首位的接收板221最先开始接收检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及相位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及相位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在此不作限制。当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及相位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及相位完全相同时,发射单元21中的所有发射器2111与接收单元22中的所有接收器2211均可以同步工作,能够简化控制逻辑的同时,提高响应速度及检测效率。
请参阅图1、图6及图7,收发组件20还包括第一线缆单元25及第二线缆单元26。相邻的两个发射板211通过第一线缆单元25电性连接,以此实现多个发射板211的级联。上一级发射板211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一线缆单元25传输至下一级发射板211并作为下一级发射板211的数据信号,下一级发射板211只有在接收到数据信号后才会开始发射检测信号,如此,仅需利用第一时钟信号即可实现对整个发射单元21的控制。同样地,相邻的两个接收板221通过第二线缆单元26电性连接,以此实现多个接收板221的级联。上一级接收板221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线缆单元26传输至下一级接收板221并作为下一级接收板221的数据信号,下一级接收板221只有在接收到数据信号后才会开始接收检测信号,如此,仅需利用第二时钟信号即可实现对整个接收单元22的控制。
具体地,请参阅图4及图6,第一线缆单元25包括第一数据线251、第一时钟线252、第一电源线253及第一接地线254。
第一数据线251将上一级发射板211的输出信号传输至下一级发射板211,上一级发射板211中最后一个发射器2111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一数据线251传输至下一级发射板211的第一芯片2113并作为下一级发射板211的数据信号。具体地,第一数据线251的一端与上一级发射板211的第一芯片2113上排列在最后的一个发射输出端21135电连接,第一数据线251的另一端与下一级发射板211上的第一芯片2113的数据输入端21131电连接,将上一级发射板211的排列在最后的一个发射输出端21135输出的数据信号通过第一数据线251传输至下一级发射板211上,如此,上一级发射板211上所有发射器2111均发射检测信号后,下一级发射板211上的发射器2111才开始依序发射检测信号。由于级联的多个发射板211逐级依次工作,且同一发射板211上的多个发射器2111也是依序发射检测信号,使得在同一收发组件20上所有的发射器2111均依序发射检测信号,即在同一收发组件20中,同一时刻仅有一个发射器2111在发射检测信号。
第一时钟线252与每个发射板211上的第一芯片2113上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21132均电连接,第一时钟线252还与控制单元30上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33电连接,控制单元30的第一时钟信号通过第一时钟线252传输至每个发射板211。由于发射单元21上所有发射板211的第一芯片2113上的时钟信号均来自控制单元30,使得数据信号能在整个发射单元21上有序传递,从而实现任意两个相邻发射器2111发射检测信号的间隔都相同,方便检测装置100的后续的数据处理。
第一电源线253与每个发射板211上的第一芯片2113上的第一电源端21133均电连接,第一电源线253还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外界电源通过第一电源线253给每个发射板211供电。
第一接地线254与每个发射板211上的第一芯片2113上的第一接地端21134均电连接,第一接地线254接地,使得每个发射板211通过第一接地线254接地。
由于每个发射板211仅与上一级发射板211通过第一线缆单元25相连接,不需要每个发射板211都与控制单元30连接,一方面降低了检测装置100的电路复杂度;另一方面,若需要更换其中一个发射板211时,仅需要将待更换处的第一线缆单元25接到新的发射板211上即可,从而降低了维修的复杂度。
请参阅图5及图7,第二线缆单元26包括第二数据线261、第二时钟线262、第二电源线263及第二接地线264。
上一级接收板221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数据线261传输至下一级接收板221,上一级接收板221中最后一个接收器2211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数据线261传输至下一级接收板2211的第二芯片2213并作为下一级接收板221的数据信号。具体地,第二数据线261的一端与上一级接收板221的第二芯片2213上排列在最后的一个接收输出端22135电连接,第二数据线261的另一端与下一级接收板221上的第二芯片2213的数据输入端22131电连接,将上一级接收板221的排列在最后的一个接收输出端22135输出的数据信号通过第二数据线261传输至下一级接收板221上,如此,上一级接收板221上所有接收器2211均接收检测信号后,下一级接收板221上的接收器2211才开始依序接收检测信号。由于级联的多个接收板221逐级依次工作,且同一接收板221上的多个接收器2211也是依序接收检测信号,使得在同一收发组件20上所有的接收器2211均依序接收检测信号,即在同一收发组件20中,同一时刻仅有一个接收器2211在接收检测信号。
控制单元30的第二时钟信号通过第二时钟线262传输至每个接收板221。具体地,第二时钟线262与每个接收板221上的第二芯片2213上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22132均电连接,第二时钟线262还与控制单元30上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34电连接,控制单元30的第一时钟信号通过第二时钟线262传输至每个接收板221。由于接收单元22上所有接收板221的第二芯片2213上的时钟信号均来自控制单元30,使得数据信号能在整个接收单元22上有序传递,从而实现任意两个相邻接收器2211接收检测信号的间隔都相同,方便检测装置100的后续的数据处理。
第二电源线263与每个接收板221上的第二芯片2213上的第二电源端22133均电连接,第二电源线263还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外界电源通过第二电源线263给每个接收板221供电。
第二接地线264与每个接收板221上的第二芯片2213上的第二接地端22134均电连接,第二接地线264接地,使得每个接收板221通过第二接地线264接地。
同样地,由于每个接收板221仅与上一级接收板221通过第二线缆单元26相连接,不需要每个接收板221都与控制单元30连接,一方面降低了检测装置100的电路复杂度;另一方面,若需要更换其中一个接收板221时,仅需要将待更换处的第二线缆单元26接到新的接收板221上即可,从而降低了维修的复杂度。
一方面,由于级联的发射板211逐级依序工作且同一发射板211上的多个发射器2111也是依序发射检测信号,使得在同一收发组件20上所有的发射器2111均依序发射检测信号,即在同一收发组件20同一时刻仅有一个发射器2111在发射检测信号。同样的,多个级联的接收板221也是逐级依序开始接收检测信号的,并且在同一接收板221上的所有接收器2211均依序工作,即在同一收发组件20同一时刻仅有一个接收器2211在接收检测信号。也即是说,在同一时刻下同一个收发组件20中仅有一对对应的发射器2111及接收器2211开启,避免出现接收器2211接收到非对应发射器2111发射的检测信号影响检测装置100对待检测物400(图8所示)所在位置的判断,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100的精确性。
另一方面,由于相邻的发射板211之间利用第一线缆单元25电连接以实现级联,使得控制单元30仅需要与排在首位的发射板211相连,即可控制整个发射单元21发射检测信号,使控制单元30无需分别与发射单元21中的每个发射板211连接,也不需要设计控制逻辑以控制多个发射板211依次发射检测信号。同样的,控制单元30仅需要与排在首位的接收板221相连,即可控制整个接收单元22接收检测信号,从而降低了检测装置100的电路结构及控制逻辑的复杂度。
再一方面,由于收发组件20中的相邻的发射板211仅通过第一线缆单元25连接即可形成发射单元21,及相邻的接收板221通过第二线缆单元26连接形成接收单元22,使得检测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简单,同时使收发组件20不受检测装置100的本体10尺寸的限制,不同尺寸的本体10配以不同数量的发射板211及接收板221进行组合即可,无需为不同尺寸的本体10设计不同的收发组件20,从而简化检测装置100的制作。
请参阅图1和图5,收发组件20还包括采集总线27。每个收发组件20中的所有接收器2211均通过采集总线27与控制单元30电连接,并依序通过采集总线27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30。控制单元30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大小可判断待检测物400(图8所示)在检测装置100的位置。例如,控制单元30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小于一定阈值,则可判断传输该检测信号的接收器2211与其对应的发射器2111的连线上存在待检测物400。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收发组件20,每个收发组件20中的每个发射器2111与对应的接收器2211之间形成一个收发路径,每个收发组件20中的多个发射器211与对应的多个接收器221之间形成的多条收发路径彼此平行,不同的收发组件20形成的多条收发路径能够相互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例如,检测装置100包括第一收发组件23及第二收发组件24,第一收发组件23中的每个发射器2111与对应的接收器22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收发路径,多个第一收发路径彼此平行;第二收发组件24中的每个发射器2111与对应的接收器22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收发路径,多个第二收发路径彼此平行,并且第二收发路径与第一收发路径相互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由于一个收发组件20仅能判断待检测物400位于该收发组件20的哪一条收发路径上,而多个收发组件20形成的多条收发路径能够相互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此时可以判断待检测物400位于虚拟的网格中的具体位置,提高了检测装置100检测的精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检测装置100可用于触控屏领域。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8,检测装置100的本体10包括壳体11及触控屏12。壳体11包括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第三侧边113及第四侧边114,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第三侧边113及第四侧边114首尾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收容腔115。
检测装置100包括第一收发组件23及第二收发组件24,第一收发组23中的发射单元21设置在第一侧边111,第一收发组件23中的接收单元22设置在第三侧边113,第二收发组件24中的发射单元21设置在第二侧边112,第二收发组件24中的接收单元22设置在第四侧边114。第一收发组件23中的多个发射器2111与对应的多个接收器2211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一收发路径彼此平行,第二收发组件24中的多个发射器2111与对应的多个接收器2211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二收发路径也彼此平行,多条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第二收发路径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
触控屏12安装在收容腔115内,多条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第二收发路径交错形成的网格覆盖触控屏12。检测装置100可根据待检测物400遮挡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第二收发路径交错形成的网格位置,来判断待检测物400触碰触控屏12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物400可以是手指或电子笔等,在此不作限制。
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检测装置100还可用于检测靶300领域。请参阅图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检测靶300。检测靶300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检测装置100及显示器200。检测装置100用于根据多个接收器2211接收的检测信号来检测待检测物500经过本体10时的位置。显示器200与检测装置100电连接,并能够显示待检测物500被检测信号检测到时的位置。
具体地,本体10包括壳体11。壳体11包括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第三侧边113及第四侧边114,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第三侧边113及第四侧边114首尾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收容腔115。
检测装置100包括第一收发组件23及第二收发组件24,第一收发组23中的发射单元21设置在第一侧边111,第一收发组件23中的接收单元22设置在第三侧边113,第二收发组件24中的发射单元21设置在第二侧边112,第二收发组件24中的接收单元22设置在第四侧边114。第一收发组件23中的多个发射器2111与对应的多个接收器2211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一收发路径彼此平行,第二收发组件24中的多个发射器2111与对应的多个接收器2211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二收发路径彼此平行,多条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第二收发路径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并且第一收发路径与第二收发路径交错形成的网格能够完全覆盖收容腔115。
显示器200在显示待检测物500被检测信号检测到时的位置的同时还显示靶标6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9,显示器200设置在壳体11上,并且与收容腔115相对应。此时,本体10还可包括透光的面板13,面板13设置在壳体11上,面板13与收容腔115对应,即面板13可以完全覆盖收容腔115,收发组件20的多条收发路径能够覆盖面板13,并且,面板13与收发组件20位于壳体11的同一侧。显示器200位于壳体11的另一侧,显示器200与检测装置100电连接。在应用检测靶300进行机甲战车比赛时,机甲战车的子弹(即,待检测物500)射向面板13,检测装置100会检测到子弹打击到面板13上的位置,该位置可以通过显示器200显示出来。与此同时,位于面板13后方的显示器200上还显示靶标600,该位置就可在显示器200上的靶环600的对应位置显示出来,即可得知该机甲战车打击的得分,增加了机甲游戏的趣味性及欣赏性。由于设置了透光的面板13,可使子弹不触碰到显示器200,保护显示器200,延长显示器200使用寿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200可以设置在检测装置100以外的载体700上,载体700可以是比赛场馆的墙壁、天花板、倒吊支架等,还可以是场馆内外观众的手机、PAD、电脑等终端设备,在此不作限制。具体地,请参阅图10,本体10还可包括透光的面板13,面板13设置在壳体11上,面板13与收容腔115对应,即面板13可以完全覆盖收容腔115。面板13与收发组件20位于壳体11的同一侧。显示器200与检测装置100电连接,显示器200显示的画面的面积与面板13的被打击面的截面面积呈固定比例。检测装置100能够检测到子弹打击到面板13上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显示器200的显示画面的对应位置上显示(可按照该固定比例进行缩放显示)。由于显示器200设置在检测装置100以外的载体700上,使得用户无需面对检测装置100也可观察到子弹打击在面板13上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显示器200的显示画面的面积可以等于面板13的被打击面的截面面积,此时,显示器200可以等比例显示子弹打击到面板13上的位置,无需缩放处理,显示无延迟,观众体验好。在另一个例子中,显示器200的显示画面的面积可以大于面板13的被打击面的截面面积,此时,显示器200可以按照比例放大显示子弹打击到面板13上的位置,使得观众可通过面积较大的显示画面来观察子弹落在面板13上的位置,观赏性更佳。当然,显示器200的显示画面的面积可以小于面板13的被打击面的截面面积,此时,显示器200可以按照比例缩小显示子弹打击到面板13上的位置,此时,比赛场馆内外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自己终端上的显示器200来观看子弹的打击位置,应用范围广泛。
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述的实施例也可以不加透光的面板13,使被检测物500可保持速度直接从本体10的收容腔115中穿过,在不影响被检测物500速度的同时能够在显示器200上显示出被检测物500被检测信号检测到时的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收发组件,每个所述收发组件包括一对发射单元及接收单元;每个所述发射单元包括级联的多个发射板,相邻两个所述发射板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发射板包括多个发射器,每个所述发射器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级联的多个接收板,多个所述接收板与多个所述发射板间隔相对并一一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接收板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接收板包括多个接收器,多个所述接收器与对应的所述发射板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对应,每个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发射器发射的所述检测信号;及
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发射单元及所述接收单元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射板中的所述发射器依序发射所述检测信号,多个所述接收板中的所述接收器对应依序接收所述检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发射单元中排在首位的所述发射板及所述接收单元中对应的所述接收板均电性连接;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所述发射板的数据信号来自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所述接收板的数据信号来自所述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板通过第一线缆单元电性连接,上一级所述发射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线缆单元传输至下一级所述发射板并作为下一级所述发射板的数据信号;
相邻的两个所述接收板通过第二线缆单元电性连接,上一级所述接收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线缆单元传输至下一级所述接收板并作为所述下一级所述接收板的数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数据线;上一级所述发射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发射板,上一级所述接收板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接收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时钟线;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时钟线传输至每个所述发射板,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时钟线传输至每个所述接收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电源线;外界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线给每个所述发射板供电,外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线给每个所述接收板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单元包括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二线缆单元包括第二接地线;每个所述发射板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线接地,每个所述接收板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线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射板还包括:
发射电路板,多个所述发射器依次排列在所述发射电路板上;及
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设置在所述发射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芯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数据信号或上一级所述发射板的输出信号、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并依序输出控制多个所述发射器依序发射所述检测信号的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一级所述发射板中最后一个所述发射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发射板的所述第一芯片并作为所述下一级所述发射板的数据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收板还包括:
接收电路板,多个所述接收器依次排列在所述接收电路板上;及
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接收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芯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数据信号或上一级所述接收板的输出信号、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并依序输出控制多个所述接收器依序接收所述检测信号的控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一级所述接收板中最后一个所述接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线传输至下一级所述接收板的所述第二芯片并作为所述下一级所述接收板的数据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发组件还包括采集总线,每个所述收发组件中的所有所述接收器均通过所述采集总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依序通过所述采集总线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收发组件,每个所述收发组件中的每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一个收发路径,每个所述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收发路径彼此平行,不同的所述收发组件形成的多条收发路径能够相互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及触控屏,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及所述第四侧边首尾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收容腔;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收发组件及第二收发组件,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一收发路径彼此平行,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二收发路径彼此平行,多条所述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所述第二收发路径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所述触控屏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网格覆盖所述触控屏。
16.一种检测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并能够显示待检测物被所述检测信号检测到时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检测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在显示所述待检测物被所述检测信号检测到时的位置的同时还显示靶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检测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及透光的面板,所述壳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显示器及所述面板均设置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收容腔均对应,所述面板与所述收发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收发组件的多条收发路径覆盖所述面板,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检测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及所述第四侧边首尾相接并围成中空的所述收容腔;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收发组件及第二收发组件,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所述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一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一收发路径彼此平行,所述第二收发组件中的多个所述发射器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接收器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二收发路径彼此平行,多条所述第一收发路径与多条所述第二收发路径能够交错形成虚拟的网格;所述网格覆盖所述面板。
CN202020441548.0U 2020-03-30 2020-03-30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1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548.0U CN211651665U (zh) 2020-03-30 2020-03-30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548.0U CN211651665U (zh) 2020-03-30 2020-03-30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1665U true CN211651665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154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51665U (zh) 2020-03-30 2020-03-30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1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8454B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7945725B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9841964A (zh) 包括天线的电子装置
EP3742578A3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wireless charging structure
US20130162975A1 (en) Fan rotation speed detection system
KR20200101039A (ko) 디스플레이를 통해 배치되는 전자 부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11651665U (zh) 检测装置及检测靶
CN107911507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302538B2 (en) Measuring apparatus with remote control
CN10935870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103875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KR102262764B1 (ko) 무선 타일드 디스플레이
CN108566460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609498U (zh) Lifi装置和具有其的投屏系统
CN109151110B (zh) 电子设备
CN101727246B (zh) 具有红外触摸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040085303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무선주파수신호 검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무선주파수 신호 검출방법
CN108965536A (zh) 移动终端
CN108683435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40046731A1 (en) Wireless control device for a computer monitor
CN213754943U (zh) 一种扬声器检测系统及检测设备
US20140327456A1 (en) Detecting circuit for fan installation
GB2617775A (en) Traffic recording assembly
CN102095411A (zh) 滚珠式方位传感器
US20090079709A1 (en) Sensing device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touch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