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0675U -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0675U
CN211650675U CN201922330272.9U CN201922330272U CN211650675U CN 211650675 U CN211650675 U CN 211650675U CN 201922330272 U CN201922330272 U CN 201922330272U CN 211650675 U CN211650675 U CN 211650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rame
air guide
floo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02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谦
高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3302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0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0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0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将风扇模块设置于框架下方,导风模块设置于框架内,通风盖板设置于框架上方;连接轴的一端连接导风叶片,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框架的槽内;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导风叶片,另一端装在连杆的孔内;控制模块与传动模块相连,传动模块能够驱动连杆运动。上述公开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通过导风模块调节冷气气流流向和流量,对机柜温度过高的局部进行针对性冷量供给,使该机柜局部快速降温,防止该机柜设备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合理调节机房气流组织结构,而通过导风叶片、连杆、连接轴、传动模块和传动轴组成的导风模块,因其结构简单,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机房降温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背景技术
数据机房是一种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并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然而由于数据机房中设备工作时所释放的热量也较多,因此需要在数据机房中的设备需要配备降温系统,对设备和数据机房进行降温,防止数据机房中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在现有技术中,数据机房一般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精密空调机控制数据机房环境温度,数据机房内地板下为空调送风静压箱,数据机房内的机柜列并排交替形成冷热通道,冷通道的地面铺设风口地板,空调冷风从通过风口地板送出来进入机柜对IT设备进行制冷,热气流从机柜背面和顶面排出经过热通道回到精密空调顶部的回风口,数据机房气流如此不断循环。
但是,这种气流组织方式,由于地板铺高不足、地板下有线缆槽、冷媒管、上下水管、支架等阻挡等水平方向的送风阻力,其结果一方面导致数据机房中冷量分布不均,从而造成机柜上部温度较高,易形成局部热点;另一方面能耗较高的机柜冷量供给不足,易出现局部热点,容易导致机柜中的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以解决数据机房因设备发热量不同,导致冷量供给不均,在机柜局部温度过高时,无法对机柜局部进行有针对性降温而导致机柜中设备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包括:通风盖板、导风模块、框架、风扇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框架下方,所述导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通风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方;
所述导风模块包括:导风叶片、连杆、连接轴、传动模块和传动轴;
所述连接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导风叶片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框架的槽内;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连杆的孔内;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动模块相连,所述传动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连杆运动。
优选的,所述框架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布的槽,所述连杆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布的孔,所述传动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连杆做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传动轴平行设置于所述导风叶片一侧,且与所述导风叶片平行。
优选的,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多个风扇;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多个风扇均相连,分别控制每一所述风扇启停。
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
所述槽设在所述外框架。
优选的,所述内框架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多个风扇;
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交叉形成的空位数量与所述风扇数量相同,每一所述风扇与所述空位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框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和/或所述竖梁与所述风扇模块螺接的定位部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和/或所述竖梁的接线端子;
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传动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扇模块的上面和下面的金属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部署子模块;所述部署子模块通讯连接于机房环境管理系统,所述部署子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机房环境管理系统提供的设备部署信息控制所述传动模块动作。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将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框架下方,所述导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通风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方;所述导风模块包括:导风叶片、连杆、连接轴、传动模块和传动轴;所述连接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导风叶片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框架的槽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另一端装在所述连杆的孔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动模块相连,所述传动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连杆运动。通过上述公开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通过导风模块调节冷气气流流向和流量,对机柜温度过高的局部进行针对性冷量供给,使该机柜局部快速降温,防止该机柜设备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合理调节机房气流组织结构,而通过导风叶片、连杆、连接轴、传动模块和传动轴组成的导风模块,因其结构简单,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模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通风盖板1、导风模块2、框架3、风扇模块4、控制模块5、导风叶片21、连杆22、连接轴23、传动模块24、传动轴25、风扇41、横梁31、竖梁 32、定位部件33、接线端子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参见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包括:通风盖板1、导风模块2、框架3、风扇模块4和控制模块5;
所述风扇模块4设置于所述框架3下方,所述导风模块2设置于所述框架3 内,所述通风盖板1设置于所述框架3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扇模块4是通过电驱动后产生气流的器件,所述导风模块2可以将风扇模块4所产生的气流导向至特定方向,所述框架3是用于固定支撑所述风扇模块4和所述导风模块2,所述通风盖板1设置在所述框架3上方,可以使设置在地面处于平整无坑洼,也可以防止异物掉入。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扇模块4所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所述导风模块2,导风模块2将气流通过所述通风盖板1将气流导入至数据机房中某机柜的特定位置,加快数据机房中机柜的局部快速散热降温。
所述导风模块2包括:导风叶片21、连杆22、连接轴23、传动模块24和传动轴25;
所述连接轴23、所述传动轴25与所述导风叶片21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所述连接轴23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21,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框架3 的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风叶片21通过连接轴23可转动装在框架3的槽内,所述导风叶片21可以通过所述连接轴23在所述框架3的槽内进行转动,当多个导风叶片21转动时,每两导风叶片21所形成的间隙则是气流的通道,气流通过两导风叶片21形成的通道,可以将气流导向两导风叶片21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传动轴25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21,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连杆 22的孔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杆22通过传动轴25与导风叶片21相连,所述连杆 22运动时,可通过传动轴25带动导风叶片21通过连接轴23在所述框架3槽内进行转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传动轴25与多个导风叶片21对应相连,而多个传动轴25都与连杆22相连,因此,当连杆22运动时,可以带动多个导风叶片21在框架3槽内进行转动,使得多个导风叶片21能够将风扇模块4所产生的气流导向至特定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导风叶片21在连杆带动下,导风叶片21的开合角可以为0%-90%。
所述控制模块5与所述传动模块24相连,所述传动模块24能够驱动所述连杆22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动模块24为所述连杆22运动提供机械动能,所述控制模块5是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4驱动连杆22运动的器件,并且能够通过控制传动模块24,使连杆带动多个导风叶片21在开合角在0%-90%之间运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导风叶片21、连杆22、连接轴23、传动模块24和传动轴25,连杆22运动能使导风叶片21将风扇模块4所产生的气流导向特定方位,当数据机房中某机柜的局部温度过高时,连杆22通过运动,使导风叶片21将风扇模块4所产生的气流导向机柜温度过高局部,对该机柜的局部进行散热,使该机柜局部的温度快速降低,防止该局部设备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由传动模块24提供,且导风叶片21、连杆22和连接轴23所构成的机构结构简单,生成、使用及维护成本都较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框架下方,所述导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通风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方;所述导风模块包括:导风叶片、连杆、连接轴、传动模块和传动轴;所述连接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导风叶片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框架的槽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另一端装在所述连杆的孔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动模块相连,所述传动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连杆运动。通过上述公开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通过导风模块调节冷气气流流向和流量,对机柜温度过高的局部进行针对性冷量供给,使该机柜局部快速降温,防止该机柜设备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合理调节机房气流组织结构,而通过导风叶片、连杆、连接轴、传动模块和传动轴组成的导风模块,因其结构简单,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所述框架3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布的槽,所述连杆22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布的孔,所述传动模块24能够驱动所述连杆22做直线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将框架3上设置多个沿直线排布的槽,以及在连杆22设置多个沿直线排布的孔,可以方便多个导风叶片21装配,大大的节约了导风模块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所述连接轴23与所述传动轴25平行设置于所述导风叶片21一侧,且与所述导风叶片21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所述连接轴23与所述传动轴25平行设置于所述导风叶片21一侧,且与所述导风叶片21平行,也可以将所述连接轴23与所述传动轴25平行设置于导风叶片两侧,且与导风叶片21平行,但是,将所述连接轴23与所述传动轴25平行设置于所述导风叶片21一侧,且与所述导风叶片21 平行,可以有效的简化结构,并降低导风模块的生产成本,且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优选将连接轴23与所述传动轴25平行设置于所述导风叶片21一侧,且与所述导风叶片21平行,但并不仅限于该设置方式。
进一步,所述风扇模块4包括:多个风扇41;
所述控制模块5与所述多个风扇41均相连,分别控制每一所述风扇41启停。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5与所述多个风扇41均相连,控制模块可以同时控制多个风扇41启动,也可以只控制一个风扇启动。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风扇模块4中风扇数量为4时,当数据机房中的机柜局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即机柜局部温度很高时,此时,控制模块5需要控制4个风扇同时启动工作,产生最大气流,这样可以快速将数据机房中的机柜局部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区间内,从而保证数据机房中机柜局部设备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而当数据机房中机柜的局部温度达到第二预设区间内时,即机柜的局部温度比数据机房的温度高一点时,此时,控制模块5只需要控制1个或2个风扇启动工作即可,将所产生的气流导向该机柜的局部,对该机柜的局部进行降温,使机柜局部的设备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进一步,所述框架3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
所述槽设在所述外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将框架3设置成外框架和内框架,可以使框架3更加牢固。
进一步,所述内框架包括:横梁31和竖梁32;所述风扇模块4包括:多个风扇41;
所述横梁31与所述竖梁32交叉形成的空位数量与所述风扇41数量相同,每一所述风扇41与所述空位一一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将横梁31与竖梁交叉形成的空位数量与风扇41数量设计成相同,可以使每一个风扇41都对应设置在一个空位下方,风扇41所产生的气流不会被横梁31或者竖梁32阻挡,有效提高气流的通过性。
进一步,所述框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31和/或所述竖梁32与所述风扇模块4螺接的定位部件33。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定位部件33可以有效的将风扇模块4螺接在横梁31和 /或竖梁32,防止风扇模块4在运行过程中与框架分离,有效保证风扇模块长期稳定运行。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5设置于所述框架3内,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31和/ 或所述竖梁32的接线端子51;
所述接线端子51分别与所述传动模块24和所述风扇模块4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将接线端子51分别与传动模块24和风扇模块4相连,接线端子51可以为传动模块24和所述风扇模块提供电能和发送指令信号。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51的数量为8位。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端子51的数量可以为8位,也可以为10位,在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端子51的数量并不仅限于8位和10位,需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扇模块4的上面和下面的金属防护网。
需要说明的是,在风扇模块4运行时,可能会有异物进入风扇模块中,当异物进入风扇模块4中,风扇模块4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产生气流,因此,通过在风扇模块4上下两面设置金属防护网,可以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风扇模块,并能够保证风扇模块长期正常运行。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部署子模块,所述部署子模块通讯连接于机房环境管理系统,所述部署子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机房环境管理系统提供的设备部署信息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4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部署子模块可以根据机房环境管理系统提供的设备部署信息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4动作,如数据机房内某个机柜的IT设备部署数量增加或者减少,通过机房环境管理系统对设备信息的判断结果,自动调整导风叶片21角度,为机柜内IT设备精准送风。需要说明的是,机房环境管理系统对设备信息的判断为现有技术,本方案并不涉及对该方法的改进,因此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
为便于理解上述方案,结合图1至图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一种风向风量可调式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包括控制模块5、通风盖板1、密封框架3、导风模块2和风扇模块4。控制模块5内置电源组件和通信组件并联动导风模块和风扇模块,通风盖板下设有密封框架,密封框架内上、下部分别设有导风模块和风扇模块。
控制模块具有供电和通信等功能,并根据机房环境管理系统的IT设备部署数量和机柜环境温度信息,自动调节地板出风角度和风量大小。
通风盖板为600mm×600mm×3mm的金属材料制成。
导风模块主要由导风叶片、连杆、连接轴及传动模块组成,导风叶片共 10个由塑料材料制成,密封框架为正方形桶状,每一面为550mm×100mm× 2mm的长方形,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密封框架与通风盖板组装截面采用密封设计。
密封框架所围成的面积为550mm×550mm的正方形,高度为100mm,框内上半部分设有与导风模块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框架,框内下半部设有横梁和竖梁用于低压直流风扇固定,横梁和竖梁内设控制模块与接线端子。
风扇模块由4个低压直流风扇组成,安装尺寸为250mm×250mm×50mm,风扇外径为200mm×200mm,为了防止异物落入直流风扇内,上下面均设有金属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风模块和风扇模块,将该智能风口地板部署在数据机房内,通过导风模块主动将冷风引导至目标机柜,减少冷量浪费。当某个机柜处因冷风进量不足导致环境温度超过阈值时,启动风扇模块加大智能风口地板的出风量,从而降低该机柜的环境温度;当某个机柜环境温度正常不再需要加大通风量时,则智能风口地板的风扇模块停止工作,减小能源消耗。本实用新型可控性高、能有效提高数据机房空调冷量使用效率、节能且绿色环保。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铺设在数据机房地板支架上,放置方向方法为导风叶片与机柜平行。该智能风口地板由金属制成的通风盖板1、导风模块2、密封框架3、风扇模块4和控制模块5组成。所述控制模块5内潜在密封框架3内。所述导风模块2包括导风叶片21、连接各导风叶片的连杆22、连接轴23、传动模块24和传动轴25,所述传动模块24与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风扇模块4包括四组低压直流风扇41,所述低压直流风扇41与控制模块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通风盖板1优选不锈钢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采用数据机房常用的600mm×600mm正方形,厚度为3mm,通风盖板1有16×8共 128个通风孔11通风孔11尺寸长宽为60mm×20mm,两端为半径10mm的半圆形,开孔率约40%,可通过螺钉连接在导风模块2的顶部。
所述导风模块2的导风叶片21的长宽为500mm×50mm,厚度为1mm,优选塑料材料制成。10个导风叶片21通过连杆22和连接轴23平行设置并能够在传动模块24的电机带动下同步转动,导风叶片21的开合角度为0%~90%。导风模块2通过连接框架安装在密封框架3的内部,通过控制模块5和机房环境管理系统可控制及查看导风叶片21的开合角度,根据目标机柜内IT设备的位置自动调整导风叶片21开合角度进行定向送风,实现针对性的机柜冷量供给,避免冷量浪费。
所述密封框架3所围面积为550mm×550mm的正方形,高度为100mm。在密封框架3内设有与导风模块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框架。在密封框架3内设有横梁31和竖梁32,在所述横梁31或竖梁32的下方各设有为低压直流风扇41螺接的定位部件33。控制模块5内嵌在密封框架3内,并通过接线端子51为传动模块24和低压直流风扇41提供电能和发送指令信号,本实用新型优选为8位接线端子51。
所述风扇模块4为四组低压直流风扇41外径为200mm×200mm,工作电压是12V,双滚珠、大功率风力散热风扇。
所述控制模块5内嵌在密封框架3内,为传动模块24和低压直流风扇41提供电能和发送指令信号,通过接入的机房环境管理系统可单独控制及查看每个直流风扇41的运行状态。
如数据机房内某个机柜的IT设备部署数量增加或者减少,通过机房环境管理系统对设备信息的判断结果,自动调整导风叶片21角度,为机柜内IT设备精准送风。又如数据机房内某机柜环境局部温度过高时,通过机房环境管理系统自动开启一个或多个直流风扇41(也可以通过联动机柜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开启数量),从而提高通风盖板1的出风量,当直流风扇41全开时出风量可达到未开启状态的3倍以上。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1、根据目标机柜内IT设备的位置信息,基于精确送风理论,自动调整导风模块中导风叶片的开合角度,定向为机柜内IT设备散热,实现“先冷设备、再冷环境”,以降低空调无效部分的制冷功率,减少冷量和风量浪费。
2、根据机房环境管理系统中机柜进风温度数据,通过风扇模块调节机柜进风口风量,充分利用空调送出的冷量和风量,有效避免IT设备出现高温或数据机房局部过热现象的发生,达到降耗节能的效果。
关键技术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关键点在于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中的出风风向风量调节方法。根据目标机柜内IT设备的位置信息,导风模块通过调整导风叶片能调节智能风口地板的出风角度,使智能风口地板能引导冷风定向为机柜内 IT设备散热,实现“先冷设备、再冷环境”,以降低空调无效部分的制冷功率,减少冷量和风量浪费。根据机房环境管理系统中机柜进风温度数据,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能增大出风风量,调节机柜进风口风量,充分利用空调送出的冷量和风量,有效避免IT设备出现高温或数据机房局部过热现象的发生,达到降耗节能的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盖板(1)、导风模块(2)、框架(3)、风扇模块(4)和控制模块(5);
所述风扇模块(4)设置于所述框架(3)下方,所述导风模块(2)设置于所述框架(3)内,所述通风盖板(1)设置于所述框架(3)上方;
所述导风模块(2)包括:导风叶片(21)、连杆(22)、连接轴(23)、传动模块(24)和传动轴(25);
所述连接轴(23)、所述传动轴(25)与所述导风叶片(21)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所述连接轴(23)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21),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框架(3)的槽内;
所述传动轴(25)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叶片(21),另一端可转动装在所述连杆(22)的孔内;
所述控制模块(5)与所述传动模块(24)相连,所述传动模块(24)能够驱动所述连杆(22)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布的槽,所述连杆(22)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布的孔,所述传动模块(24)能够驱动所述连杆(22)做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3)与所述传动轴(25)平行设置于所述导风叶片(21)一侧,且与所述导风叶片(21)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模块(4)包括:多个风扇(41);
所述控制模块(5)与所述多个风扇(41)均相连,分别控制每一所述风扇(41)启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
所述槽设在所述外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包括:横梁(31)和竖梁(32);
所述风扇模块(4)包括:多个风扇(41);
所述横梁(31)与所述竖梁(32)交叉形成的空位数量与所述风扇(41)数量相同,每一所述风扇(41)与所述空位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31)和/或所述竖梁(32)与所述风扇模块(4)螺接的定位部件(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5)设置于所述框架(3)内,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31)和/或所述竖梁(32)的接线端子(51);
所述接线端子(51)分别与所述传动模块(24)和所述风扇模块(4)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扇模块(4)的上面和下面的金属防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部署子模块;所述部署子模块通讯连接于机房环境管理系统,所述部署子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机房环境管理系统提供的设备部署信息控制所述传动模块(24)动作。
CN201922330272.9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Active CN211650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0272.9U CN21165067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0272.9U CN21165067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0675U true CN211650675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0272.9U Active CN21165067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06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395A (zh) * 2021-11-18 2022-02-0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房用温度自动调节通风地板
CN115773574A (zh) * 2022-11-04 2023-03-10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智能变角度送风地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395A (zh) * 2021-11-18 2022-02-0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房用温度自动调节通风地板
CN115773574A (zh) * 2022-11-04 2023-03-10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智能变角度送风地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50675U (zh)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风口地板
CN111884094A (zh) 一种用于电力柜的组合式降温装置
CN10830619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力设备箱
CN108462081A (zh) 一种智能化电力设备箱
CN203907923U (zh) 可增大机房通风量的通风地板
CN202166154U (zh) 数据机房变风量智能气流调控系统
CN220252247U (zh) 一种壁挂式光缆交接箱
CN209881133U (zh) 一种散热型高低压配电柜
CN215870466U (zh) 一种户外使用的双电源柜
CN212413119U (zh) 一种高效率光伏发电装置
CN114725871A (zh) 用于母线槽的内部温湿度调节装置及其系统
CN220858757U (zh) 一种室内外通用的防雨散热一体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202206295U (zh) 一种集成化的高压变频器
CN214281857U (zh) 一种一体化综合布线机箱
CN218770870U (zh) 一种电气柜散热结构
CN211908142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便于安装的低压成套设备
CN109088341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照明配电箱
CN21764396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plc控制柜
CN22093306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量箱
CN214014719U (zh) 新型电气柜防护结构
CN22032508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气柜
CN21947740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
CN111447808B (zh) 弥漫式侧向送风系统
CN215815496U (zh) 一种变压器
CN212777834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管控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