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8691U - 可控移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可控移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8691U
CN211648691U CN202020158210.4U CN202020158210U CN211648691U CN 211648691 U CN211648691 U CN 211648691U CN 202020158210 U CN202020158210 U CN 202020158210U CN 211648691 U CN211648691 U CN 21164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stopping distance
distance nut
steel bal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82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斌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ingji Yidong Dri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ngji Yidong Dri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ngji Yidong Dri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ngji Yidong Dri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82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包括套筒、第一止动定距螺母、钢珠、连接件、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套杆、第一卡环以及第二卡环,套筒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套筒内螺纹,连接件一端的外部、内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外螺纹、连接件第一内螺纹,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外螺纹与套筒的套筒内螺纹匹配螺接,第一止动定距螺母通过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的套筒内螺纹上,第二止动定距螺母通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的连接件第二内螺纹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微调第一插板和/或第二插板能够实现宏观的单向锁死连接、双向锁死连接以及双向自由释放的可移动连接,实现了不同部件间不同的连接状态,操作简单,控制方便。

Description

可控移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机械运动系统中,运动机构到达某一预定位置后,如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运动机构静止,防止出现误运动,就必须要将运动机构锁紧;但在许多场合仅需要单向锁紧,以便实现需要的目的。
专利文献CN103615444B公开了一种快速电动锁紧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丝杆支座、丝杆轴、滑动轴、固定锁紧支座、传动锁紧支座、摆杆、连接轴、滑栓和锁紧轴。减速机与电机上下连接,减速机置于上方。丝杆轴的传动轴键连接着齿轮,且通过轴承设置在减速机的输出端。电机与减速机通过轴之间的齿轮啮合传递着扭矩。电机经减速机带动丝杆轴移动滑动轴,通过摆杆的作用使固定锁紧支座相对传动锁紧支座形成锁紧和解锁两种状态,但该锁紧装置结构不能实现单向锁死,结构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包括套筒1、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钢珠6、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第一卡环31以及第二卡环32;
所述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套筒1的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套筒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8一端的外部、内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外螺纹、连接件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件8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第二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通过连接件外螺纹与套筒1的套筒内螺纹匹配螺接;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通过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套筒内螺纹上,所述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通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连接件第二内螺纹上;
所述套杆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并延伸到套筒1的内部,所述套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上分别延伸出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所述连接件8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钢珠6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沿靠近连接件第二内螺纹的方向依次套装在连接件8上且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通过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并延伸至容纳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分别安装有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时,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靠近连接件8的轴心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延伸到容纳空间的一端沿延伸的方向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由宽变窄的结构;
-由窄变宽的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运动传递件4;
所述运动传递件4安装在连接件8的内部并套装在套杆10上;
所述运动传递件4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向为由宽变窄的结构,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设置在运动传递件4的两侧;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从而第一插板311驱使运动传递件4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拧紧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运动传递件4的阻挡,从而第二插板321靠近并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同时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和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第一插板311、运动传递件4、第二插板321依次靠近并挤紧钢珠6。
优选地,还包括钢珠滑套5;
所述钢珠滑套5安装在容纳空间中,所述钢珠6装嵌在钢珠滑套5上;
所述钢珠6的上端、下端分别凸出于钢珠滑套5的上端、下端。
优选地,还包括压力回弹簧7,所述压力回弹簧7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上;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与钢珠滑套5连接;或者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钢珠滑套5运动时能够挤压压力回弹簧7或离开压力回弹簧7。
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为楔形空间,所述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或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
当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当楔形空间为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移动采用如下任一种装置实现:
-电动执行装置;
-气动执行装置;
-相变材料执行装置;
-热膨胀执行装置;
-智能材料执行装置;
-电磁执行装置。
优选地,所述电动执行装置采用电机或直线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包括套筒1、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钢珠6、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第一卡环31以及第二卡环32;
所述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套筒1的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套筒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8一端的外部、内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外螺纹、连接件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件8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第二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通过连接件外螺纹与套筒1的套筒内螺纹匹配螺接;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通过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套筒内螺纹上,所述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通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连接件第二内螺纹上;
所述套杆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并延伸到套筒1的内部,所述套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上分别延伸出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所述连接件8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钢珠6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沿靠近连接件第二内螺纹的方向依次套装在连接件8上且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通过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并延伸至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分别安装有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时,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靠近连接件8的轴心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延伸到容纳空间的一端沿延伸的方向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由宽变窄的结构;
-由窄变宽的结构;
还包括运动传递件4;
所述运动传递件4安装在连接件8的内部并套装在套杆10上;
所述运动传递件4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向为由宽变窄的结构,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设置在运动传递件4的两侧;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从而第一插板311驱使运动传递件4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拧紧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运动传递件4的阻挡,从而第二插板321靠近并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同时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和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第一插板311、运动传递件4、第二插板321依次靠近并挤紧钢珠6;
还包括钢珠滑套5;
所述钢珠滑套5安装在容纳空间中,所述钢珠6装嵌在钢珠滑套5上;
所述钢珠6的上端、下端分别凸出于钢珠滑套5的上端、下端;
还包括压力回弹簧7,所述压力回弹簧7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上;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与钢珠滑套5连接;或者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钢珠滑套5运动时能够挤压压力回弹簧7或离开压力回弹簧7;
所述容纳空间为楔形空间,所述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或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
当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当楔形空间为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移动采用如下任一种装置实现:
-电动执行装置;
-气动执行装置;
-相变材料执行装置;
-热膨胀执行装置;
-智能材料执行装置;
-电磁执行装置;
所述电动执行装置采用电机或直线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微调第一插板311和/或第二插板321实现不同部件间的单向锁死连接、双向锁死连接以及双向自由释放的可移动连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多种驱动结构实现单向锁死连接、双向锁死连接以及双向自由释放的可移动连接,结构灵活,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Figure BDA000238155342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套筒1、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钢珠6、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第一卡环31以及第二卡环32,所述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套筒1的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套筒内螺纹,连接件8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8一端的外部、内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外螺纹、连接件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件8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第二内螺纹,连接件8通过连接件外螺纹与套筒1的套筒内螺纹匹配螺接;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都为环状结构,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通过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套筒内螺纹上,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通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连接件第二内螺纹上,套杆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并延伸到套筒1的内部,所述套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安装机构、第二安装机构用于安装需要实现可移动连接的设备,包括将第一安装机构安装需要可移动连接的设备,第二安装机构固定;或者将第二安装机构安装需要可移动连接的设备,第一安装机构固定;又或者将第一安装机构、第二安装机构分别安装需要可移动连接的设备,实现不同设备间的可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微调第一插板311和/或第二插板321实现宏观的单向锁死连接、双向锁死连接以及双向自由释放的可移动连接,实现了不同部件间不同的连接状态,操作简单,控制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上分别延伸出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所述连接件8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钢珠6安装在容纳空间中,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为楔形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的楔形空间包括多种空间形式,其中楔形空间可以设置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或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具体地,当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此时套筒1和套杆10能够相对靠近运动而不能做远离运动,即连接器可以移动变短但不能伸长,实现了移动连接器的长度限位控制;当楔形空间为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此时套筒1和套杆10能够相对做远离运动而不能做靠近运动,即连接器可以移动变长但不能缩短,实现了移动连接器的长度限位控制。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沿靠近连接件第二内螺纹的方向依次套装在连接件8上且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通过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并延伸至容纳空间中。
具体地,通过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能够根据连接器的实际需求对容纳空间的空间大小进行调整,以实现锁紧灵敏度的调整和连接器的实际控制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延伸到容纳空间的一端沿延伸的方向分别为由宽变窄的结构,或者分别为由窄变宽的结构,例如楔形结构,再例如锥状结构。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例中,还包括运动传递件4,所述运动传递件4安装在连接件8的内部并套装在套杆10上,运动传递件4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向为由宽变窄的结构,例如,所述运动传递件4的周向的外部为楔形结构,再例如锥状结构,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延伸到容纳空间的一端沿延伸的方向分别为由宽变窄的结构,当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都靠近套杆10运动时,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运动到运动传递件4的两侧,此时运动传递件4分别与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接触挤压;在一个变化例中,运动传递件4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向为由窄变宽的结构,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延伸到容纳空间的一端沿延伸的方向分别为由窄变宽的结构,当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都远离套杆10运动时,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靠近运动传递件4的两侧运动,此时运动传递件4分别与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接触挤压。
具体地,所述套杆10延伸至套筒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有效防止套杆10从套筒1内部拔出而使套杆10与套筒1分离,使套杆10与套筒1始终处于连接状态,起到了很好的限位作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例中,还包括钢珠滑套5,所述钢珠滑套5安装在容纳空间中,所述钢珠6装嵌在钢珠滑套5上,所述钢珠6的上端、下端分别凸出于钢珠滑套5的上端、下端,所述钢珠6的上端、下端分别与连接件8、套杆10接触;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钢珠滑套5为环状结构,所述钢珠6沿钢珠滑套5的周向均匀或非均匀设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压力回弹簧7,所述压力回弹簧7安装在容纳空间中,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上,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安装在钢珠滑套5上;或者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钢珠滑套5运动时能够挤压压力回弹簧7或离开压力回弹簧7。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例中,如图1所示,压力回弹簧7靠近运动传递件4的一端为自由端,当第二插板321或运动传递件4靠近钢珠6移动时,第二插板321或运动传递件4推动钢珠滑套5移动从而驱使钢珠6与钢珠滑套5一起移动,当钢珠滑套5带动钢珠6靠近压力回弹簧7移动时,压力回弹簧7被挤压而缩短,当钢珠滑套5被推动的力解除时,由于压力回弹簧7的弹簧回弹力从而驱使钢珠滑套5带动钢珠6远离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应该指出的是,压力回弹簧7的位置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在连接件8上的安装位置实现调节,从而使压力回弹簧7处在合适的位置,能够配合钢珠滑套5带动钢珠6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连接器的可移动状态与锁死状态,结构设计精巧,操作方便。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移动除了采用安装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的方式实现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实现。
进一步地,如采用电动执行装置实现,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电动执行装置采用电机或直线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或直线电机驱动的方式实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运动;又例如,可以采用气动执行装置,在一个优选例中,采用气动调节阀或者气动开关阀驱动的方式实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运动。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相变材料执行装置、热膨胀执行装置、智能材料执行装置、电磁执行装置驱动的方式实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运动实现。
具体地,所述相变材料执行装置采用控制相变材料温度从而实现体积变化实现驱动力,例如相变材料的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体积变大,通过体积变大使相变材料执行装置产生位移从而驱动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产生运动。
具体地,所述热膨胀执行装置采用设备的热膨胀特性从而实现体积变化最终实现驱动力从而驱动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产生运动。
所述智能材料执行装置采用控制包括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电流变液、磁流变液在内的任一种材料实现驱动力从而驱动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产生运动。
所述电磁执行装置采用控制电磁线圈实现驱动力,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力驱动,或者通过磁铁的磁性感应产生电流做功实现驱动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产生运动。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时,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内圈变小而整体收紧从而实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靠近连接件8的轴心方向运动。
下面以第一安装机构、第二安装机构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分别安装有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第一设备安装在套筒1的最左端,第二设备安装在套杆10的最右端,容纳空间为楔形结构,当要实现第二设备只能相对于套筒1向左运动而不能向右运动时,楔形空间的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此时第一卡环31由于受到第一松紧螺钉11锁紧力内圈的直径变小,第一插板311靠近套杆10移动,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第一插板311靠近套杆10移动时驱使运动传递件4向右移动从而推动钢珠滑套5带动钢珠6移动,最终钢珠滑套5带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由于钢珠6靠近的区域为逐渐收窄而被挤紧,此时套杆10向右的运动被限制,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相对距离达到最大;但由于钢珠6左侧空间逐渐放宽,因此套杆10向左运动时钢珠6由于受到套杆10的摩擦力而向左微动从而能够实现钢珠6锁紧状态的释放,即套杆10向左的运动没有被限制,在外力的驱使下套杆10能够实现向左的运动;当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之间运动到预定的位置而需要固定时,同时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和第二松紧螺钉12,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第一插板311、运动传递件4、第二插板321依次靠近并挤紧钢珠6,此时由于第一插板311、运动传递件4、第二插板321的伸入而使钢珠6的左右两侧都被挤紧,即不再有活动间隙,此时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即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同理,当楔形空间的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时,能够实现套筒1、套杆10的伸长移动,限制套筒1、套杆10缩短移动,或者实现连接器的双向锁死。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实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单向锁死时,不仅可以通过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实现,也可以通过仅拧紧第二松紧螺钉12实现,即当拧紧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运动传递件4、第二插板321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从而第二插板321靠近并推动钢珠滑套5带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使钢珠6上端、下端分别挤紧连接件8、套杆10,从而实现单向锁紧,实现设备的单向锁死。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连接器的调节包括多种状况的调节,不仅包括单向可移动状态到锁死的固定状态、双向可移动状态到锁死的固定状态,还包括固定锁死状态调节为单向可移动状态或调节为双向可移动状态,都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卡环31和/或第二卡环32实现,同时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延伸到容纳空间内的一端的结构既可以是由宽变窄的结构,也可以是由窄变宽的结构,因此,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由可移动连接状态到锁死的固定状态或者由锁死固定状态到可移动连接状态既可以通过使第一卡环31和/或第二卡环32沿径向向外的方向运动实现,也可以通过使第一卡环31和/或第二卡环32沿径向向里的方向运动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应用范围广泛,能够应用于多种移动连接器的场合,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钢珠(6)、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第一卡环(31)以及第二卡环(32);
所述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套筒(1)的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套筒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8)一端的外部、内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外螺纹、连接件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件(8)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第二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通过连接件外螺纹与套筒(1)的套筒内螺纹匹配螺接;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通过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套筒内螺纹上,所述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通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连接件第二内螺纹上;
所述套杆(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并延伸到套筒(1)的内部,所述套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上分别延伸出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所述连接件(8)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钢珠(6)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沿靠近连接件第二内螺纹的方向依次套装在连接件(8)上且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通过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并延伸至容纳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分别安装有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时,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靠近连接件(8)的轴心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延伸到容纳空间的一端沿延伸的方向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由宽变窄的结构;
-由窄变宽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传递件(4);
所述运动传递件(4)安装在连接件(8)的内部并套装在套杆(10)上;
所述运动传递件(4)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向为由宽变窄的结构,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设置在运动传递件(4)的两侧;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从而第一插板(311)驱使运动传递件(4)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拧紧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运动传递件(4)的阻挡,从而第二插板(321)靠近并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同时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和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第一插板(311)、运动传递件(4)、第二插板(321)依次靠近并挤紧钢珠(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珠滑套(5);
所述钢珠滑套(5)安装在容纳空间中,所述钢珠(6)装嵌在钢珠滑套(5)上;
所述钢珠(6)的上端、下端分别凸出于钢珠滑套(5)的上端、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回弹簧(7),所述压力回弹簧(7)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上;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与钢珠滑套(5)连接;或者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钢珠滑套(5)运动时能够挤压压力回弹簧(7)或离开压力回弹簧(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为楔形空间,所述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或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
当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当楔形空间为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移动采用如下任一种装置实现:
-电动执行装置;
-气动执行装置;
-相变材料执行装置;
-热膨胀执行装置;
-智能材料执行装置;
-电磁执行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执行装置采用电机或直线电机。
10.一种可控移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钢珠(6)、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第一卡环(31)以及第二卡环(32);
所述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套筒(1)的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套筒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8)一端的外部、内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外螺纹、连接件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件(8)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第二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8)通过连接件外螺纹与套筒(1)的套筒内螺纹匹配螺接;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通过第一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套筒内螺纹上,所述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通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外螺纹匹配安装在连接件(8)的连接件第二内螺纹上;
所述套杆(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并延伸到套筒(1)的内部,所述套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上分别延伸出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所述连接件(8)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
所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连接件(8)、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套杆(10)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钢珠(6)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沿靠近连接件第二内螺纹的方向依次套装在连接件(8)上且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通过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并延伸至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分别安装有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第二松紧螺钉(12)时,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靠近连接件(8)的轴心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延伸到容纳空间的一端沿延伸的方向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由宽变窄的结构;
-由窄变宽的结构;
还包括运动传递件(4);
所述运动传递件(4)安装在连接件(8)的内部并套装在套杆(10)上;
所述运动传递件(4)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向为由宽变窄的结构,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分别设置在运动传递件(4)的两侧;
当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从而第一插板(311)驱使运动传递件(4)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拧紧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运动传递件(4)的阻挡,从而第二插板(321)靠近并推动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
当同时拧紧第一松紧螺钉(11)和第二松紧螺钉(12)时,由于受到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的阻挡,第一插板(311)、运动传递件(4)、第二插板(321)依次靠近并挤紧钢珠(6);
还包括钢珠滑套(5);
所述钢珠滑套(5)安装在容纳空间中,所述钢珠(6)装嵌在钢珠滑套(5)上;
所述钢珠(6)的上端、下端分别凸出于钢珠滑套(5)的上端、下端;
还包括压力回弹簧(7),所述压力回弹簧(7)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上;
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与钢珠滑套(5)连接;或者所述压力回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钢珠滑套(5)运动时能够挤压压力回弹簧(7)或离开压力回弹簧(7);
所述容纳空间为楔形空间,所述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或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
当楔形空间为大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二止动定距螺母(9)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当楔形空间为小间隙一侧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时,所述钢珠(6)靠近第一止动定距螺母(2)移动时,由于容纳空间收窄而被连接件(8)和套杆(10)挤紧;
所述第一插板(311)、第二插板(321)的移动采用如下任一种装置实现:
-电动执行装置;
-气动执行装置;
-相变材料执行装置;
-热膨胀执行装置;
-智能材料执行装置;
-电磁执行装置;
所述电动执行装置采用电机或直线电机。
CN202020158210.4U 2020-02-10 2020-02-10 可控移动连接器 Active CN21164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8210.4U CN211648691U (zh) 2020-02-10 2020-02-10 可控移动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8210.4U CN211648691U (zh) 2020-02-10 2020-02-10 可控移动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8691U true CN21164869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3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8210.4U Active CN211648691U (zh) 2020-02-10 2020-02-10 可控移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47320A (en) Screw and nut drive with rotation lock
US8911298B2 (en) Torque limiter
CN104481271A (zh) 一种复用机械锁芯孔的电子锁离合装置
CN211648691U (zh) 可控移动连接器
GB2444933A (en) Locking device with radially acting detent
US11473656B2 (en) Linear actuator
US4997069A (en) Electromotive drive for a control element
CN113251039A (zh) 可控移动连接器
US5447083A (en) Linear link selectively providing for lost motion
KR20010093004A (ko) 자기유변유체를 이용한 쇼크업소버
CN209538919U (zh) 一种具有防甩功能的锁具
CA1299899C (en) Rotary/linear actuator
CN111031219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2709745B (zh) 一种螺钉紧固件
CN110931309A (zh) 一种真空开关的自锁机构
CN111082633A (zh) 直线电机
CN112696476A (zh) 带电磁缓冲装置的电动加载器
CN208904864U (zh) 直线电机
CN210296225U (zh) 一种真空开关的自锁机构
CN111082700A (zh) 可控多态箝位结构及组合装置
CN102454712A (zh) 轴向补偿装置
CN208236923U (zh) 自锁轴系统
CN113759993B (zh) 一种可调节磁感电磁力恒力机构
CN113738785B (zh) 简易离合装置
CN213064233U (zh) 油缸外置快速复位弹簧插销伸缩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