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4615U -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4615U
CN211644615U CN202020192006.4U CN202020192006U CN211644615U CN 211644615 U CN211644615 U CN 211644615U CN 202020192006 U CN202020192006 U CN 202020192006U CN 211644615 U CN211644615 U CN 211644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deacidification
mixing chamber
heating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20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晶
谭军
杨晓义
陈珍
范建平
徐慧芬
孙飞
王德球
范佳延
刘晶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shite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shite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shite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shite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920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4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4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4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气相法白炭黑生产用脱酸炉使用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本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包括第一脱酸炉和第二脱酸炉,第一脱酸炉具有混合室一、加热室一和分离室一,第二脱酸炉具有混合室二、加热室二和分离室二,分离室一通过连通管和加热室二相连通,连通管上还设置有分离器,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均设置有热气进口和水蒸气输送结构,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均还设置有旋流锥和气流分散孔板,加热室一上开设有进料口,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内均设置有加热结构,分离室一和分离室二上均开设有排气口,分离室二上还开设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脱酸炉,特别是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背景技术
在气相法白炭黑生产中,脱酸炉是产品进入包装前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脱酸效果不好会导致产品pH值低,容易造成包装袋损坏,且影响产品品质。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气相法白炭黑生产用脱酸炉【申请号:201220655547.1;公开号:CN202924747U】。这种种气相法白炭黑生产用脱酸炉,包括脱酸炉混合段和脱酸炉加热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炉混合段上设有物料入口和水蒸气入口,所述脱酸炉混合段与真空泵相连。
该专利中公开的气相法白炭黑生产用脱酸炉虽然可以对白炭黑进行脱酸,但是,该气相法白炭黑生产用脱酸炉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设计出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具有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包括第一脱酸炉和第二脱酸炉,其特征在于,第一脱酸炉具有混合室一、加热室一和分离室一,第二脱酸炉具有混合室二、加热室二和分离室二,分离室一通过连通管和加热室二相连通,连通管上还设置有分离器,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均设置有热气进口和水蒸气输送结构,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均还设置有旋流锥和气流分散孔板,加热室一上开设有进料口,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内均设置有加热结构,分离室一和分离室二上均开设有排气口,分离室二上还开设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
采用以上结构,白炭黑先后经过第一脱酸炉和第二脱酸炉,脱酸彻底,同时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设置有旋流锥和气流分散孔板,使得气体分散更均匀。
所述水蒸气输送结构包括水蒸汽分配盒和若干水蒸气输送管,水蒸气分配盒和水蒸气管道相连通,水蒸气输送管的一端和水蒸气分配盒相连通,水蒸气输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相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水蒸气通过水蒸汽分配盒后再通过水蒸气输送管向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输送水蒸气,使得水蒸气扩散速度快。
所述加热结构包括若干电加热丝一和若干电加热丝二,电加热丝一和电加热丝二分别安装在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内,电加热丝二位于电加热丝一正上方,且电加热丝二的最大功率大于电加热丝一的最大功率。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若干电加热丝一和若干电加热丝二,可以分别控制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内上下的温度,脱酸效果好。
所述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上均安装有两个温度监控器,两个温度监控器分别位于电加热丝一上方和电加热丝二上方。
所述热气进口上还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气流分散孔板采用陶瓷材料。
采用以上材料,陶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加长气流分散孔板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白炭黑先后经过第一脱酸炉和第二脱酸炉,脱酸彻底,同时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设置有旋流锥和气流分散孔板,使得气体分散更均匀;水蒸气通过水蒸汽分配盒后再通过水蒸气输送管向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输送水蒸气,使得水蒸气扩散速度快;通过设置若干电加热丝一和若干电加热丝二,可以分别控制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内上下的温度,脱酸效果好,具有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分散孔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脱酸炉;2、第二脱酸炉;3、混合室一;4、加热室一;5、分离室一;6、混合室二;7、加热室二;8、分离室二;9、连通管;10、分离器;11、热气进口;12、旋流锥;13、气流分散孔板;14、进料口;15、排气口;16、出料口;17、水蒸汽分配盒;18、水蒸气输送管;19、电加热丝一;20、电加热丝二;21、温度监控器;2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包括第一脱酸炉1和第二脱酸炉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脱酸炉1具有混合室一3、加热室一4和分离室一5,第二脱酸炉2具有混合室二6、加热室二7和分离室二8,分离室一5通过连通管9和加热室二7相连通,连通管9上还设置有分离器10,混合室一3和混合室二6内均设置有热气进口11和水蒸气输送结构,混合室一3和混合室二6内均还设置有旋流锥12和气流分散孔板13,加热室一4上开设有进料口14,加热室一4和加热室二7内均设置有加热结构,分离室一5和分离室二8上均开设有排气口15,分离室二8上还开设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脱酸炉1具有热气进口11、水蒸气输送结构、旋流锥12、气流分散孔板13、进料口14、加热结构和排气口15,第二脱酸炉2具有热气进口11、水蒸气输送结构、旋流锥12、气流分散孔板13、加热结构、排气口15和出料口16,在本实施例中,旋流锥12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
采用以上结构,白炭黑先后经过第一脱酸炉1和第二脱酸炉2,脱酸彻底,同时混合室一3和混合室二6内设置有旋流锥12和气流分散孔板13,使得气体分散更均匀。
水蒸气输送结构包括水蒸汽分配盒17和若干水蒸气输送管18,在本实施例中,蒸气输送管的数量为三根,水蒸气分配盒和水蒸气管道相连通,水蒸气输送管18的一端和水蒸气分配盒相连通,水蒸气输送管18的另一端分别与混合室一3和混合室二6相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水蒸气通过水蒸汽分配盒17后再通过水蒸气输送管18向混合室一3和混合室二6输送水蒸气,使得水蒸气扩散速度快。
加热结构包括若干电加热丝一19和若干电加热丝二20,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丝一19的数量为四根,电加热丝二20的数量为四根,电加热丝一19和电加热丝二20分别安装在加热室一4和加热室二7内,电加热丝二20位于电加热丝一19正上方,且电加热丝二20的最大功率大于电加热丝一19的最大功率。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若干电加热丝一19和若干电加热丝二20,可以分别控制加热室一4和加热室二7内上下的温度,脱酸效果好。
加热室一4和加热室二7上均安装有两个温度监控器21,在本实施例中,温度监控器21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两个温度监控器21分别位于电加热丝一19上方和电加热丝二20上方。
热气进口11上还设置有电磁阀22,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22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
气流分散孔板13采用陶瓷材料。
采用以上材料,陶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加长气流分散孔板13的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包括第一脱酸炉和第二脱酸炉,其特征在于,第一脱酸炉具有混合室一、加热室一和分离室一,第二脱酸炉具有混合室二、加热室二和分离室二,分离室一通过连通管和加热室二相连通,连通管上还设置有分离器,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均设置有热气进口和水蒸气输送结构,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内均还设置有旋流锥和气流分散孔板,加热室一上开设有进料口,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内均设置有加热结构,分离室一和分离室二上均开设有排气口,分离室二上还开设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蒸气输送结构包括水蒸汽分配盒和若干水蒸气输送管,水蒸气分配盒和水蒸气管道相连通,水蒸气输送管的一端和水蒸气分配盒相连通,水蒸气输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混合室一和混合室二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结构包括若干电加热丝一和若干电加热丝二,电加热丝一和电加热丝二分别安装在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内,电加热丝二位于电加热丝一正上方,且电加热丝二的最大功率大于电加热丝一的最大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室一和加热室二上均安装有两个温度监控器,两个温度监控器分别位于电加热丝一上方和电加热丝二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气进口上还设置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分散孔板采用陶瓷材料。
CN202020192006.4U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Active CN211644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2006.4U CN211644615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2006.4U CN211644615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4615U true CN211644615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5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2006.4U Active CN211644615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4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787B (zh) 用于热风循环式灭菌干燥机加热腔体内的均流装置
CN204757260U (zh) 送风系统及人工气候室
CN201370084Y (zh) 用于热风循环式灭菌干燥机加热腔体内的均流装置
CN101703995A (zh) 涂布复合机的烘干装置
CN211644615U (zh) 一种气相法白炭黑脱酸炉
CN106435740A (zh) 一种立式太阳能硅片扩散炉
CN205282456U (zh) 太阳能硅片扩散装置
CN101696803B (zh) 一种“t”形燃烧梁
CN108518957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上的烧结炉
CN111089478A (zh) 一种辊道窑
CN210004757U (zh) 一种基于电磁加热的钒片熔料设备
CN216998201U (zh) 一种石膏蒸汽烘干煅烧窑自密封喂料排汽装置
CN216466889U (zh) 一种印刷用连续化风冷干燥装置
CN206219721U (zh) 一种立式硅片扩散炉
CN215892426U (zh) 燃烧充分的秸秆颗粒燃烧炉
CN215864272U (zh) 一种出风调节装置及包含其的冷却炉
CN211526887U (zh) 一种双风道切片干燥装置
CN212979377U (zh) 一种挤压机加热装置
CN219607369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风道式电加热器
CN217869195U (zh) 扩散炉进气结构及扩散炉
CN218209672U (zh) 一种高温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9824080U (zh) 一种稻壳基硅炭粉体改性材料的绿色节能制备装置
CN214327981U (zh) 一种改善工业丝内外层指标均匀性的独立送风冷却单元
CN219199154U (zh) 燃煤锅炉返料温度提高机构
CN220833647U (zh) 一种培养基连续灭菌用维持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