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3069U - 一种缓冲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3069U
CN211643069U CN201922340023.8U CN201922340023U CN211643069U CN 211643069 U CN211643069 U CN 211643069U CN 201922340023 U CN201922340023 U CN 201922340023U CN 211643069 U CN211643069 U CN 211643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hole
sides
cush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00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side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side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side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side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00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3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3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3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本体和固定片膜,所述本体一侧设置有下沉部,所述下沉部底面开设通孔,所述固定片膜覆盖所述通孔并与所述下沉部外表面粘接或者固定片膜覆盖所述通孔并且所述固定片膜两端与所述下沉部相对两侧侧壁套接,本申请的缓冲件解决了如何对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并且保证物品的呈现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于物品的固定缓冲用品,通常为气泡膜缠绕或者在外箱内填充气泡袋,这样的缓冲方式不仅导致打包过程麻烦,并且缓冲固定效果并不佳,此外在气泡膜缠绕时人们从包装外箱内取出时不能直观的看见物品,导致物品的呈现效果差,因此上述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冲组件,解决了如何对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并且保证物品的呈现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本体和固定片膜,所述本体一侧设置有下沉部,所述下沉部底面开设通孔,所述固定片膜覆盖所述通孔并与所述下沉部外表面粘接或者固定片膜覆盖所述通孔并且所述固定片膜两端与所述下沉部相对两侧侧壁套接。
进一步,所述下沉部相对的两侧的侧壁边缘铰接有套接板,所述固定片膜两端与套接板两侧套接。
进一步,所述套接板两侧固定设置有凸起部。
进一步,所述通孔为矩形通孔且所述通孔的角部位置为弧形过渡,在弧形过渡的角部位置开设有向下沉部底面角部延伸的刀线。
进一步,所述本体包括依次通过压痕线连接的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相对的两侧通过压痕线连接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通过双压痕线连接加固板的一侧,所述加固板远离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部,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插孔,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孔插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侧均通过压痕线连接连接板,同侧的所述连接板插接在所述加固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以及加固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通过压痕线连接套接板的一侧,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顶板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加固板均为矩形板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膜为透明状塑料片膜。
进一步,所述本体由纸板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缓冲组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是配合包装箱使用,当本申请的缓冲组件单独使用时将物品放置好后直接将两个本体通过胶带粘接固定相对位置即可,物品在随着两个本体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物品被固定并且向下沉部内移动,物品本身被两个本体保护在其中,防止物品发生磕碰损坏,物品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当本申请的缓冲组件配合外包装箱使用时,将物品放置在两个本体之间后将两个本体放入包装箱内即可,物品的包装箱内不会接触到包装箱内壁,全方位保护物品避免物品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本体整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本体,2、固定片膜,3、下沉部,4、通孔,5、套接板,6、凸起部,7、刀线,8、第一侧板,9、顶板,10、第二侧板,11、第三侧板,12、第四侧板,13、加固板,14、插接部,15、插孔,1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中心”、“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本体1和固定片膜2,所述本体1一侧设置有下沉部3,所述下沉部3底面开设通孔4,所述固定片膜2覆盖所述通孔4并与所述下沉部3外表面粘接或者固定片膜2覆盖所述通孔4并且所述固定片膜2两端与所述下沉部3相对两侧侧壁套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用于物品的固定缓冲用品,通常为气泡膜缠绕或者在外箱内填充气泡袋,这样的缓冲方式不仅导致打包过程麻烦,并且缓冲固定效果并不佳,此外在气泡膜缠绕时人们从包装外箱内取出时不能直观的看见物品,导致物品的呈现效果差,因此上述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本申请的缓冲组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将其中一个本体1放置在桌面上,此时放置在桌面上的本体1下沉部3开口处朝向桌面,再将另一个本体1放置在此本体1上,此时两个本体1上所开设的下沉部3开口方向分别朝向外部,并且,两个下沉部3的底面靠近,两个本体1上设置的固定片膜2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片膜2可以是粘接在下沉部3外表面并且覆盖通孔4,还可以是固定片膜2两端与下沉部3相对的两侧侧壁边缘套接,将物品放置在两个本体1之间,本申请的缓冲组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是配合包装箱使用,当本申请的缓冲组件单独使用时将物品放置好后直接将两个本体1通过胶带粘接固定相对位置即可,物品在随着两个本体1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物品被固定并且向下沉部3内移动,物品本身被两个本体1保护在其中,防止物品发生磕碰损坏,物品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当本申请的缓冲组件配合外包装箱使用时,将物品放置在两个本体1之间后将两个本体1放入包装箱内即可,物品的包装箱内不会接触到包装箱内壁,全方位保护物品避免物品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如图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沉部3相对的两侧的侧壁边缘铰接有套接板5,所述固定片膜2两端与套接板5两侧套接,当固定片膜2损坏时方便更换,并且通过套接方式固定住固定片膜2的位置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如图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套接板5两侧固定设置有凸起部6,进一步使得固定片膜2固定的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如图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通孔4为矩形通孔且所述通孔4的角部位置为弧形过渡,在弧形过渡的角部位置开设有向下沉部3底面角部延伸的刀线7,弧形过渡为了避免物品放入后两个本体1之间时固定片膜2在角部位置损坏,当物品体积较大时可以通过将刀线7处翻折从而扩大通孔4将物品放入,兼容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如图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本体1包括依次通过压痕线连接的第一侧板8、顶板9和第二侧板10,所述顶板9相对的两侧通过压痕线连接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远离所述顶板9的一侧通过双压痕线连接加固板13的一侧,所述加固板13远离所述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部14,所述第三侧板11与所述顶板9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插孔15,所述第四侧板12与所述顶板9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插孔15,所述插接部14与所述插孔15插接,所述第一侧板8和所述第二侧板10两侧均通过压痕线连接连接板16,同侧的所述连接板16插接在所述加固板13与所述第三侧板11之间以及加固板13与所述第四侧板1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远离所述顶板9的一侧通过压痕线连接套接板5的一侧,所述通孔4开设在所述顶板9表面上,当单个本体1成型时,首先是将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沿着与顶板9之间的压痕线向同一方向翻折,由于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两侧通过压痕线连接连接板16,此时连接板16被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带动翻折,进一步将连接板16进一步翻折,进一步的将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沿着与顶板9之间的压痕线向与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10翻折的方向翻折,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的翻折带动加固板13翻折,进一步将固定板沿着与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之间的压痕线向靠近顶板9的内表面方向飞翻折,进一步将加固板13了一侧的插接部14插接在插孔15内固定,此时设置在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的一个连接板16位于加固板13和第三侧板11之间,设置在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另一侧的连接板16位于加固板13与第四侧板12之间,连接板16为了固定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的位置,此时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11、第四侧板12和加固板13之间的区域形成了下沉部3,进一步固定片膜2两端套接在套接板5远离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的一侧,当套接板5沿着与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向下沉部3内部方向翻折时固定片膜2被拉直,本体1成型完毕,结构简单,成型过程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如图1和2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顶板9、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11、第四侧板12、加固板13均为矩形板状结构,结构简单大方。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固定片膜2为透明状塑料片膜,方便人们在包装物品时及时看见物品的位置及时调整,并且人们可以通过透明状的固定片膜2处看见物品的外观,物品的呈现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本体1由纸板制成,纸板包括白卡纸、灰底白、铜版纸、牛皮纸、金卡纸、银卡纸,瓦楞纸板等,具有材料环保,可重复利用和回收,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本体(1)和固定片膜(2),所述本体(1)一侧设置有下沉部(3),所述下沉部(3)底面开设通孔(4),所述固定片膜(2)覆盖所述通孔(4)并与所述下沉部(3)外表面粘接或者固定片膜(2)覆盖所述通孔(4)并且所述固定片膜(2)两端与所述下沉部(3)相对两侧侧壁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部(3)相对的两侧的侧壁边缘铰接有套接板(5),所述固定片膜(2)两端与套接板(5)两侧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板(5)两侧固定设置有凸起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为矩形通孔且所述通孔(4)的角部位置为弧形过渡,在弧形过渡的角部位置开设有向下沉部(3)底面角部延伸的刀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依次通过压痕线连接的第一侧板(8)、顶板(9)和第二侧板(10),所述顶板(9)相对的两侧通过压痕线连接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远离所述顶板(9)的一侧通过双压痕线连接加固板(13)的一侧,所述加固板(13)远离所述第三侧板(11)和第四侧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部(14),所述第三侧板(11)与所述顶板(9)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插孔(15),所述第四侧板(12)与所述顶板(9)之间连接处开设有插孔(15),所述插接部(14)与所述插孔(15)插接,所述第一侧板(8)和所述第二侧板(10)两侧均通过压痕线连接连接板(16),同侧的所述连接板(16)插接在所述加固板(13)与所述第三侧板(11)之间以及加固板(13)与所述第四侧板(1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0)远离所述顶板(9)的一侧通过压痕线连接套接板(5)的一侧,所述通孔(4)开设在所述顶板(9)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11)、第四侧板(12)、加固板(13)均为矩形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膜(2)为透明状塑料片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纸板制成。
CN201922340023.8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缓冲组件 Active CN211643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023.8U CN21164306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缓冲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023.8U CN21164306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缓冲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3069U true CN211643069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0023.8U Active CN21164306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缓冲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3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43069U (zh) 一种缓冲组件
CN213229405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1894208U (zh) 一种易成型缓冲件
CN215285657U (zh) 一种缓冲包装盒
CN213229399U (zh) 一种包装盒
CN110979943A (zh) 一种一体式缓冲件
CN211618544U (zh) 一种一体式缓冲件
CN110789809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包装盒
CN213229617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1365278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包装盒
CN214357279U (zh) 一种缓冲包装盒
CN213229388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6735164U (zh) 一种组合式包装盒
CN213229525U (zh) 一种缓冲包装盒
CN211520122U (zh) 一种易成型包装盒
CN213229400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2314134U (zh) 一种快速封口包装箱
CN213229832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1365276U (zh) 一种简易包装盒
CN215286190U (zh) 一种二次利用的包装盒
CN213567460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3229616U (zh) 一种缓冲包装箱
CN213922200U (zh) 一种对开包装盒
CN215285724U (zh) 一种升降包装盒
CN213229401U (zh) 一种二次使用的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