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2277U -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2277U
CN211642277U CN201922332745.9U CN201922332745U CN211642277U CN 211642277 U CN211642277 U CN 211642277U CN 201922332745 U CN201922332745 U CN 201922332745U CN 211642277 U CN211642277 U CN 211642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ase
connecting plate
pile foundation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27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雪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aijiang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327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2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2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2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包括连接板和支撑台,连接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台,连接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条,齿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本实用新型将连接板安装至支撑台的上方,然后通过转轴将扣板连接在底座的上方,接着将桩基放置在底座的内壁,将扣板通过转轴转动将一端与底座的一端进行连接,再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接着将每个连接板通过滑块在滑槽上移动进行调整从而来分散底座的承重能力,让搬运装置便于调节,承重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基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水利桩基中根据工程的需求要进行搬运时大多是采用人工或者搬运装置进行搬运,而现有技术中的搬运装置不便于进行调节,承重能力差,从而使搬运装置容易损坏,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包括连接板和支撑台,所述连接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台;
所述连接板包括底座、转动把手、转动杆、齿条、支撑块、滑轮、转轴、扣板、螺丝,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底座的外壁顶端一侧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扣板,所述扣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丝;
所述支撑台包括滑槽、支撑杆、挡板、抵块、传力杆、受压块、连接块,所述支撑台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所述抵块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内壁贯穿连接有活动槽,且活动槽贯穿连接至连接板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滑块,且连接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和扣板的内壁均为弧形结构,且底座和扣板均为橡胶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3cm-5cm,且支撑杆为倾斜30°-40°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受压块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传力杆连接有抵块,而其中一个连接着挡板,另一个连接在连接块的一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块在支撑台的内壁上下端均设有,且支撑台为梯形状,而每个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连接板安装至支撑台的上方,然后通过转轴将扣板连接在底座的上方,接着将桩基放置在底座的内壁,将扣板通过转轴转动将一端与底座的一端进行连接,再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接着将每个连接板通过滑块在滑槽上移动进行调整从而来分散底座的承重能力,让搬运装置便于调节,承重能力强。
2、其次,为了方便桩基放入底座内时能够便于移动,通过人工带动转动把手转动让转动杆带着齿条往上移动通过支撑块上的滑轮顶着桩基,使桩基便于进行移动,当调整完后再通过转动把手同上带动滑轮往下降落,使桩基便于进行运输。
3、最后,当支撑台承重力过重时通过受压块带动两侧的传力杆带动抵块往一侧移动,通过一侧的地块顶着上下两侧的连接块,然后另一端的抵块将重力传给挡板进行抵缓,再通过支撑杆对挡板进行加固,让支撑台承重能力强,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A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连接板1;底座101;转动把手102;转动杆103;齿条104;支撑块105;滑轮106;转轴107;扣板108;螺丝109;支撑台2;滑槽201;支撑杆202;挡板203;抵块204;传力杆205;受压块206;连接块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包括连接板1和支撑台2,连接板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台2;
连接板1包括底座101、转动把手102、转动杆103、齿条104、支撑块105、滑轮106、转轴107、扣板108、螺丝109,连接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底座101,底座101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把手 102,转动把手1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03,转动杆1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条104,齿条10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5,支撑块105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滑轮106,底座101的外壁顶端一侧活动连接有转轴107,转轴10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扣板108,扣板10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丝109;
支撑台2包括滑槽201、支撑杆202、挡板203、抵块204、传力杆205、受压块206、连接块207,支撑台2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滑槽 201,支撑台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02,支撑杆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203,挡板2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抵块204,抵块204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力杆205,传力杆2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 206,抵块2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07。
其中,底座101的内壁贯穿连接有活动槽,且活动槽贯穿连接至连接板1的内部,通过活动槽让齿条104能够有活动的空间,让滑轮 106便于进行升降。
其中,连接板1的底部设有滑块,且连接板1通过滑块与滑槽 201活动连接,通过滑槽让连接板1便于在支撑台2的上方进行移动,从而来分散底座101,让重力能够有效的减小。
其中,底座101和扣板108的内壁均为弧形结构,且底座101和扣板108均为橡胶材质,通过底座101和扣板108便于对桩基便于进行固定,同时让桩基在运输时通过橡胶材质不容易发生损坏。
其中,支撑杆202的直径为3cm-5cm,且支撑杆202为倾斜30 °-40°设置,通过支撑杆202对挡板203进行加固,防止挡板203 承受不住压力导致损坏。
其中,受压块20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传力杆205连接有抵块204,而其中一个连接着挡板203,另一个连接在连接块207的一侧面,当受压块206受力时会带动两侧的传力杆205带动抵块204往一侧移动,通过一侧的地块204顶着上下两侧的连接块207,然后另一端的抵块204将重力传给挡板203进行抵缓。
其中,连接块207在支撑台2的内壁上下端均设有,且支撑台2 为梯形状,而每个连接块207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通过连接块207 对支撑台2的内壁进行加固,当连接块207受压发生变动时能够将压力传给抵块204进行抵缓。
工作原理:使用时,该装置将连接板1安装至支撑台2的上方,然后通过转轴107将扣板108连接在底座101的上方,接着将桩基放置在底座101的内壁,将扣板108通过转轴107转动将一端与底座 101的一端进行连接,再通过螺丝109进行固定,接着将每个连接板 1通过滑块在滑槽201上移动进行调整从而来分散底座101的承重能力,让搬运装置便于调节,承重能力强,接着为了方便桩基放入底座 101内时能够便于移动,通过人工带动转动把手102转动让转动杆103 带着齿条104往上移动通过支撑块105上的滑轮106顶着桩基,使桩基便于进行移动,当调整完后再通过转动把手102同上带动滑轮106 往下降落,使桩基便于进行运输,最后当支撑台2承重力过重时通过受压块206带动两侧的传力杆205带动抵块204往一侧移动,通过一侧的地块204顶着上下两侧的连接块207,然后另一端的抵块204将重力传给挡板203进行抵缓,再通过支撑杆202对挡板203进行加固,让支撑台2承重能力强,不容易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包括连接板(1)和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支撑台(2);
所述连接板(1)包括底座(101)、转动把手(102)、转动杆(103)、齿条(104)、支撑块(105)、滑轮(106)、转轴(107)、扣板(108)、螺丝(109),所述连接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把手(102),所述转动把手(1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03),所述转动杆(1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条(104),所述齿条(10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05),所述支撑块(105)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滑轮(106),所述底座(101)的外壁顶端一侧活动连接有转轴(107),所述转轴(10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扣板(108),所述扣板(10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丝(109);
所述支撑台(2)包括滑槽(201)、支撑杆(202)、挡板(203)、抵块(204)、传力杆(205)、受压块(206)、连接块(207),所述支撑台(2)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滑槽(201),所述支撑台(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02),所述支撑杆(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203),所述挡板(2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抵块(204),所述抵块(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力杆(205),所述传力杆(2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206),所述抵块(2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的内壁贯穿连接有活动槽,且活动槽贯穿连接至连接板(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设有滑块,且连接板(1)通过滑块与滑槽(20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和扣板(108)的内壁均为弧形结构,且底座(101)和扣板(108)均为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2)的直径为3cm-5cm,且支撑杆(202)为倾斜30°-4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块(20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传力杆(205)连接有抵块(204),而其中一个连接着挡板(203),另一个连接在连接块(207)的一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07)在支撑台(2)的内壁上下端均设有,且支撑台(2)为梯形状,而每个连接块(207)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CN201922332745.9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Active CN211642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2745.9U CN211642277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2745.9U CN211642277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2277U true CN211642277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2745.9U Active CN211642277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2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42277U (zh)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CN215101469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浆砌石砌筑块石移动提升装置
CN210457310U (zh) 一种高效安全的建筑物料提升装置
CN21142112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CN206368358U (zh) 一种岩土工程基础施工用的夯实设备
CN214833034U (zh) 一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
CN212828597U (zh) 一种石材输送装置
CN207015389U (zh) 一种水利施工搬运装置
CN216242674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CN216332204U (zh) 一种水利工程基桩施工用搬运装置
CN110206059B (zh) 一种重力式直立挡土墙结构
CN213868854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施工架
CN214006304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
CN21789091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对接的支撑结构
CN21335856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地基检测装置
CN219567283U (zh) 一种移动式吊装平台
CN217581310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框架
CN21640151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桩基搬运装置
CN216303124U (zh) 一种高强度塔机底座
CN21233589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施工简易的抗震型阻淤护栏
CN216948111U (zh) 一种於地坝裂缝处理设备
CN21820430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压实装置
CN214196268U (zh) 一种井下作业多功能工具台
CN214084323U (zh) 一种水利桩基搬运装置
CN21370952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3

Address after: No. 47-5, Fengqing Avenue, Zhucheng Street, Xinzhou District,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Kaijiang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300 Room 502, unit 1, building 1, Lane 3, Tianmu Road,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n Xue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