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2951U - 一种坚果开壳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坚果开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2951U
CN211632951U CN201922440364.2U CN201922440364U CN211632951U CN 211632951 U CN211632951 U CN 211632951U CN 201922440364 U CN201922440364 U CN 201922440364U CN 211632951 U CN211632951 U CN 211632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rod
pressing
rod
clamping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03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雨璠
董文杰
孔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24403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2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2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29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壳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坚果开壳器。该坚果开壳器包括:压合钳包括上压杆和下压杆,上压杆的第一端和下压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压合钳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空间;上压杆的第二端和下压杆的第二端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夹持空间能够收缩或扩张;支撑轴穿设在压合钳上,支撑轴的端部依次通过下压杆和上压杆并显露于上压杆的顶面;压合手柄设置在支撑轴的顶部,压合手柄从上压杆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压合钳,使上压杆的第二端和下压杆的第二端相向移动,以使夹持空间收缩。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坚果开壳器中压合手柄从上压杆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压合钳,挤压夹持空间内的坚果,起到了省力的效果,提高了开壳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坚果开壳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壳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坚果开壳器。
背景技术
坚果,是闭果的一个分类,果皮坚硬,内含1粒或者多粒种子,如板栗,杏仁等的果实。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由于坚果外壳较硬,不易食用,因此需要借用锤子等工具进行破壳后食用果仁。坚果大多为圆形,破壳过程中需用手夹持住坚果进行破壳,破壳的力度难以控制,使用者易伤手,且锤子不便于携带,无法满足人们随时食用坚果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便于施力破壳的坚果开壳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坚果开壳器,压合手柄从上压杆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压合钳,挤压夹持空间内的坚果,起到了省力的效果,提高了开壳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坚果开壳器,包括:压合钳,包括上压杆和下压杆,所述上压杆的第一端和所述下压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合钳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夹持待开壳的坚果;所述上压杆的第二端和所述下压杆的第二端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所述夹持空间能够收缩或扩张;支撑轴,穿设在所述压合钳上,所述支撑轴的端部依次通过所述下压杆和所述上压杆并显露于所述上压杆的顶面,在所述夹持空间收缩或扩张时引导所述上压杆和所述下压杆的移动方向;以及压合手柄,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顶部并与所述支撑轴相连接,所述压合手柄从所述上压杆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所述压合钳,使所述上压杆的第二端和所述下压杆的第二端相向移动,以使所述夹持空间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杆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下压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相对应的第二轴孔,所述支撑轴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抵靠在所述下压杆的底部;所述支撑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和所述第一轴孔并与所述压合手柄相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手柄的一端设置有连杆,所述支撑轴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勾形体,所述连杆和所述勾形体勾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手柄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压合手柄以所述凸起部的顶点为支点通过杠杆作用按压所述压合钳以使所述夹持空间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下压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夹持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为内凹的弧形,所述弧形的顶部与所述上压杆或所述下压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挤压齿。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压合手柄的末端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合手柄从上压杆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压合钳,使上压杆和下压杆相向移动,夹持空间收缩,通过操作压合手柄施力挤压夹持空间内的坚果,对坚果进行开壳,减小了开壳时的用力起到省力的效果,提高了开壳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挤压齿,使夹持空间内的坚果受力面积减小,相对增加坚果的受力程度,便于破壳操作。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和支撑部之间围合形成卡合槽,该卡合槽与压合手柄的末端即后端相匹配。坚果开壳器使用完毕后,由使用状态翻转至初始状态,压合手柄的末端卡合在卡合槽内,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便于使用者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坚果开壳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坚果开壳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坚果开壳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坚果开壳器处于使用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坚果开壳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合钳,101-上压杆,102-下压杆,103-第一轴孔,104-第二轴孔,105-第一夹持部,106-第二夹持部,107-挤压齿;
20-夹持空间;
30-支撑轴,301-卡持部,302-卡槽,303-勾形体;
40-压合手柄,401-按压部,402-连接部,403-连杆,404-凸起部,405-通孔;
50-限位件,501-卡合槽,502-第一卡块,503-第二卡块,504-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解释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坚果开壳器的结构示意图。为叙述方便,图1中的坐标系指示了前方和上方的具体指向,其中,前方的相对方为后方,上方的相对方为下方,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图1-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坚果开壳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坚果开壳器包括压合钳10、支撑轴30和压合手柄40。其中,压合钳10包括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上压杆101的第一端和下压杆10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为点焊连接。压合钳10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空间20,夹持空间20用于夹持待开壳的坚果。上压杆101的第二端和下压杆102的第二端呈一定的角度向外延伸,使压合钳10整体呈V型。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均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材质,上压杆101的第二端和下压杆102的第二端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夹持空间20能够收缩或扩张,以施力对夹持空间20内的坚果进行破壳。
支撑轴30,穿设在压合钳10上,支撑轴30的端部依次通过下压杆102和上压杆101并显露于上压杆101的顶面,在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相向或背向移动时引导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的移动方向。
压合手柄40,设置在支撑轴30的顶部,压合手柄40从压合钳10的上部即上压杆101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压合钳10,使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相向移动,以使夹持空间20收缩,通过压合手柄40的施力挤压坚果进行破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合手柄40从上压杆101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压合钳10,使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相向移动,夹持空间20收缩,通过操作压合手柄40施力挤压夹持空间20内的坚果,对坚果进行开壳,减小了开壳时的用力起到省力的效果,提高了开壳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压杆101靠近前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03,下压杆102靠近前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轴孔104,第一轴孔103与第二轴孔104相对应设置。支撑轴3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卡持部301,支撑轴30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二轴孔104和第一轴孔103并与压合手柄40相结合,支撑轴30上的卡持部301的上端面抵靠在下压杆102的下端面。支撑轴30通过第一轴孔103、第二轴孔104与上压杆101、下压杆102可转动连接,便于调整压合手柄40的施力方向,提高坚果开壳器的使用便捷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压合手柄40包括按压部401和连接部402,按压部401为扁平柳叶状结构,为压合手柄40的施力部位。压合手柄40整体采用不易发生形变的金属材质。连接部402与按压部401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压合手柄40使用时可以与上压杆形成一定的角度,为压合手柄40的按压提供空间。压合手柄40按压时可以连接部402上设置有连杆403,支撑轴3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勾形体303,连杆403和勾形体303勾合连接。支撑轴30上设置有卡槽302,安装时,连杆403卡入卡槽302内并通过勾形体303限制在安装位置上。通过支撑轴30和压合手柄40的安装方式,需要开壳时使用者可以将压合手柄40旋转180度再向上翻折,即可施力向下按压压合钳10,挤压夹持空间20内的坚果进行破壳;不使用时即可将压合手柄40向下翻折再旋转180°回复至初始状态,相对减少了坚果开壳器的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存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合手柄40的按压部401上设置有凸起部404,使用时压合手柄40旋转180°再向上翻折直至凸起部404的顶点与上压杆101的顶面相抵,压合手柄40以凸起部404的顶点为支点通过杠杆作用按压,使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相向移动,夹持空间20收缩对坚果施力进行破壳,相对增加了杠杆作用的支点高度。由于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破壳后松开压合手柄40,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回复至初始状态,即可进行下一破壳操作。凸起部404上设置有通孔405,在压合手柄40翻转时不会干涉其穿过支撑轴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压杆101的第二端即前端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105,下压杆102的第二端即前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106,夹持空间20形成于第一夹持部105和第二夹持部106之间,增加压合钳10对坚果的夹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夹持部105和第二夹持部106为内凹的弧形,且两个弧形相对设置,更好地适应坚果的外壳,便于夹持坚果。弧形的顶部与上压杆101或下压杆102固定连接,使使用者通过压合手柄40对第一夹持部105和第二夹持部106的施力点落在第一夹持部105或第二夹持部106的中心轴线上,使夹持空间20内的坚果集中受力,便于破壳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部105朝向第二夹持部10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挤压齿107,多个挤压齿107为朝向第二夹持部106延伸的凸起,使夹持空间20内的坚果受力面积减小,相对增加坚果的受力程度,便于破壳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上压杆101的顶部靠后的位置上设置有限位件50,限位件50包括第一卡块502、第二卡块503和支撑部504。支撑部504的第一端与第一卡块502固定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卡块503固定连接。第一卡块502、第二卡块503和支撑部504之间围合形成卡合槽501,该卡合槽501与压合手柄40的末端即后端相匹配。坚果开壳器使用完毕后,由使用状态翻转至初始状态,压合手柄40的后端卡合在卡合槽501内,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便于使用者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空间20的大小和凸起部404的高度可以依据需要进行适当性调整,以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为准,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需要食用坚果时,将压合手柄40旋转180°,再向上翻折,直至凸起部404抵靠在上压杆101的顶面;使用者将坚果放入夹持空间20内,单手握持压合手柄40的按压部401和下压杆102,向下按压压合手柄40的按压部401,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相向移动,夹持空间20收缩,挤压齿107挤压坚果,即可将坚果外壳打开,便于食用。
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将压合手柄40向下翻折,再旋转180°,使压合手柄40回复至初始状态,即可收纳携带。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坚果开壳器,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修饰以及变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Claims (8)

1.一种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合钳(10),包括上压杆(101)和下压杆(102),所述上压杆(101)的第一端和所述下压杆(10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合钳(10)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空间(20),所述夹持空间(20)用于夹持待开壳的坚果;所述上压杆(101)的第二端和所述下压杆(102)的第二端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所述夹持空间(20)能够收缩或扩张;
支撑轴(30),穿设在所述压合钳(10)上,所述支撑轴(30)的端部依次通过所述下压杆(102)和所述上压杆(101)并显露于所述上压杆(101)的顶面,在所述夹持空间(20)收缩或扩张时引导所述上压杆(101)和所述下压杆(102)的移动方向;以及
压合手柄(40),设置在所述支撑轴(30)的顶部并与所述支撑轴(30)相连接,所述压合手柄(40)从所述上压杆(101)的上部通过杠杆作用按压所述压合钳(10),使所述上压杆(101)的第二端和所述下压杆(102)的第二端相向移动,以使所述夹持空间(20)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杆(10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03),所述下压杆(10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103)相对应的第二轴孔(104),所述支撑轴(3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卡持部(301),所述卡持部(301)抵靠在所述下压杆(102)的底部;所述支撑轴(30)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轴孔(104)和所述第一轴孔(103)并与所述压合手柄(40)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手柄(40)的一端设置有连杆(403),所述支撑轴(3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勾形体(303),所述连杆(403)和所述勾形体(303)勾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手柄(40)上设置有凸起部(404),所述压合手柄(40)以所述凸起部(404)的顶点为支点通过杠杆作用按压所述压合钳(10)以使所述夹持空间(20)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杆(10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105),所述下压杆(10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106),所述夹持空间(20)形成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5)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0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5)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06)均为内凹的弧形,所述弧形的顶部与所述上压杆(101)或所述下压杆(10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5)上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10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挤压齿(107)。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坚果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杆(10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件(50),所述限位件(50)上设置有卡合槽(501),所述卡合槽(501)与所述压合手柄(40)的末端相匹配。
CN201922440364.2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坚果开壳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2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0364.2U CN21163295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坚果开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0364.2U CN21163295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坚果开壳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2951U true CN21163295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036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295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坚果开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2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32951U (zh) 一种坚果开壳器
US6609303B2 (en) Pistachio nut opener for splitting open pistachio nut shells
US8087138B2 (en) Bead crimping tool
US4462156A (en) Pistachio nut opener
US5946811A (en) Side cutting can opener with a double grip
CN210330386U (zh) 一种多功能坚果钳
CN106724968B (zh) 一种剥壳钳
CN209932502U (zh) 一种不伤果仁的坚果钳子
US8387260B2 (en) Pistachio nut opener
CN209932505U (zh) 多功能坚果钳
US20110290080A1 (en) Nail Clipper With Nail Polish Bottle Top Twist Off Capabilities
CN20993250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坚果剥壳装置
CN202355286U (zh) 夹核桃的组合钳
US6918150B1 (en) Combined nutcracker and bottle opener
CN208755793U (zh) 坚果保仁开果钳
CN210040832U (zh) 一种可以一次性压接七类连接器的工具
CN201312760Y (zh) 多功能坚果夹
CN201452971U (zh) 破壳钳
CN210143769U (zh) 一种芡实剥壳器
CN212661020U (zh) 一种去皮剥壳器
CN206183093U (zh) 可调式手持坚果破碎器
CN2494646Y (zh) 硬壳果实破壳钳
US20050282481A1 (en) Shellfish opener
GB2423915A (en) A hand held nut cracker
CN103190843A (zh) 偏心双位核桃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