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1806U -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1806U
CN211631806U CN202020038198.3U CN202020038198U CN211631806U CN 211631806 U CN211631806 U CN 211631806U CN 202020038198 U CN202020038198 U CN 202020038198U CN 211631806 U CN211631806 U CN 211631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seat
heating
air outle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81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aco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381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1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1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1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所述发热组件适用于电加热抽吸装置,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发热元件座内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适于吸收液体并将吸收的液体加热成气体,所述发热元件座上形成有液体流道、以及沿径向延伸的出气口,所述液体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间隙、以及沿径向延伸的进液口,且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出气口彼此液体不流通,液体适于经由所述液体流道被所述发热元件吸收并加热成气体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Description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抽吸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电加热抽吸装置是一种通过发热元件将液体加热雾化成气体的装置。常见的电加热抽吸装置示例有电子烟。电子烟通过雾化将尼古丁烟液变成蒸汽让用户吸食,有着与卷烟一样的体验。然而,现有电子烟结构中,其烟液通道、以及出烟通道等的设计仍有待改进,特别是出烟通道是直接竖直地溢出到吸嘴,用户使用时容易吸到烟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其适用于电加热抽吸装置,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发热元件座内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适于吸收液体并将吸收的液体加热成气体,所述发热元件座上形成有液体流道、以及沿径向延伸的出气口,所述液体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间隙、以及沿径向延伸的进液口,且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出气口彼此液体不流通,液体适于经由所述液体流道被所述发热元件吸收并加热成气体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座包括中空的发热元件下座、以及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内的发热元件上座,所述发热元件固定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由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内壁以及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外壁围合而成,所述进液口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内并沿发热元件上座的厚度方向贯穿发热元件上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包括沿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第一出气口、以及沿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且所述气体适于经由所述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依次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部分内壁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部分外壁密封抵顶,所述第一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抵顶的所述部分内壁,所述第二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抵顶的所述部分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出气口在周向上呈角度地交叉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座上形成有两个所述液体流道和两个所述出气口,且两个所述液体流道的连线和两个所述出气口的连线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沿径向正对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出气口沿轴向偏离所述进液口并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轴向端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内形成有沿轴向贯穿其自身的轴向孔,所述轴向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抽吸装置,包括前述的发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其出气口沿径向布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沿轴向竖直地布置的出气口,本技术方案能有效避免发热元件中的烟液被吸入口中影响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加热抽吸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A是图1所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爆炸图。
图2B是图2A所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主体组件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2B所示主体组件的壳体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5是图2B所示主体组件的开关单元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6是图2B所示主体组件的电池单元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电池单元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8是图7所示电池单元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9是图2B所示主体组件的锁止单元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0是锁止单元的爆炸图。
图11是图10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2A是图2A所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发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B是图12A所示发热组件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3是图12A所示发热组件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14是图13所示发热组件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5是图2A所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储液组件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16是图2A所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储液组件的剖视图。
图17是图2A所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吸嘴组件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18是图17所示吸嘴组件的另一角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液体雾化,如作为烟油型电子烟,将烟油加热使其雾化产生烟雾供烟民吸食。当然,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可以用于任何需要雾化液体的场合,不以电子烟为限。图1与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电加热抽吸装置包括主体组件10、与主体组件10相套接的吸嘴组件30、以及设置于吸嘴组件30内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液组件50与发热组件70。所述储液组件50用于存储液体,如烟油等。所述主体组件10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与发热组件70电性连接,发热组件70通电对液体加热使其雾化,雾化形成的气体由吸嘴组件30向外排出,供使用者吸食或者使用。应当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部件也可用于其他种类的电加热抽吸装置,例如,主体组件10、吸嘴组件30等也可适用于烤烟型电子烟。
请同时参阅图2B,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壳体12、设置于壳体12内的电池单元14、与所述电池单元14相作用的开关单元16、以及锁止单元18。
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壳体12整体呈中空圆杆状结构,其朝向主体组件10的一端开口、远离主体组件10的一端封闭,内部形成空间容纳所述电池单元14。应当理解地,所述壳体12的外形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可以是任意其它合适的形状。所述壳体12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开口121,所述第一开口121沿壳体12的厚度方向贯穿壳体12,所述开关单元16贯穿所述第一开口121。所述壳体12的周向侧壁的内表面上凹陷形成有限位槽123,用于电池单元14的组装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23为两个,所述两限位槽123对称设置,两者在周向上间隔180度,每一限位槽123由壳体12的开口端沿轴向朝向壳体12内延伸一定长度。
如图5所示,所述开关单元16设置于壳体12的第一开口121处,包括由导光材料制成的按键161、以及套设于按键161上的由遮光材料制成的按键壳162。所述按键161包括本体163、由本体163一侧面的中央朝向电池单元14凸伸的按压部164、由本体163的两端朝向电池单元14凸伸的扣钩165、以及由本体163的另一侧面朝向按键壳162凸伸的凸柱167。所述按键壳162套设于本体163上,其上形成有穿孔168与所述凸柱167相插接,以使得凸柱167从外部可见,凸柱167可作为指示灯指示电加热抽吸装置的工作情况。较佳地,所述本体163的周向侧面上形成有若干凸肋166,使得所述按键壳162与本体163相互卡紧,两者之间形成紧配合,避免按键壳162掉落。
如图2B以及图6-8所示,所述电池单元14包括支架141、固定于支架141内的电池142、以及与电池142连接的第一电路板143和第二电路板144。
所述支架141收容于壳体12内,支架141的整体外形与壳体12的内部空间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41呈半圆柱状。所述支架141的外壁面上突出形成有限位肋145,所述限位肋145在结构、位置、以及数量上与壳体12的限位槽123相对应。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肋145为两个,形成于支架141朝向吸嘴组件30的一端。装配时,将所述支架141的限位肋145与壳体12的限位槽123对准,然后将支架141由壳体12的开口端插入至壳体12中。在支架141插入壳体12后,支架141上的限位肋145收容于对应的限位槽123中,在周向上将支架141与壳体12定位。应当理解地,所述限位槽123也可以形成于支架141上,对应地在所述壳体12上形成限位肋145。另外,所述限位槽123/限位肋145的数量与分布也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所述支架141上形成有半圆柱体状的电池仓146,用于容纳并固定电池142。所述电池142即是整个电加热抽吸装置的电源,优选地为充电电池,可与外部电源连接充电。所述第一电路板143、第二电路板144固定连接于支架141上,并分别位于电池仓146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电路板143位于支架141靠近吸嘴组件30的一端,并正对壳体12的第一开口121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144位于支架141远离吸嘴组件30的一端。所述第一电路板143上形成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电池142与发热组件70。所述第一电路板143上形成有触点147与所述开关单元16的按压部164作用,控制所述开关电路,进而控制发热组件70的工作情况。
所述支架141对应壳体12的第一开口121形成有收容槽1410,用于收容贯穿第一开口121的开关单元16。收容槽1410的底壁对应按键161的按压部164形成有第一通孔1412,所述按压部164穿过第一通孔1412并正对所述触点147。较佳地,所述按压部164上套设有遮光的绝缘套169(图5可见),如硅胶套等,绝缘套169朝向触点147的一端呈具有第二通孔1690的环形构造,不仅允许触点147工作时发出的光能依次通过绝缘套169上的第二通孔1690、按键161的按压部164、本体163、而传递到凸柱167进行指示,而且还能缓冲按压部164对触点147的撞击。所述支收容槽1410的底壁对应按键161的扣钩165形成有扣孔1414,开关单元16在与支架141组装时,两扣钩165分别穿过所述扣孔1414并钩扣于支架141的扣孔1414的边缘,此时开关单元16的朝向收容槽1410底壁的端面与收容槽1410的底壁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以允许沿径向按压开关单元16,即开关单元16是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架141上的。应当理解地,所述开关单元16与支架141也可有其它连接方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所述第二电路板144上形成有充电电路与充电接口148,所述充电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142与充电接口148。所述充电接口148朝向壳体12封闭的轴向侧端,用于电池142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充电。较佳地,所述充电接口148为标准母口,如USB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等。对应于所述充电接口148,所述壳体12的轴向侧端上形成有第二开口125(参见图2B)。当所述支架141装配于壳体12之后,所述充电接口148插设于第二开口125中,通过数据线等与外部电源连接充电,保证所述电加热抽吸装置的正常使用。
所述第一电路板143、第二电路板14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41上,所述支架141对应第一电路板143形成有若干倒勾1416,所述倒勾1416分别钩扣第一电路板143的四角上将第一电路板143固定连接在支架141上;所述支架141对应第二电路板144形成有若干固定孔1418,螺钉等固定件穿过第二电路板144并螺合于固定孔1418内,从而将第二电路板144固定连接在支架141上。较佳地,所述第二电路板144上还形成有若干定位孔149,所述支架141对应所述定位孔149形成有若干定位柱1419。组装时,首先通过定位柱1419与定位孔149的插接将第二电路板144初步定位于支架141上,然后再通过螺钉等固定。应当理解地,所述第一电路板143也可以通过螺合、卡扣等方式与支架141连接,第二电路板144也可以通过钩扣、卡扣等方式与支架141连接,而不以本具体实施例为限。
如图3以及图9-11所示,所述锁止单元18包括底座181、连接于底座181上的固定座182、环套于所述底座181和所述固定座182之间的活动座183、以及设置于底座181与活动座183之间的弹性件184。
所述底座181为圆桶状结构,底座181的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连接孔185,用于发热组件70与第一电路板143的连接。所述底座181的第一端插入至壳体12内、第二端伸出至壳体12之外。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外环1812与第一内环1814,所述第一外环1812与第一内环1814相套并相间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环槽1813。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二外环1816与第二内环1818,所述第二外环1816与第二内环1818相套并相间隔,两者之间形成第二环槽1817。相对地,所述第一环槽1813在径向上具有较小的宽度,所述第二环槽1817在径向上具有较大的宽度。
所述第一外环1812的外径与壳体12的开口端的内径相当,所述第二外环1816的外径与壳体12的开口端的外径相当,装配时所述底座181的第一外环1812插接于壳体12内、第二外环1816抵顶壳体12的开口端的端面。较佳地,所述第一外环1812的外圆周面为波棱状,底座181插入壳体12后两者形成紧配合。应当理解地,所述底座181与壳体12可以有其它连接方式,并不限于紧配合。所述底座181的第二外环1816上形成有第一进气口1819,所述第一进气口1819作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中的空气进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口1819为多个且呈一排设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支架141朝向底座181凸伸形成有连接部15,与底座181的第一环槽1813相插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5大致呈半圆环形,其外径与第一外环1812的内径相当、内径与第一内环1814的外径相当。较佳地,所述连接部15的外壁面形成有若干凸肋152,支架141的连接部15插入底座181的第一环槽1813后两者形成紧配合。应当理解地,所述底座181与支架141可以有其它连接方式,并不限于紧配合。
较佳地,所述底座181的第一外环1812的内壁面上凹陷形成有定位槽1815,所述定位槽1815可以是单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为2个。对应地,所述连接部15上突出形成有定位肋154,组装时所述定位肋154与定位槽1815一一对准,然后将连接部15插入至第一环槽1813内,装配后所述定位肋154收容于对应的定位槽1815内,在周向上对支架141与底座181形成限位。应当理解地,所述定位槽1815也可以形成于支架141的连接部15上,并将定位肋154形成于底座181上。当然,所述底座181与支架141也可以有其它周向定位方式,不以本具体实施例为限。
所述固定座182呈圆环状,套设于底座181的第二内环1818上,两者之间可以是紧配合等。所述固定座182的轴向高度大于第二内环1818的轴向高度,因此固定座182部分相对第二内环1818向外伸出,用于与其它元件连接。所述固定座182突出于第二内环1818的部分上形成有第二进气口1822,所述第二进气口1822与底座181的第一进气口1819通过第二环槽1817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口1822为多个,沿固定座18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一第二进气口1822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固定座182。
所述固定座182的内壁面沿径向向内突出形成有凸环1824,用于与所述发热组件7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环1824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内螺纹,用于与发热组件70螺合固定。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座182与发热组件70可以有其它固定方式,如紧配合等,此时可以省去内螺纹。所述固定座182的外壁面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凸缘1826,用于与所述活动座183配合定位。较佳地,所述凸环1824、凸缘1826在轴向上偏离第二进气口1822,并相对于第二进气口1822更为远离所述底座181的第二内环1818。
所述活动座183呈圆环状,活动地套设置于底座181与固定座182之间。所述活动座183包括沿轴向朝向底座181凸伸形成的第一环部1832、沿轴向背向底座181延伸形成的第二环部1834、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三环部1836、以及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的第四环部1838。所述第一环部1832的外径与底座181的第二外环1816的内径相当、内径大于固定座182的外径,所述第二环部1834的内径与活动座183的凸缘1826的外径相当,第三环部1836的外径与第二外环1816的外径相当,第四环部1838的内径小于凸缘1826的外径且不小于固定座182的外径。装配时,所述第一环部1832插入至第二外环1816中并与第二外环1816相叠、第三环部1836位于第二外环1816的轴向外侧端,所述固定座182贯穿第四环部1838至套设于第二内环1818外,凸缘1826环套于第二环部1834内并位于第四环部1838的轴向外侧端。
所述弹性件184设置于第二环槽1817内并位于底座181与活动座183的第四环部1838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84为螺旋弹簧,环套于固定座182上,其一端抵顶底座181、另一端抵顶所述第四环部1838。常态下,所述弹性件184略微变形形成预紧力,对活动座183形成一远离底座181的轴向作用力,使得第四环部1838抵顶所述固定座182的凸缘1826,将活动座183在轴向上定位。此时,所述第三环部1836与底座181的第二外环1816在轴向上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轴向间隙1830;第一环部1832在轴向上偏离底座181的第二外环1816的第一进气口1819一定距离,不会对第一进气口1819形成遮挡。
较佳地,所述活动座183的第一环部1832沿轴向朝向底座181延伸形成有挡片1833,本实施例中挡片1833为2个,优选两个挡片1833对称布置,两个挡片1833之间形成缺口1839。所述缺口1839对应的弧长不小于底座181上多个第一进气口1819所占据的弧长。当所述缺口1839正对第一进气口1819位置时,活动座183对第一进气口1819没有任何遮挡,此时进气量最大;当所述挡片1833正对第一进气口1819位置时,挡片1833对第一进气口1819形成遮挡,此时相对地进气量较小。由于活动座183与底座181活动连接,两者此时在周向上没有限制,如此相对底座181转动所述活动座183即可调整挡片1833的位置,使其遮挡或者不遮挡第一进气口1819,或者遮挡部分第一进气口1819,达到调节进气的效果,简单方便。
较佳地,所述底座181的第二环槽1817的底壁外缘形成有弧形的卡扣1811,用于在一定情况下沿周向抵顶所述挡片1833。本实施例中卡扣1811为两个(图示只显示出一个),两个卡扣1811相对间隔设置并对称。常态下,如前所述,由于弹性件184的作用,活动座183的第四环部1838抵顶固定座182的凸缘1826,活动座183的第三环部1836与底座181的第二外环1816在轴向上保持一轴向间隙1830,此时挡片1833位于卡扣1811的轴向上端侧,活动座183可相对底座181进行周向转动,以调节如上所述的挡片1833的位置,进而调节进气量。当对所述活动座183施加一朝向底座181的作用力时,所述活动座183朝向底座181移动并压缩弹性件184,直至活动座183的第三环部1836抵顶底座181的第二外环1816而不能继续移动。此时,所述挡片1833移动至两卡扣1811之间的弧形空间,且卡扣1811的周向侧对挡片1833进行周向抵顶,因此将无法再周向转动活动座183,从而在周向上对活动座183形成限位。优选地,所述轴向间隙1830的高度大于所述挡1833片与所述卡扣1811的轴向间隔高度并小于所述挡片1833与所述第二环槽1817的底壁的轴向间隔高度,如此不仅保证了能够按压活动座183至使得挡片1833卡入两卡扣1811之间,而且实际操作时,对操作者起到指示作用,即指示操作者只需按压活动座183至使其第三环部1836抵顶底座181的第二外环1816即可转动活动座183。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间隙1830的高度也可大于所述挡片1833与所述第二环槽1817的底壁的轴向间隔高度。当对所述活动座183的作用力撤销时,弹性件184恢复形变推动活动座183远离底座181复位,同时使得挡片1833再次恢复至位于卡扣1811的轴向上端,而解除活动座183与底座181的周向限位。应当理解地,所述挡片1833和所述卡扣181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和/或数量,只要能在按压活动座183之后防止活动座183相对底座181旋转即可,而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
如图3以及图12A-14所示,所述发热组件70包括发热元件下座72、部分设置于发热元件下座72内的发热元件上座74、设置于发热元件上座74中的发热元件76、以及与发热元件76连接的电极78,其中发热元件下座72和发热元件上座74共同构成发热元件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元件座也可以一体形成,而不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呈中空圆柱状,其第一端插入至固定座182的凸环1824中内并与之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储液组件50相套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一端的外径与固定座182的凸环1824的内径相当,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一端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对应凸环1824的内螺纹的外螺纹722,装配时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一端螺合于固定座182的凸环1824中。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与所述固定座182之间布置有第一密封圈721,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与所述吸嘴组件30之间布置有第二密封圈727。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一端的末端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有一支撑环724,所述支撑环724的中央形成一第三通孔725。
所述电极78的第一端插设于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三通孔725中、第二端插设于底座181的连接孔185中,电极78电性连接所述发热元件76与第一电路板143,为简化图示,附图中未示出具体连接结构。较佳地,所述电极78的第一端与发热元件下座72之间、电极78的第二端与底座181之间均设置有绝缘环79。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环79紧套于电极78上,绝缘环79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环形卡槽790,所述底座181的第一内环1814的内缘以及发热元件下座72的支撑环724的内缘分别卡接于对应的绝缘环79的卡槽790中。所述电极78的第一端,即朝向发热元件76的一端为中空结构,另外所述电极78上还形成有一第三进气口780,所述第三进气口780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电极78并经由第二内环1818的内部空间连通固定座182的第二进气口1822与电极78的内部空间。如此,所述底座181的第一进气口1819、固定座182的第二进气口1822、以及电极78的第三进气口780相互连通,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的进气通道(如图3所示箭头),外部空气由所述进气通道进入至发热组件70内。
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部分设置于发热元件下座72内并位于支撑环724上。较佳地,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的第一端与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环73。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为中空结构,其第一部分外壁745与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一部分内壁723之间间隔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间隙720,且该第一部分外壁745上还形成有沿径向延伸进液口740,所述进液口740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从而连通所述第一间隙720与发热元件上座74的内部空间。所述进液口740可以是单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为2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的第二端向外伸出有针刺742,所述针刺742伸出至发热元件下座72之外并刺入至储液组件50内,由此储液组件50内的液体可从储液组件50流出至所述第一间隙720,最终由发热元件上座74的进液口740进入发热元件上座74内,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与发热元件下座72之间的第一间隙720、以及发热元件上座74的进液口740共同构成液体流道(如图3所示箭头)。
所述发热元件76收容于发热元件上座74内,内部形成有贯穿的轴向孔760,所述轴向孔760与电极78的内部空间连通,也就是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76包括吸液体761以及嵌设在吸液体761内的发热丝762。吸液体761呈中空圆柱体状,所述轴向孔760形成于所述吸液体761的中部并沿轴向贯穿吸液体761。吸液体761适于吸收从进液口740进入的液体,其可由陶瓷、微孔陶瓷或者棉花等能够吸收液体的材料制成。发热丝762整体呈螺旋状,并嵌设在吸液体761的内壁中,其在通电的情况下可对被吸液体761吸收的液体加热雾化,从而产生气体。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的第二部分外壁746上还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出气口744,对应地,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二部分内壁729上形成有与第一出气口744对准的沿径向延伸的第二出气口726,所述第一出气口744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第二出气口726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口744、第二出气口726均为2个,且两个第一出气口744对称设置,相应地,两个第二出气口726也对此设置。所述发热元件76的轴向孔760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744、第二出气口726。
特别地,第一出气口744与进液口740彼此液体不连通,使得从储液组件50流出的液体只能经由进液口740流入吸液体761进行加热,而无法通过第一出气口744流入吸液体761。具体地,所述第二部分外壁746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二部分内壁729之间密封抵顶,例如可使得第二部分外壁746的壁面和对应的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二部分内壁729的壁面均呈圆弧形而形成形状上的密封紧配。第一出气口744与第一间隙720、进液口740彼此沿周向呈角度地交叉布置,即两者不在同一轴线上。较佳地,第一出气口744与进液口740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度。本实施例中,两第一出气口744的连线与两进液口740的连线垂直,即第一出气口744与进液口740之间的夹角呈90度。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的第一出气口744在轴向上与进液口740错开一定距离,进液口740正对发热元件76设置,第一出气口744位于发热元件76的远离进气通道的轴向侧端,以充分避免液体经由第一出气口744流出,而只允许气体经由第一出气口744溢出。
优选地,所述针刺742包括自所述发热元件上座74的第二部分外壁746沿轴向向外延伸而成的外围针刺742A、以及自发热元件上座74的轴向上端沿轴向向外延伸而成的中央针刺742B。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围针刺742A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中央针刺742B对称。外围针刺742A呈弧形,优选地,所述外围针刺742A的末端形成楔面,楔面的角度优选小于45度,以便于快速刺穿储液组件50。所述中央针刺742B呈柱体状,优选地,中央针刺742B呈上小下大的锥体状,即中央针刺742B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便于提高中央针刺742B的顶推力度。
如图15-16所示,所述储液组件50包括储液仓52、以及与储液仓52密封连接的密封盖54,所述密封盖54优选地为硅胶一体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仓52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其开口朝向所述发热组件70。所述储液仓52在靠近其开口端处形成有卡孔53,用于与所述密封盖54卡扣连接。优选地,卡扣53沿储液仓52的厚度方向贯穿储液仓52。更优地,所述储液仓54的远离其开口端的内侧壁沿径向向内突出从而在储液仓54内壁形成一径向延伸的环形台阶540,用于与密封盖54抵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形成其他形状的抵顶面,而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台阶。
所述密封盖54密封连接于储液仓52的开口端,包括圆形的基板56、以及由基板56的边缘大致呈垂直延伸的侧板58,基板56与侧板58共同围合形成一收容腔541。所述侧板58的外径与储液仓52的开口端的内径相匹配,侧板58的一轴向端部抵顶于所述环形台阶540,侧板58的另一轴向端部与储液仓52的开口端齐平。当储液组件50还未与发热组件70连接时,即当储液组件处于分离构造时,基板56与储液仓54内壁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液体的密闭的储液腔520。优选地,所述基板56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储液腔520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侧板58的外壁面上向外突出形成有卡块59,用于与储液仓52的卡孔53相卡合。较佳地,如图16所示,所述卡块59的外表面590相对于密封盖54的轴向倾斜一定角度,即外表面590为一斜面。外表面590沿远离储液仓52的封闭端的方向逐渐远离密封盖54的中轴线,即沿所述密封盖54远离储液仓52的方向,所述卡块59在径向上突出侧板58的高度逐渐增大。为避免与其它元件干涉,所述卡块59相对侧板58突出的最大高度不大于储液仓52的开口端的厚度,即不突出于卡孔53。装配时,所述卡块59的倾斜外表面起到导引作用,方便储液仓52与密封盖54的组装。优选地,所述卡块59的外表面相对于密封盖54的轴线呈30-60度夹角,更优地,呈45度夹角,不仅便于密封盖54插接至储液仓52,而且装配稳定。
连接储液组件50和发热组件70时,将所述密封盖54的基板56对准所述针刺742穿设直至所述密封盖54套设于发热组件70的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二端上,即使得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二端收容于所述密封盖54的收容腔541内。当储液组件50处于连接构造时,外围针刺742A已经刺穿基板56的周缘,再加上中央针刺742B对基板56的中部的抵顶(不刺穿)而共同将基板56与侧板58完全分离,且针刺742伸入储液腔520内,使得基板56推离储液仓52的开口端而打开储液仓52的开口端。此外,分离过程中,由于前述的环形台阶540对侧板58的抵顶,因此,密封盖54将不会发生轴向移位,而保证了分离的顺利进行。分离后,密封盖54只剩下环形的侧板58,而由于前述的基板56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小于储液腔520的最小横截面面积,因此被针刺742顶推的脱离侧板58的基板56不会封堵储液腔520内的液体,储液腔520内的液体可经由储液仓52的开口端流出至如前所述的第一间隙720并到达发热元件76进行加热雾化。较佳地,如图16所示,所述基板56的边缘的厚度远小于基板56的中央的厚度,不仅能降低外围针刺742A刺穿基板56的边缘的难度,还能提供较强的与中央针刺742B抵顶的强度,从而便于中央针刺742B顶开基板56。优选地,基板56周缘的厚度大致为0.05mm-0.2mm,基板56中部的厚度大致为0.5mm-2mm。更优地,所述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二端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突出的环形肋728,所述环形肋728的外径略大于密封盖54的侧板58的内径,装配时环形肋728与侧板58形成紧配合而将储液组件50固定在发热组件70上并形成密封连接。可以理解地,所述储液组件50固定与发热组件70也可以有其它固定方式,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板56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例如塑料、金属制成,相应地,使得基板56的周缘形成厚度较小的塑料薄膜/金属薄膜便于穿刺,而基板56的中部形成厚度较大的塑料板/金属板便于顶推,从而便于将基板56与侧板58分离。
本实施例的储液组件50在未使用时,密封盖54将储液仓52紧密密封,因此避免了例如在运输过程中的漏液等问题。使用时,只需将储液组件50插设至发热组件70即可,操作方便。而且使用过程中,由于基板56被完全推离储液仓52的开口端,因此液体从储液组件50流出的开口较大,出液顺利而不会出现封堵的情况。在储液组件50内的液体使用完毕之后,也只需简单地更换储液组件50即可,而无需进行注液等繁琐操作。
如图3以及图17-18所示,所述吸嘴组件30包括中空的吸嘴32以及套设于吸嘴32上的吸嘴罩34,较佳地,所述吸嘴32与吸嘴罩34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6。所述吸嘴罩34呈中空圆筒状,其一端形成有安装孔38用于与所述吸嘴32连接,另一端形成有内螺纹39用于与所述主体组件10的活动座183连接。相应地,所述活动座183的第二环部1834上形成有外螺纹1835(图9-11可见)。装配时,所述吸嘴罩34螺合连接于活动座183上,并环套发热组件70与储液组件50。所述吸嘴罩34与发热组件70、储液组件50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340,所述第二间隙340与发热组件70的发热元件下座72的第二出气口726相连通,如此第一出气口744、第二出气口726、吸嘴罩34与发热组件70、储液组件50之间的第二间隙340、以及吸嘴32的内部空间共同构成出气通道(如图3所示箭头)。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使用时,按下所述开关组件的按键161,接通电池142与发热组件70的发热丝762。储液仓52内的液体从储液腔520流出,并经由第一间隙720、进液口740流入发热元件上座74内的吸液体761处,被通电的发热丝762雾化。同时,外部空气沿进气通道流动并进入发热元件76的轴向孔760中,与在发热元件76的作用下雾化的气体混合形成雾气。所述雾气沿出气通道流动至吸嘴32处,供使用者吸食。由于出气通道的第一出气口744、第二出气口726分别横向贯穿发热元件上座74与发热元件下座72,雾气首先是沿径向横向向外流出发热组件70,然后折弯沿发热组件70、储液组件50与吸嘴罩34之间的第二间隙340溢出至吸嘴32,如此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的液体流道、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完全分离,不仅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吸到液油,而且也方便了后续清洗吸嘴组件30(因为吸嘴组件30没有沾到储液仓内的液体例如烟油)。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在常态时处于锁定状态,如图3所示,吸嘴组件30的吸嘴罩34与主体组件10的活动座183相螺合,活动座183与底座181在周向上没有限位可以相对转动,因此转动所述吸嘴组件30或者主体组件10只会使活动座183相对于底座181转动,无法拆卸吸嘴组件30。当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需要更换发热组件70或者储液组件50时,使用者按压吸嘴组件30推动活动座183朝向底座181移动至活动座183的挡片1833卡扣于底座181的两卡扣1811之间,此时挡片1833与卡扣1811限制了活动座183相对底座181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抽吸装置处于解锁状态,以相反于吸嘴罩34与活动座183的螺合方向转动所述吸嘴组件30,即可解除吸嘴罩34与活动座183之间的螺接,从而将吸嘴组件30由主体组件10上拆除,以更换所述发热组件70和/或储液组件50。在更换完毕后,只需再次罩上并按压吸嘴组件30(由于弹性件184使活动座183复位了)将吸嘴组件30的吸嘴罩34螺合上活动座183上即可,整个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列举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发热组件,其适用于电加热抽吸装置,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发热元件座内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适于吸收液体并将吸收的液体加热成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座上形成有液体流道、以及沿径向延伸的出气口,所述液体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间隙、以及沿径向延伸的进液口,且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出气口彼此液体不流通,液体适于经由所述液体流道被所述发热元件吸收并加热成气体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座包括中空的发热元件下座、以及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内的发热元件上座,所述发热元件固定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由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内壁以及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外壁围合而成,所述进液口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内并沿发热元件上座的厚度方向贯穿发热元件上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包括沿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第一出气口、以及沿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且所述气体适于经由所述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依次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部分内壁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部分外壁密封抵顶,所述第一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的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抵顶的所述部分内壁,所述第二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发热元件下座的与所述发热元件上座抵顶的所述部分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出气口在周向上呈角度地交叉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座上形成有两个所述液体流道和两个所述出气口,且两个所述液体流道的连线和两个所述出气口的连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沿径向正对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出气口沿轴向偏离所述进液口并位于所述发热元件的轴向端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内形成有沿轴向贯穿其自身的轴向孔,所述轴向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10.电加热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CN202020038198.3U 2020-01-08 2020-01-08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Active CN211631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8198.3U CN211631806U (zh) 2020-01-08 2020-01-08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8198.3U CN211631806U (zh) 2020-01-08 2020-01-08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1806U true CN211631806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4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8198.3U Active CN211631806U (zh) 2020-01-08 2020-01-08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1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06130A1 (en) Cartridge, batter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10765150B2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ing the same
EP3254572B1 (en) Atomizer,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liquid storage device suitable for being replaced
CN108065452B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5962420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组件
CN108208936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8143000B (zh) 烟弹及其雾化器、电子烟
CN111011937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9419038B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7267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JP2019118344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タバコ
CN109330038B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43401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096484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非燃烧式吸取器
CN21183281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150113B (zh) 一种电加热抽吸装置
CN211631806U (zh) 发热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CN211631805U (zh) 电加热抽吸装置
CN211631800U (zh) 储液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CN111317180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1096481A (zh) 烟弹、雾化单元以及非燃烧式吸取器
JPWO2020084792A1 (ja) カートリッジ、霧化ユニット、及び非燃焼式吸引器
KR20230016618A (ko) 히터를 갖는 홀더 및 액체 캡슐을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11067153B (zh) 雾化组件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CN111150106B (zh) 锁止单元以及电加热抽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4

Address after: No. 402, 15-1 Haitian Road, block a, n23 excellence Times Square, Haiwa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MACO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A1, Haocheng (Heping) Industrial Park, 66 Hexiu We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angte K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