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1381U -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1381U
CN211631381U CN202020058961.9U CN202020058961U CN211631381U CN 211631381 U CN211631381 U CN 211631381U CN 202020058961 U CN202020058961 U CN 202020058961U CN 211631381 U CN211631381 U CN 211631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yster
floating valve
combined
seedling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89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艳华
覃波忠
胡大胜
施金谷
钟方杰
钟应桥
黄国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zhou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Qinzhou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zhou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filed Critical Qinzhou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0200589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1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1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1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所述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单个蛎养殖浮伐,所述单个蛎养殖浮伐包括金属框架、浮子、挂苗绳,通过安设有若干个浮子,可将金属框架与挂苗绳均浮起来,金属框架与浮子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穿过浮子处U型挂圈与方框金属框架相邻两根加厚镀锌水管进行固定栓紧,便于拆分与固定,通过设置的若干个挂苗绳,且在上侧均匀的吊挂牡蛎苗种,提高了悬挂个数,当收获时把浮伐平台拆分成若干个单体浮伐组合,用渔船拖至码头,以吊绳从挂苗绳中间穿底捆扎后吊起装运销售,转移方便,整体劳动强度小,且防止长久下水进行工作,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背景技术
浮伐养殖牡蛎是广西牡蛎养殖的主要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之前,养殖牡蛎浮伐多为12×50-100m或27×110m的网格状、竹木或轻钢结构大浮伐,养殖区域内转移困难,且水面浮伐上吊挂牡蛎苗种或收获不安全,劳动强度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具有劳动强度小、浮伐转移方便、收获安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所述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单个蛎养殖浮伐,所述单个蛎养殖浮伐包括金属框架、浮子、挂苗绳,所述金属框架的框架边内设置有若干个浮子,所述浮子的内侧栓设有若干条挂苗绳。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架的长度为6m,且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上安设有12根金属框架,通过12根金属框架横排与竖排分别设置有6根进行固定拼接成田字形,且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内侧被分出四个正方形框,进行挂设牡蛎;牡蛎养殖浮伐内侧被分出四个正方形框,使用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架的直径为100mm,且为加厚锌水管,所述金属框架固定拼接处安设有304不锈钢骑马卡固定成田字形均分方框,且每个方框的宽度为6m;通过加厚锌水管的金属框架固定成浮伐的框架,且通过304不锈钢骑马卡固定成田字形均分方框,固定紧固,增强了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架由若干根加厚锌水管组成,相邻两根加厚锌水管间距为40cm;通过设置相邻两根加厚锌水管间距为40cm,便于在其之间固定设置有浮子。
优选的,所述浮子的形状类似圆柱体,且为外包高密度聚乙烯网袋的实心过塑聚苯乙烯泡沫浮桶,且底端平坦,其长度为60cm、高度为36cm、直径为40cm;通过安设有若干个浮子,可将金属框架与挂苗绳均浮起来,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浮子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U型挂圈,所述金属框架与浮子固定连接组合为浮伐;金属框架与浮子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穿过浮子处U型挂圈与方框金属框架相邻两根加厚镀锌水管进行固定栓紧,便于拆分与固定,使用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浮子在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中的总个数为21个,且横排与竖排均栓设有5个浮子;每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安设均匀,排列整齐,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挂苗绳的直径为16mm,两端固定在两端金属框架的框架上,且金属框架与金属框架之间及吊挂的每串牡蛎苗种的间距均为20-25cm,且每个单体浮伐吊挂牡蛎苗种为361-484串;通过设置的若干个挂苗绳,且在上侧均匀的吊挂牡蛎苗种,提高了悬挂个数。
优选的,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包括12根金属框架、21个浮子、若干根挂苗绳、361-484串牡蛎苗种组合,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20-40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且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固定在一起,以船锚固定于养殖区域中养殖;当收获时把浮伐平台拆分成若干个单体浮伐组合,用渔船拖至码头,以吊绳从挂苗绳中间穿底捆扎后吊起装运销售,转移方便,整体劳动强度小,且防止长久下水进行工作,提高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厚锌水管的金属框架固定成浮伐的框架,且通过304不锈钢骑马卡固定成田字形均分方框,固定紧固,增强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相邻两根加厚锌水管间距为40cm,便于在其之间固定设置有浮子,通过安设有若干个浮子,可将金属框架与挂苗绳均浮起来,使用方便,金属框架与浮子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穿过浮子处U型挂圈与方框金属框架相邻两根加厚镀锌水管进行固定栓紧,便于拆分与固定,使用简单方便,通过设置的若干个挂苗绳,且在上侧均匀的吊挂牡蛎苗种,提高了悬挂个数,当收获时把浮伐平台拆分成若干个单体浮伐组合,用渔船拖至码头,以吊绳从挂苗绳中间穿底捆扎后吊起装运销售,转移方便,整体劳动强度小,且防止长久下水进行工作,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框架;2、浮子;3、挂苗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所述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单个蛎养殖浮伐,所述单个蛎养殖浮伐包括金属框架1、浮子2、挂苗绳3,所述金属框架1的框架边内设置有若干个浮子2,所述浮子2的内侧栓设有若干条挂苗绳3。
具体的,所述金属框架1的长度为6m,且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上安设有12根金属框架1,通过12根金属框架1横排与竖排分别设置有6根进行固定拼接成田字形,且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内侧被分出四个正方形框,进行挂设牡蛎;牡蛎养殖浮伐内侧被分出四个正方形框,使用效率高。
具体的,所述金属框架1的直径为100mm,且为加厚锌水管,所述金属框架1固定拼接处安设有304不锈钢骑马卡固定成田字形均分方框,且每个方框的宽度为6m;通过加厚锌水管的金属框架1固定成浮伐的框架,且通过304不锈钢骑马卡固定成田字形均分方框,固定紧固,增强了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金属框架1由若干根加厚锌水管组成,相邻两根加厚锌水管间距为40cm;通过设置相邻两根加厚锌水管间距为40cm,便于在其之间固定设置有浮子2。
具体的,所述浮子2的形状类似圆柱体,且为外包高密度聚乙烯网袋的实心过塑聚苯乙烯泡沫浮桶,且底端平坦,其长度为60cm、高度为36cm、直径为40cm;通过安设有若干个浮子2,可将金属框架1与挂苗绳3均浮起来,使用方便。
具体的,所述浮子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U型挂圈,所述金属框架1与浮子2固定连接组合为浮伐;金属框架1与浮子2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穿过浮子2处U型挂圈与方框金属框架相邻两根加厚镀锌水管进行固定栓紧,便于拆分与固定,使用简单方便。
具体的,所述浮子2在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中的总个数为21个,且横排与竖排均栓设有5个浮子;每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安设均匀,排列整齐,使用效果好。
具体的,所述挂苗绳3的直径为16mm,两端固定在两端金属框架1的框架上,且金属框架1与金属框架1之间及吊挂的每串牡蛎苗种的间距均为20-25cm,且每个单体浮伐吊挂牡蛎苗种为361-484串;通过设置的若干个挂苗绳3,且在上侧均匀的吊挂牡蛎苗种,提高了悬挂个数。
具体的,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包括12根金属框架1、21个浮子2、若干根挂苗绳3、361-484串牡蛎苗种组合,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20-40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且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固定在一起,以船锚固定于养殖区域中养殖;当收获时把浮伐平台拆分成若干个单体浮伐组合,用渔船拖至码头,以吊绳从挂苗绳中间穿底捆扎后吊起装运销售,转移方便,整体劳动强度小,且防止长久下水进行工作,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加厚锌水管的金属框架1固定成浮伐的框架,通过304不锈钢骑马卡固定成田字形均分方框,固定紧固,金属框架1与浮子2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穿过浮子2处U型挂圈与方框金属框架相邻两根加厚镀锌水管进行固定栓紧,便于拆分与固定,挂苗绳3两端固定在两端金属框架1的框架上,金属框架1与金属框架1之间及吊挂的每串牡蛎苗种的间距均为20-25cm,且每个单体浮伐吊挂牡蛎苗种为361-484串,当收获时把浮伐平台拆分成若干个单体浮伐组合,用渔船拖至码头,以吊绳从挂苗绳中间穿底捆扎后吊起装运销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所述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单个蛎养殖浮伐,所述单个蛎养殖浮伐包括金属框架(1)、浮子(2)、挂苗绳(3),所述金属框架(1)的框架边内设置有若干个浮子(2),所述浮子(2)的内侧栓设有若干条挂苗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1)的长度为6m,且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上安设有12根金属框架(1),12根金属框架(1)横排与竖排分别设置有6根进行固定拼接成田字形,且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内侧被分出四个正方形框,进行挂设牡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1)的直径为100mm,且为加厚锌水管,所述金属框架(1)固定拼接处安设有304不锈钢骑马卡固定成田字形均分方框,且每个方框的宽度为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1)由若干根加厚锌水管组成,相邻两根加厚锌水管间距为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2)的形状类似圆柱体,且为外包高密度聚乙烯网袋的实心过塑聚苯乙烯泡沫浮桶,且底端平坦,其长度为60cm、高度为36cm、直径为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U型挂圈,所述金属框架(1)与浮子(2)固定连接组合为浮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2)在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中的总个数为21个,且横排与竖排均栓设有5个浮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苗绳(3)的直径为16mm,两端固定在两端金属框架(1)的框架上,且金属框架(1)与金属框架(1)之间及吊挂的每串牡蛎苗种的间距均为20-25cm,且每个单体浮伐吊挂牡蛎苗种为361-484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其特征在于:一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包括12根金属框架(1)、21个浮子(2)、若干根挂苗绳(3)、361-484串牡蛎苗种组合,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包括20-40个单体牡蛎养殖浮伐,且通过直径为16mm的亚麻绳捆扎固定在一起,以船锚固定于养殖区域中养殖。
CN202020058961.9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Active CN211631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8961.9U CN21163138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8961.9U CN21163138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1381U true CN211631381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4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8961.9U Active CN211631381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13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6706A (zh) * 2020-01-13 2020-04-28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N114793993A (zh) * 2022-05-13 2022-07-29 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青蟹工厂化养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6706A (zh) * 2020-01-13 2020-04-28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N111066706B (zh) * 2020-01-13 2024-05-28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N114793993A (zh) * 2022-05-13 2022-07-29 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青蟹工厂化养殖装置
CN114793993B (zh) * 2022-05-13 2023-11-24 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青蟹工厂化养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31381U (zh)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N108012917B (zh) 一种长苗绳海带养殖筏架及其养殖方法
CN106342740A (zh) 一种可延长式人工鱼巢
CN107787886B (zh) 防破坏型乌贼卵孵化释放装置
CN107646749B (zh) 乌贼增殖放流装置
EP3704935A1 (en) Cleaner fish habitat support apparatus
KR101945893B1 (ko) 김 양식용 자체 건조 장치, 양식 장치 및 조차 자체 건조 방법
CN101288385B (zh) 一种适用于泥沙底海域的底播式海水养殖设施
CN206150172U (zh) 一种可延长式人工鱼巢
CN111066706A (zh)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N203136791U (zh) 一种陆基透水式养殖装置
CN210808820U (zh)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
KR200484611Y1 (ko) 전복양식용 가두리
CN110521657A (zh)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47522A (zh) 六边形沉底式海参养殖装置
CN211746266U (zh) 浅水区抗浪流人工鱼礁
JP3150490U (ja) 養殖用水深可変係留施設
CN111011266B (zh) 用于珊瑚幼体及断支长途运输与中继培育的立体暂养装置
CN210726410U (zh) 深水区抗浪流人工鱼礁
KR101613850B1 (ko) 전복 양식용 일렬식 가두리 양식장
CN219305748U (zh) 育养捕一体化养殖装置
CN112931324A (zh) 一种适宜牡蛎海底养殖方法及装置
CN217337023U (zh) 一种六边形沉底式海参养殖装置
CN220987199U (zh) 一种牡蛎浅海养殖装置
CN218043244U (zh) 一种立方体沉底式海参牡蛎混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