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1039U - 一种育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育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1039U
CN211631039U CN201922495005.7U CN201922495005U CN211631039U CN 211631039 U CN211631039 U CN 211631039U CN 201922495005 U CN201922495005 U CN 201922495005U CN 211631039 U CN211631039 U CN 211631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rient solution
seedling raising
seedling
plate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50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有德
顾宇
顾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950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1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1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1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育苗装置,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安装架以及多个育苗盘,育苗盘包括:育苗板、营养液容置腔、营养液输送口以及多个育苗杯,安装架开设有营养液输送腔,营养液输送腔内设置有营养液输送管,营养液输送管设置有与营养液输送口匹配的带有阀门的外接头,营养液输送管通过外接头与营养液输送口连接。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育苗盘节省了对育苗场地的占用,提升了育苗场地的单位面积的育苗产出量;育苗盘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培育植物的品类或该植物品类的幼苗在移植时的高度进行调节,不同的植物品类均能达到育苗场地单位面积内的最大产出;同时,不需要人工喷洒液体养分,仅需控制阀门即能控制幼苗对营养液的吸收。

Description

一种育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育苗包括在苗圃、温床或温室内对植物的幼苗进行培育,和将培育的幼苗移植到土地进行栽种。育苗过程中,通常采用单层育苗的方式进行育苗;由于育苗场地的造价高,采用单层育苗的方式所占用的育苗场地面积相对与采用多层育苗的方式要大,造成育苗场地的资源浪费。在对不同品类的植物进行育苗时,幼苗移植的高度不同,多层育苗器的育苗盘之间的间隔固定,不便于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类进行调节。同时,幼苗期的植物特别需要水分和液体养分,常规的育苗器需要人工喷洒水分或液体养分,育苗过程繁琐。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缺陷,尤其体现在育苗器对育苗场地的空间占用、育种植物品类单一以及在育苗过程繁琐程度上,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层育苗的方式所占用的育苗场地面积相对与采用多层育苗的方式要大,造成育苗场地的资源浪费、多层育苗的方式育种植物品类单一以及育苗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育苗装置,包括:底盘、安装架以及多个育苗盘,安装架与底盘连接,多个育苗盘相对间隔设置且均与安装架活动连接;
其中,育苗盘包括:育苗板、营养液容置腔、营养液输送口以及多个育苗杯,育苗板与安装架活动连接,营养液容置腔开设在育苗板内,育苗杯设置在育苗板上并与营养液容置腔连通,营养液输送口开设在育苗板上并与营养液容置腔连通;
安装架开设有营养液输送腔,营养液输送腔内设置有营养液输送管,营养液输送管设置有与营养液输送口匹配的带有阀门的外接头,营养液输送管通过外接头与营养液输送口连接。
底盘用于对安装架进行固定,安装架用于对育苗盘进行固定,通过育苗盘对植物的幼苗进行培育。其中,多个育苗盘相对间隔设置,以提升育苗场地的单位面积的育苗产出量;育苗盘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培育植物的品类或该植物品类的幼苗在移植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减少或增加与安装架连接的育苗盘个数。采用常规的多层育苗装器进行育苗时,需要人工对育苗盘内的植物幼苗喷洒水分和液体养分,在育苗盘之间喷洒水分和液体养分时极其困难;存在喷洒不均匀的情况,植物幼苗的长势不一,不方便管理。设置营养液容置腔,营养液输送管将营养液通过营养液输送口即可进入到营养液容置腔内;通过阀门对外接头进行控制,便可调节培养在育苗杯内的幼苗对营养液的吸收量。通过在安装架上开设营养液输送腔,主要是为了容置营养液输送管,减少营养液输送管向外伸出阻挡幼苗采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装置,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育苗盘节省了对育苗场地的占用,提升了育苗场地的单位面积的育苗产出量;同时,育苗盘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培育植物的品类或该植物品类的幼苗在移植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减少或增加与安装架连接的育苗盘个数,不同的植物品类均能达到育苗场地单位面积内的最大产出;其次,不需要人工喷洒液体养分,仅需控制阀门即能控制幼苗对营养液的吸收。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层育苗的方式所占用的育苗场地面积相对与采用多层育苗的方式要大,造成育苗场地的资源浪费、多层育苗的方式育种植物品类单一以及育苗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育苗盘还包括开设在育苗盘上的营养液收集口,营养液收集口与营养液容置腔连通;安装架开设有营养液收集腔,营养液收集腔内设置有营养液收集管,营养液收集管设置有与营养液收集口匹配的收集头,营养液收集管通过收集头与营养液收集口连接。
为了防止营养液容置腔内的营养液过多造成育苗杯内培育的幼苗死亡,设置营养液收集口,在营养液容置腔的内营养液过多或需要对营养液容置腔内的营养液进行更换时,收集管通过收集口将营养液容置腔内的营养液向外排出。同时,通过在安装架上开设营养液收集腔,主要是为了容置营养液收集管,减少营养液收集管向外伸出阻挡幼苗采光。
优选地,安装架设置有与育苗盘匹配的外接组件,育苗盘通过外接组件与安装架活动连接;其中,外接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扣件,育苗盘通过扣件与安装架活动连接。
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与育苗盘匹配的外接组件,育苗盘通过外接组件可以与安装架活动连接,以便将育苗盘从安装架上取下或安放;同时,通过外接组件可以调节育苗盘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清楚的是,为了减少安装架阻挡外界光源,安装架可以为框架结构,外接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安装架连接的扣件,通过扣将育苗盘与安装架连接。
优选地,扣件包括连接扣和与连接扣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连接扣与安装架活动连接;育苗板开设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安装槽,育苗板通过安装槽与连接杆连接。
为了便于育苗板与安装架脱离,扣件包括连接扣和连接杆,连接扣用于将连接杆固定,育苗板设置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和连接杆的配合即能与安装架连接;同时,在将育苗板从安装架上取下时,仅需沿连接杆的延伸方向向外拉动育苗板即能将育苗板取下。
优选地,育苗板包括上盖板和底板,上盖板通过螺栓与底板可拆卸连接,营养液容置腔开设在上盖板和底板之间,育苗杯设置在上盖板上。
通过设置上盖板和底板,上盖板通过螺栓与底板可拆卸连接,通过旋转螺栓即能将上盖板和底板分离,方便对营养液容置腔进行清洗以及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育苗杯开设有底孔,育苗杯的内腔通过底孔与营养液容置腔连通。
育苗杯开设有底孔,主要是为了培养在育苗杯内的幼苗的根系向下生长,提升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
优选地,育苗盘还包括弹性组件和支撑组件,育苗杯通过弹性组件与上盖板的上端连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的内壁连接,支撑杆的上端穿过底孔后与设置在育苗杯内腔的支撑板连接。
为了防止幼苗的根系和培养土与育苗杯粘连,幼苗难以从育苗杯中拔出,设置弹性组件和支撑组件;通过按压育苗杯,支撑组件即能抵持幼苗使其根系与育苗杯的侧壁和底部脱离,使得幼苗拔出时更加轻松且不会伤及到幼苗,提升了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
优选地,弹性组件为设置在育苗杯外周的一个或多个弹簧。
弹性组件可以采用多种带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为一个或多个弹簧,便于育苗盘的安装、固定以及后续维护。
优选地,支撑板设置有透水孔组。
为了防止育苗杯内的幼苗根系无法吸收到营养液容置腔内的营养成分,在支撑板上设置有透水孔组,幼苗根系通过透水孔组即能对营养成分进行吸收。
优选地,育苗杯的底孔外周设置有多个透水槽,且支撑板与育苗杯的内腔的底部贴合。
为了防止育苗杯内的幼苗根系向营养液容置腔内延伸,将支撑板与育苗杯的内腔底部贴合;同时,在育苗杯的底孔外周设置有多个透水槽,便于育苗杯内的植物根系对营养液进行吸收。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育苗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育苗盘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育苗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提供的育苗盘的俯视图。
图标:10-育苗装置;100-底盘;200-安装架;300-育苗盘;310-育苗板;320-营养液容置腔;330-营养液输送口;340-育苗杯;210-营养液输送腔;220-营养液输送管;221-阀门;222-外接头;350-营养液收集口;230-营养液收集腔;240-营养液收集管;241-收集头;250-外接组件;251-扣件;2511-连接扣;2512-连接杆;351-安装槽;311-上盖板;312-底板;341-底孔;342-弹性组件;360-支撑组件;361-支撑杆;362-支撑板;3421-弹簧;3611-透水孔组;343-透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育苗装置10,包括:底盘100、安装架200以及多个育苗盘300,安装架200与底盘100连接,多个育苗盘300相对间隔设置且均与安装架200活动连接;
其中,育苗盘300包括:育苗板310、营养液容置腔320、营养液输送口330以及多个育苗杯340,育苗板310与安装架200活动连接,营养液容置腔320开设在育苗板310内,育苗杯340设置在育苗板310上并与营养液容置腔320连通,营养液输送口330开设在育苗板310上并与营养液容置腔320连通;
安装架200开设有营养液输送腔210,营养液输送腔210内设置有营养液输送管220,营养液输送管220设置有与营养液输送口330匹配的带有阀门221的外接头222,营养液输送管220通过外接头222与营养液输送口330连接。
底盘100用于对安装架200进行固定,安装架200用于对育苗盘300进行固定,通过育苗盘300对植物的幼苗进行培育。其中,多个育苗盘300相对间隔设置,以提升育苗场地的单位面积的育苗产出量;育苗盘30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培育植物的品类或该植物品类的幼苗在移植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减少或增加与安装架200连接的育苗盘300个数。采用常规的多层育苗装器进行育苗时,需要人工对育苗盘300内的植物幼苗喷洒水分和液体养分,在育苗盘300之间喷洒水分和液体养分时极其困难;存在喷洒不均匀的情况,植物幼苗的长势不一,不方便管理。设置营养液容置腔320,营养液输送管220将营养液通过营养液输送口330即可进入到营养液容置腔320内;通过阀门221对外接头222进行控制,便可调节培养在育苗杯340内的幼苗对营养液的吸收量。通过在安装架200上开设营养液输送腔210,主要是为了容置营养液输送管220,减少营养液输送管220向外伸出阻挡幼苗采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育苗装置10,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育苗盘300节省了对育苗场地的占用,提升了育苗场地的单位面积的育苗产出量;同时,育苗盘30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培育植物的品类或该植物品类的幼苗在移植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减少或增加与安装架200连接的育苗盘300个数,不同的植物品类均能达到育苗场地单位面积内的最大产出;其次,不需要人工喷洒液体养分,仅需控制阀门221即能控制幼苗对营养液的吸收。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层育苗的方式所占用的育苗场地面积相对与采用多层育苗的方式要大,造成育苗场地的资源浪费、多层育苗的方式育种植物品类单一以及育苗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育苗盘300还包括开设在育苗盘300上的营养液收集口350,营养液收集口350与营养液容置腔320连通;安装架200开设有营养液收集腔230,营养液收集腔230内设置有营养液收集管240,营养液收集管240设置有与营养液收集口350匹配的收集头241,营养液收集管240通过收集头241与营养液收集口350连接。
为了防止营养液容置腔320内的营养液过多造成育苗杯340内培育的幼苗死亡,设置营养液收集口350,在营养液容置腔320的内营养液过多或需要对容置腔内的营养液进行更换时,收集管通过收集口将营养液容置腔320内的营养液向外排出。同时,通过在安装架200上开设营养液收集腔230,主要是为了容置营养液收集管240,减少营养液收集管240向外伸出阻挡幼苗采光。
优选地,安装架200设置有与育苗盘300匹配的外接组件250,育苗盘300通过外接组件250与安装架200活动连接;其中,外接组件250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安装架200上的扣件251,育苗盘300通过扣件251与安装架200活动连接。
通过在安装架200上设置与育苗盘300匹配的外接组件250,育苗盘300通过外接组件250可以与安装架200活动连接,以便将育苗盘300从安装架200上取下或安放;同时,通过外接组件250可以调节育苗盘30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清楚的是,为了减少安装架200阻挡外界光源,安装架200可以为框架结构,外接组件250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安装架200连接的扣件251,通过扣将育苗盘300与安装架200连接。
优选地,扣件251包括连接扣2511和与连接扣2511连接的连接杆2512,连接杆2512通过连接扣2511与安装架200活动连接;育苗板310开设有与连接杆2512匹配的安装槽351,育苗板310通过安装槽351与连接杆2512连接。
为了便于育苗板310与安装架200脱离,扣件251包括连接扣2511和连接杆2512,连接扣2511用于将连接杆2512固定,育苗板310设置有与连接杆2512匹配的安装槽351,通过安装槽351和连接杆2512的配合即能与安装架200连接;同时,在将育苗板310从安装架200上取下时,仅需沿连接杆2512的延伸方向向外拉动育苗板310即能将育苗板310取下。
优选地,育苗板310包括上盖板311和底板312,上盖板311通过螺栓与底板312可拆卸连接,营养液容置腔320开设在上盖板311和底板312之间,育苗杯340设置在上盖板311上。
优选地,育苗板310包括上盖板311和底板312,上盖板311通过螺栓与底板312可拆卸连接,开设在上盖板311和底板312之间,育苗杯340设置在上盖板311上。
通过设置上盖板311和底板312,上盖板311通过螺栓与底板312可拆卸连接,通过旋转螺栓即能将上盖板311和底板312分离,方便对营养液容置腔320进行清洗以及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育苗杯340开设有底孔341,育苗杯340的内腔通过底孔341与营养液容置腔320连通。
育苗杯340开设有底孔341,主要是为了培养在育苗杯340内的幼苗的根系向下生长,提升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
优选地,育苗盘300还包括弹性组件342和支撑组件360,育苗杯340通过弹性组件342与上盖板311的上端连接;支撑组件360包括支撑杆361和支撑板362,支撑杆361的下端与底板312的内壁连接,支撑杆361的上端穿过底孔341后与设置在育苗杯340内腔的支撑板362连接。
为了防止幼苗的根系和培养土与育苗杯340粘连,幼苗难以从育苗杯340中拔出,设置弹性组件342和支撑组件360;通过按压育苗杯340,支撑组件360即能抵持幼苗使其根系与育苗杯340的侧壁和底部脱离,使得幼苗拔出时更加轻松且不会伤及到幼苗,提升了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
优选地,弹性组件342为设置在育苗杯340外周的一个或多个弹簧3421。
弹性组件342可以采用多种带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42为一个或多个弹簧3421,便于育苗盘300的安装、固定以及后续维护。
优选地,支撑板362设置有透水孔组3611。
为了防止育苗杯340内的幼苗根系无法吸收到营养液容置腔320内的营养成分,在支撑板362上设置有透水孔组3611,幼苗根系通过透水孔组3611即能对营养成分进行吸收。
优选地,育苗杯340的底孔341外周设置有多个透水槽343,且支撑板362与育苗杯340的内腔的底部贴合。
为了防止育苗杯340内的幼苗根系向营养液容置腔320内延伸,将支撑板362与育苗杯340的内腔底部贴合;同时,在育苗杯340的底孔341外周设置有多个透水槽343,便于育苗杯340内的植物根系对营养液进行吸收。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安装架以及多个育苗盘,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底盘连接,多个所述育苗盘相对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安装架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育苗盘包括:育苗板、营养液容置腔、营养液输送口以及多个育苗杯,所述育苗板与所述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营养液容置腔开设在所述育苗板内,所述育苗杯设置在所述育苗板上并与所述营养液容置腔连通,所述营养液输送口开设在所述育苗板上并与所述营养液容置腔连通;
所述安装架开设有营养液输送腔,所述营养液输送腔内设置有营养液输送管,所述营养液输送管设置有与所述营养液输送口匹配的带有阀门的外接头,所述营养液输送管通过所述外接头与所述营养液输送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育苗盘上的营养液收集口,所述营养液收集口与所述营养液容置腔连通;所述安装架开设有营养液收集腔,所述营养液收集腔内设置有营养液收集管,所述营养液收集管设置有与所述营养液收集口匹配的收集头,所述营养液收集管通过所述收集头与所述营养液收集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设置有与所述育苗盘匹配的外接组件,所述育苗盘通过所述外接组件与所述安装架活动连接;其中,所述外接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扣件,所述育苗盘通过所述扣件与所述安装架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包括连接扣和与所述连接扣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扣与所述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育苗板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育苗板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板包括上盖板和底板,所述上盖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营养液容置腔开设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育苗杯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杯开设有底孔,所述育苗杯的内腔通过所述底孔与所述营养液容置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还包括弹性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育苗杯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上盖板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底孔后与设置在所述育苗杯内腔的所述支撑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设置在所述育苗杯外周的一个或多个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有透水孔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杯的底孔外周设置有多个透水槽,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育苗杯的内腔的底部贴合。
CN201922495005.7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育苗装置 Active CN211631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005.7U CN21163103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育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5005.7U CN21163103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育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1039U true CN211631039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5005.7U Active CN21163103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育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1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695A (zh) * 2022-05-05 2022-07-29 余庆毛巴渔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种植用育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695A (zh) * 2022-05-05 2022-07-29 余庆毛巴渔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种植用育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1957U (zh) 可拆卸的育苗穴盘
CN211631039U (zh) 一种育苗装置
CN211671573U (zh) 一种甘薯育苗用培养架
CN210580215U (zh) 一种新型金丝黄菊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13029267U (zh) 一种园林用植物幼苗培育箱
CN206078055U (zh) 一种易于移栽的育种苗床
CN210328687U (zh) 一种育苗盘
CN21064164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林业幼苗培育装置
CN210519728U (zh) 一种适合密植型植物的水培设施
CN209732117U (zh) 一种新型林业用育苗设备
CN203424056U (zh) 多功能育苗穴盘
CN202232309U (zh) 一种组合式育苗器
WO2020186705A1 (zh) 一种控根栽培装置
CN111492845A (zh) 一种育苗盘
CN217336678U (zh) 育苗装置
CN211983103U (zh) 一种水培法整板式育苗组件
CN210580206U (zh) 一种存活率高的青钱柳用育苗装置
CN117426245B (zh) 一种林区树种专用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CN217564110U (zh) 一种温室大棚蔬菜秧苗移栽装置
CN212753660U (zh) 一种新型无糖组织培养器皿
CN217523501U (zh) 一种水稻种植育苗箱
CN210328852U (zh) 一种兼具育苗功能的水培蔬菜种植盆
CN214676990U (zh) 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蔬菜水培盒
CN219459873U (zh) 育苗装置
CN216392305U (zh) 一种水稻水培育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