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8047U -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8047U
CN211628047U CN202020241114.6U CN202020241114U CN211628047U CN 211628047 U CN211628047 U CN 211628047U CN 202020241114 U CN202020241114 U CN 202020241114U CN 211628047 U CN211628047 U CN 211628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switch
display screen
touch display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11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11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8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8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8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包括面壳、智能控制板及开关主体,智能控制板上连接有微控芯片、无线通讯模块及触摸显示屏,面壳上设有与触摸显示屏位置对应的透视通孔,开关主体的两端设有滑槽,无线通讯模块、触摸显示屏与微控芯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智能开关不仅可通过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来实现信息交互,达到远程控制通断电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来操作控制,产品智能化程度高,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提高了用户体验感,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由以前的传统机械开关逐渐演变为智能开关,智能开关不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实现远程控制电路的通断,还可通过手动操作控制,使用方便,但是传统智能开关的手动控制为触控形式或电子按键形式,此类开关存在以下缺点:1、触控按键或电子按键使用时间过长后容易损坏,导致手动控制功能失效;2、控制不可视,功能单一,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该智能开关可通过触摸显示屏来操作控制电路,使用寿命长,产品智能化程度高,用户体验优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包括面壳、智能控制板及开关主体,所述智能控制板上连接有微控芯片、无线通讯模块及触摸显示屏,所述面壳上设有与触摸显示屏位置对应的透视通孔,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触摸显示屏与微控芯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面壳与智能控制板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面壳与开关主体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显示屏为方形结构,其四个角位置通过圆弧倒角,所述面壳为正圆形或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主体为接线入电式开关主体或拔插入电式开关主体,其两端设有滑槽,所述开关主体内设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与智能控制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ZigBee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或485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或4G物联网通讯模块或5G物联网通讯模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智能开关不仅可通过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来实现信息交互,达到远程控制通断电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来操作控制,产品智能化程度高,与传统智能开关相比,产品稳定性强,提高了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智能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智能开关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智能开关的面壳不同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面壳,2、智能控制板,3、开关主体,11、透视通孔,21、微控芯片,22、无线通讯模块,23、触摸显示屏,3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包括面壳1、智能控制板2及开关主体3,智能控制板2上连接有微控芯片21、无线通讯模块22及触摸显示屏23,面壳1上设有与触摸显示屏23位置对应的透视通孔11,无线通讯模块22、触摸显示屏23与微控芯片21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智能开关的智能控制板2的两端开有螺丝孔,面壳1与智能控制板2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开关主体3的两端侧壁设有圆弧形的卡扣,面壳1的内环壁设有与该卡扣匹配的卡口,面壳1与开关主体3通过卡扣连接,该智能开关的三大主体拆装方便、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智能开关的触摸显示屏23为方形结构,其四个角位置通过圆弧倒角,大体美观,触摸显示屏23穿过透视通孔11露出在外,并且与面壳1紧密连接,达到工业级防尘防水的要求,可有效保护内部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智能开关的开关主体3为接线入电式开关主体或拔插入电式开关主体,开关主体3的两端设有滑槽31,滑槽31方便开关主体3与底盒连接,本优选实施例采用生产成本较低的接线座进行接线入电,开关主体3内设有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与智能控制板2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智能控制板2对电路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智能开关的无线通讯模块22为ZigBee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或485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或4G物联网通讯模块或5G物联网通讯模块,本优选实施例采用5G物联网通讯模块进行信号传输,大大增加了传输距离,实现了超远程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微控芯片21的内部设定有情景控制程序(亮度调节程序、UI界面调节程序、定时控制调节程序),用户不仅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触摸显示屏23来选择控制界面,同时还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来(定时)控制电路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开关基于86型标准底盒使用,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审美需求,本实用新型面壳1的形状为正圆形或圆弧形(类圆)结构,参照附图3,图3中A型为正圆形面壳,B型为高度对称的类圆形面壳,C型在A型的基础上设计为左右两端平直结构,D型在B型的基础上设计为左右两端平直结构,C型、D型面板的设计方便多个开关紧密组合安装。
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智能开关不仅可通过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来实现信息交互,达到远程控制通断电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来操作控制,产品智能化程度高,与传统智能开关相比,该智能开关的产品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提高了用户体验感,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壳(1)、智能控制板(2)及开关主体(3),所述智能控制板(2)上连接有微控芯片(21)、无线通讯模块(22)及触摸显示屏(23),所述面壳(1)上设有与触摸显示屏(23)位置对应的透视通孔(11),所述无线通讯模块(22)、触摸显示屏(23)与微控芯片(2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1)与智能控制板(2)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面壳(1)与开关主体(3)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显示屏(23)为方形结构,其四个角位置通过圆弧倒角,所述面壳(1)为正圆形或圆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3)为接线入电式开关主体或拔插入电式开关主体,其两端设有滑槽(31),所述开关主体(3)内设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与智能控制板(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22)为ZigBee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或485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或4G物联网通讯模块或5G物联网通讯模块。
CN202020241114.6U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Active CN211628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1114.6U CN211628047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1114.6U CN211628047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8047U true CN211628047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0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1114.6U Active CN211628047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8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78394U (zh) 单火线双控、多控开关
CN211628047U (zh) 一种可视化智能开关
CN104898519A (zh) 智能情景电源开关
CN203690651U (zh) 新型usb壁式插座
CN201163683Y (zh) 带usb插口的壁板式插座开关
CN211577698U (zh) 一种可视化操控智能开关
CN205486735U (zh) 一种支持可预览的多合一遥控器
CN215489210U (zh) 一种人体感应式智能触控led小夜灯
CN209913724U (zh) 一种多功能电源适配器
CN209447702U (zh)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CN211580269U (zh) 一种智能面板开关
CN207780529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用智能家居设备
CN211509360U (zh) 一种自由拔插式智能开关
CN207354520U (zh) 一种多功能电视遥控器
CN202258898U (zh) 用于多控开关线路的接线式活动开关
CN207098195U (zh) 插座
CN207020814U (zh) 一种线控电源开关
CN201156241Y (zh) 带有激光教鞭的无线鼠标
CN204790405U (zh) 智能情景电源开关
CN211508023U (zh) 一种新型智能面板插座
CN207199943U (zh) 一种基于wsn技术的智能插座
CN208690660U (zh) 一种有线无线一体化同屏器
CN211952559U (zh) 一种多功能照明装置
CN220456836U (zh) 一种易于使用的多功能触摸开关插座
CN221076383U (zh) 一种适用于夜行灯的内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