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5580U -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5580U
CN211625580U CN201922436272.7U CN201922436272U CN211625580U CN 211625580 U CN211625580 U CN 211625580U CN 201922436272 U CN201922436272 U CN 201922436272U CN 211625580 U CN211625580 U CN 211625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entrifuge
closed cavity
exhaus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62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世硕
粟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harm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nopharm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harm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nopharm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24362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5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5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5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包括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罩设于上卸料离心机的周侧,在所述密闭腔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出通道,该进出通道上罩设有密封帘,在所述密闭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送风管道相连通,在所述密封腔体的下部开设有若干排风口,在所述密闭腔体的底部形成有排风通道,在所述密闭腔体的至少其中一侧壁内设置有排风夹道,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夹道连通或通过排风通道与排风夹道相连通,所述排风夹道连通至排风管道。通过采用上送下排,在装置内形成从上到下的抑制污染物扩散并迅速排走的单向流,抽风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制药工业厂房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药合成工艺中,上卸料离心机被众多原料药生产商大量使用,现有的上卸料离心机一般通过在设备开盖上方设置局部抽气罩的方式局部抽风。但由于上卸料离心机的开盖区域较大,常为600~1200mm,局部抽气罩需要设置的风量很大,且很难将大部分的有机气体捕集收齐,造成有机气体挥发至车间环境中,造成员工健康、环境污染、建筑围护结构被腐蚀等问题。现有的局部通风方式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开盖处设侧吸罩的方式,二是采用三面围挡上部排风罩的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均有其非常明显的弊端,具体如下:
开盖处设侧吸罩的方式就是在离心机的开盖处的侧面设侧吸式排风罩,将污染的混合空气通过机械排风处理系统排出。其缺点在于:(1)需要很大的排风量且房间内气流扰动较小时才能实现控制污染物散发的目的;(2)由于合成车间往往是防爆区域,会设置大风量的房间通风,房间气流扰动很大且没有规律,因此极易因气流扰动造成污染物(异味、刺激性、易燃易爆性)的大量扩散,这是不可接受的风险;(3)因污染物扩散,仍会造成人体吸入和接触的伤害。
所述三面围挡上部排风罩的方式就是用一个三面围挡的结构将离心机及人工操作空间罩起来,通过围挡开口面自由进风、离心机开口正上方顶部设排风口通过机械排风处理系统排出。其缺点在于:(1)由于污染物散发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且有组织地向上排放,操作的人会大量的吸入和接触污染物,对人体造成较严重的健康影响。(2)有一面开敞无组织的自然进风,必然在围挡内形成乱流,污染物会少量溢出。(3)会形成气流死角,造成围挡内部分区域聚集污染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根据上卸料离心机污染物的特性和散发特点,通过采用上送下排,在装置内形成抑制污染物扩散并迅速排走的单向流,从而有效的控制上卸料离心机污染物的散发,同时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安全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罩设于上卸料离心机的周侧,在所述密闭腔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出通道,该进出通道上罩设有密封帘,在所述密闭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送风管道相连通,在所述密封腔体的下部开设有若干排风口,在所述密闭腔体的底部形成有排风通道,在所述密闭腔体的至少其中一侧壁内设置有排风夹道,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夹道连通或通过排风通道与排风夹道相连通,所述排风夹道连通至排风管道。
众所周知,由于上卸料离心机产生的污染物比空气重,通过敞口散发的污染物大部分会溢出后向下聚集于离心机承台周围,因此其污染物的排风口设于下部离心机承台处较为合理。因此,将送风口设于密闭腔体的顶部,将排风口设于密闭腔体的下部,可以形成良好的自上而下的单向气流,从而可以有效抑制污染物的扩散,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
进一步的,为兼顾对人的保护,在人操作侧头部上方再增设一个上侧送风口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所述密闭腔体的侧上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且该第二进风口正对所述上卸料离心机的操作位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与送风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进出通道的相邻侧。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静压箱。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分布于所述上卸料离心机的两侧及该上卸料离心机电动机的侧下方。
离心机开盖方为人工操作方向,方向为电机设置方向,因此排风口设于离心机两侧最为合适,且采用长度大于离心机开口的条缝型不锈钢风口。同时为便于电动机散热以及使污染物不流向人的操作面,在电机侧下部增设一个侧墙排风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静压箱。
进一步的,考虑通行使用的便利性和耐腐蚀性、并且便于装置外对装置内人员操作及人员安全的观察,所述密封帘采用透明PC软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根据上卸料离心机污染物的特性和散发特点,通过采用上送下排,在装置内形成从上到下的抑制污染物扩散并迅速排走的单向流,抽风效果好于其他方式,能够真正解决该工序污染物控制和健康安全的问题。
2.注重对人体健康的保障,通过局部送风的手段,使污染物最大程度不被人体直接吸入或接触,优于其他方式。
3.因采用了四面围挡的方式,对污染物隔离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更小的风量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以LB1000型平板离心机为例,采用侧吸罩的方式,其排风量需约14000m3/h才能有效地对污染物进行控制,采用三面围挡上吸风方式需要约12000m3/h的排风量,而本装置排风量仅需不到10000m3/h就能实现的污染控制。
4.由于进风由室外直接引入,无防爆安全的风险。
5.室外空气可经处理后送入,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进风的空气参数,新风量充足,其舒适度明显好于其他通风形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包括密闭腔体2,所述密闭腔体2罩设于上卸料离心机1的周侧,在所述密闭腔体2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出通道3,该进出通道3上罩设有密封帘8,在所述密闭腔体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4,所述第一进风口4与送风管道相连通,在所述密封腔体2的下部开设有若干排风口5,在所述密闭腔体2的底部形成有排风通道6,在所述密闭腔体2的至少其中一侧壁内设置有排风夹道7,所述排风口5与所述排风夹道7连通或通过排风通道6与排风夹道7相连通,所述排风夹道7连通至排风管道。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所述密闭腔体2的侧上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9,且该第二进风口9正对所述上卸料离心机1的操作位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9位于所述进出通道3的相邻侧,所述第二进风口9与送风管道相连通,在所述第二进风口9处设置有进风静压箱10。
参见附图2,所述排风口5分布于所述上卸料离心机1的两侧及该上卸料离心机1电动机的侧下方,在所述排风口5处设置有排风静压箱11。
优选的,所述密封帘8采用透明PC软质材料制成。
最后,由于制药合成反应常用有机溶媒,如:乙醇、甲醇、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酸乙酯等,同时也常用强酸强碱物质,如:盐酸、硫酸、磷酸、氢氧化钠等。以上物质具备易燃易爆、腐蚀性强、毒性强、异味强等特点。所述密闭腔体2的材质应虑防爆尽快导除静电,因此围挡材质应考虑为金属材质,并结合耐腐蚀及牢固的特点,因此本装置围挡选材需根据散发物腐蚀性特点选取,一般为50厚彩钢岩棉夹芯板+内外环氧树脂漆喷涂或304不锈钢。送风口采用不锈钢双层可调百叶风口,排风口采用不锈钢条缝型单层百叶风口。为避免污染物从装置中溢出,因此在本装置应保持负压,即排风量应大于送风量,因此在风机选型时,其匹配的风量一般宜保持排风机风量比送风机高10%左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罩设于上卸料离心机的周侧,在所述密闭腔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出通道,该进出通道上罩设有密封帘,在所述密闭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送风管道相连通,在所述密闭腔体的下部开设有若干排风口,在所述密闭腔体的底部形成有排风通道,在所述密闭腔体的至少其中一侧壁内设置有排风夹道,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夹道连通或通过排风通道与排风夹道相连通,所述排风夹道连通至排风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闭腔体的侧上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且该第二进风口正对所述上卸料离心机的操作位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与送风管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进出通道的相邻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静压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分布于所述上卸料离心机的两侧及该上卸料离心机电动机的侧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静压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帘采用透明PC软质材料制成。
CN201922436272.7U 2019-12-30 2019-12-30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Active CN211625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6272.7U CN21162558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6272.7U CN21162558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5580U true CN211625580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6272.7U Active CN21162558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5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9768A (zh) 一种实验室变风量通风柜
CN106140769A (zh) 通风柜
CN108105929B (zh) 一种预制舱
CN216346756U (zh) 一种厂房空调净化构建的分体式负压称量间
CN211625580U (zh) 上卸料离心机通风装置
CN105665039B (zh) 感应调节布风的净气型试剂柜
CN207265506U (zh) 箱式变电站通风系统和箱式变电站
CN206519420U (zh) 一种下排风通风柜
CN108426340A (zh) 一种实验室通风系统
CN215002055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N206018899U (zh) 一种新风净化器
CN209594191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电气柜
CN210399298U (zh) 一种无尘车间
CN108361879A (zh) 一种无尘室供气装置
JP6216664B2 (ja) 排気の一部循環利用型安全キャビネットを利用した室内循環濾過空気風量の低減方法及び排気の一部循環利用型安全キャビネットの利用で清浄度維持室内循環風量を低減したクリーンルーム
CN108043148A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车间的智能化除尘设备
CN220329546U (zh) 一种通风柜导风结构
CN214172505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智能通风换气装置
CN207797263U (zh) 一种组合式百级层流罩
JPH0466034A (ja) 動物飼育装置
CN207288301U (zh) 化学试剂通风贮存柜
CN111322706A (zh) 高层建筑智能通风换气系统
CN220397741U (zh) 一种一氧化碳传感预警装置
CN216460748U (zh) 节能环保压胶密炼吸附降尘重力分离室
CN211011775U (zh) 一种高温、有毒、易燃易爆环境的洁净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