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2156U -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2156U
CN211622156U CN201922252380.9U CN201922252380U CN211622156U CN 211622156 U CN211622156 U CN 211622156U CN 201922252380 U CN201922252380 U CN 201922252380U CN 211622156 U CN211622156 U CN 211622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column
wall
diap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523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Dingli H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ingli H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ingli H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ingli H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523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2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2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2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幕墙板,两个所述第一幕墙板相向一侧侧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幕墙板,所述第二幕墙板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幕墙板底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设计,区别于平面设计,增加美观度,设置有三个支撑柱以及两组共计四个加固机构,增加装置本体的牢固性,相邻两个幕墙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机构,该固定机构具备缓冲减震效果,整体装置实际应用价值高。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Curtain Wall),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目前,建筑幕墙广泛应用于都市商务性建筑,现有建筑幕墙坚固耐用性较差,缺乏多级固定加固机构,且相邻两个幕墙板之间的连接缺乏缓冲减震机构,且大都为平面结构,缺乏美观度,整体实际应用价值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幕墙板,两个所述第一幕墙板相向一侧侧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幕墙板,所述第二幕墙板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幕墙板底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同在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装置,所述第一幕墙板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固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幕墙板与第二幕墙板为弧形钢化玻璃板,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底壁固定连接在下方固定板顶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底壁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螺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加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同在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下方相向一侧侧壁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底壁固定连接有下方固定板顶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三支撑柱上方两侧壁与第二幕墙板该侧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顶壁中心位置与固定块该侧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倾斜状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螺钉,所述第一幕墙板与第二幕墙板相向一侧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向一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其四个拐角处设置的螺钉固定连接第二幕墙板该侧底壁与该侧第一幕墙板该侧底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安装板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同在一侧的两个所述橡胶垫相离一侧侧壁对应滑动连接有第二幕墙板该侧侧壁与该侧第一幕墙板该侧侧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采用弧形设计,区别于平面设计,增加美观度,设置有三个支撑柱以及两组共计四个加固机构,增加装置本体的牢固性,相邻两个幕墙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机构,该固定机构具备缓冲减震效果,整体装置实际应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固定板;2、第一幕墙板;3、第二幕墙板;4、第一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6、固定块;7、第三支撑柱;8、安装槽;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5、螺钉;1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顶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幕墙板2,两个第一幕墙板2相向一侧侧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幕墙板3,第二幕墙板3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两个第一幕墙板2底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5,同在一侧的第一支撑柱4与第二支撑柱5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装置,起到对装置本体的加固作用,第一幕墙板2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7,第三支撑柱7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固装置,起到对装置本体的加固作用。
第一幕墙板2与第二幕墙板3为弧形钢化玻璃板,区别于平面设计,增加美观度,第一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5、第三支撑柱7底壁固定连接在下方固定板1顶壁,起到对装置本体的加固作用,固定板1底壁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为螺纹槽,利于固定安装装置本体,第一加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9与第二连接杆10,同在一侧的第一支撑柱4与第二支撑柱5下方相向一侧侧壁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底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底壁固定连接有下方固定板1顶壁,第二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11与第二固定杆12,第三支撑柱7上方两侧壁与第二幕墙板3该侧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1,两个第一固定杆11呈倾斜状对称设置,第一固定杆11顶壁中心位置与固定块6该侧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2,两个第二固定杆12呈倾斜状对称设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螺钉15,第一幕墙板2与第二幕墙板3相向一侧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3,两个第一安装板13相向一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4通过其四个拐角处设置的螺钉15固定连接第二幕墙板3该侧底壁与该侧第一幕墙板2该侧底壁,连接第一幕墙板2与第二幕墙板3,第一安装板13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同在一侧的两个橡胶垫16相离一侧侧壁对应滑动连接有第二幕墙板3该侧侧壁与该侧第一幕墙板2该侧侧壁,起到第一幕墙板2与第二幕墙板3之间的缓冲减震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可通过装置本体底部四个拐角处的安装槽8固定安装装置本体,装置本体采用弧形设计,区别于平面设计,增加美观度,即固定板1顶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幕墙板2,两个第一幕墙板2相向一侧侧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幕墙板3,第一幕墙板2与第二幕墙板3为弧形钢化玻璃板,设置有三个支撑柱以及两组共计四个加固机构,增加装置本体的牢固性,即第二幕墙板3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两个第一幕墙板2底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5,同在一侧的第一支撑柱4与第二支撑柱5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装置,第一幕墙板2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7,第三支撑柱7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固装置,相邻两个幕墙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机构,该固定机构具备缓冲减震效果,即第一安装板13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同在一侧的两个橡胶垫16相离一侧侧壁对应滑动连接有第二幕墙板3该侧侧壁与该侧第一幕墙板2该侧侧壁,整体装置实际应用价值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顶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幕墙板(2),两个所述第一幕墙板(2)相向一侧侧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二幕墙板(3),所述第二幕墙板(3)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两个所述第一幕墙板(2)底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5),同在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柱(4)与第二支撑柱(5)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装置,所述第一幕墙板(2)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7),所述第三支撑柱(7)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墙板(2)与第二幕墙板(3)为弧形钢化玻璃板,所述第一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5)、第三支撑柱(7)底壁固定连接在下方固定板(1)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底壁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为螺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9)与第二连接杆(10),同在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柱(4)与第二支撑柱(5)下方相向一侧侧壁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底壁固定连接有下方固定板(1)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11)与第二固定杆(12),所述第三支撑柱(7)上方两侧壁与第二幕墙板(3)该侧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11)呈倾斜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11)顶壁中心位置与固定块(6)该侧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12)呈倾斜状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螺钉(15),所述第一幕墙板(2)与第二幕墙板(3)相向一侧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3),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3)相向一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4),所述第二安装板(14)通过其四个拐角处设置的螺钉(15)固定连接第二幕墙板(3)该侧底壁与该侧第一幕墙板(2)该侧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同在一侧的两个所述橡胶垫(16)相离一侧侧壁对应滑动连接有第二幕墙板(3)该侧侧壁与该侧第一幕墙板(2)该侧侧壁。
CN201922252380.9U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Active CN211622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2380.9U CN211622156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2380.9U CN211622156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2156U true CN211622156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52380.9U Active CN211622156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2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2156U (zh)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CN203716344U (zh) 一种新型隔断墙
CN211690980U (zh) 一种抗风压的铝合金幕墙结构
CN210531501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用平衡设备
CN207260392U (zh) 幕墙板固定安装架
CN218779724U (zh) 一种绿色节能的牢固建筑幕墙
CN205712629U (zh) 一种陶土板幕墙结构
CN211396092U (zh) 建筑节能墙体
CN214462094U (zh) 一种便捷式干挂件组合安装系统
CN214194104U (zh) 一种具有抗震效果的桥梁钢结构
CN210369486U (zh) 一种大跨度玻璃幕墙
CN206245694U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天花板安装架
CN203742038U (zh) 一种开缝式铝板幕墙
CN208965828U (zh) 一种用于铝板幕墙的连接装置
CN208310606U (zh) 一种铝型材连接件
CN207919833U (zh) 一种设有玻璃雨棚的建筑幕墙
CN219471289U (zh) 一种铝合金隔断墙框架
CN213233979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用空心砖
CN208934214U (zh) 一种石材幕墙固定结构
CN213774002U (zh) 一种玻璃幕墙生产连接件结构
CN213205008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配式支座
CN207757606U (zh) 一种建筑幕墙板的放置架
CN215167518U (zh) 一种装配式成品木饰板免基层干挂设计结构
CN213359042U (zh) 玻璃幕墙安装横梁
CN215926424U (zh) 一种环保型建设用高强度建筑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