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1815U -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1815U
CN211621815U CN201922414302.4U CN201922414302U CN211621815U CN 211621815 U CN211621815 U CN 211621815U CN 201922414302 U CN201922414302 U CN 201922414302U CN 211621815 U CN211621815 U CN 211621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flow guide
same
tee joi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43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庆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pes Pip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pes Pip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pes Pip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pes Pip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43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1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1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1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层旋流三通,涉及三通管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三通的通口流入大部分水会在重力及水压的冲击作用下从三通管主体的中间竖直落下,产生撞击噪声的问题。其包括三通主体,三通主体两端为承口,三通主体侧方设为通口,其中一个承口上安装有连接盖,另一个承口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的导流筋,通口靠近连接管一侧设有锥形的导流帽,导流帽的尖端朝向连接盖,导流帽的边缘周圈与三通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保证了从通口流入的水能够完全沿着管壁流下,进一步减小水流产生的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背景技术
三通管有三个开口的管接头。三通管广泛用于输送液体、气体的管网中。因输送介质不同,三通管的材质分为:铸铁、铸钢、铸铜、铸铝、塑料、玻璃等。其中,金属材质三通具有主管和在主管一侧垂直于主管并与主管连通设置的支管,在主管出口方向与支管出口方向交汇拐角处设置阀门,阀门上设置圆形阀片,阀片在管腔关闭状态下为与管腔内壁相互密封的结构。
公告号为CN105627008B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同层旋流三通,其包括:三通管主体,其两端分别设置为承口,侧方为通口,通口具有圆弧过渡,排水时使得水流能够沿着管壁螺旋流下,减少噪声;连接盖,安装在三通管主体的两个承口中任意一端;连接管,套装三通管主体的两个承接口中的另一端;以及圆套,套装在三通管主体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固定连接管,其中,连接管内侧设置有旋流导向入水口。
上述发明通过采用旋流构造,使污水在排放过程中附着管道内壁形成螺旋状下落,避免了水与空气、水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大幅降低了管道的振动,使排水时的噪音大幅降低。
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通口流入的水大部分还是会在重力及水压的冲击作用下从三通管主体的中间竖直落下,产生撞击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层旋流三通,其保证了从通口流入的水能够完全沿着管壁流下,进一步减小水流产生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包括三通主体,所述三通主体两端为承口,所述三通主体侧方设为通口,其中一个承口上安装有连接盖,另一个承口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的导流筋,所述通口靠近连接管一侧设有锥形的导流帽,所述导流帽的尖端朝向所述连接盖,所述导流帽的边缘周圈与所述三通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水流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通口流入之后,从三通主体中间流下的水落于导流帽上,并沿着导流帽的边缘倾斜向两侧流下,在水的重力及水压作用下,水流流下时具有一定的势能,在势能的驱使下,水从导流帽上流到三通主体的内壁上,并沿着管壁向连接管一端流动,到达连接管时,又能够在导向筋的导流作用下紧贴连接管的管壁成螺旋状流下,避免了水与空气、水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大幅降低了管道的振动,使排水时的噪音大幅降低,而且使立管中间形成畅通的空气柱,有效保证了管道内的压力平衡,使排水能力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帽边缘与所述三通主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使导流帽能够稳固的支撑于三通主体的立管之间,且导流帽的边缘与立管的管壁之间的距离最小,节约了材料,减小了三通整体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帽靠近锥尖一面上设有导流条,所述导流条设为螺旋状,所述导流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导流筋的螺旋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条的设置使得水流在导流帽上流动时,能够以螺旋的形式紧贴导流帽流下,进一步减小了水流直接流动时碰撞产生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帽表面从一根导流条到与之相邻的另一个导流条倾斜向下设置,且倾斜方向与导流条的倾斜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在导流帽上沿着倾斜方向向一侧的导流条倾斜,最终成股流下,相比于零散的流下来说,成股流下的状态下,水流冲撞产生的噪声更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帽外圈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杆连接于所述导流帽与所述支撑环之间,所述支撑环螺纹连接于所述承口与所述连接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的设置使得导流帽的结构可以分开加工并与支撑环之间进行安装,由于三通主体的立管的长度较长而支撑环的长度可以较短,因此,将导流帽安装于支撑环上远比将导流帽安装于三通主体上的难度要小,生产制造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承口及连接管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保证了支撑环两端连接处的密封,减小了支撑环与承口及连接管的连接处漏水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帽与所述承口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轴设置使得导流帽上的水能够均匀的流到三通主体的主管侧壁上,保证主管侧壁上的水流稳定性,防止大量的水流聚集于一侧时发生碰撞而产生噪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帽在承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承口面积的2/3且大于所述承口面积的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导流帽的设置既不会影响水流的流通,而且不会由于承接面积较小而使水流从主管中间自由流下产生撞击、发出噪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导流帽,当水流从通口流入之后,从三通主体中间流下的水落于导流帽上,并沿着导流帽的边缘倾斜向两侧流下,在水的重力及水压作用下,水流流下时具有一定的势能,在势能的驱使下,水从导流帽上流到三通主体的内壁上,并沿着管壁向连接管一端流动,减小了水从管壁中间落下时发生撞击产生的噪声,大大减小了使用过程中的噪声;
2.通过在导流帽上设置螺旋状的导流条,使得水流在导流帽上流动时,能够以螺旋的形式紧贴导流帽流下,进一步减小了水流直接流动时碰撞产生的噪声;
3.通过将导流帽设置于支撑环上,使得导流帽的结构可以分开加工并与支撑环之间进行安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导流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通主体;11、通口;12、承口;2、连接盖;3、连接管;31、导流筋;4、导流帽;41、导流条;42、支撑杆;43、支撑环;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同层旋流三通,包括三通主体1,三通主体1两端为承口12,三通主体1侧方设为通口11,其中一个承口12上安装有连接盖2,另一个承口12上设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的导流筋31,通口11靠近连接管3一侧设有锥形的导流帽4,导流帽4的尖端朝向连接盖2,导流帽4的边缘周圈与三通主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水流通道。
参照图1,导流帽4靠近锥尖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条41,导流条41设为螺旋状,且导流条41的螺旋方向与导流筋31的螺旋方向相同,导流帽4表面从一根导流条41到与之相邻的另一个导流条41倾斜向下设置,且倾斜方向与导流条41的倾斜方向相同。水流在导流帽4上流动时,沿着导流帽4的倾斜方向向一侧的导流条41倾斜,最终紧贴导流条41成股流下,相比于水流零散的流下来说,成股流下的状态下,水流冲撞产生的噪声更小。同时,水流是以螺旋的形式流下的,因此进一步减小了水流直接流动撞击到三通主体1的管壁上时碰撞产生的噪声。
参照图2,导流帽4外圈设置有支撑环43,导流帽4边缘与三通主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杆42,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42有三个,支撑杆42连接于导流帽4与支撑环43之间,支撑环43螺纹连接于承口12与连接管3之间,为了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支撑环43与承口及连接管3之间均连接有密封圈5。支撑环43的设置使得导流帽4的结构可以分开加工并与支撑环43之间进行安装,由于三通主体1的立管的长度较长而支撑环43的长度可以较短,因此,将导流帽4安装于支撑环43上远比将导流帽4安装于三通主体1上的难度要小,生产制造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当水流从通口11流入之后,从三通主体1中间流下的水落于导流帽4上,并沿着导流帽4的边缘倾斜向两侧流下,流下过程中逐渐向一侧的导流条41汇集,最终以螺旋状成股流下,在水的重力及水压作用下,水流流下时具有一定的势能,在势能的驱使下,水从导流帽4上沿着与三通主体1的内壁非垂直的路线碰撞到三通主体1的管壁上以及支撑环43的内壁上,并沿着管壁向连接管3一端流动,到达连接管3时,又能够在导向筋的导流作用下紧贴连接管3的管壁成螺旋状流下,避免了水与空气、水与管壁之间的碰撞,大幅降低了管道的振动,使排水时的噪音大幅降低,而且使立管中间形成畅通的空气柱,有效保证了管道内的压力平衡,使排水能力大幅提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同层旋流三通,包括三通主体(1),所述三通主体(1)两端为承口(12),所述三通主体(1)侧方设为通口(11),其中一个承口(12)上安装有连接盖(2),另一个承口(12)上设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的导流筋(3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11)靠近连接管(3)一侧设有锥形的导流帽(4),所述导流帽(4)的尖端朝向所述连接盖(2),所述导流帽(4)的边缘周圈与所述三通主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水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层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4)边缘与所述三通主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杆(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层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4)靠近锥尖一面上设有导流条(41),所述导流条(41)设为螺旋状,所述导流条(41)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导流筋(31)的螺旋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层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4)表面从一根导流条(41)到与之相邻的另一个导流条(41)倾斜向下设置,且倾斜方向与导流条(41)的倾斜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层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4)外圈设有支撑环(43),所述支撑杆(42)连接于所述导流帽(4)与所述支撑环(43)之间,所述支撑环(43)螺纹连接于所述承口(12)与所述连接管(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层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43)与所述承口(12)及连接管(3)之间均设有密封圈(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层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4)与所述承口(12)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层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4)在承口(12)所在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承口(12)面积的2/3且大于所述承口(12)面积的1/2。
CN201922414302.4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Active CN211621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4302.4U CN21162181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4302.4U CN21162181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1815U true CN211621815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3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4302.4U Active CN21162181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1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830A (zh) * 2021-08-05 2021-11-02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三通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830A (zh) * 2021-08-05 2021-11-02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三通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9114B (zh) 除雾除尘叶片组
CN104264772B (zh) 雨水收集系统初期弃流装置
CN201133542Y (zh) 建筑排水用漩流降噪接头
CN211621815U (zh) 一种同层旋流三通
CN104565566B (zh) 一种带螺旋肋筋的建筑排水塑料立管
CN204999076U (zh) 粉罐车用助吹流化卸料装置
CN104676132A (zh) 一种带螺旋单叶片塑料管道排水系统
CN203784546U (zh) 一种建筑排水用整流型旋流降噪管件
CN206487945U (zh) 一种螺旋速流消音水管
CN101520120B (zh) 建筑排水用漩流降噪接头
CN205975837U (zh) 加强型螺旋管
CN105442767A (zh) 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
CN206036481U (zh) 一种旋流立体四通管道
CN104358960B (zh) 一种用于排水用立管的连接管件
CN204647655U (zh) 螺旋降噪排水三通管件
CN204083619U (zh) 一种异径静音弯头管件
CN102444309A (zh) 一种无腐收尘节能烟囱
CN206398247U (zh) 一种输送水用弯头
CN201206263Y (zh) 建筑排水用二级漩流降噪接头
CN204213948U (zh) 一种具有液体收集功能的排烟筒
CN205531066U (zh) 具有旋流消能装置的虹吸雨水排出管
CN209873999U (zh)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排水管道接入口管节
CN202559497U (zh) 旋流器下锥体
CN208831309U (zh) 一种自疏通的长寿命耐腐蚀微型高压自吸水泵连接装置
CN207034439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柔性抗菌水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