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6572U - 支架 - Google Patents

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6572U
CN211606572U CN202020319795.3U CN202020319795U CN211606572U CN 211606572 U CN211606572 U CN 211606572U CN 202020319795 U CN202020319795 U CN 202020319795U CN 211606572 U CN211606572 U CN 211606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clamping block
clamp splice
suppor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97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 Jun innovative design (Hang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倪峻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倪峻 filed Critical 倪峻
Priority to CN2020203197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6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6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6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本实用新型包括夹持机构和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的支撑杆,还包括至少两根支架支撑杆,所述支架支撑杆与支撑杆相连接,且使用时每根支架支撑杆可形成至少一个支撑位点。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可扭曲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故可通过调节适用各个使用角度,同时利用至少两根支架支撑杆支撑夹有手机的支架整体,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夹持的方式,无需外界提供夹持位点,进一步扩大了应用场景,并且,本实用新型在支架支撑杆端部设有呈球形的膨大部,防止支撑过程中发生滑动,同时使得支架支撑杆端部为圆弧形,防止端部刺伤使用者或支撑点。

Description

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正在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上,手机由于具有便携性的贴点,因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在手机上进行娱乐。社交、上网等等。特别是在看电影时长时间手持手机容易引起疲劳,因此支架诞生了。但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只能摆放在桌子上以支撑手机,应用范围较窄,例如无法在使用者躺下时进行使用。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定稳固的懒人支架 [申请号:201721129141.9],该实用新型包括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夹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固定板顶部的侧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顶部的轴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在背板正面中部的连接块与背板固定连接,所述背板远离连接块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背板远离连接块一侧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背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
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整体的固定依赖于底部的夹板,这样在使用时必须要提供一个供夹板夹持的位置,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适用场景广阔的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包括夹持机构和与夹持机构相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可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可塑性支撑杆,还包括至少两根支架支撑杆,所述支架支撑杆与支撑杆相连接,且使用时每根支架支撑杆可形成至少一个支撑位点。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支架支撑杆和支撑杆均为可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可塑性支撑杆。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支架支撑杆设有二以上的偶数个,且支架支撑杆对称连接在支撑杆两侧。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支撑杆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设有连接架,所述支架支撑杆与连接架相连接。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连接架包括三个向内凹陷的连接凹槽,所述支撑杆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凹槽内,所述支架支撑杆的一端位于连接凹槽内。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支架支撑杆与连接凹槽螺纹连接或卡接,与支架支撑杆相连的两个连接凹槽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连接架包括三个向外突出的连接凸台,所述支撑杆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凸台上,所述支架支撑杆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凸台上,与支架支撑杆相连的两个连接凸台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支架支撑杆远离连接架的一端设有膨大部,所述膨大部呈球形,且膨大部的直径大于支架支撑杆的直径。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可发生相对滑动以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通过导向滑杆相连接,所述导向滑杆一端与第二夹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块内且与第一夹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与导向滑杆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位于第一夹块内且回复弹簧一端压设在导向滑杆上,另一端压设在第一夹块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远离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或所述导向滑杆一端与第一夹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块内且与第二夹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块与导向滑杆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位于第二夹块内且回复弹簧一端压设在导向滑杆上,另一端压设在第二夹块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远离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在上述的支架中,所述夹持机构内表面设有橡胶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可扭曲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故可通过调节适用各个使用角度,以夹持机构夹持手机为例,可同时利用至少两根支架支撑杆支撑夹有手机的支架整体,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夹持的方式,无需外界提供夹持位点,进一步扩大了应用场景。
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支撑杆为可塑性支撑杆,在使用者站立或处于坐姿时可缠绕在使用者身上实现支撑,从而扩大了应用场景。
3、本实用新型在支架支撑杆端部设有呈球形的膨大部,防止支撑过程中发生滑动,同时使得支架支撑杆端部为圆弧形,防止端部刺伤使用者或支撑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下的使用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的使用图;
图中:夹持机构1、支撑杆2、支架支撑杆3、连接架4、连接凹槽5、膨大部6、第一夹块11、第二夹块12、导向滑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5所示,一种支架,包括夹持机构1和与夹持机构 1相连接的支撑杆2,夹持机构1可用于夹持手机、平板等视频播放工具,也可以用于夹持生活日用品,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夹持手机为例,所述支撑杆2为可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可塑性支撑杆,所谓可塑性即是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性质,可塑性支撑杆可由铝镁合金材质制得,也可使用申请号为“201721129141.9”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支撑杆的结构,还包括至少两根支架支撑杆3,所述支架支撑杆3与支撑杆2相连接,且使用时每根支架支撑杆3可形成至少一个支撑位点,这里所说的支撑位点并不一定对支架整体提供支撑力,也可以是拉力、张紧力等等,只要能维持支架整体使用时的稳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机夹持在夹持机构1上,利用支架支撑杆3实现支撑,在弯曲支撑杆2至观看手机屏幕的适宜角度,故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2可扭曲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故可通过调节适用各个使用角度,同时利用至少两根支架支撑杆3支撑夹有手机的支架整体,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夹持的方式,无需外界提供夹持位点,进一步扩大了应用场景。
优选地,所述支架支撑杆3为可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可塑性支撑杆,支架支撑杆3可与支撑杆2使用相同的材质制成,这样在使用时可将支架支撑杆3弯曲成各种需要的形状,例如使用者躺着时,可将支架支撑杆3弯曲成如图4-5所示的的形状,即弯曲成类似有两个支撑脚的结构,这样可以将支架支撑杆3放置在床上或沙发上以实现稳定支撑;又例如使用者在坐着或站立行走的过程中,可将支架支撑杆3弯曲成如图2-3所示的的形状,即弯曲成缠绕在使用者身体表面的形状,这样可以利用使用者的身体实现对支架整体的稳定支撑。故进一步的扩大了应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1与支撑杆2转动连接,这样方便旋转夹持机构1以调节手机角度。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支撑杆3设有二以上的偶数个,且支架支撑杆3对称连接在支撑杆2两侧,例如支架支撑杆3可以设置四个,即在支撑杆2两侧各设置两个;又例如支架支撑杆3可以设置两个,即在支撑杆2两侧各设置一个。对称设置有利于实现支撑的平衡。
结合图1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杆2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设有连接架4,所述支架支撑杆3与连接架4相连接,利用支撑架4实现支撑杆2与支架支撑杆3的连接可保证连接位点的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而影响使用。
支撑架4可以有多种具体结构,只要能起到连接支撑杆2和至少两根的支架支撑杆3的作用即可。
例如,支撑架4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所述连接架4包括三个向内凹陷的连接凹槽5,所述支撑杆2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凹槽5内,所述支架支撑杆3的一端位于连接凹槽5内,所述支架支撑杆3与连接凹槽5螺纹连接或卡接,与支架支撑杆 3相连的两个连接凹槽5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反。
例如,支撑架4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所述连接架4包括三个向外突出的连接凸台,所述支撑杆2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凸台上,所述支架支撑杆3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凸台上,与支架支撑杆3相连的两个连接凸台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反。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支撑杆3远离连接架4的一端设有膨大部6,所述膨大部6呈球形,且膨大部6的直径大于支架支撑杆3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在支架支撑杆3端部设有呈球形的膨大部6,防止支撑过程中发生滑动,同时使得支架支撑杆3端部为圆弧形,防止端部刺伤使用者或支撑点。
如图4所示,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可发生相对滑动以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所述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之间通过导向滑杆13相连接,所述导向滑杆13一端与第二夹块12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块11内且与第一夹块 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11与导向滑杆13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位于第一夹块11内且回复弹簧一端压设在导向滑杆13上,另一端压设在第一夹块11上,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相互远离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或所述导向滑杆13一端与第一夹块1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块12内且与第二夹块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块12与导向滑杆13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位于第二夹块12内且回复弹簧一端压设在导向滑杆13上,另一端压设在第二夹块12上,第一夹块11 和第二夹块12相互远离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即夹持机构1的开度可通过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之间的相对滑动来调节,以便于手机的夹持和取下的操作。而夹持机构1对手机的夹持力可以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复力提供,即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相互远离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在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之间具有一个夹紧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1内表面设有橡胶层,橡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提高夹持的可靠性。
夹持机构1还是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他可实现夹持的具体结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夹持机构1、支撑杆2、支架支撑杆3、连接架4、连接凹槽5、膨大部6、第一夹块11、第二夹块12、导向滑杆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支架,包括夹持机构(1)和与夹持机构(1)相连接的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可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可塑性支撑杆,还包括至少两根支架支撑杆(3),所述支架支撑杆(3)与支撑杆(2)相连接,且使用时每根支架支撑杆(3)可形成至少一个支撑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杆(3)为可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可塑性支撑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杆(3)设有二以上的偶数个,且支架支撑杆(3)对称连接在支撑杆(2)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设有连接架(4),所述支架支撑杆(3)与连接架(4)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包括三个向内凹陷的连接凹槽(5),所述支撑杆(2)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凹槽(5)内,所述支架支撑杆(3)的一端位于连接凹槽(5)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杆(3)与连接凹槽(5)螺纹连接或卡接,与支架支撑杆(3)相连的两个连接凹槽(5)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包括三个向外突出的连接凸台,所述支撑杆(2)远离夹持机构(1)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凸台上,所述支架支撑杆(3)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凸台上,与支架支撑杆(3)相连的两个连接凸台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杆(3)远离连接架(4)的一端设有膨大部(6),所述膨大部(6)呈球形,且膨大部(6)的直径大于支架支撑杆(3)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可发生相对滑动以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所述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之间通过导向滑杆(13)相连接,所述导向滑杆(13)一端与第二夹块(12)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夹块(11)内且与第一夹块(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11)与导向滑杆(13)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位于第一夹块(11)内且回复弹簧一端压设在导向滑杆(13)上,另一端压设在第一夹块(11)上,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相互远离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或所述导向滑杆(13)一端与第一夹块(1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夹块(12)内且与第二夹块(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块(12)与导向滑杆(13)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位于第二夹块(12)内且回复弹簧一端压设在导向滑杆(13)上,另一端压设在第二夹块(12)上,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相互远离时回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内表面设有橡胶层,所述夹持机构(1)与支撑杆(2)转动连接。
CN202020319795.3U 2020-03-14 2020-03-14 支架 Active CN211606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9795.3U CN211606572U (zh) 2020-03-14 2020-03-14 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9795.3U CN211606572U (zh) 2020-03-14 2020-03-14 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6572U true CN211606572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9795.3U Active CN211606572U (zh) 2020-03-14 2020-03-14 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6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81032U (zh) 床头多用可伸缩折叠手机支架
CN107289250B (zh) 平板式电子设备安装架
CN211606572U (zh) 支架
CN205545481U (zh) 一种头套式手机支架
CN109140154A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4887125U (zh) 一种设有多个连接臂的手机支架
CN203309460U (zh) 一种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支架的连接管
CN213018516U (zh) 支架
CN202955448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吸附式便携支架
CN208967347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1481309U (zh) 一种腰戴式手机支架
KR101757894B1 (ko) 거치용 브래킷
CN212456144U (zh) 一种支架
CN209805908U (zh) 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
CN211232103U (zh) 一种夹持支架
CN209638694U (zh) 懒人支架
CN203549332U (zh) 支撑结构
CN201404014Y (zh) 移动播放器支撑架
CN205371980U (zh) 一种多功能支架
CN21293597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手机支架
CN212617187U (zh) 一种能够反向收拢且具有稳定支撑的桌面支架
CN218526349U (zh) 一种多用途折叠支架
CN210839886U (zh) 一种人工智能手机客户端视频获取装置
CN212889598U (zh) 一种手机支架台笔
CN213452514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311100 room a303-4, floor 3, building 3, No. 7, Longtan Road, Cang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 Jun innovative design (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2 No. 38, Zhejia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Xih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 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