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3539U - 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03539U CN211603539U CN201922476751.1U CN201922476751U CN211603539U CN 211603539 U CN211603539 U CN 211603539U CN 201922476751 U CN201922476751 U CN 201922476751U CN 211603539 U CN211603539 U CN 211603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ering
- line loss
- modules
- fixed end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700067186 C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507 interph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17 safety facto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包括: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有两个,所述计量模块位于端口处分别固定设置有电子CT,所述电子CT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防雨檐;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也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端分别位于两个计量模块的底部,所述固定端与计量模块之间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与计量模块之间组成一个三段式U型绝缘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一二次融合,体积小,重量轻,测量精准,且无需安装辅助金具,方便快捷,无需截断原来的线路,无二次接线,采用穿刺线夹接触取能,可带电安装,并且可直接本地采集并远传,不易篡改,并支持装置位置的可移动、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10kV高压线路电能计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10kV架空线的计量与测量普遍采用高供高计的传统模式:即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PT)、低压电能表安装在一个整体计量箱中,基于这种工作原理的电能表存在体积大、重量达50kg以上,且必须停电安装,由于安装时需截断原来的线路进行取电,因此安装时必须停电安装,安装时间过长约为4小时,影响整条线路或者分支线路生产和居民客户用电,另外在加装的时候需要额外的横担金具夹具等辅材,增加了工作的危险系数,并且具有接地端而可能引起配网线的接地故障,由此造成供电企业承担浪费的电力、电力用户被迫停止生产而导致经济损失严重。此高压计量装置安装后很难拆卸,移动性差,不利于现有线路电能的计量。
这种模式下的高供高计传统计量模式且仅在变电站线路出口处和用户侧装设,不利于分线路开展线损计量和监测,更无法精确定位线路高损点,80%以上线路难以实现分线线损精益化管理。同时,该种模式下装设的高压电能表,无法监测高压客户用电情况,在用电客户在偷窃电时无法及时发现,造成国有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包括: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有两个,所述计量模块位于端口处分别固定设置有电子CT,所述电子CT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防雨檐;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也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端分别位于两个计量模块的底部,所述固定端与计量模块之间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与计量模块之间组成一个三段式U型绝缘支架结构;卡口铁芯,所述卡口铁芯分别位于计量模块和固定端的端口处,用于将计量模块跨接在KV架空线路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位于两个固定端之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端通过蝶形螺母进行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绝缘套管。
优选的,所述计量模块与固定端之间也通过蝶形螺母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与计量模块之间的调节距离在630mm-1240mm。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和计量模块位于端口处的电子CT用于安装在50-240㎡的架空线路上。
优选的,所述计量模块位于开口处通过双刀片穿刺线夹固定安装有穿刺针,所述计量模块的侧面开设有穿刺摇孔,用于插入摇把带动穿刺针移动,从而带动穿刺针穿透kV架空线绝缘皮。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计量模块和连接轴的外表面均包封有防护等级IP67的绝缘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装置采用全绝缘、分相设计,利用电容取电技术、跨相间电阻分压技术,通过高压穿刺直接取能,无二次接线回路,可不停电安装,且装置可以多次利用。
2、采用三段式可调U型结构设计,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宽,满足相间线距630~1240mm,线径50~240mm2的水平、三角、垂排等各种配网导线排列方式的架空线路,装置总体重量小于6kg,轻便灵巧。
3、装置可以安装在联络开关处、双电源用户进线侧、分段开关处、变压器前,并可根据需要随时移动安装位置。
4、采用一体化电子互感器设计,整体误差校验技术,实现了计算得到的电能运算结果与标准值之差就是装置整体误差,监测精度达到0.5S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水平放置结构图。
图中:1-电子CT;2-防雨檐;3-穿刺针;4-蝶形螺母;5-固定端;6-计量模块;7-卡扣铁芯;8-绝缘套管;9-穿刺遥孔;10-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包括:计量模块6,所述计量模块6有两个,所述计量模块6位于端口处分别固定设置有电子CT1,所述电子CT1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防雨檐2,防止故障发生;固定端5,所述固定端5也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端5分别位于两个计量模块6的底部,所述固定端5与计量模块6之间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5与计量模块6之间组成一个三段式U型绝缘支架结构;卡口铁芯7,所述卡口铁芯7分别位于计量模块6和固定端5的端口处,用于将计量模块6跨接在10KV架空线路上;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位于两个固定端5之间,所述连接轴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端5通过蝶形螺母4进行活动连接,可利用电容取电技术、跨相间电阻分压技术进行取电、分压。
所述固定端5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绝缘套管8,能够提高绝缘的效果;所述计量模块6与固定端5之间也通过蝶形螺母4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5与计量模块6之间的调节距离在630mm-1240mm,可在这个范围内对固定端5和计量模块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所述固定端5和计量模块6位于端口处的电子CT1可安装在50-240㎡的架空线路上,适用于水平、三角、垂排等各种配网导线排列方式的架空线路,装置总体重量小于6kg,轻便灵巧;所述计量模块6位于开口处通过双刀片穿刺线夹固定安装有穿刺针,所述计量模块6的侧面开设有穿刺摇孔9,用于插入摇把带动穿刺针移动,从而带动穿刺针穿透10kV架空线绝缘皮,一方面作为与架空线导体进行接触而直接从高压侧取电,无需二次接线回路,经过高压取能电路,提供给电子部分的模块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在架空线的作用;所述固定端5、计量模块6和连接轴10的外表面均包封有防护等级IP67的绝缘材料,提高了绝缘效果。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计量模块看成是A和C相,固定端能当做B相,在安装时,首先对计量模块和固定端进行安装,第一步要看安装方向,将带有“A”、“B”标识的一侧朝向负荷侧;第二步进行安装,A端为取样端6,B为固定端5,然后打开固定端卡口铁芯7,将装置挂在B相导线,再打开A端卡口铁芯7,挂在A相导线;第三步进行穿刺取电、固定,使用安装把手从穿刺摇孔9中对A端进行拧紧、穿刺(调扭矩3.5N*M),并通过专用检测器检测穿刺是否到位,指示灯亮表示穿刺到位,且与高压导线接触良好,随后对B端拧紧、穿刺即可(调扭矩3.5N*M),此时根据线间距和安装效果,对长度调节进行,并旋转蝶形螺母4进行固定。最后按照同样的方案对C和B相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结构设计,水平、三角、垂排等各种10kV配网导线排列方式的架空线路上进行安装,整体重量小于6kg,体积小,采用全绝缘包裹设计,利用电容取电技术、跨相间电阻分压技术进行跨相分压,可带电安装,安装时间上由原来的4小时/台缩短到20分钟/台,并且无需增加金具、无需吊车吊装等,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效率。该装置采用高压接触直接取能,无需截断原来的线路,无任何二次接线,开口CT自动卡住架空线,通过摇把控制穿刺针穿透10kV架空线绝缘皮进行取能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量模块(6),所述计量模块(6)有两个,所述计量模块(6)位于端口处分别固定设置有电子CT(1),所述电子CT(1)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防雨檐(2);
固定端(5),所述固定端(5)也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端(5)分别位于两个计量模块(6)的底部,所述固定端(5)与计量模块(6)之间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5)与计量模块(6)之间组成一个三段式U型绝缘支架结构;
卡口铁芯(7),所述卡口铁芯(7)分别位于计量模块(6)和固定端(5)的端口处,用于将计量模块(6)跨接在10KV架空线路上;
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位于两个固定端(5)之间,所述连接轴(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端(5)通过蝶形螺母(4)进行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5)的外周固定套接有绝缘套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模块(6)与固定端(5)之间也通过蝶形螺母(4)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端(5)与计量模块(6)之间的调节距离在630mm-12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5)和计量模块(6)位于端口处的电子CT(1)用于安装在50-240㎡的架空线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模块(6)位于开口处通过双刀片穿刺线夹固定安装有穿刺针,所述计量模块(6)的侧面开设有穿刺摇孔(9),用于插入摇把带动穿刺针移动,从而带动穿刺针穿透10kV架空线绝缘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5)、计量模块(6)和连接轴(10)的外表面均包封有防护等级IP67的绝缘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76751.1U CN21160353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76751.1U CN21160353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03539U true CN211603539U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9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76751.1U Active CN21160353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03539U (zh)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76751.1U patent/CN2116035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4488B (zh) | 一种高压电缆在线监测系统 | |
CN203465382U (zh) | 一种高压电缆护层绝缘监测系统 | |
CN203894317U (zh) | 高压电缆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 |
CN204027732U (zh) |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探测装置 | |
CN106841735B (zh) | 电力采集器及其能耗监测方法 | |
CN203132720U (zh) | 高压设备电缆接头温升在线监测装置 | |
CN205304271U (zh) | 一种基于变压器的阻抗特性的交流线路场能采集装置 | |
CN202025054U (zh) | 一种便携式支持绝缘子泄漏电流带电检测系统 | |
CN202405731U (zh) | 一种在地电位带电安装避雷器专用线夹 | |
CN104319895A (zh) | 一种智能型配电线路监测终端 | |
CN202141752U (zh) | 一种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 | |
CN102411328A (zh) | 铁塔天馈远程监测系统 | |
CN211603539U (zh) | 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 |
CN108020737A (zh) | 一种配电线路监测方法 | |
CN203455440U (zh) | 一种高压单芯电缆护层接地在线监测装置 | |
CN109387745B (zh) | 一种配电网过电压传感装置 | |
CN202330562U (zh) | 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夹 | |
CN201993434U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系统 | |
CN203396822U (zh) | 一种高压单芯电缆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 |
CN113126016A (zh) | 一种高压直接取能的10kV分线线损计量装置 | |
CN212569009U (zh) | 输电线路现场监测终端 | |
CN203929129U (zh) | 电缆温度与载流量在线监测系统 | |
CN210486947U (zh) | 配电出线回路的线缆温度探测控制系统 | |
CN105676059B (zh) | 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1025091B (zh) | 一种城市配电网电缆不均匀受潮状态的智能测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