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9069U -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9069U
CN211599069U CN201921910983.7U CN201921910983U CN211599069U CN 211599069 U CN211599069 U CN 211599069U CN 201921910983 U CN201921910983 U CN 201921910983U CN 211599069 U CN211599069 U CN 211599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module
fan
fan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09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强
苏广全
王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Kechuang Bi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Kechuang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Kechuang Bi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Kechuang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109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9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9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9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风扇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内腔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电路板的右侧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存储模块、计时模块、联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应急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处理器、存储模块、计时模块、联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应急电源、连接杆、滤波器、信号放大器和功率调节器的配合使用,能够在现场对风扇主体进行控制,也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对风扇主体进行控制,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极大的保证了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却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在冷却塔的冷却过程中会用到风扇进行主动降温,但是现有的风扇一般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的对其进行控制,增加了操作强度,给冷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风扇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
所述外壳内腔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右侧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存储模块、计时模块、联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应急电源,所述应急电源的右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应急电源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功率调节器;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应急电源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应急电源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存储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计时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功率调节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功率调节器的输出端与风扇主体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联网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联网模块与滤波器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无线收发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信号放大器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扇主体由电机和扇叶组成,扇叶的个数为五个。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左侧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位于散热孔的表面通过粘合剂粘结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涂抹有散热硅脂,所述外壳的表面喷涂有防护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处理器、存储模块、计时模块、联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应急电源、连接杆、滤波器、信号放大器和功率调节器的配合使用,能够在现场对风扇主体进行控制,也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对风扇主体进行控制,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极大的保证了散热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五叶扇叶,能够更好的保证风扇主体的风力,更好的保证了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安装孔,能够更好的对风扇主体进行安装,更好的保证了安装的便利性,通过设置散热孔,能够将外壳内腔的热量进行及时的散热,延长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外壳的内腔,延长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外壳的内壁涂抹有散热硅脂,能够更好增加外壳的散热效果,通过在外壳的表面喷涂有防护漆,能够对外壳提供防腐蚀保护,延长了外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中外壳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1、风扇主体;2、安装架;3、太阳能电池板;4、安装板;5、外壳;6、电路板;7、处理器;8、存储模块;9、计时模块;10、联网模块;11、无线收发模块;12、应急电源;13、连接杆;14、滤波器;15、信号放大器;16、功率调节器;17、安装孔;18、散热孔;19、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风扇主体1,风扇主体1由电机和扇叶组成,扇叶的个数为五个,通过采用五叶扇叶,能够更好的保证风扇主体1的风力,更好的保证了散热效果,风扇主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3,风扇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左侧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7,安装孔17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设置安装孔17,能够更好的对风扇主体1进行安装,更好的保证了安装的便利性,安装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5,外壳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散热孔18,外壳5的顶部且位于散热孔18的表面通过粘合剂粘结有防尘网19,通过设置散热孔18,能够将外壳5内腔的热量进行及时的散热,延长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尘网19,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外壳5的内腔,延长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外壳5的内壁涂抹有散热硅脂,外壳5的表面喷涂有防护漆,通过在外壳5的内壁涂抹有散热硅脂,能够更好增加外壳5的散热效果,通过在外壳5的表面喷涂有防护漆,能够对外壳5提供防腐蚀保护,延长了外壳5的使用寿命;
外壳5内腔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6,电路板6的右侧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7、存储模块8、计时模块9、联网模块10、无线收发模块11和应急电源12,应急电源12的右端与外壳5固定连接,外壳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波器14,滤波器14的底部通过连接杆13固定连接有信号放大器15,信号放大器15的底部通过连接杆13与应急电源12固定连接,外壳5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功率调节器16;
太阳能电池板3的输出端与应急电源1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应急电源12的输出端与处理器7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7与存储模块8双向电性连接。处理器7的输入端与计时模块9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7的输出端与功率调节器1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功率调节器16的输出端与风扇主体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7与联网模块10双向电性连接,联网模块10与滤波器14双向电性连接,处理器7与无线收发模块11双向电性连接,无线收发模块11与信号放大器15双向电性连接,通过处理器7、存储模块8、计时模块9、联网模块10、无线收发模块11、应急电源12、连接杆13、滤波器14、信号放大器15和功率调节器16的配合使用,能够在现场对风扇主体1进行控制,也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对风扇主体1进行控制,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极大的保证了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滤波器14对联网模块10中的驳杂信号进行过滤,然后通过远程控制终端与联网模块10进行连接,即可对功率调节器16进行控制,从而即可调节风扇主体1的转速,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将控制参数写入存储模块8中,通过计时模块9计时,然后通过风扇主体1进行自动化控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11和信号放大器15可与现场的遥控装置进行连接,完成现场的控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风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风扇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5);
所述外壳(5)内腔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的右侧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7)、存储模块(8)、计时模块(9)、联网模块(10)、无线收发模块(11)和应急电源(12),所述应急电源(12)的右端与外壳(5)固定连接,所述外壳(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波器(14),所述滤波器(14)的底部通过连接杆(13)固定连接有信号放大器(15),所述信号放大器(15)的底部通过连接杆(13)与应急电源(1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5)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功率调节器(16);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的输出端与应急电源(1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应急电源(12)的输出端与处理器(7)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7)与存储模块(8)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7)的输入端与计时模块(9)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7)的输出端与功率调节器(1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功率调节器(16)的输出端与风扇主体(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7)与联网模块(10)双向电性连接,所述联网模块(10)与滤波器(14)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7)与无线收发模块(11)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11)与信号放大器(15)双向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1)由电机和扇叶组成,扇叶的个数为五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左侧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散热孔(18),所述外壳(5)的顶部且位于散热孔(18)的表面通过粘合剂粘结有防尘网(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内壁涂抹有散热硅脂,所述外壳(5)的表面喷涂有防护漆。
CN201921910983.7U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Active CN211599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0983.7U CN211599069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0983.7U CN211599069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9069U true CN211599069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0983.7U Active CN211599069U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90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2497A (zh) * 2022-02-17 2022-05-27 北京新安特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谱段智能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2497A (zh) * 2022-02-17 2022-05-27 北京新安特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谱段智能风机
CN114542497B (zh) * 2022-02-17 2022-11-15 北京新安特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谱段智能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8777U (zh) 一种新型配电箱
CN206807934U (zh) 一种室外环保型防水防尘变频器控制柜
CN211599069U (zh) 一种冷却塔风扇自动控制装置
CN208697488U (zh) 一种手套箱温度控制系统
CN212064565U (zh) 风冷电气控制柜
CN210926744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低压配电箱
CN112097828A (zh) 一种冷却塔内环境监测系统
CN214170075U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型的风机房
CN215119790U (zh) 一种无人变电站降温装置
CN211233189U (zh) 主机房水冷空调系统
CN211682217U (zh) 一种组合可拆式机械臂控制盒
CN208792828U (zh) 设有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岗亭
CN210781053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红外摄像机
CN209897539U (zh) 无油压缩机节电器
CN215336964U (zh) 一种方便固定及散热的中央空调控制器
CN211297309U (zh) 风力发电机底部防潮控制柜
CN220653666U (zh) 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装置
CN205104794U (zh) 户外电源箱
CN213990766U (zh) 一种带有除雾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
CN205812628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
CN111237933A (zh) 无外电无人值守设备间混合式冷却系统
CN211184585U (zh) 一种具有防晒易散热功能的5g通信户外机柜
CN220915248U (zh) 一种光伏微逆并网用防逆流机构
CN218124585U (zh) 一种光伏电站用多功能储能板的散热机构
CN218958883U (zh)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