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4232U -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4232U
CN211584232U CN201821054112.5U CN201821054112U CN211584232U CN 211584232 U CN211584232 U CN 211584232U CN 201821054112 U CN201821054112 U CN 201821054112U CN 211584232 U CN211584232 U CN 211584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od
bobbin
parts
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41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晓密
朱云燕
姜乾英
朱培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210541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4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4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42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Unknown Time Interv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管筒以及滑移连接在所述管筒内部的探测棒,所述探测棒的端部固定有两个凸块,所述管筒上开设有两个供凸块穿过槽口,两个所述的凸块之间在管筒的外部共同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管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固定板内嵌设固定由凸透镜,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指针,所述管筒内部还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在探测棒内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伸出到管筒外部,所述管筒在远离探测棒的一端还设置有握持部,新型穴位测量棒其具有良好的测量定位穴位的作用,且新型穴位测量棒结构可靠、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中的耳穴诊断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背景技术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人体的穴位,除了“以痛为腧”的是穴无固定的部位之外,十四经腧穴和经外奇穴都有固定的位置。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具有操作安全、方便、无副作用的特点,对于改善脾胃功能有较好疗效,在临床广泛使用。其效果的好坏,除了与辨证、治法、选穴、手法等因素有关之外,与所取穴位位置的准确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准确取穴非常重要。
取穴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临床使用最多的为指寸定位法,是指根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量取穴位的方法,然而每位患者手指的大小不一,所规定的分寸也自然长短不一,一种有准确刻度的测量尺对于定位至关重要。在对耳部取穴时,耳穴探棒用于耳廓上穴位的定位,但是现有的耳穴探棒没有刻度,造成取穴定位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其具有良好的测量定位作用,且新型穴位测量棒结构可靠、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包括管筒以及滑移连接在所述管筒内部的探测棒,所述探测棒的端部固定有两个凸块,所述管筒上开设有两个供凸块穿过槽口,两个所述的凸块之间在管筒的外部共同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管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固定板内嵌设固定由凸透镜,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指针,所述管筒内部还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在探测棒内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伸出到管筒外部,所述管筒在远离探测棒的一端还设置有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新型穴位测量棒对耳朵处取穴时,操作者可以握持管筒上的握持部进行操作,操作者可以转动螺杆,螺杆将推动探测棒在管筒内滑移,探测棒端部的两个凸块和管筒上的槽口能够给探测棒的滑移进行导向,两个凸块之间的固定板上的凸透镜能放大管筒外部刻度线,使得读数更加精确,当探测棒滑移时,凸透镜连同固定板以及指针也会改变位置,读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新型穴位测量棒其具有良好的测量定位作用,且新型穴位测量棒结构可靠、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包括凸环、固定杆、圆杆、支杆以及第一锁紧螺母,所述凸环固定在管筒端部的外缘,所述固定杆铰接在凸环上,所述圆杆滑移连接在固定杆内,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供圆杆滑移的滑槽,所述支杆固定在圆杆上,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供支杆穿过的空槽,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支杆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新型穴位测量棒时,操作者可以转动铰接在凸环上的固定杆,握持固定杆上滑移的圆杆进行取穴,圆杆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调节圆杆在固定杆上的长度时,只需拉动圆杆,即可带动圆杆滑移,圆杆将带动支杆在空槽滑移,调整圆杆到合适的位置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即可将圆杆的位置固定,因此握持部握持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凸环在靠近固定杆的一面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有第一磁性块,所述固定杆在靠近第一磁性块的一面上固定有与第一磁性块相互吸附的第二磁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的吸附作用可以防止固定杆发生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管筒外壁上固定有环块,所述环块上开设有供固定杆转动放置的凹槽,所述环块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和滑移槽槽底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挡块上固定有拉杆,所述环块上开设有供拉杆穿过的腰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新型穴位测量棒结束使用后,可以转动握持部将握持部收起来,这样不占据空间,收纳时,操作者只需要转动固定杆,将固定杆转动到环块上的凹槽内,再拉动挡板上的拉杆,带动挡板滑移,利用挡板阻挡固定杆转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板可以阻挡固定板转动,就可以将握持部整体收纳起来;因此握持部可以进行收纳,不占据空间,较为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和环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牢靠的固定挡板的位置,可以拧紧第二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能将拉杆的位置锁定;弹簧垫圈由于有预张力,在第二锁紧螺母压紧弹簧垫圈后,在预张力的作用下,第二锁紧螺母不容易松动,因此,挡板的位置固定的较为牢靠,固定杆不易从环块上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内插接有遮阳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遮阳板滑移的插槽,所述遮阳板上固定有两个燕尾块,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红燕尾块滑移的燕尾槽,所述遮阳板的端部还固定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新型穴位测量棒时,可以拉出遮阳板以便于读取凸透镜显示的读数,拉出遮阳板时,燕尾块和燕尾槽能够给遮阳板的滑移导向,限位板能防止遮阳板完全塞入到插槽抠不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棒表面还涂覆有一层耐磨损涂层,所述耐磨损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0-46份、聚四氟乙烯30-40份、丙酮32-36份、滑石粉20-26份、月桂胺10-16份、羟乙基乙二胺8-12份、氟硅酸铵6-1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8份、去离子水50-80份、成膜助剂4-6份;
S1、清理探测棒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加热至200-250℃,之后将探测棒放入60-80℃水浴5-10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2-78℃,保温处理4-5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0-56℃,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2-16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在内部温度为50-60℃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0-40min。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加热至220-230℃,之后将探测棒放入74-78℃水浴6-8s,取出静置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S6中的热烘温度为55-58℃,烘干时长为32-34min。
进一步的,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醇酯、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新型穴位测量棒其具有良好的测量穴位的作用,在进行测量时,新型穴位测量棒测量的结果较为精准,在读数时不易发生反光等作用;且新型穴位测量棒在使用时可以手握握持部来操作,操作简单,在操作完成之后,握持部可以收纳,新型穴位测量棒不占据空间;且新型穴位测量棒结构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之一;
图6为图5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之二;
图8为图7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筒;2、探测棒;21、凸块;11、槽口;210、固定板;12、刻度线;211、凸透镜;212、指针;13、螺杆;3、握持部;31、凸环;32、固定杆;33、圆杆;34、支杆;35、第一锁紧螺母;320、滑槽;321、空槽;310、挡板;3101、第一磁性块;322、第二磁性块;4、环块;41、凹槽;42、滑移槽;43、挡块;44、弹簧;431、拉杆;45、腰型槽;4310、第二锁紧螺母;4311、弹簧垫圈;2101、插槽;2102、遮阳板;2103、燕尾块;2104、燕尾槽;210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包括管筒1以及滑移连接在所述管筒1内部的探测棒2,探测棒2可以在管筒1内部滑移,因此新型穴位测量棒可以伸缩;为了给探测棒2的滑移进行导向,在探测棒2的端部固定有两个凸块21,在管筒1上开设有两个供凸块21穿过槽口11,利用凸块21和槽口11为探测棒2滑移进行导向;为了读数的方便,在两个凸块21之间位于管筒1的外部共同固定有固定板210,其中在管筒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2,为了放大刻度线12,增大读数的精准度,在固定板210内嵌设固定由凸透镜211,利用凸透镜211的放大原理来将管筒1上的刻度线12放大,同时在固定板210上固定有指针212,利用指针212和刻度线12配合进行读数,因此读数较为精准;为了驱动探测棒2在管筒1内部滑移,在管筒1内部还螺纹连接有螺杆13,其中螺杆13的一端转动在探测棒2内部,螺杆13的另一端伸出到管筒1外部,转动螺杆13将驱动探测棒2滑移;为了方便操作者操作和握持,在管筒1上远离探测棒2的一端还设置有握持部3;当利用新型穴位测量棒对耳朵处取穴时,操作者可以握持管筒1上的握持部3进行操作,操作者可以转动螺杆13,螺杆13将推动探测棒2在管筒1内滑移,探测棒2端部的两个凸块21和管筒1上的槽口11能够给探测棒2的滑移进行导向,两个凸块21之间的固定板210上的凸透镜211能放大管筒1外部刻度线12,使得读数更加精确,当探测棒2滑移时,凸透镜211连同固定板210以及指针212也会改变位置,读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新型穴位测量棒其具有良好的测量定位作用,且新型穴位测量棒结构可靠、使用方便。
如图1至图8所示,为了方便握持,设置了握持部3,其中握持部3包括凸环31、固定杆32、圆杆33、支杆34以及第一锁紧螺母35,其中凸环31固定在管筒1端部的外缘,而固定杆32铰接在凸环31上,圆杆33滑移连接在固定杆32内,并在固定杆32内开设有供圆杆33滑移的滑槽320,将支杆34固定在圆杆33上,同时在固定杆32上开设有供支杆34穿过的空槽321,将第一锁紧螺母35螺纹连接在支杆34外部,第一锁紧螺母35能锁定圆杆33和支杆34在固定杆32的位置;当使用新型穴位测量棒时,操作者可以转动铰接在凸环31上的固定杆32,握持固定杆32上滑移的圆杆33进行取穴,圆杆33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调节圆杆33在固定杆32上的长度时,只需拉动圆杆33,即可带动圆杆33滑移,圆杆33将带动支杆34在空槽321滑移,调整圆杆33到合适的位置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母35,第一锁紧螺母35即可将圆杆33的位置固定,因此握持部3握持起来更加方便;为了防止防止固定杆32发生晃动,在凸环31靠近固定杆32的一面固定有挡板310,在挡板310上固定有第一磁性块3101,在固定杆32靠近第一磁性块3101的一面上固定有与第一磁性块相互吸附的第二磁性块322,利用第一磁性块3101和第二磁性块322的吸附作用可以防止固定杆32发生晃动;
为了使得握持部3收纳后不脱落,在管筒1外壁上固定有环块4,在环块4上开设有供固定杆32转动放置的凹槽41,其中在环块4上开设有滑移槽42,在滑移槽42内滑移连接有挡块43,并将挡块43和滑移槽42槽底之间连接有弹簧44,为了方便的控制挡块43,在挡块43上固定有拉杆431,并在环块4上开设有供拉杆431穿过的腰型槽45,当新型穴位测量棒结束使用后,可以转动握持部3将握持部3收起来,这样不占据空间,收纳时,操作者只需要转动固定杆32,将固定杆32转动到环块4上的凹槽41内,再拉动挡板310上的拉杆431,带动挡板310滑移,利用挡板310阻挡固定杆32转动,在弹簧44的弹力作用下,挡板310可以阻挡固定板210转动,就可以将握持部3整体收纳起来;因此握持部3可以进行收纳,不占据空间,较为美观;为了牢靠的固定挡板310的位置,在拉杆43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4310,并在第二锁紧螺母4310和环块4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4311,为了牢靠的固定挡板310的位置,可以拧紧第二锁紧螺母4310,第二锁紧螺母4310能将拉杆431的位置锁定;弹簧垫圈4311由于有预张力,在第二锁紧螺母4310压紧弹簧垫圈4311后,在预张力的作用下,第二锁紧螺母4310不容易松动,因此,挡板310的位置固定的较为牢靠,固定杆32不易从环块4上脱落。
如图1至图8所示,为了减小光线对读数的影响,在固定板210内插接有遮阳板2102,其中在固定板210上开设有供遮阳板2102滑移的插槽2101,在遮阳板2102上固定有两个燕尾块2103,在固定板210上开设有两个红燕尾块2103滑移的燕尾槽2104,并在遮阳板2102的端部固定有限位板2105,当使用新型穴位测量棒时,可以拉出遮阳板2102以便于读取凸透镜211显示的读数,拉出遮阳板2102时,燕尾块2103和燕尾槽2104能够给遮阳板2102的滑移导向,限位板2105能防止遮阳板2102完全塞入到插槽2101抠不出来。
由于探测棒2经常要经常使用,探测棒2一般为铁质的,容易生锈,当生锈之后,探测棒2的寿命降低,因此在探测棒2表面还涂覆有一层耐磨损涂层,耐磨损涂层能保护探测棒2生锈,且耐磨损涂层较耐磨损,增加了探测棒2的使用寿命,其中耐磨损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流程短的优点: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2份、聚四氟乙烯32份、丙酮32份、滑石粉22份、月桂胺12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去离子水62份、成膜助剂(十二醇酯)5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4份、聚四氟乙烯36份、丙酮34份、滑石粉24份、月桂胺12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去离子水62份、成膜助剂(十二醇酯)5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6份、聚四氟乙烯33份、丙酮35份、滑石粉26份、月桂胺14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去离子水62份、成膜助剂(十二醇酯)5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5份、聚四氟乙烯35份、丙酮33份、滑石粉24份、月桂胺12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去离子水62份、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醋酸酯)5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1份、聚四氟乙烯39份、丙酮33份、滑石粉24份、月桂胺12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去离子水70份、成膜助剂(二价酸酯)5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5份、聚四氟乙烯38份、丙酮32份、滑石粉25份、月桂胺12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份、去离子水70份、成膜助剂(二价酸酯)6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0份、聚四氟乙烯31份、丙酮32份、滑石粉20份、月桂胺12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9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份、去离子水70份、成膜助剂(二价酸酯)5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6份、聚四氟乙烯34份、丙酮34份、滑石粉24份、月桂胺14份、羟乙基乙二胺10份、氟硅酸铵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去离子水75份、成膜助剂(二价酸酯)4份;
S1、清理探测棒2表面:用火焰清理机将探测棒2加热至225℃,之后将探测棒2放入76℃水浴7s,取出静置备用;
S2、制备耐磨涂层中间液;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溶于丙酮中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月桂胺、羟乙基乙二胺、氟硅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4℃,保温处理4小时,得到耐磨涂层中间液;
S3、制备耐磨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耐磨涂层中间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滑石粉和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54℃,得到耐磨涂层溶液;
S4、浸覆耐磨如层溶液:将S3得到的耐磨涂层溶液倒入到白铁皮制成的容器之中,将探测棒2整体浸入到容器中的耐磨涂层溶液之下2min,取出探测棒2;
S5、冷烘:将S4得到的探测棒2探测头挂在通风处进行冷烘,时长为14h;
S6、热烘:将S5得到的探测棒2在内部温度为57℃的烘箱内继续烘干34min。
对实施例1-8中喷涂有耐磨损涂层的探测棒2进行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所有实施例的数据基于实施例1的数据进行归一化。
表1
表面硬度 剥离强度
实施例1 100% 100%
实施例2 103% 101%
实施例3 105% 104%
实施例4 99% 101%
实施例5 98% 99%
实施例6 97% 99%
实施例7 95% 101%
实施例8 96% 9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包括管筒(1)以及滑移连接在所述管筒(1)内部的探测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棒(2)的端部固定有两个凸块(21),所述管筒(1)上开设有两个供凸块(21)穿过槽口(11),两个所述的凸块(21)之间在管筒(1)的外部共同固定有固定板(210),所述管筒(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12),所述固定板(210)内嵌设固定由凸透镜(211),所述固定板(210)上固定有指针(212),所述管筒(1)内部还螺纹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一端转动在探测棒(2)内部,所述螺杆(13)的另一端伸出到管筒(1)外部,所述管筒(1)在远离探测棒(2)的一端还设置有握持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3)包括凸环(31)、固定杆(32)、圆杆(33)、支杆(34)以及第一锁紧螺母(35),所述凸环(31)固定在管筒(1)端部的外缘,所述固定杆(32)铰接在凸环(31)上,所述圆杆(33)滑移连接在固定杆(32)内,所述固定杆(32)内开设有供圆杆(33)滑移的滑槽(320),所述支杆(34)固定在圆杆(33)上,所述固定杆(32)上开设有供支杆(34)穿过的空槽(321),所述第一锁紧螺母(35)螺纹连接在支杆(34)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31)在靠近固定杆(32)的一面固定有挡板(310),所述挡板(310)上固定有第一磁性块(3101),所述固定杆(32)在靠近第一磁性块(3101)的一面上固定有与第一磁性块(3101)相互吸附的第二磁性块(3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1)外壁上固定有环块(4),所述环块(4)上开设有供固定杆(32)转动放置的凹槽(41),所述环块(4)上开设有滑移槽(42),所述滑移槽(42)内滑移连接有挡块(43),所述挡块(43)和滑移槽(42)槽底之间连接有弹簧(44),所述挡块(43)上固定有拉杆(431),所述环块(4)上开设有供拉杆(431)穿过的腰型槽(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3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4310),所述第二锁紧螺母(4310)和环块(4)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43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0)内插接有遮阳板(2102),所述固定板(210)上开设有供遮阳板(2102)滑移的插槽(2101),所述遮阳板(2102)上固定有两个燕尾块(2103),所述固定板(210)上开设有两个红燕尾块(2103)滑移的燕尾槽(2104),所述遮阳板(2102)的端部还固定有限位板(2105)。
CN201821054112.5U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4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4112.5U CN211584232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4112.5U CN211584232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4232U true CN211584232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4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41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4232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42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8210A (zh) * 2018-07-04 2018-09-28 南通市中医院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8210A (zh) * 2018-07-04 2018-09-28 南通市中医院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84232U (zh)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CN105935488B (zh) 一种体育用坐位体前屈和仰卧起坐测试仪及使用方法
CN207187812U (zh) 一种医学临床检验用试管架
CN208206077U (zh) 一种膜厚测定仪
CN207395872U (zh) 一种家用智能体脂身高秤
CN205879730U (zh) 一种砂浆稠度仪
CN108578210A (zh) 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
CN205964373U (zh) 内科治疗药械储藏手提盒
CN208547321U (zh) 一种基于三点法的简易圆度测量装置
CN207546582U (zh) 一种用于医疗试管的稳定型支架
CN209279954U (zh) 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全站仪
CN209166299U (zh) 一种新型三通沟槽管件管壁厚度均匀度检测设备
CN215687840U (zh) 一种胸部测量卡尺
CN107101909B (zh) 一种湿密度测试装置
CN208125137U (zh) 一种新型建筑用尺
CN219557294U (zh) 一种用于肝硬化患者的腹围测量装置
CN209018717U (zh) 一种可伸缩中心静脉压测量尺
CN215937347U (zh) 一种cvp尺
CN207850360U (zh) 一种地质剖面测量装置
CN210293130U (zh) 一种便于调节测量位置的楼板测厚机构
CN207693577U (zh) 核医学头颈部显像病人固定及融合图像匹配评价装置
CN213964631U (zh) 一种输液架
CN209182199U (zh) 一种细菌性阴道病测定试剂用粒度计
CN212903269U (zh) 一种超声波检测仪固定外壳
CN208703492U (zh) 一种测绘仪用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