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4115U -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4115U
CN211584115U CN201922492343.5U CN201922492343U CN211584115U CN 211584115 U CN211584115 U CN 211584115U CN 201922492343 U CN201922492343 U CN 201922492343U CN 211584115 U CN211584115 U CN 211584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patient
opposite
training devic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23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4923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4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4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41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不便自主进行上下肢协调性训练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矩形盒,矩形盒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设有转盘,两个转盘的相背端分别偏心铰接有连杆,两个连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有可上下滑动且L形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开口相对且滑动方向相反,转动轴上同轴设有位于两个转盘之间的副带轮,底板上设有位于副带轮正右方且可转动的主带轮,主带轮和副带轮之间设有皮带,主带轮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曲柄,两个曲柄之间的夹角为180°且其自由端分别设有踏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大多会出现行动不便、手脚不灵活等症状,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物理训练治疗,现有的锻炼装置都是针对患者上肢或下肢进行单独训练的,不能使患者的上下肢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且患者不能够自主的完成上下肢的协调性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不便自主进行上下肢协调性训练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矩形盒,矩形盒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设有转盘,两个转盘的相背端分别偏心铰接有连杆,两个连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有可上下滑动且L形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开口相对且滑动方向相反,转动轴上同轴设有位于两个转盘之间的副带轮,底板上设有位于副带轮正右方且可转动的主带轮,主带轮和副带轮之间设有皮带,主带轮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曲柄,两个曲柄之间的夹角为180°且其自由端分别设有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上下交替的支撑板、主带轮、副带轮和踏板,患者能够自主踩踏踏板带动自身的上肢进行交替上下摆动训练,且患者能够依次拉动支撑板向下滑动,患者上肢在自主训练过程中能够带动下肢进行训练,充分增加了患者四肢之间的协调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且设有弧形板和固定带,能够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更好的固定,避免在训练过程中患者上肢发生滑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矩形盒2,矩形盒2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3,转动轴3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设有转盘4,两个转盘4的相背端分别偏心铰接有连杆5,两个连杆5的自由端分别铰接有可上下滑动且L形的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的开口相对且滑动方向相反,转动轴3上同轴设有位于两个转盘4之间的副带轮7,底板1上设有位于副带轮7正右方且可转动的主带轮8,主带轮8和副带轮7之间设有皮带9,主带轮8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曲柄10,两个曲柄10之间的夹角为180°且其自由端分别设有踏板11。
为了使两个支撑板6能够上下滑动,所述的矩形盒2内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L形的滑槽12,两个滑槽12开口相对,两个支撑板6分别位于其对应侧的滑槽12内且与滑槽12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板6的右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槽12。
为了避免患者在训练时手臂容易移动,所述的两个支撑板6的相对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其右侧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板13,两个弧形板13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口字形的连接槽14,两个弧形板13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可穿过且对应侧连接槽14的固定带15。
为了便于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所述的两个固定带15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16,两个固定带15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魔术贴16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7。
为了便于患者训练时更加的舒适,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位于矩形盒2与主带轮8之间的座椅18。
为了便于该装置的移动,所述的底板1下侧设有多个万向轮1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推出,由于万向轮19带有刹车功能,能够将该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随之使患者坐在座椅18上,将患者的双臂放置在弧形板13上,将固定带15的自由端穿过连接槽14,调整好固定带15的松紧程度,然后将第一魔术贴16与第二魔术贴17粘合,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在训练过程患者手臂出现滑动;
开始训练时,患者的双脚放置在对应侧的踏板11上,随之患者用力踩踏踏板11,踏板11带动主带轮8进行转动,主带轮8经皮带9带动副带轮7进行转动,使副带轮7经转动轴3带动两个转盘4转动,前侧的转盘4经连杆5带动支撑板6和弧形板13沿滑槽12向上滑动,使弧形板13带动患者的手臂向上摆动,同时后侧的转盘4经连杆5带动支撑板6和弧形板13沿滑槽12向下滑动,使弧形板13带动患者的手臂向下摆动,由于弧形板13与支撑板6转动连接,能够使弧形板13与患者的手臂摆动的角度一致,使患者在四肢协调训练过程中更加舒适;
患者需要通过上肢带动下肢进行锻炼时,首先将患者的双脚放置在对应侧的踏板11上,使患者的上肢放置在弧形板13上,患者的一只手臂拉动前侧的支撑板6沿滑槽12向下滑动,前侧的支撑板6经连杆5和转盘4带动副带轮7和后侧的转盘4进行转动,后侧的转盘4经连杆5推动支撑板6沿滑槽12向上滑动,弧形板13带动患者的另一只手臂向上移动,同时副带轮7经皮带9带动主带轮8进行转动,主带轮8转动经两个踏板11带动患者的下肢进行交替上下摆动训练,且患者的上臂依次带动支撑板6向下滑动,能够充分带动患者下肢进行训练,训练完毕后,解除第一魔术贴16与第二魔术贴17的粘合状态,将固定带15从连接槽14内抽出,不再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随之使患者离开该装置,操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踏板11上侧分别设有弹性带,能够对患者的双脚进行更好的固定,避免在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双脚发生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上下交替的支撑板、主带轮、副带轮和踏板,患者能够自主踩踏踏板带动自身的上肢进行交替上下摆动训练,且患者能够依次拉动支撑板向下滑动,患者上肢在自主训练过程中能够带动下肢进行训练,充分增加了患者四肢之间的协调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且设有弧形板和固定带,能够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更好的固定,避免在训练过程中患者上肢发生滑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Claims (6)

1.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右的矩形盒(2),矩形盒(2)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3),转动轴(3)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设有转盘(4),两个转盘(4)的相背端分别偏心铰接有连杆(5),两个连杆(5)的自由端分别铰接有可上下滑动且L形的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的开口相对且滑动方向相反,转动轴(3)上同轴设有位于两个转盘(4)之间的副带轮(7),底板(1)上设有位于副带轮(7)正右方且可转动的主带轮(8),主带轮(8)和副带轮(7)之间设有皮带(9),主带轮(8)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曲柄(10),两个曲柄(10)之间的夹角为180°且其自由端分别设有踏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盒(2)内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L形的滑槽(12),两个滑槽(12)开口相对,两个支撑板(6)分别位于其对应侧的滑槽(12)内且与滑槽(12)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板(6)的右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支撑板(6)的相对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其右侧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板(13),两个弧形板(13)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口字形的连接槽(14),两个弧形板(13)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可穿过且对应侧连接槽(14)的固定带(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固定带(15)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16),两个固定带(15)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魔术贴(16)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位于矩形盒(2)与主带轮(8)之间的座椅(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下侧设有多个万向轮(19)。
CN201922492343.5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4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2343.5U CN21158411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2343.5U CN21158411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4115U true CN211584115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9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234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411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4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77418B2 (ja) 治療用ベッド
CN110664584B (zh) 康复训练床
HUE030135T2 (en) Training device for the disabled
CN108815793B (zh)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锻炼康复设备
CN106618966A (zh) 多功能心脑血管康复锻炼倒立仪
CN109806546A (zh) 一种外科用坐式康复训练椅
CN205286856U (zh) 一种医疗康复运动辅助椅
CN106344348B (zh) 一种用于斜颈的按摩推拿、矫正装置
CN107242942A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CN111317970A (zh) 一种偏瘫患者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CN211584115U (zh) 一种神经患者自主训练装置
CN213553534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装置
CN109363890A (zh) 一种辅助瘫痪病人恢复健康的医用机器人
CN212416127U (zh) 小儿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2168653A (zh) 一种消化内科胃部疾病护理装置
CN205434283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支架
RU2306129C2 (ru) Реабилитацио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с тренажером для рук и ног
CN215995502U (zh) 一种康复科用手腿部肌肉康复装置
CN215607038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CN113143701B (zh)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助行装置
CN210250524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装置
CN104146805A (zh) 一种治疗腰椎病变的椅子
CN209221433U (zh) 神经内科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10301658U (zh) 康复科儿童行走训练装置
CN207822078U (zh) 一种神经内科辅助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