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3466U -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3466U
CN211583466U CN201920832176.1U CN201920832176U CN211583466U CN 211583466 U CN211583466 U CN 211583466U CN 201920832176 U CN201920832176 U CN 201920832176U CN 211583466 U CN211583466 U CN 211583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forceps
atrial fibrillation
connecting wire
adsorp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21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云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321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3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3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34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该手术钳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一钳体、第一手柄、第二连接线、第二钳体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和通电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手柄和通电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通过第三连接线与第一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手柄通过第四连接线与第二钳体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均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可变形支撑结构,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由软体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口外侧设有第一磁力吸附装置,在所述第二钳体的钳口外侧设有与第一磁力吸附装置相对应的第二磁力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手术创伤小和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 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 4%~2.0%, 60岁以上为5%~10%。房颤可使心功能临界状态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心力衰竭, 房颤引起的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高达4.5%。理想的房颤治疗应该包括恢复窦性节律、恢复房室收缩的协调性、消除血栓栓塞的危险和恢复正常的心房传导功能。由于药物治疗在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中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目前房颤患者经药物治疗失败后,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和心导管介入治疗。
1980年WilliamsJ. M. 等提出了左心房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其方法: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刀切断心房组织,以后疤痕愈合以达到打断心房组织内的折返激动。1985年GuiraudonG. M. 等开展了走廊手术,1987年Cox J. L. 等开创性的设计出迷宫手术,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切和缝的线路有所不同,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为减少手术创伤,微创外科技术逐渐应用于颤动治疗,小切口手术以及胸腔镜手术。为了避免传统手术的切和缝的风险,也是为了简化手术操作,各种微创消融手术应运而生,采用射频、微博、激光等,在原来需要切和缝的地方,实施消融手术,以打断心房组织内的折返激动,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心导管介入治疗是经周围血管,X线透视下,将心导管送入左右心房,再通过建立心脏模型,模型指导下完成一定线路的射频消融,以打断心房组织内的折返激动,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虽然外科手术治疗房颤和心导管介入治疗房颤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均有不满意之处,外科手术治疗房颤需要全身麻醉,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心导管介入治疗房颤虽然不用开刀手术,但患者暴露在X线下,也有损伤,最主要的是,看不清,X线透视下,只是打个位置,模型指导有不确切性,因此成功率不满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不仅能够减小手术创伤,同时能够保证房颤治疗手术的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其特征在于,该手术钳通过通电接头与治疗仪相连接,所述手术钳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一钳体、第一手柄、第二连接线、第二钳体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和通电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手柄和通电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通过第三连接线与第一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手柄通过第四连接线与第二钳体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均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可变形支撑结构,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由软体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口外侧设有第一磁力吸附装置,在所述第二钳体的钳口外侧设有与第一磁力吸附装置相对应的第二磁力吸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力吸附装置和第二磁力吸附装置均为电磁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均设有电磁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包括覆有绝缘材料的金属软管,所述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和PVC。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磁力吸附装置和第二磁力吸附装置的设置,使用时能够使得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将待消融部位夹紧,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消融效果,保证手术成功率。
二、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与一般的手术钳相比,具有较小的体积,使得手术开口能够尽可能的小,对病人的创伤较小。
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使用软体材料制成,不仅能够紧紧贴合在手术部位,也可以根据手术部位的形状产生对应的形变,从而保证了手术部位的消融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四、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的特殊结构,使得其能够在产生形变后依然具有受力支撑的特性,从而保证了腔镜手术与房颤迷宫手术进行了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手术成功率又能够使病人受到尽可能小的手术创伤,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其结构组成和使用过程,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其特征在于,该手术钳通过通电接头2与治疗仪1相连接,所述手术钳包括第一连接线3、第一钳体4、第一手柄5、第二连接线6、第二钳体7和第二手柄8,所述第一连接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5和通电接头2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手柄7和通电接头2相连接,所述第一手柄5通过第三连接线9与第一钳体4相连接,所述第二手柄5通过第四连接线10与第二钳体7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9和第四连接线10均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可变形支撑结构,所述第一钳体4和第二钳体7均由软体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钳体4的钳口外侧设有第一磁力吸附装置11,在所述第二钳体7的钳口外侧设有与第一磁力吸附装置11相对应的第二磁力吸附装置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力吸附装置11和第二磁力吸附装置12均为电磁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8上均设有电磁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包括覆有绝缘材料的金属软管,所述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和PVC。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第一钳体通过手术刀口深入病人体内,通过腔镜观察,使第一钳体与待消融部位的一侧相贴合,然后将第二钳体通过手术刀口深入病人体内,通过腔镜观察使第二钳体位于待消融部位的另外一侧,通过第一磁力吸附装置和第二磁力吸附装置的作用使得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夹紧待消融部位,此时打开治疗仪通电,对待消融部位进行消融处理,消融处理完毕后按同样步骤移至下一个部位,直至手术结束。
毫无疑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除了上述实施例以外还有其他类似的结构组成和使用方式。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还包括其他对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和替代。

Claims (4)

1.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其特征在于,该手术钳通过通电接头与治疗仪相连接,所述手术钳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一钳体、第一手柄、第二连接线、第二钳体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和通电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手柄和通电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通过第三连接线与第一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手柄通过第四连接线与第二钳体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均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可变形支撑结构,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由软体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钳体的钳口外侧设有第一磁力吸附装置,在所述第二钳体的钳口外侧设有与第一磁力吸附装置相对应的第二磁力吸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力吸附装置和第二磁力吸附装置均为电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均设有电磁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覆有绝缘材料的金属软管,所述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和PVC。
CN201920832176.1U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3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2176.1U CN211583466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2176.1U CN211583466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3466U true CN211583466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6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217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83466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3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ltman et al. A completely endoscopic approach to microwave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US20210259533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EP1983903B1 (en) Abl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guiding ablation device into a patient's body
Gao et al. Excision of atrial myxoma using robotic technology
US66958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ardiac tissue ablation
WO1999007354A3 (en) Composi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surgical procedures
WO2018173047A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heart failure by improving ejection fraction of a patient
Sagbas et al. Video-assisted bilateral epicard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
Walcott et al. Biphasic waveform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s for spontaneous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secondary to acute ischemia
Valderrábano et al. Robotic catheter abl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itial experience
CN211583466U (zh) 一种用于房颤治疗的手术钳
CN111227989A (zh) 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
US9681911B2 (en) Sub-xiphoid ablation clamp and method of sub-xiphoid ablation
Marine et al. Techniques of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removal
Saad et al. Simultaneous epicardial and endocardial mapping of a left‐sided posteroseptal accessory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a large coronary sinus diverticulum: successful ablation by transection of the diverticulum's neck
CN102228391B (zh) 一种射频消融钳及其应用
Smith et al. Robot‐Assisted Isolation of the Pulmonary Veins with Microwave Energy
CN209252964U (zh) 静脉剥脱工具
Gartman et al. Direct surgical treatment of atrioventricular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
CN201019803Y (zh) 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钳夹
Niamtu 4.0 MHz radiowave surgery in cosmetic facial surgery
Bose et al. APPLICATION OF ROBOTICS TO CARDIOTHORACIC SURGERY
Chan et al. 34 Emergent (Perform) Open Sternotomy
US20040138651A1 (en) Pericardial maze procedure
Griffith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