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4873U -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4873U
CN211574873U CN202020242956.3U CN202020242956U CN211574873U CN 211574873 U CN211574873 U CN 211574873U CN 202020242956 U CN202020242956 U CN 202020242956U CN 211574873 U CN211574873 U CN 211574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light guide
guide column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29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承忠
张波
王卓
张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anjiya Film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anjiya Film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anjiya Film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anjiya Film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29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4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4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4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包括多色LED光源、导光柱底座、导光柱阵列、石英玻璃、聚光透镜组和菲涅尔透镜,聚光透镜组合依次包括第一扩散片、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二扩散片和第三聚光透镜,导光柱底座置于多色LED光源出光面,且导光柱底座设有多个凹槽,导光柱阵列中各导光柱对应置于导光柱底座各凹槽内,通过设计有凹槽的导光柱底座解决多色LED光源在与导光柱阵列结合面处漏光的问题,以提高光利用率,通过透镜组合对导光柱出射的混光进行匀光聚光处理实现混光的均匀化处理,最后经菲涅尔透镜调光处理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

Description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视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背景技术
聚光灯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摄影、演播室、电视台等专业场所的影视灯;目前市场上的聚光灯类型主要包括单白光LED高显聚光灯和多色LED混色聚光灯。随着影视灯的不断推广和使用需求,多色LED混色聚光灯的使用越来越多,同时也对多色LED混色聚光灯的需求越来越高,需求的颜色越来越多,色域需求也越来越广。
多色LED混色聚光灯主要由多色LED光源、导光(模组)柱和菲涅尔透镜依次组合而成,且通常采用COB集成封装方式或阵列式封装方式对多色LED聚光灯进行封装。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多色LED聚光灯应用时,光路中透镜移动过程中会产生光学成像作用,由于光源是多色光源,最终导致出光时出现各种颜色的像即多色光源混光不均匀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多色光源和导光柱结合面存在缝隙,多色光源在发光时会有部分光从结合面处的缝隙漏出,造成光利用率低且影响聚光灯整体发光效果;此外,混光在导光模组出光时,角度大,散射多,有部分混光未能进入菲涅尔透镜进行变焦,导致第二次损耗和缩小变焦角度,整体多色光利用率偏低。
随着舞台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市场对聚光灯的颜色、色域、光通量以及颜色均匀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解决多色LED混色聚光灯混光不均匀与漏光现象称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包括多色LED光源、导光柱底座、导光柱阵列、石英玻璃、聚光透镜组和菲涅尔透镜,聚光透镜组合依次包括第一扩散片、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二扩散片和第三聚光透镜,导光柱底座置于多色LED光源出光面,且导光柱底座设有多个凹槽,导光柱阵列中各导光柱对应置于导光柱底座各凹槽内,各所述导光柱通过各所述凹槽将多色光导出至石英玻璃上形成混光面,第一扩散片将石英玻璃射出的混光第一次匀光处理后传至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进行第一次聚光,第二扩散片将第二透镜射出的混光第二次匀光处理后传至第三聚光透镜第二次聚光,菲涅尔透镜将第三聚光透镜射出的混光进行调光处理后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
进一步,导光柱底座各所述凹槽内表面设有电镀层。
进一步,各所述扩散片内设有粒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菲涅尔透镜的调光角度范围为12°至60°。
进一步,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置于多色LED光源背光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有凹槽的导光柱底座解决多色LED光源在与导光柱阵列结合面处漏光的问题,以提高光利用率,通过透镜组合对导光柱出射的混光进行匀光聚光处理实现混光的均匀化处理,最后经菲涅尔透镜调光处理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柱底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侧视图。
附图标记:1.多色LED光源、2.导光柱底座、21.导光柱底座凹槽、3.导光柱阵列、4.石英玻璃、5.聚光透镜组、51.第一扩散片、52.第一聚光透镜、53.第二聚光透镜、54.第二扩散片、55.第三聚光透镜、6.菲涅尔透镜、7.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包括多色LED光源1、导光柱底座2、导光柱阵列3、石英玻璃4、聚光透镜组5和菲涅尔透镜6,聚光透镜组5依次包括第一扩散片51、第一聚光透镜52、第二聚光透镜53、第二扩散片54和第三聚光透镜55,导光柱底座2置于多色LED光源1出光面,且导光柱底座2设有多个凹槽21,导光柱阵列3中各导光柱对应置于导光柱底座2各凹槽21内,各所述导光柱通过各所述凹槽21将多色光导出至石英玻璃4形成混光面,第一扩散片51将石英玻璃4射出的混光第一次匀光处理后传至第一聚光透镜52、第二聚光透镜53进行第一次聚光,第二扩散片54将第二透镜53射出的混光第二次匀光处理后传至第三聚光透镜55第二次聚光,菲涅尔透镜6将第三聚光透镜55射出的混光进行调光处理后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
所述多色LED光源1由多个LED通过阵列式封装方式或COB封装方式制得的多色光源,其中,多色LED光源1、导光柱底座2、导光柱阵列3、石英玻璃4、聚光透镜组5和菲涅尔透镜6依次放置,且多色LED光源1、导光柱底座2、导光柱阵列3、石英玻璃4、聚光透镜组5的中心在菲涅尔透镜6的光轴上,导光柱阵列3由多个导光柱排列组合制成,各导光柱对应置于导光柱底座2各凹槽21内,具体地,多色LED光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导光柱底座2的各凹槽21传至导光柱阵列3中的各导光柱,并在各导光柱内金牛星全反射和多重折射混光,之后在石英玻璃4上形成一个混光面,第一扩散片51将石英玻璃4射出的混光第一次匀光,消除光斑的黄边后传至第一聚光透镜52、第二聚光透镜53进行第一次聚光,第二扩散片54将第二透镜53射出的混光第二次匀光,柔化光斑后传至第三聚光透镜55第二次聚光,菲涅尔透镜6将第三聚光透镜55射出的混光进行调光处理,均匀光斑的色差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的导光柱底座2解决多色LED光源1在与导光柱阵列3结合面处漏光的问题,以提高光利用率,通过聚光透镜组5对导光柱出射的混光进行匀光聚光处理实现混光的均匀化处理,最后经菲涅尔透镜调光处理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本实施例中,导光柱底座2的凹槽21形状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圆形、矩形等,对应的导光柱阵列3的导光柱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圆形、矩形等。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导光柱底座各所述凹槽内设有电镀层。
本实施例中,导光柱底座各凹槽设有电镀层,所述电镀层具有高反光的作用,实现将光尽可能的反射至导光柱内,进一步提高光的利用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所述扩散片内设有粒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扩散片内的粒状结构能够使光线在扩散片内多次折射、反射与散射后均匀混光处理后射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菲涅尔透镜的调光角度范围为12°至60°。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置于多色LED光源背光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将多色LED光源在工作过程中的热量快速散去,以保护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转,降低消耗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2和图3,针对现有技术中多色LED光源混光中漏光与混光光斑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该系统包括多色LED光源1、导光柱底座2、导光柱阵列3、石英玻璃4、聚光透镜组5、菲涅尔透镜6和散热器7。
具体地,多色LED光源1、导光柱底座2、导光柱阵列3、石英玻璃4、聚光透镜组5和菲涅尔透镜6依次放置,散热器7置于多色LED光源背光面,且多色LED光源1、导光柱底座2、导光柱阵列3、石英玻璃4、聚光透镜组5的中心在菲涅尔透镜6的光轴上,聚光透镜组5依次包括第一扩散片51、第一聚光透镜52、第二聚光透镜53、第二扩散片54和第三聚光透镜55,第一扩散片51和第二扩散片52内设有粒状结构,导光柱底座2置于多色LED光源1出光面,且导光柱底座2设有多个凹槽21,其中凹槽21置有高反光的的电镀层且凹槽21为方形凹槽,导光柱阵列3中各导光柱对应置于导光柱底座2各凹槽21内,具体地,多色LED光源1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导光柱底座2的各凹槽21传至导光柱阵列3中的各导光柱内,并在各导光柱内经全反射和多重折射后,在石英玻璃4上形成一个混光面,第一扩散片51将石英玻璃4射出的混光第一次匀光,消除光斑的黄边后传至第一聚光透镜52、第二聚光透镜53进行第一次聚光,第二扩散片54将第二透镜53射出的混光第二次匀光,柔化光斑后传至第三聚光透镜55第二次聚光,菲涅尔透镜6将第三聚光透镜55射出的混光进行调光处理,均匀光斑的色差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有凹槽的导光柱底座2解决多色LED光源1在与导光柱阵列3结合面处漏光的问题,以提高光利用率,通过聚光透镜组5对导光柱出射的混光进行匀光聚光处理实现混光的均匀化处理。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色LED光源、导光柱底座、导光柱阵列、石英玻璃、聚光透镜组和菲涅尔透镜,聚光透镜组合依次包括第一扩散片、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二扩散片和第三聚光透镜,导光柱底座置于多色LED光源出光面,且导光柱底座设有多个凹槽,导光柱阵列中各导光柱对应置于导光柱底座各凹槽内,各所述导光柱通过各所述凹槽将多色光导出至石英玻璃上形成混光面,第一扩散片将石英玻璃射出的混光第一次匀光处理后传至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进行第一次聚光,第二扩散片将第二透镜射出的混光第二次匀光处理后传至第三聚光透镜第二次聚光,菲涅尔透镜将第三聚光透镜射出的混光进行调光处理后输出光斑均匀的混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导光柱底座各所述凹槽内表面设有电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扩散片内设有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调光角度范围为12°至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置于多色LED光源背光面。
CN202020242956.3U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Active CN211574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2956.3U CN211574873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2956.3U CN211574873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4873U true CN211574873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2956.3U Active CN211574873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4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7110A (zh) * 2022-08-18 2022-11-08 杭州星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高均匀度led用透镜组及led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7110A (zh) * 2022-08-18 2022-11-08 杭州星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高均匀度led用透镜组及led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1950B (en) Ligh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ghting unit
JP5097548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EP1794630B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US7210839B2 (en) Backlight syste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
JP2004363055A (ja) Led照明装置
JP2014067716A (ja) 一様な投影照明を供給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173624A (ja) Led光源
JP2004520695A (ja)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10116265A1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TW201020467A (en) Colour mixing method for consistent colour quality
JP2006344409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JP6310688B2 (ja) 全内部反射レンズを有するトロファ照明器具システム
CN211574873U (zh) 一种多色光源混光系统
WO2008015887A1 (fr) Dispositif d'éclairage et appareil d'imagerie
TW201037230A (en) Ligh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M275418U (en) Lens with light uniformization
US20070242231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KR100487361B1 (ko) 슬림형 led를 이용한 컬러 액정표시장치용백라이트
KR100938870B1 (ko) 형광물질을 이용한 백색광 led모듈용 광확산 렌즈
JP2010219038A (ja) 点状光源の影の重なり或いは軌跡を除去する装置
CN211952651U (zh) 一种匀光系统
CN214225665U (zh) 一种增色装置和投影仪
CN218413162U (zh) 匀光组件及灯具组件
CN211667600U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
TW201903466A (zh) 使用三原色光源之高效率抬頭顯示器照明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