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2356U -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2356U
CN211562356U CN201922363126.6U CN201922363126U CN211562356U CN 211562356 U CN211562356 U CN 211562356U CN 201922363126 U CN201922363126 U CN 201922363126U CN 211562356 U CN211562356 U CN 211562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ail gas
outlet
inlet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31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金
曹真真
李红明
万银霞
刘照钊
孔垂震
孙玉龙
宋仁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nlianxin Chemic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nlianxin Chemic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nlianxin Chemical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nlianxin Chemic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31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2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2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2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包括干燥机、干燥机末端设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干燥灰渣出料装置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与成品库相连,干燥灰渣出料装置顶部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相连,异味吸收塔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相连;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与系统冷风机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之间设有第二三通和系统引风机;具有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率低、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并且能够实现尾气脱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气流床气化技术已经成为煤化工主流工艺,气流床工艺碳转化率高,产生废水可直接生活处理,但是其产生的固废问题处理较难,主要原因为气化粗渣和气化滤饼(细渣)资源化利用率不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学者们意识到气化灰渣成分CaO、SiO2成分高,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残碳,导致烧失量偏高,不适宜作为混凝土的主料来使用;但是经过实验配比,在5-13%的添加范围内作为辅料是可以进入水泥或商混站使用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和高铁的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据协会统计,我国水泥产能约为27亿t,煤化工固废年产量约为2亿t,而目前主流的灰渣处理思路是填埋,大量煤化工灰渣固废堆积成巨大的渣场,因此将煤化工灰渣资源化为水泥材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且具有深远的环保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气化灰渣含水率大,平均为25%-50%,所以利用的前期必须对灰渣进行脱水,常规可行的工艺路线为机械压榨+干燥机烘干,经过核算改工艺有10%的收益率,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处理灰渣固废的主流工艺,但无论是采用热风烘干还是蒸汽干燥机烘干,对于气化灰渣而言,灰渣中残留的水分中含有COD为100-300mg/L,氨氮为100-250mg/L,排放时白羽脱尾长度在70-80m;上述产生的白烟以及挥发性异味,不能满足环保检测的要求。
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急需找到一种低成本、环保、高效的气化灰渣烘干尾气处理的工艺方法,即可实现气化灰渣低成本烘干,又降低烘干尾气污染环境的煤气化灰渣烘干尾气处理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率低、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并且能够实现尾气脱白的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干燥机、干燥机的末端设置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干燥灰渣出料装置的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与成品库相连,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相连,异味吸收塔的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与系统冷风机的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的外筒之间依次设有第二三通和系统引风机,气气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三端与套筒式烟囱的内筒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的进口与干燥灰渣出料装置顶部的气体出口相连,旋风除尘器的气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相连,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与异味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固相出口均与灰渣输送装置的中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进口和第一三通之间设有蝶阀。
优选地,所述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中部设有进气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内上部设有波形板除雾器,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的下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循环水箱的进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异味吸收塔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异味吸收塔的内上部设有塔顶除雾器,异味吸收塔的内中部和内中上部分别设有带喷淋头的喷淋管道,异味吸收塔的中下部设有气相进口,异味吸收塔的下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溢流管线与吸收液循环水箱的循环进口相连,吸收液循环水箱的循环出口通过喷淋循环水泵与喷淋管道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的补液管道与工艺水水箱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的下部的排液管道与污水处理系统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尘单元能够实现对尾气中粉尘的有效回收以满足环保对PM2.5和PM10等的要求,同时通过设置异味吸收塔以达到去除尾气中氨的目的,另外通过设置气气换热器以及烟气冷凝液收集器能够有效降低尾气的温度以及脱除尾气中水分的含量以达到降低尾气中COD以及氨氮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使尾气与空气混合以及设置套筒式烟囱,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尾气的温度还能够冲淡尾气的含量,以达到脱白的目的;具有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率低、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并且能够实现尾气脱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包括干燥机1、干燥机1的末端设置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的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与成品库18相连,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6相连,异味吸收塔6的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10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19与系统冷风机11的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之间依次设有第二三通20和系统引风机14,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出口与第二三通20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与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相连通。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旋风除尘器4的进口与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的气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5的进气口相连,布袋除尘器5的出气口与异味吸收塔6的进气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的固相出口均与灰渣输送装置3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和第一三通19之间设有蝶阀12。所述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中部设有进气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内上部设有波形板除雾器26,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下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进口相连。所述异味吸收塔6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异味吸收塔6的内上部设有塔顶除雾器17,异味吸收塔6的内中部和内中上部分别设有带喷淋头的喷淋管道7,异味吸收塔6的中下部设有气相进口,异味吸收塔6的下部设有溢流口21,溢流口21通过溢流管线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相连,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出口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与喷淋管道7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补液管道22与工艺水水箱23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下部的排液管道24与污水处理系统25相连通。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的治理方法,所述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干燥机1对煤化灰渣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煤化灰渣的含水率为2-5%,烘干后的煤化灰渣以及尾气均进入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内,煤化灰渣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中;尾气通过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依次进入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进行尾气与粉尘的分离;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气体出口处的尾气温度为90-105℃,含尘量为1.0-1.5g/m³;经过旋风除尘器4的尾气温度为:90-100℃,含尘量为0.6-1.1g/m³,经过布袋除尘器5的尾气温度为:90-98℃,含尘量为小于10mg/m³;
步骤2:上述经过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收集后的粉尘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内;
步骤3:除尘后的尾气通过管路以及异味吸收塔6中下部的气相进口进入异味吸收塔6内,双层喷淋管道7通过喷淋头进行喷淋,使尾气与吸收液逆流接触,逆流接触后的尾气通过塔顶除雾器17对气体中的大颗粒水珠进行收集;
步骤4:经过步骤3中的异味吸收塔6降温除异味后的尾气通过管道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管程内;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和蝶阀12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中;上述进入气气换热器10管程内的尾气与进入气气换热器10壳程中的冷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尾气降温至50-65℃;
步骤5:高温尾气经过气气换热器10换热降温后进入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中,由于高温尾气强制降温使得含湿尾气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其中的熔盐,尾气上行通过波形板除雾器26进一步分离出液体;
步骤6:经过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尾气与通过气气换热器10壳程换热后的空气在第二三通20汇合后为混合空气,混合空气通过系统引风机14输送至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内;所述混合空气的温度为45-55℃;
步骤7: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进入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与步骤6中的混合空气混合后直接排放;
步骤8: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内,吸收液在异味吸收塔6内形成均匀雾状喷淋,其与尾气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中的氨;
步骤9:异味吸收塔6内底部的塔底液通过溢流口21、溢流管线和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步骤5中所述进一步分离出的液体和通过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熔盐在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底部汇合后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上述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中;
步骤10: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作用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液位下降,工艺水水箱23通过补液管道22向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补充一次水;
步骤11: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含氨组分增加,当分析吸收液的氨氮含量为60-70mg/L时,通过收液循环水箱8下部的排液管道24将吸收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25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尾气与吸收液的气液比为1.1-1.4L/m3。所述步骤4中的尾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5:2-8:3。所述步骤7中混合空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4:1-3:1。所述步骤3中除湿后的尾气温度下降至60-77℃,除湿后的尾气中NH3含量将至40ppm以下。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除尘单元能够实现对尾气中粉尘的有效回收以满足环保对于粉尘的要求,同时通过设置异味吸收塔以达到去除尾气中氨的目的,另外通过设置气气换热器10以及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能够有效降低尾气的温度以及脱除尾气中水分的含量以达到降低尾气中COD以及氨氮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使尾气与空气混合以及设置套筒式烟囱15,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尾气的温度还能够冲淡尾气的含量,以达到脱白的目的;具体的说通过步骤1对尾气中粉尘进行有效脱离以保证满足环保的要求,尾气中的水分内含有大量的COD以及氨氮,通过上述步骤3去除尾气中的氨含量以及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通过异味吸收塔6后的尾气中氨含量能够降低至40ppm以下;而上述步骤4能够实现对尾气的强制降温,通过强制降温能够使尾气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其中的熔盐,且为后期对尾气脱白创造条件;步骤6使尾气与换热后的空气结合以达到降低混合空气中尾气含量的目的;步骤7中使混合空气与冷空气进一步混合,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混合空气中尾气的含量还能够使混合空气的温度降低,并与室外温度基本一致,以达到尾气脱白的目的。
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包括干燥机1、干燥机1的末端设置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的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与成品库18相连,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6相连,异味吸收塔6的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10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19与系统冷风机11的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之间依次设有第二三通20和系统引风机14,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出口与第二三通20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与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相连通。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旋风除尘器4的进口与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的气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5的进气口相连,布袋除尘器5的出气口与异味吸收塔6的进气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的固相出口均与灰渣输送装置3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和第一三通19之间设有蝶阀12。所述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中部设有进气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内上部设有波形板除雾器26,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下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进口相连。所述异味吸收塔6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异味吸收塔6的内上部设有塔顶除雾器17,异味吸收塔6的内中部和内中上部分别设有带喷淋头的喷淋管道7,异味吸收塔6的中下部设有气相进口,异味吸收塔6的下部设有溢流口21,溢流口21通过溢流管线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相连,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出口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与喷淋管道7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补液管道22与工艺水水箱23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下部的排液管道24与污水处理系统25相连通。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的治理方法,所述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干燥机1对煤化灰渣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煤化灰渣的含水率为2-5%,烘干后的煤化灰渣以及尾气均进入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内,煤化灰渣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中;尾气通过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依次进入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进行尾气与粉尘的分离;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气体出口处的尾气温度为90-105℃,含尘量为1.0-1.5g/m³;经过旋风除尘器4的尾气温度为:90-100℃,含尘量为0.6-1.1g/m³,经过布袋除尘器5的尾气温度为:90-98℃,含尘量为小于10mg/m³;
步骤2:上述经过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收集后的粉尘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内;
步骤3:除尘后的尾气通过管路以及异味吸收塔6中下部的气相进口进入异味吸收塔6内,双层喷淋管道7通过喷淋头进行喷淋,使尾气与吸收液逆流接触,逆流接触后的尾气通过塔顶除雾器17对气体中的大颗粒水珠进行收集;
步骤4:经过步骤3中的异味吸收塔6降温除异味后的尾气通过管道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管程内;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和蝶阀12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中;上述进入气气换热器10管程内的尾气与进入气气换热器10壳程中的冷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尾气降温至50-65℃;
步骤5:高温尾气经过气气换热器10换热降温后进入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中,由于高温尾气强制降温使得含湿尾气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其中的熔盐,尾气上行通过波形板除雾器26进一步分离出液体;
步骤6:经过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尾气与通过气气换热器10壳程换热后的空气在第二三通20汇合后为混合空气,混合空气通过系统引风机14输送至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内;所述混合空气的温度为45-55℃;
步骤7: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进入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与步骤6中的混合空气混合后直接排放;
步骤8: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内,吸收液在异味吸收塔6内形成均匀雾状喷淋,其与尾气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中的氨;
步骤9:异味吸收塔6内底部的塔底液通过溢流口21、溢流管线和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步骤5中所述进一步分离出的液体和通过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熔盐在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底部汇合后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上述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中;
步骤10: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作用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液位下降,工艺水水箱23通过补液管道22向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补充一次水;
步骤11: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含氨组分增加,当分析吸收液的氨氮含量为60-70mg/L时,通过收液循环水箱8下部的排液管道24将吸收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25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尾气与吸收液的气液比为1.1L/m3。所述步骤4中的尾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8:3。所述步骤7中混合空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3:1。所述步骤3中除湿后的尾气温度下降至60-77℃,除湿后的尾气中NH3含量将至40ppm以下。
经检测步骤七中直接排放的混合气的VOC含量为20PPm,氨氮含量为NH3含量将至39ppm,白羽脱尾长度在10m。
实施例二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包括干燥机1、干燥机1的末端设置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的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与成品库18相连,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6相连,异味吸收塔6的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10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19与系统冷风机11的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之间依次设有第二三通20和系统引风机14,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出口与第二三通20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与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相连通。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旋风除尘器4的进口与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的气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5的进气口相连,布袋除尘器5的出气口与异味吸收塔6的进气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的固相出口均与灰渣输送装置3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和第一三通19之间设有蝶阀12。所述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中部设有进气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内上部设有波形板除雾器26,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下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进口相连。所述异味吸收塔6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异味吸收塔6的内上部设有塔顶除雾器17,异味吸收塔6的内中部和内中上部分别设有带喷淋头的喷淋管道7,异味吸收塔6的中下部设有气相进口,异味吸收塔6的下部设有溢流口21,溢流口21通过溢流管线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相连,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出口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与喷淋管道7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补液管道22与工艺水水箱23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下部的排液管道24与污水处理系统25相连通。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的治理方法,所述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干燥机1对煤化灰渣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煤化灰渣的含水率为2-5%,烘干后的煤化灰渣以及尾气均进入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内,煤化灰渣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中;尾气通过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依次进入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进行尾气与粉尘的分离;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气体出口处的尾气温度为90-105℃,含尘量为1.0-1.5g/m³;经过旋风除尘器4的尾气温度为:90-100℃,含尘量为0.6-1.1g/m³,经过布袋除尘器5的尾气温度为:90-98℃,含尘量为小于10mg/m³;
步骤2:上述经过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收集后的粉尘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内;
步骤3:除尘后的尾气通过管路以及异味吸收塔6中下部的气相进口进入异味吸收塔6内,双层喷淋管道7通过喷淋头进行喷淋,使尾气与吸收液逆流接触,逆流接触后的尾气通过塔顶除雾器17对气体中的大颗粒水珠进行收集;
步骤4:经过步骤3中的异味吸收塔6降温除异味后的尾气通过管道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管程内;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和蝶阀12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中;上述进入气气换热器10管程内的尾气与进入气气换热器10壳程中的冷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尾气降温至50-65℃;
步骤5:高温尾气经过气气换热器10换热降温后进入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中,由于高温尾气强制降温使得含湿尾气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其中的熔盐,尾气上行通过波形板除雾器26进一步分离出液体;
步骤6:经过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尾气与通过气气换热器10壳程换热后的空气在第二三通20汇合后为混合空气,混合空气通过系统引风机14输送至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内;所述混合空气的温度为45-55℃;
步骤7: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进入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与步骤6中的混合空气混合后直接排放;
步骤8: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内,吸收液在异味吸收塔6内形成均匀雾状喷淋,其与尾气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中的氨;
步骤9:异味吸收塔6内底部的塔底液通过溢流口21、溢流管线和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步骤5中所述进一步分离出的液体和通过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熔盐在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底部汇合后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上述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中;
步骤10: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作用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液位下降,工艺水水箱23通过补液管道22向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补充一次水;
步骤11: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含氨组分增加,当分析吸收液的氨氮含量为60-70mg/L时,通过收液循环水箱8下部的排液管道24将吸收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25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尾气与吸收液的气液比为1.4L/m3。所述步骤4中的尾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5:2。所述步骤7中混合空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4:1。所述步骤3中除湿后的尾气温度下降至60-77℃,除湿后的尾气中NH3含量将至40ppm以下。
经检测步骤七中直接排放的混合气的VOC含量为25PPm,氨氮含量为NH3含量将至33ppm以下,白羽脱尾长度在15m。
实施例三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包括干燥机1、干燥机1的末端设置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的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与成品库18相连,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6相连,异味吸收塔6的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10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19与系统冷风机11的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之间依次设有第二三通20和系统引风机14,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出口与第二三通20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与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相连通。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旋风除尘器4的进口与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的气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5的进气口相连,布袋除尘器5的出气口与异味吸收塔6的进气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的固相出口均与灰渣输送装置3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和第一三通19之间设有蝶阀12。所述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中部设有进气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内上部设有波形板除雾器26,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下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进口相连。所述异味吸收塔6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异味吸收塔6的内上部设有塔顶除雾器17,异味吸收塔6的内中部和内中上部分别设有带喷淋头的喷淋管道7,异味吸收塔6的中下部设有气相进口,异味吸收塔6的下部设有溢流口21,溢流口21通过溢流管线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相连,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出口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与喷淋管道7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补液管道22与工艺水水箱23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下部的排液管道24与污水处理系统25相连通。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的治理方法,所述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干燥机1对煤化灰渣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煤化灰渣的含水率为2-5%,烘干后的煤化灰渣以及尾气均进入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内,煤化灰渣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中;尾气通过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依次进入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进行尾气与粉尘的分离;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气体出口处的尾气温度为90-105℃,含尘量为1.0-1.5g/m³;经过旋风除尘器4的尾气温度为:90-100℃,含尘量为0.6-1.1g/m³,经过布袋除尘器5的尾气温度为:90-98℃,含尘量为小于10mg/m³;
步骤2:上述经过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收集后的粉尘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输送至成品库18内;
步骤3:除尘后的尾气通过管路以及异味吸收塔6中下部的气相进口进入异味吸收塔6内,双层喷淋管道7通过喷淋头进行喷淋,使尾气与吸收液逆流接触,逆流接触后的尾气通过塔顶除雾器17对气体中的大颗粒水珠进行收集;
步骤4:经过步骤3中的异味吸收塔6降温除异味后的尾气通过管道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管程内;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和蝶阀12进入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中;上述进入气气换热器10管程内的尾气与进入气气换热器10壳程中的冷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尾气降温至50-65℃;
步骤5:高温尾气经过气气换热器10换热降温后进入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中,由于高温尾气强制降温使得含湿尾气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其中的熔盐,尾气上行通过波形板除雾器26进一步分离出液体;
步骤6:经过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尾气与通过气气换热器10壳程换热后的空气在第二三通20汇合后为混合空气,混合空气通过系统引风机14输送至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内;所述混合空气的温度为45-55℃;
步骤7:系统冷风机11中的冷空气通过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进入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与步骤6中的混合空气混合后直接排放;
步骤8: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内,吸收液在异味吸收塔6内形成均匀雾状喷淋,其与尾气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中的氨;
步骤9:异味吸收塔6内底部的塔底液通过溢流口21、溢流管线和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步骤5中所述进一步分离出的液体和通过过饱和而脱出水分及熔盐在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底部汇合后进入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上述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加压后送入喷淋管道7中;
步骤10: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作用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液位下降,工艺水水箱23通过补液管道22向吸收液循环水箱8中补充一次水;
步骤11:随着烟气的洗涤和蒸发吸收液循环水箱8内吸收液的含氨组分增加,当分析吸收液的氨氮含量为60-70mg/L时,通过收液循环水箱8下部的排液管道24将吸收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25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尾气与吸收液的气液比为1.25L/m3。所述步骤4中的尾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80:31。所述步骤7中混合空气和冷空气之间的风量比值为24:7。所述步骤3中除湿后的尾气温度下降至60-77℃,除湿后的尾气中NH3含量将至40ppm以下。
经检测步骤七中直接排放的混合气的VOC含量为30PPm,氨氮含量为NH3含量将至30ppm,白羽脱尾长度在12m。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上文的示例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包括干燥机(1)、干燥机(1)的末端设置有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的底部通过干灰渣输送装置(3)与成品库(18)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除尘单元与异味吸收塔(6)相连,异味吸收塔(6)的气相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10)管程与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相连通;
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三通(19)与系统冷风机(11)的出风口相连,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气相出口与套筒式烟囱(15)的外筒之间依次设有第二三通(20)和系统引风机(14),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出口与第二三通(20)的第三端相连;
所述第一三通(19)的第三端与套筒式烟囱(15)的内筒(1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旋风除尘器(4)的进口与干燥灰渣出料装置(2)顶部的气体出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的气体出口与布袋除尘器(5)的进气口相连,布袋除尘器(5)的出气口与异味吸收塔(6)的进气口相连;
旋风除尘器(4)和布袋除尘器(5)的固相出口均与灰渣输送装置(3)的中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气换热器(10)的壳程进口和第一三通(19)之间设有蝶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中部设有进气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内上部设有波形板除雾器(26),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烟气冷凝液收集器(13)的下部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进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味吸收塔(6)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异味吸收塔(6)的内上部设有塔顶除雾器(17),异味吸收塔(6)的内中部和内中上部分别设有带喷淋头的喷淋管道(7),异味吸收塔(6)的中下部设有气相进口,异味吸收塔(6)的下部设有溢流口(21),溢流口(21)通过溢流管线与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进口相连,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循环出口通过喷淋循环水泵(9)与喷淋管道(7)相连通;
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补液管道(22)与工艺水水箱(23)相连通,吸收液循环水箱(8)的下部的排液管道(24)与污水处理系统(25)相连通。
CN201922363126.6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Active CN211562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3126.6U CN21156235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3126.6U CN21156235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2356U true CN211562356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4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3126.6U Active CN21156235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23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5277A (zh) * 2019-12-25 2020-03-31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5277A (zh) * 2019-12-25 2020-03-31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9602B (zh) 一种节能高品质硫酸铵回收的氨法脱硫工艺
CN201333374Y (zh) 氨法空塔捕集电站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设备
CN111203086B (zh) 一种低再生能耗和低污染物排放的co2捕集系统
CN102252331B (zh) 能量自给型流化床污泥焚烧及尾气污染控制系统
CN101177267B (zh) 利用电站烟气制取食品级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99464B (zh) 一种文丘里引射低氧含量尾气循环的热传导型煤干燥及水回收工艺
CN201135851Y (zh) 氨法脱除电站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
CN105289248B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湿式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00463A (zh) 一种闭路循环脱硫脱硝及回收硫资源的方法
CN101423214A (zh) 氨法捕集电站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823754A (zh) 一种水合物法连续捕集水泥窑烟气中co2的装备系统
CN104150732B (zh) 一种污泥两级干化系统
CN102887529B (zh) 一种硫酸铵生产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211562356U (zh)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
CN104226088A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超低温超净排放系统及方法
CN113816345B (zh) 一种含硫气体制酸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92654A (zh) 一种煤气脱氨生产硫酸铵的方法及系统
CN201138116Y (zh) 利用电站烟气制取食品级二氧化碳的系统
CN206652383U (zh) 一种水合物法连续捕集水泥窑烟气中co2的装备系统
CN107388847A (zh) 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中热量回收装置及工艺
CN104624029A (zh) 一种冷却塔脱硫塔及烟囱三塔合一的装置及除硫方法
CN110935277A (zh) 一种煤化工固废烘干尾气治理装置以及治理方法
CN204147740U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超低温超净排放系统
CN106039941A (zh) 一种闭路循环脱硫脱硝及回收硫资源的方法
CN214437776U (zh) 一种一体式节能环保型氨法脱硫结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